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催化剂设计与制备 > 第一章绪论 > 1.3 多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 > Video
我们上面讲完了催化剂的活性与选择性
遗留的问题现在给大家笼统的讲一下
活性跟催化剂的转化率有复杂的关系
不能简单的说是正相关或是负相关的关系
接下来通过 多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简单介绍
来阐述上节课的遗留问题
催化剂的活性与选择性之间
或者催化剂与转化率之间有什么对应关系
下面看第一章第三小节的内容
多相催化反应的本征动力学
多相催化反应的本征动力学
在物理化学或是催化原理里面有很多公式或很多种情况
这里只给大家介绍比较简单的情况就是
存在速率控制步骤情况
就是 催化反应有很多基元反应步骤
在基元反应步骤里有一步是最慢的
一般指的是表面反应
这个最慢的步骤就代表整个催化反应的速率
我们今天要讲的是这种类型的具有速率控制步骤的动力学
如果是关于吸附是速率控制步骤或没有速率控制步骤
或者传质影响动力学
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去回找催化原理
或关于催化动力学相关的书籍去学习
我们只是通过最简单的模型阐述
活性和转换率之间的关系
在讲催化反应动力学之前
先简单介绍多相催化反应两大最基本的原理
第一个基本原理是叫做
朗格缪尔-欣谢尔伍德反应机理
对Langmuir科学家学化学的人都了解
他是1932年诺贝尔化学奖
专门研究合成氨里面氮气 氢气的吸附过程
之所以把这个反应机理叫做
朗格缪尔-欣谢尔伍德反应机理因为
这反应机理认为反应发生的过程是遵循Langmuir吸附的曲线
以简单的反应为例 双原子组成的A2分子
跟单原子组成的B分子生成AB的分子
Langmuir认为 这个反应一般是
反应物在催化剂表面吸附物质
吸附物质都是来自气体产物 比如A2和B
所以存在两个基元步骤
第一个基元步骤是把A2进行解离吸附生成吸附的A
B进行吸附 生成吸附的B分子
要发生反应首先是吸附A和吸附B
在催化剂表面进行扩散迁移
迁移 当两个进行接触
这个时候就会发生表面吸附物种之间的反应
所以说反应只能发生在
吸附物种之间的 吸附A和吸附B之间的反应
反应完生成AB 后脱附只能在表面脱附生成AB
吸附的AB脱附后变回到催化剂
这就形成了朗格缪尔
欣谢尔伍德反应机理反应机理四个步骤 吸附是来自气相的
脱附也只能扩散到气相里面
解离只能是在表面
反应和吸附也是在表面进行
这样来看催化剂的定义
催化剂参与反应生成吸附A和B
吸附A和B 生成AB 吸附A 回到催化剂
AB脱附后也会回到催化剂
正好是催化剂参与反应 最终又没体现在产物里面
这是非常典型的催化剂定义的体现
所以一般把催化剂反应的基元步骤
写成催化循环过程
这个是我们在学习催化原理里面
或者学习催化动力学里面经常会看到
动力学模型就是朗格缪尔-欣谢尔伍德反应机理
我们更多的会把它简称为Langmuir反应机理
除了这个反应机理外 还有另外一个反应机理
艾利-里德尔反应机理
实际上里德尔也是现代催化的奠基人
他提出反应机理
跟朗格缪尔-欣谢尔伍德反应机理
只存在一点区别
就是前面讲的
吸附是来自气相的 脱附也只能脱附到气相里面
反应物不同的是
反应物是
吸附的分子和气相中的分子进行的反应
比如 同样举A2和B反应生成AB的过程
Langmuir反应机理是
A先被吸附生成吸附A 然后再生成吸附的B
吸附A和B反应生成吸附的AB
AB脱附就得到催化剂
但是艾利-里德尔反应机理是比较简单的反应机理
可以看一下
只需要把A进行活化吸附
活化吸附A直接跟气相B反应生成AB的气体
然后再回到催化剂
从基元反应步骤讲
这两个机理之间存在很显著的区别
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Langmuir或者是ELey-Rideal反应机理
实际上最简单的 最主要原因是在
改变催化剂就改变了反应的途径
发生的反应机理是不一样的
这个是催化剂改变反应途径
改变反应活性
若要从机理上解释的过程就可以通过Langmuir反应机理
和艾利-里德尔反应机理进行阐述
在这门课程里面
主要给讲的是最经典也是最简单的模型
基于朗格缪尔-欣谢尔伍德反应机理反应机理的
动力学模型
下面会用一个稍微复杂的例子介绍
朗格缪尔-欣谢尔伍德反应机理
反应机理的反应动力学推导过程
在讲之前 先介绍很容易忽略的基本概念
就是Langmuir单层吸附的假设
在学Langmuir吸附的时候会强调Langmuir只能发生单层吸附
Langmuir方程是用于化学吸附
测定活性位 比如金属 酸中心活性位的方法
要发生Langmuir吸附 它有三个最基本的假设
表面要能量分布均匀
然后吸附物种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然后每个物质占据一个吸附位 单层吸附
这三个假设 可以看到Langmuir是理想的假设
实际表面能量分布均匀很难实现
因为如果把催化剂 特别金属催化剂做成颗粒
粒径不一样
表面上晶角 晶棱 晶面上原子数是不一样
表明每个原子 它的能量是不一样
所以说表面能量分布均匀只是比较理想的状况
然后吸附物种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这个也是理想
它只能发生在什么样的状况
可以想象 如果开始的时候
反应物比较少或吸附的物种比较少的时候
吸附覆盖度很低的时候
可能物质与物质之间距离比较大 作用力会比较弱
但如果吸附物种覆盖度很高
作用力就增强了
实际上很容易通过这一点可以想一下
开始转化率很低的时候只有反应物之间的吸附
如果转化率很高的时候就要考虑到
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吸附和脱附
这时候肯定会受到影响就是
吸附物之间会发生竞争吸附影响
所以通过Langmuir
Langmuir单程吸附假设就可以
想一下 活性可能跟转化率有关系
比如转化率高会影响到动力学方程
这两个大家可能会容易记着
很多人往往会忽略
第三点要求就是每个吸附质只能占据一个吸附位
发生单层吸附
因为如果发生单层吸附很容易会想到
