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催化剂设计与制备 > 第二章 催化剂的设计 > 2.3 催化剂各组分的设计 > Video
这就是我们在第一节课给大家讲了就是
我们读催化剂制备论文 要深入地 仔细地去读
比如说我们刚才讲的一个催化剂的论文
首先一般包含三个部分
一个是催化剂表征
一个是催化剂条件制备
一个是催化反应的评价
那么我们说了催化剂表征 是有选择 针对性的
如何来确定最佳的 最合适的表征实验
实际上我们今天就告诉大家了 我们的原则是什么
我们原则是要使得表征条件尽量能反映出
催化剂反应条件的表征得到物性
跟反应评价时候的物性要一致
这个时候才能够实现构效关系
如果我们表征结果得到物性
并不是适用于催化反应时的物性
比如说我们前面说的 如果我们在500摄氏度下的反应
然后表征
样品的表征条件在100摄氏度 甚至更低温度下表征
有可能反应过程中
表征得到表面结构形貌
跟实际反应中的结构形貌是发生变化的
这个时候做这些表征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我们借此给大家介绍一下
催化剂表征 在催化剂设计过程中
我们要注重催化剂的表征的方法
我们经常讲的
温度的影响 很多同学可能往往会忽略的
反应温度一定要跟表征温度进行匹配
我们研究催化剂结构时候 我们会讲它的稳定性
相应的我们会考虑温度的效应
这个时候温度选择 一定要跟反应条件进行匹配
起码要把反应条件 温度包含在里面
而且要得到的一个稳定性的 表面性质 从透射电镜 XPS
XPS表面电子状态 透射电镜看晶体尺寸 形貌
这些条件也要保证
得到的结果跟反应过程中是一致的
只有这样话我们才能够
用表征结果来反馈到催化剂的物性
催化剂的反应性能
同时我们还有很多的吸附实验 比如说探针分子的吸附
我们会做很多不同的吸附实验
比如酸性 还有一氧化碳吸附看金属跟它之间的作用力
所有这些
什么时候要选择一氧化碳吸附
要用TPD 什么时候要用红外
这些过程都是有考虑的
主要针对 一定要跟反应性能之间的反应物类型进行匹配
只有这样匹配才能使得
研究结果才是有理有据的结果
所以千万不要说
在催化剂材料设计 或催化剂设计
刚进入实验室 你要想设计催化剂
完全照搬文献里面的结果
实际上很多时候文献中的
关于催化剂的表征合成和反应条件选取
它都有内在的逻辑的对应关系
希望通过前面讲的
在线表征技术的重要性 给大家进一步强调一下
我们这里再给大家举一个非常重要的例子就是
我们在实验过程中 我们以前科学研究过程中
出现了一个比较低级的错误是
我们用沸石分子筛 我们考察分子筛的反应性能
我们知道分子筛
酸性一般都是用了
TPD的方法或吡啶吸附 特别是用吡啶吸附
来鉴别它的B酸 L酸
这个时候我们大多数人可能只考虑到了吡啶和氨TPD的结合
实际上往往会还必须要考虑到
考虑到沸石分子筛的结构 比如说这种12元环的
10元环的和8元环的
这三个沸石分子筛最重要的区别是
它的孔径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8元环的是0.4纳米
10元环的是在0.55纳米左右
12元环大约是0.7纳米
我们用12元环 经常用y沸石
很显然用吡啶吸附 用氨吸附没有问题
所有的酸性物都能滴定出来
但如果是新结构沸石分子筛
比如说含有更多的八8元环结构 10元环结构
很显然氨气虽然能滴定出酸量
但是吡啶吸附是
是不能滴定出大多数 在10元以内8元环以内的酸量
这个时候你要看8元环 10元环的B酸L酸
就要想的要把表征方法进行改变
比如说把吡啶分子
变成一氧化碳吸附的红外 就可实现这样一个过程
我们要说的就是 我们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
来实现我们催化剂设计过程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还有反应的评价方法
同样的道理 我们再多说一点话就是
你要看沸石分子筛的活性好坏
你用一个适合10元环传输
在12元环 沸石分子筛没有传输阻力的反应
做为探针分子是合适的
但如果这个时候你要改成8元环10元环
反应的分子尺寸还不变
很显然得到的结果就是有传质 传热
传质传热的影响
得到的就不是本征活性了
这个时候我们强调一点就是设计的过程
一定要根据具体的反应例子 反应条件 进行改变
所以再次给大家强调我们一定要学会如何来确定最佳
催化剂表征的实验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关键问题
因为整个催化剂的设计过程
无非就是为了阐述构效关系
只有在构和效关系设置或处理条件
对等的条件下才能够说形成一个
严谨的构效关系
如果条件不对等 很显然得到的都是假的结论
我们的工作就没有任何意义
体现不出应有的意义
这一部分内容 最后再给大家介绍一个
金属催化剂的考察和表征设计过程中
非常容易忽略的现象
我们前面也讲了
金属催化剂多位理论里面讲了结构敏感反应
结构敏感反应一般通过什么来制定
通过金属活性组分的粒径效应来体现的
那么这粒径效应
我们往往会忽略了金属的粒径计算的准确性
我们今天 给大家介绍一下
金属催化剂活性组分的粒径的测量方法
