当前课程知识点:逻辑思维与写作 >  第九章 有逻辑的写作和写作的逻辑 >  9.4 写作结构的逻辑性 >  9.4写作机构的逻辑性

返回《逻辑思维与写作》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9.4写作机构的逻辑性在线视频

下一节:9.4写作机构的逻辑性

返回《逻辑思维与写作》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9.4写作机构的逻辑性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我们这一讲

要讲的是写作的结构

那么写作构思中

我们确立了论点

也就是主旨和观点

选取了论据

当然指的是材料

这只是解决了言之有理

言之有物的问题

而要解决言之有序的问题

那同样需要考虑结构的安排

当有人说了

学习文章的写作

就是解决格式问题

掌握了不同文种的格式

不同类型文章的格式

我能不能去依样画葫芦

当然了 文章

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自然有一定的套路

就是那些约定俗成的

或者是统一规定的格式和方法

掌握结构

这些低层次的方法

是比较容易的

但是绝不是

文章结构的全部内容

而文章的结构

还有那些高层次的规律

它是要我们去研究和探讨的

文章结构的实质

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规律

和我们写作者本人

思维轨迹的统一

当然了复杂的事物

千差万变

而不同的写作者

我们的思维也很难达到一致

因此文章的结构

不可能做到千篇一律

一成不变

什么叫结构

结构当然指的是

文章内部的组织方式

以及在这种内部方式之中

所呈现出来的外部的状态

刘勰在 文心雕龙中

还讲过这样一句话

何谓附会

谓总文理

统首尾 定与夺 合涯际

弥纶一篇 使杂而不越者也

他所说的 附会

指的就是谋篇布局

安排结构

我们具体的来讲

就是让文章主旨清晰

有条有理

合乎逻辑的贯穿全文

做到首尾呼应

论据的取舍得当

考虑到每一个部分

是不是契合

而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则

出现完整严密的结构

当然结构本身

又非常的复杂

我们只介绍两种

最常见的结构形式

第一种呢是总分的结构

总分思路它是运用综合

和分析这两种思维方式

所形成的文章思路

而这两种的思维方式

使我们非常重要的

辩证的思维方法

那么总分的思路

在文章写作中最为常见

首先什么是分析

分析 我们考虑到事物的

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那么分析是把事物分为若干部分

分别加以研究

从总到分

从一个集合体到它里面的个体

化整为零

而对实体事物呢

它就是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对抽象事物的分类的

剥离就是剖析

而所谓综合

它更像归纳

把事物的各个部分

联合起来

从整体上进行思考

由分到总

由个别到一般

比如说我们如果要写一个

社会组织机构改革的调查报告

我们刚去调查

我们发现对于这个组织的认识

我们是非常模糊的

可是我们会逐一的去了解

做一个分类

我们去考察这个组织的

人事 管理 财务

当然也可以是生产状况

以及它的社会环境

然后有秩序有步骤的

对于这些类

来进行分析研究

当我们对这些

各个方面的分析加以综合之后

那么我们就会对于这个组织结构

有了比较全面而又科学的认知

那么这个过程

从综合 分析

再到科学的综合过程

就是我们使用逻辑思维方法

来认识事物的过程

当然我想在这特别提到的是

分类的方法

我们在概念那个环节

里边讲到划分

文章的分类

那么他是把较为复杂的

集合性事物中特征相同的

这一类对象

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类

从一定的写作意图来出发

那么把散乱的材料

规避 归置 它就是归类

那么归类是从

综合到分析思维方法中

非常重要的步骤

那么分类

他是全面深入分析事物的基础

我们善于分类

它会帮助我们分析事物时

所呈现出来的条理化和系统化

比如说我们要对一所高校

目前教师的现状进行调查

怎么样去调查

那么就进行分类

比如说我可以按照年龄 职称

有没有接受过海外教育的背景

这些标准进行分组分类

当然每一次分类的

标准要求一致

那么这样子我可以

全面的反映出

这所高校里边教师队伍的基本现状

第二种组织结构

会呈现出的叫递进结构

这种结构是我们认识事物

由简单到复杂

有低级到高级

由表及里来进行层层推进

而循序渐进的一种逻辑方法

这种方法它的优势在于

可以深入清晰的

去阐述那些比较复杂的事物

而且它可以帮助我们

去理清那些

比较复杂的事物关系

来帮助我们认识

事物的本质属性

让文章有深度

很多说理性的文章呢

经常使用这样的方法

我们最近在社会上有一个争议

就是本科毕业生

还要不要写毕业论文

当然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

违背逻辑的观点是

不要写 为什么

论据是什么

因为他们写不好

但我们会发现论据和论点之间

支持程度是有问题的

因为写不好就不写吗

还是因为写不好

我要让他写的更好一些

比如说我们呈现出

这样一篇调查报告

xx本科院校本科毕业生

论文质量低下的现状亟待改变

这个调研报告

我们可以这样的思路来写成

第一步呈现出一般的现象

这所院校本科

毕业的论文质量差

当然这个差是一个概念

我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差

差在哪里

那么其次

我把这个文章向前推一步

我说差是来干什么

是因为这所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差

它已经限制到了

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

然后第三步

我们再递进

来分析今天各个本科高校之中

本科毕业论文差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经过分析

最常见的两个原因

时间的原因

为什么写不好

我没时间

那么时间去哪了

去找工作 去考研

第二个写不好的原因是能力

能力差 我写不好

那么针对这两个原因

我可以再递进这篇文章

