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催化剂设计与制备 > 第二章 催化剂的设计 > 2.3 催化剂各组分的设计 > Video
上面是我们关于金属催化剂的模型
最后给大家介绍的合金催化剂
我们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几何构型的应用
在催化领域特别是金属催化领域
还有多位理论来解释结构效应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第二章第三节的第四小点
就是几何构型的应用过程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我们要给大家讲的
几何结构的应用构型的类型主要分为两种
主要分为沸石分子筛的择形催化
还有金属催化里面的多位理论
得到表面原子之间的距离
或者表面原子的排布
跟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分子筛的择形催化作用
这部分内容在催化原理和工业催化的教材里面
介绍的已经很多了
这里主要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择形催化作用
然后介绍一个大家在应用过程中
容易忽略的基本概念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分子筛择形催化的基本概念
分子筛择形催化可以把它分为两种
一种认为是最直观的
基于沸石分子筛孔的孔径的大小
来筛选反应物和产物的过程
比如说如果一个反应物
我们这里我们举例一个8元环的沸石分子筛
它孔径的话大概在0.4个纳米左右
而一般正构的烷烃
大概也是在0.4纳米左右
而异构的烷烃基本上是0.5纳米左右
这样如果要进行反应
只有直链烷烃能够进入到沸石孔里面
发生裂解反应
这就是反应物的择形催化
反过来说我们可以想象
如果在反应过程中只有它的产物
尺寸小于沸石孔
它才能够扩散出去
这是产物的择形催化的作用
除了反应物和产物
沸石里面还有个非常重要的择形催化反应是过渡态的择形
我们在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就是在10元环ZSM-5沸石分子筛上
把甲醇和苯进行烷基化
要得到一个二甲苯
它有很多异构体
比如说邻二甲苯 间二甲笨和对二甲苯
在这里面从孔径角度上来说
比较容易扩散出去的是对二甲苯
当然也跟过渡态生存有一定的关系
就是对二甲苯它的生成是有利的过程
这里不给大家强调我们如何来应用这些择形催化
是来设计催化剂
我们只是给大家强调一个概念就是
这种所谓的反应物 产物或者过渡态择形
强调是尺寸的匹配
而这尺寸在刚刚结束催化原理学习的同学
可能会一般把它认为是分子的尺寸是它的物理尺寸
而沸石尺寸也是它的孔口尺寸
我们这里要给大家强调的是
分子筛择形催化设计过程中
要注意一个概念是这种尺寸的变化
是相对的 比如说我们改变压力
改变温度
分子之间C-C键或C-H键之间的震动扭曲
直径也会发生变化
然后孔 沸石孔
我们知道孔是由Si-O-Al键组成的
这种Si-O-Al键在不同温度下
它的键的收缩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这就导致的一个特点就是择形催化效果
还跟温度体现出复杂的变化关系
比如说甲醇跟甲苯
烷基化生成对二甲苯
按ZSM-5的理论来说
应该得到主要是对二甲苯
但是产物里面还会得到一定量的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
为什么会这样 实际上就像我们说的
这个反应是在一个比较高的温度下进行
这个时候有一部分的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
也可以扩散出个
沸石分子筛的外面
所以我们要强调的是
所谓的择形催化作用的择形
虽然是基于沸石分子筛的筛分作用
这筛分我们强调的是分子
我们采用的是一个动力学直径
既然采用所谓动力学直径
也就说这直径是可以运动 可以变化了
我们知道在反应动力学里面 我们知道
温度是影响我应速率的非常重要的关键
所以动力学直径也跟反应温度有关
这个是需要大家一定要注意的
在沸石分子筛择形催化的时候
如何来考虑反应物的选择性
就是择形的过程或产物择形过程中
一定要考虑到温度的匹配
还有跟沸石分子筛结构匹配
这个是关于沸石分子筛择形催化的介绍
我们这里不给大家再详细去展开
沸石分子筛择形催化的理论
这些理论要怎么来指导沸石分子筛的合成
我们这里只给大家讲一下
应用沸石分子筛的时候一定要强调的择形相对的
特别是温度有很大的影响关系
我们接下来给大家主要讲的是另外一个方面
是金属催化剂的几何因素
这个金属催化剂的几何因素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我们表面原子间距离
所谓的表面原子间距离是
在金属催化里面有个非常重要理论
在上个世纪50年代前苏联科学家巴兰金
提出了多位理论
这个多位理论它当时提出的是
所有的催化的过程
不仅要它的反应物和催化剂之间的几何结构
或者活性位中心和反应物的
结构的话要实现几何的适应
同时活性位吸附反应物之间
能量要适合
如果不适合也不能发生反应
所以说最关键的一个是几何适应和能量适应
我们根据这个几何对应关系和能量对应的原则来看一下
巴兰金的多位理论
有什么样的应用的领域
或者是在催化剂设计里面有什么样的用途