目前为止
测量金属粒径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大多数实验室在常规条件下可以得到的一个方法
就是透射电镜
通过透射电镜 颗粒投影
然后量它的直径或粒径
另外一种是通过x射线衍射
通过衍射波长或狭缝的宽度
借着公式来计算它的直径
另外一种是在催化里面用的非常广
也非常经典的化学吸附的方法 得到了
可以把它认为透射电镜的 XRD的和化学吸附的粒径
当然我们现在
最近20年还有同步辐射 现在发展的非常好
也有用同步辐射来计算或测量计算金属粒径的
考虑到大多数的同学没有接触到同步辐射
我们这里给大家讲一下
在传统的科研论文文献里面能看到这三种粒径
我们要问大家一个问题就是
你们觉得这三种粒径可以等同吗
我们在看粒径效应的时候
我们是否可以等同认为就是透射电镜得到
x射线衍射得到的和化学吸附得到的粒径是完全一样的
我们带着这问题来看一下
透射电镜的测量粒径的方法
实际上透射电镜的测量粒径的方法有两种
这个是大家往往会忽略的
一般同学的话进入实验室
做透射电镜的方法 一般怎么算的
一般是把透射电镜照片打印出来放大了
然后对每个颗粒进行量尺寸
然后做平均值
实际上这种把它放大了量尺寸
方法是没错的
但我们容易忽略的是
我们的计算公式
实际上透射电镜有两种计算公式
一种是基于
基于体积重量 还有一个基于表面的表面积的
比如说它的分子分母大家看一下是存在区别的
比如说我们把透射电镜里面所有的颗粒
量到单个颗粒的颗粒尺寸
然后把它进行
三次方和四次方 我们把它四次方的值进行累加
比上它所有的三次方的累积的值
得到的是基于体积的粒径分布
另外一个基于它表面积的分布
大家看一下
我们可以认为这 种基于体积是把它当做球体
这个时候类似于整个体相的分布得到的粒径
从表面看作什么 把表面积
换算成一个球形的表面积
然后只是基于一种表面原子数的计算
这两种方法
实际上颗粒尺寸如果
越均匀这两种方法的值是越接近的
所以我们会发现一个特点 经常在文献里面讲的就是
为什么要制备
高分散的窄分布的颗粒尺寸
实际上最主要原因是 我们要得到均匀的颗粒
那么均匀的颗粒怎么体现
实际上就可以通过这两个公式计算来看一下
如果这两个值实际上是越接近
应该说它的颗粒尺寸就越均匀的
反过来说就是
透射电镜 实际同一张图可以得到两种不同的粒径
基于表面的还是基于体相的
在什么样条件下来采用表面的 体相的计算
我们就要打个问号
所以说要做严谨的催化剂设计 这时候就要想了
我们不能完全相信透射电镜结果
我们要采用其它辅助的表征方法来验证测量方法
比如说前面讲了XRD和化学吸附
我们这里给大家看一下典型的例子就是
我们有一个反应 比如说碳钠米管负载的铂催化
要考察它跟钴形成合金以后
钴原子数和钴跟铂之间比例
对催化剂的影响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
金属铂我们会发现一个特点
如果采用化学吸附跟透视电镜结果
大家看到金属铂用氧气的化学吸附
跟氢气的化学吸附得到了分散度跟金属
透射电镜的分散度是完全一样的
然们知道分散度一致 从化学吸附角度上讲
用化学吸附来算粒径 就是利用分散度的结果
我们这里不给大家具体讲 分散度怎么得到粒径
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看
第一节课给大家举的参考书
就是多相催化手册会给它详细的介绍
我们可以通过金属分散度的
比值来看粒径的一致性
我们可以发现 对于单金属来说 大家可以看一下
铂的话透射电镜和氧
我们新的希望
和氢的吸附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
但是如果引入铂
引入钴以后我们会发现
引入以后从透射电子镜里面量的几何尺寸
统计结果发现
它的粒径是有发生变化 或是变化不大
但是化学吸附大家看一下 我们得到的是个什么样的结果
我们会发现它的分散度下降很多
这种分散度下降很多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说明了金属铂表面
大多数是被钴覆盖了 它会影响到铂暴露在表面上
这个时候你们可以去想
我们要算催化剂的活性就是本征活性
如果继续还用透视电镜的结果来算
就是透视电镜量几何尺寸
然后得到
用这样的公式 我们得到
得到分散度 用得到几何尺寸来算
很显然会是得到的是一个不准确的值 因为我们发现
这个分散度基本上没变
说明粒径变化不大
这样得到结果 这个的值可能会偏小
反过来说
我们如果用氧滴定或氢气的化学吸附 我们发现
我们考虑了合金化以后能暴露出来表面活性位减少了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发现 这个反应活性提高了
所以 这个结论可以得到一个什么非常重要的现象
同样一种表征方法 同样一种指标
比如说用粒径来考察构效关系 合金化效应
如果用透视电镜 我们可能得到的是
合金化可能不会促进催化剂的活性
但如果用化学吸附结果我们发现
合金化有可能会促进催化剂活性
有可能就得到完全截然相反的结果
我们通过这例子给大家说明了一点就是
在催化剂的表征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采用最合适的表征方法