但是每个吸附只能占据一个吸附位这一点往往会被忽略
特别是在做催化研究时候想用
建立朗格缪尔-欣谢尔伍德反应机理来解释
Langmuir动力学方程解释反应机理
这时候提醒大家不要忘了第三个假设
第三个假设是
举一个比较典型的探针分子 一氧化碳
我们把一氧化碳用于滴定金属的表面分散度
一氧化碳和金属之间会发生强的化学吸附作用
但是一氧化碳跟金属间的作用
会存在很多种吸附
大家看一下在一定条件下生成
单点的直链的吸附
也可以生成两个金属吸附1个一氧化碳的桥式吸附
也可以发生金属跟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发生吸附
如果按照Langmuir单层吸附假设
每个吸附质占据一个吸附位
你们可以想象
这个时候如果还用它做动力学
应该采用什么方式
最理想肯定是要这样过程
肯定不能
如果采用这样也可以
但要进行假设 就是这样把两个活性位看作一个活性位
如果是这样 还要进行假设
很显然这是比较复杂的 最理想的是这样
大家可以看一下 要注意
金属跟一氧化碳之间作用力强弱
它跟什么有关系
跟吸附的温度
还有一氧化碳浓度有关系
也就是说 要做动力学研究
金属跟一氧化碳反应
跟一氧化碳的压力有关系
跟反应的温度有关系
所以给大家强调
要得到准确的催化剂的活性
选择性 活化能 特别是活化能 要通过动力学算
要确定合适的反应条件
体现在哪里 这就是非常好的例子
要牢记建立动力学方程的机理
它要遵循什么样反应机理
如果遵循Langmuir吸附 就一定要记住是单个活性位的吸附
这个时候如果忽略这一点
往往会闹出很大的笑话
等你做课题研究 从开始做研究到
你要毕业的时候才发现 所建立的反应条件不对 动力学方程错了
那个时候是来不及毕业了
所以在做研究之前就要考虑到
一定要保证催化剂的评价条件或活性的测定条件
反应条件一定要合适
比如刚才说的就是 如果一氧化碳转化反应
如果转化率很高
可能就发生从单位的吸附变成桥式的吸附
这个时候很显然基元反应步骤
或活性位的覆盖度要发生变化 计算方式发生变化
动力学机理研究
肯定是不能再简单的这样推导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绪论
--Video
-1.1 催化剂设计的尺度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1.1 催化剂设计的尺度--作业
-1.2 催化剂的活性与选择性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1.2 催化剂的活性与选择性--作业
-1.3 多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1.3 多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作业
-1.4 工业催化剂设计概述
--Video
-2.0 引言
--Video
-2.1 催化作用基本概念与催化剂设计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2.1 催化作用基本概念与催化剂设计--作业
-2.2 催化剂设计的程序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2.2 催化剂设计的程序--作业
-2.3 催化剂各组分的设计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2.3 催化剂各组分的设计--作业
-2.4 催化剂宏观物性的选择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2.4 催化剂宏观物性的选择--作业
-2.5 工业催化剂筛选与设计实例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2.5 工业催化剂筛选与设计实例--作业
-3.1 软化学 (Soft Chemistry)
--Video
-3.2 组合化学(Combinational Chemistry)
--Video
-3.3 化学热力学与无机合成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3.3 化学热力学与无机合成--作业
-4.1 催化材料和催化剂制备方法简介
--Video
-4.2 氧化物催化材料制备基础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4.2 氧化物催化材料制备基础--作业
-4.3 氧化物载体和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4.3 氧化物载体和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作业
-5.1 负载型催化剂简介
--Video
-5.2 负载型催化剂制备基础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5.3 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5.3 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作业
-6.1 简介
--Video
-6.2 过滤与洗涤
--Video
-6.3 干燥
--Video
--Video
-6.4 焙烧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6.5 还原
--Video
--Video
-6.5 还原--作业
-7.1 骨架催化剂
--Video
-7.2 化学置换法制备金属催化剂
--Video
-7.3 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金属催化剂
--Video
-7.4 等离子辅助制备催化剂
--Video
-7.5 混合法
--Video
-7.6 膜催化材料
--Video
-8.1 绪论
--Video
-8.2 工业催化剂成型
--Video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