首先在讲多位理论之前
我们要首先要明确一点
金属催化剂里面由于金属晶体的结构不一样
比如说它的晶形是面心立方的
还是体心立方的 还是六方结构
晶型不一样会导致晶胞的类型 晶胞的参数
晶胞的晶面指数都发生变化
而且类型不一或金属元素不一样
晶胞参数是不一样的
同一晶面上的原子间的距离也是不一样的
那么这些都会影响到分子在金属上的吸附
这种吸附影响程度
还跟几何对应的结构有关系
比如说如果一个反应物分子
它跟活性位中心只需要一个单位吸附 也就是说
一个活性位吸附一个反应分子
我们前面给大家讲
σ吸附理论里面活性中心
一个活性中心对应一个反应物分子
这种情况下我们会认为什么
几何因素的影响就非常小
因为我们只要把原子暴露出来了
就可以形成吸附位
所以结构再怎么变化
或是粒径增大 减小 无非增加什么
它表面的浓度
所以我们认为单位吸附的影响程度
肯定是比较小的
相对于单位吸附还有个双位吸附
需要有两个原子
来共同吸附反应物分子
这种相对于单位吸附
它几何因素有一定的影响
但是我们要考虑到任何两点都能呈现
所以说这种双位吸附
几何因素的影响是有限的
真正在几何结构里面
多位理论讲的是多位吸附
这个时候非常重要因素是
我们晶面的形状要跟反应物的一个变形
或者反应物的活化状态要进行匹配
所以我们往往讲了多位理论
是针对多位吸附展开的
当然双位吸附有些时候也要进行考虑
首先我们从最简单的
双位吸附的模型给大家介绍一下
所谓的多位理论的匹配模式
我们要把醇脱氢变成一烯烃的过程
不仅仅要发生什么键的断裂
不仅仅要发生羟基键的断裂过程
醇上的羟基要断裂
同时烷基上有个氢要除掉
这就造成了一个特点就是这个醇
脱水要生成烯烃可能需要除掉C-H键
断掉C-H键
同样断掉C-O键
这个时候如果催化剂活动中心
正好是一个二位体的活性中心
一个二位体 一个的话用于活化C-H键
和羟基上的氢一 个是活化C-O键
这样通过两者之间的作用
就可以使得羟基被断掉同时氢键有被断掉
这就是典型的醇脱水制烯烃过程中的双位的吸附
我们下面再来继续看一下最常碰到的多位吸附的过程
我们这里给大家举的是镍催化环己烷的脱氢反应
从环己烷的认为环己烷我们知道它是富集很多的氢
我们要把它脱氢变成苯分子
需要六位体的吸附
所谓六位体吸附我们需要有123 3个中心
比如说我们这里面的一位的 二位的和三位的
用来活化六个碳原子 一个碳一个活性中心
用来活化C-C键
然后第二个也是用来活化C-C键
第三个也用来活化C-C键
然后除此之外还有4 5 6三个活性位
要来活化氢原子
这样通过吸电子或者是活性位吸氢质子
氢原子通过拉电子的作用
可以使得氢原子离开碳原子形成了氢气
这样就形成了我氢气分子
这样就实现了脱氢的作用
我们看这个过程可以看到
所谓多位理论要满足环己烷在它表面上的吸附
我们知道环己烷C-C键之间
C-H键之间有一定的键长或者键的角度
只有我们1到6个位的位置
正好适合于所有的C-C键的吸附和C-H键的断裂过程
才能满足我们的脱氢的过程
这就形成我们说的
要求有个六个活性位为中心来活化环己烷的分子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金属镍里面要满足这样
根据环己烷尺寸的匹配
最容易满足的是金属镍
111晶面上的镍原子的排布
金属原子之间的间距大概是0.249到0.277纳米左右
从这例子我们可以看到
多位理论 金属催化里面
原子间的间距跟反应性能有关系
同时要满足原子间的间距
还要满足多位原子活性位组成的多位吸附
还跟晶面有关系
如果晶面越大
它所暴露出来的多位体的活性位数目肯定越多
这样我们就必须要考虑
在多位理论里面催化剂
如果晶粒比较小
可能晶面里面的多个原子数组成的活性位
出现的概率就小
这个时候反而可能会出现
催化剂比如金属镍里面 它的颗粒越小
活性不一定是最高的
我们接下来再看一下环己烷脱氢要成了苯
是需要多位吸附的
同样反过来说苯加氢的过程
也是需要类似的多位吸附
特别是六位吸附
比如说前面说的对于金属镍
具有面心立方的111晶面
它是比较适合环己烷脱氢
还有苯加氢
同时的话还有一种就是六方晶体
比如说钌金属 001晶面
它也比较适合环己烷脱氢和苯加氢
因为它能够满足活化苯分子和环己烷分子
所需要的六位活性位
那么这个苯加氢 环己烷脱氢的
多位理论的话也可以解释
我们还发现跟其它的金属
比如说第一副族的铜金属
还有一个过渡金属
锌 它虽然能够满足苯的环己烷的加氢能力
但是我们会发现一个特点就是我们前面讲铜是
3d14s1的轨道结构里面没有
d轨道是没有空轨道的
所以说没有活性的吸附
从能量角度上讲 铜d轨道接受电子
或是给出电子的能力
所需要能量是非常非常高的
我们可以看到巴多金理论
多位吸附的几何结构因素
跟能量因素应该关联起来进行考察
才能实现催化剂的设计
很多反应里面不仅仅需要满足几何因素
还要满足能量因素的匹配的适应关系
所以这样就有基于巴多金理论形成了非常典型的
特点就是在催化环境里面经常会讲
结构敏感性和非敏感性的反应
所谓的结构敏感性的反应
就跟刚刚说催化反应的活性跟催化剂表面的相的结构
是有敏感的对应关系的
而结构非敏感反应是指的催化剂的反应
对催化剂的活性相
结构是非敏感 我们结构发生变化了
它的活性基本没有发生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结构敏感和结构非敏感的作用
我们用多位理论给大家再详细的论述一下
首先要知道催化的一个特点就是一种催化剂
是对应的一种活性和选择性
那同样对于结构敏感反应和非敏感反应
同样是一种类型反应
可能催化剂不一样
结构敏感性就不一样
这里 这张表格给出的是一些典型的金属的反应