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来重视本科院校的毕业论文

让它的质量有所扭转

针对两个原因我可以提出

因为时间是原因

我可以从制度的角度

来保证这个时间

因为是能力上的原因

那么我就可以提出

一个更高阶的观点

去进行本科教学改革

那么很明显

我刚阐述出来的这篇文章

它是一个典型的递进思路

那么这种递进结构

运用形式是从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在解决问题从而走向重点

那么走向重点

经常是在解决问题

或者结论部分所出现

最重要部分

也就是说从叙事到说理

再到产生结论的结构

那么前面的部分呢

通常会围绕主旨

来摆事实讲道理

去就事论事

之后来层层扣紧

自然会产生一个

让人信服的主旨

来引出解决问题的关键词

我想提到一个问题

就是我们在使用

递进结构的时候

这个递进如果是两层

它可不叫递进

因为它可以并行

因此呢

如果我要采用递进的结构

这个文章的层次

是不能少于3层的

否则它无所谓一个

递进的关系链

而且是为了使这样一个递进关系

更加准确的呈现出来

我们的建议是在

每一个层次之中

可以使用一些

关键的逻辑连接词

来引出下文

而每个层次之间

又有必然的联系

我们不是把它并列出来

而是从一个层次

可以合乎逻辑的

推演到后一个层次

不能在逻辑上

没有递进的关系

只在关联词上做文章

那么每个层次

来环环相扣

推出一篇强而有力的文章

逻辑思维与写作课程列表:

导论

-导论

--导论

第一章 概述

-1.1.1 逻辑学的历史起源(上)

--1.1逻辑学的历史起源(上)

--1.1逻辑学的历史起源

--1.1.1 逻辑学的历史起源(上) 测试题

-1.1.2 逻辑学的历史起源(下)

--1.1.2 逻辑学的历史起源(下)

--1.1.2 逻辑学的历史起源(下) 测试题

--课后思考

-1.2 何为批判性思维

--1.2 何为批判性思维

--1.2何为批判性思维

-1.3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方法

--1.3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方法

-1.4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1.4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1.4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课后思考

第二章 概念

-2.1.1概念及其特征(上)

--2.1.1概念及其特征(上)

--2.1概念及其特征

--课后思考

-2.1.2 概念及特征(下)

--2.1.2 概念及特征(下)

--2.1.2 概念及特征(下) 测试题

-2.2.1 概念的种类(上)

--2.2.1 概念的种类(上)

--2.2.1 概念的种类(上) 测试题

--2.2概念的种类

-2.2.2 概念的种类(中)

--2.2.2 概念的种类(中)

--2.2.2 概念的种类(中) 测试题

-2.2.3 概念的种类(下)

--2.2.3 概念的种类(下)

--2.2.3 概念的种类(下) 测试题

-2.3 概念间的关系

--2.3 概念间的关系

--2.3 概念间的关系 测试题

--2.3概念间的关系

-2.4 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2.4 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2.4 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测试题

--2.4概念的限制的概括

-2.5.1 下定义的方法

--2.5.1 下定义的方法

--2.5.1 下定义的方法 测试题

--2.5下定义的方法和规则

-2.5.2 下定义的规则

--2.5.2 下定义的规则

--2.5.2 下定义的规则 测试题

-2.6.1 划分的方法

--2.6.1 划分的方法

--2.6划分的方法与规则

-2.6.2 划分的规则

--2.6.2 划分的规则

--2.6.2 划分的规则 测试题

--课后思考

第三章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3.1 命题和推理概述

--3.1 命题和推理概述

--3.1 命题和推理概述 测试题

--3.1命题和推理概述

-3.2 联言命题及其推理

--3.2 联言命题及其推理

--3.2 联言命题及其推理 测试题

--3.2联言命题及其推理

-3.3.1 相容选言命题及其推理

--3.3.1 相容选言命题及其推理

--3.3.1 相容选言命题及其推理 测试题

--3.3选言命题及其推理

-3.3.2 不相容选言命题及其推理

--3.3.2 不相容选言命题及其推理

--3.3.2 不相容选言命题及其推理 测试题

-3.4.1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3.4.1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3.4.1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测试题

--3.4.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3.4.2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3.4.2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3.4.2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3.4.2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测试题

-3.4.3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3.4.3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3.4.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3.4.3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测试题