如果你的方法没有完全确定的时候
最好是采用 多种方法进行关联匹配
所以我们这里就可以看到
如果要用单金属催化剂的话
应该说 透射电镜和化学吸附是一个非常好的吻合结果
如果是用合金化催化剂
大多数文献都会采用
采用化学吸附的方法
来测定表面活性位数
用于考察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这反而是一个比透射电镱更好的方法
最后给大家总结一下
我们强调的是催化剂设计和催化材料设计过程中
我们能够尽量在线原位表征 是最好的
如果不能在线原位表征 这个时候
我们催化剂的表征 合成或测定条件
一定要跟催化反应条件进行匹配
只有相互匹配 我们才能够
我们的研究结果 或是催化剂的物性和反应性能之间
才存在构效关系
如果不匹配 我们说我们做的工作
并不能够 我们合成催化剂
并不能得到准确的活性 选择性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绪论
--Video
-1.1 催化剂设计的尺度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1.1 催化剂设计的尺度--作业
-1.2 催化剂的活性与选择性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1.2 催化剂的活性与选择性--作业
-1.3 多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1.3 多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作业
-1.4 工业催化剂设计概述
--Video
-2.0 引言
--Video
-2.1 催化作用基本概念与催化剂设计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2.1 催化作用基本概念与催化剂设计--作业
-2.2 催化剂设计的程序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2.2 催化剂设计的程序--作业
-2.3 催化剂各组分的设计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2.3 催化剂各组分的设计--作业
-2.4 催化剂宏观物性的选择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2.4 催化剂宏观物性的选择--作业
-2.5 工业催化剂筛选与设计实例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2.5 工业催化剂筛选与设计实例--作业
-3.1 软化学 (Soft Chemistry)
--Video
-3.2 组合化学(Combinational Chemistry)
--Video
-3.3 化学热力学与无机合成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3.3 化学热力学与无机合成--作业
-4.1 催化材料和催化剂制备方法简介
--Video
-4.2 氧化物催化材料制备基础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4.2 氧化物催化材料制备基础--作业
-4.3 氧化物载体和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4.3 氧化物载体和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作业
-5.1 负载型催化剂简介
--Video
-5.2 负载型催化剂制备基础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5.3 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5.3 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作业
-6.1 简介
--Video
-6.2 过滤与洗涤
--Video
-6.3 干燥
--Video
--Video
-6.4 焙烧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6.5 还原
--Video
--Video
-6.5 还原--作业
-7.1 骨架催化剂
--Video
-7.2 化学置换法制备金属催化剂
--Video
-7.3 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金属催化剂
--Video
-7.4 等离子辅助制备催化剂
--Video
-7.5 混合法
--Video
-7.6 膜催化材料
--Video
-8.1 绪论
--Video
-8.2 工业催化剂成型
--Video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