有氢解反应 加氢反应
异构化反应和环化反应
这些在不同金属催化剂上面
它反应的类型可以看到
把它归纳为结构敏感反应和结果非敏感反应
比如说我们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
就是加氢反应苯
对金属镍会发现它是一个结构敏感反应
我们刚刚说了需要六位的吸附
但是我们发现如果是用铂
它反而是一个结构非敏感的反应
这就说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原理
或者是在我们催化剂设计的过程中
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 就是
要借鉴文献的一些结果来设计催化剂
一定要考虑到它的适用性
很多时候特别是在金属催化剂里面
对于一个金属催化剂是一种类型结构敏感反应
可能对另一种金属催化剂
它就是结构非敏感的
也就说很多时候不能凭文献中的结论
就能断定你要研究的反应的催化剂
就是一个结构敏感性
或非敏感性 一定要么你自身通过实验的过程
来得到准确的判断
这个是在催化剂设计过程中
特别是利用多位理论来
设计金属催化剂的活性位的时候
要非常注意的一点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绪论
--Video
-1.1 催化剂设计的尺度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1.1 催化剂设计的尺度--作业
-1.2 催化剂的活性与选择性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1.2 催化剂的活性与选择性--作业
-1.3 多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1.3 多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作业
-1.4 工业催化剂设计概述
--Video
-2.0 引言
--Video
-2.1 催化作用基本概念与催化剂设计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2.1 催化作用基本概念与催化剂设计--作业
-2.2 催化剂设计的程序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2.2 催化剂设计的程序--作业
-2.3 催化剂各组分的设计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2.3 催化剂各组分的设计--作业
-2.4 催化剂宏观物性的选择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2.4 催化剂宏观物性的选择--作业
-2.5 工业催化剂筛选与设计实例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2.5 工业催化剂筛选与设计实例--作业
-3.1 软化学 (Soft Chemistry)
--Video
-3.2 组合化学(Combinational Chemistry)
--Video
-3.3 化学热力学与无机合成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3.3 化学热力学与无机合成--作业
-4.1 催化材料和催化剂制备方法简介
--Video
-4.2 氧化物催化材料制备基础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4.2 氧化物催化材料制备基础--作业
-4.3 氧化物载体和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4.3 氧化物载体和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作业
-5.1 负载型催化剂简介
--Video
-5.2 负载型催化剂制备基础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5.3 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5.3 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作业
-6.1 简介
--Video
-6.2 过滤与洗涤
--Video
-6.3 干燥
--Video
--Video
-6.4 焙烧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Video
-6.5 还原
--Video
--Video
-6.5 还原--作业
-7.1 骨架催化剂
--Video
-7.2 化学置换法制备金属催化剂
--Video
-7.3 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金属催化剂
--Video
-7.4 等离子辅助制备催化剂
--Video
-7.5 混合法
--Video
-7.6 膜催化材料
--Video
-8.1 绪论
--Video
-8.2 工业催化剂成型
--Video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