--课后思考

-3.5.1 二难推理

--3.5.1 二难推理

--3.5.1二难推理

--3.5.1 二难推理 测试题

-3.5.2 如何摆脱二难推理

--3.5.2 如何摆脱二难推理

--课后思考

第四章 直言命题及其推理

-4.1.1 直言命题 上

--4.1.1 直言命题 上

--4.1.1 直言命题 上 测试题

--4.1直言命题

-4.1.2 直言命题 中

--4.1.2 直言命题 中

--4.1.2 直言命题 中 测试题

-4.1.3 直言命题 下

--4.1.3 直言命题 下

--4.1.3 直言命题 下 测试题

-4.2 直言对当关系推理

--4.2 直言对当关系推理

--4.2 直言对当关系推理 测试题

--4.2直言对当关系推理

-4.3.1 三段论概述

--4.3.1 三段论概述

--4.3.1 三段论概述 测试题

--4.3三段论

-4.3.2 三段论的规则

--4.3.2 三段论的规则

--4.3.2 三段论的规则 测试题

--课后思考

第五章 非演绎逻辑

-5.1.1 完全归纳推理

--5.1.1 完全归纳推理

--5.1归纳推理

-5.1.2 不完全归纳推理

--5.1.2 不完全归纳推理

--5.1.2 不完全归纳推理 测试题

-5.2.1 求因果五法之求同法

--5.2.1 求因果五法之求同法

--5.2.1 求因果五法之求同法 测试题

--5.2.1求因果五法之求同法

-5.2.2 求因果五法之求异法

--5.2.2 求因果五法之求异法

--5.2.2 求因果五法之求异法 测试题

--5.2.2求因果五法之求异法

-5.2.3 求因果五法之求同求异并用法

--5.2.3 求因果五法之求同求异并用法

--5.2.3 求因果五法之求同求异并用法 测试题

--5.2.3求因果五法之求同求异并用法

-5.2.4 求因果五法之共变法

--5.2.4 求因果五法之共变法

--5.2.4 求因果五法之共变法 测试题

--5.2.4求因果五法之共变法

-5.2.5 求因果五法之剩余法

--5.2.5 求因果五法之剩余法

--5.2.5 求因果五法之剩余法 测试题

--5.2.5求因果五法之剩余法

-5.3 类比推理

--5.3 类比推理

--5.3 类比推理 测试题

--5.3类比推理

-5.4.1 逻辑基本规律之同一律

--5.4.1 逻辑基本规律之同一律

--5.4.1 逻辑基本规律之同一律 测试题

--5.4.1逻辑基本规律之同一律

-5.4.2 逻辑基本规律之矛盾律

--5.4.2 逻辑基本规律之矛盾律

--5.4.2 逻辑基本规律之矛盾律 测试题

--5.4.2逻辑基本规律之矛盾律

-5.4.3 逻辑基本规律之排中律

--5.4.3 逻辑基本规律之排中律

--5.4.3逻辑基本规律之排中律

--5.4.3 逻辑基本规律之排中律 测试题

--课后思考

第六章 论证

-6.1 论证的结构和要求

--6.1 论证的结构和要求

--6.1 论证的结构和要求 测试题

--6.1论证的结构和要求

-6.2 论证的方法

--6.2 论证的方法

--6.2论证的方法

--6.2 论证的方法 测试题

-6.3 论证的有效性分析

--6.3 论证的有效性分析

--6.3 论证的有效性分析 测试题

--6.3论证的有效性分析

第七章 谬误

-7.1 歧义性谬误

--7.1歧义性谬误

--7.1 歧义性谬误 测试题

--7.1歧义性谬误

-7.2 含混谬误

--7.2含混谬误

--7.2 含混谬误 测试题

--7.2含混谬误

-7.3 论据谬误

--7.3论据谬误

--7.3 论据谬误 测试题

--7.3论据谬误

--课后思考

第八章 常见的推理形式

-8.1.1 支持(上)

--8.1.1支持(上)

--8.1.1 支持(上) 测试题

--8.1支持

-8.1.2 支持(下)

--8.1.2支持(下)

--8.1.2 支持(下) 测试题

-8.2 削弱

--8.2削弱

--8.2 削弱 测试题

--8.2削弱

-8.3 假设

--8.3假设

--8.3假设

--8.3 假设 测试题

-8.4 推出

--8.4推出

--8.4 推出 测试题

--8.4推出

-8.5 解释

--8.5解释

--8.5解释

--8.5 解释 测试题

--课后思考

-8.6 评价

--8.6评价

--8.6评价

--8.6 评价 测试题

--课后思考

第九章 有逻辑的写作和写作的逻辑

-9.1 好文章的逻辑标准

--9.1好文章的逻辑标准

--9.1好文章的逻辑标准

--9.1 好文章的逻辑标准 测试题

-9.2 写作的逻辑语言

--9.2写作的逻辑语言

--9.2写作的逻辑语言

--9.2 写作的逻辑语言 测试题

-9.3 写作思路的逻辑性

--9.3写作思路的逻辑性

--9.3 写作思路的逻辑性 测试题

--9.3写作思路的逻辑性

-9.4 写作结构的逻辑性

--9.4写作机构的逻辑性

--9.4写作机构的逻辑性

--9.4 写作结构的逻辑性 测试题

--课后思考

9.4写作机构的逻辑性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