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 >  第六章 春秋左传 >  6.2 《郑伯克段于鄢》 >  6.2.2 《郑伯克段于鄢》(二)

返回《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6.2.2 《郑伯克段于鄢》(二)在线视频

6.2.2 《郑伯克段于鄢》(二)

下一节:6.2.3 《郑伯克段于鄢》(三)

返回《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6.2.2 《郑伯克段于鄢》(二)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那他既然已经提出来了

你怎么办

若之何

就对这个怎么办的意思

我们看后面这句话

斩钉截铁

公子吕 不像祭仲那样

还悠悠和缓地来说话

他这就是一个稍微莽撞的性格

我们看欲与大叔

臣请事之

欲与大叔

是指把什么给大叔呢

与就是给的意思

也就是说你如果把

国家想让给京城大叔来掌管的话

臣请示之

请我们现在都是请别人来做事

而用礼貌用词

但是在左传里是请允许我的意思

所以臣请事之

就是请允许我去侍奉他

有点将军的意思

说你如果想把国家让给他的话

那你就允许我干脆去

侍奉京城大叔算了

若弗与

则请除之

如果你不想把国家交给你的

弟弟来管理

你不想让位的话

请允许我去除掉他

所以这个请还是请允许我的意思

公子吕是大将军

所以他说了这样的斩钉截铁的话

欲与大叔

臣请事之

若弗与

则请除之

无生民心

他说了一句很严重的后果

就是无使民生二心

这个生是使动用法

是不要使百姓生出二心来

一国难容二主

如果京城大叔权力过大

掌管的范围过广的话

那么百姓就会生二心

到底是忠于您

还是听从您弟弟呢

所以他说出这种严重的后果

那哥哥又是怎么说呢

他说 无庸

将自及

这个庸其实就可以理解成我们使用的

用得着用不着的那个用

他说不用担心

将自及

注意这个及

及它的甲骨文的字形是一只手

抓住前面一个人

是逮赶上的意思

也就是说我们不用操心

他自己会能赶上灾祸的

也就是说他一直这样

无视法制无度的话会自及灾祸

也不用我们出手

一旦野心不受到控制

她就是飞速地膨胀

所以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刚才的西鄙北鄙呢

他还说两管呢

现在呢说哥哥你不用管了

这两个城池都归我吧

至于廪延也就是说他的

领属范围非常大了

子封曰 这个子封就是

刚才的公子吕

子封曰 可矣

厚将得众

我们看他用了可矣

这个实在是忍耐不住了

可矣了

厚将得众

至于这个厚

厚可以当作势力雄厚来讲

也有的书上解释做土地广大

其实意思并不相背

说如果他掌管的土地越多

势力越雄厚

那么他收拢的民心就会越来越多

百姓会越来越多的倾向于他

我们看他一步一步的开始威胁到

哥哥的这个地位和权力了

哥哥其实还在像忍让一样的

他说的是什么话呢

不义不暱

厚将崩

不义不暱这个词呢

我们选取钱钟书在《管锥编》

所作的那个论证它是一个假设

如果他做不义的事情

那么百姓就会不亲暱他

这个暱就是亲暱热爱的意思

如果他做不义的事

百姓就不再亲近他

厚将崩

那么他的势力越大

他的土地越广大

他就会崩塌得越快

这个郑庄公说的话

好像都是这样

很平静的很淡的

那么有没有像郑庄公说的那样

厚将崩呢

还没有

我们看后面

他的野心在继续膨胀

大叔完聚

缮甲兵

具卒乘

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

最激烈的矛盾终于躲不过去了

因为大叔完聚他在修军事工事了

完就是把城墙和外城墙

都修理完整的意思

聚是聚集百姓聚集士兵

所以他在做城墙和士兵方面的准备

而自己的武器装备呢缮甲兵

甲是铠甲

兵呢是兵器

所以呢他把铠甲修缮一新

把兵器也休整兵器

具卒乘

这就是军队了

卒是指步兵乘是指车兵

在春秋时期打仗还没有骑兵

他们都是车战

用车兵

一个车上有四匹马拉着

上面有三个将军

后面跟着很多士兵

这叫一乘

于是打仗的时候

都是很多车

来进行战争

所以谈到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

会说他是千乘之国

万乘之尊

用乘来衡量这个国家的军事实力

那么京城大叔修城墙

具百姓修铠甲

磨兵器

并且准备步兵和车兵要干吗呢

一切准备好了以后

将袭郑

这个郑是指郑国的国都

袭就是偷袭

在《左传》里对词汇的

应用是非常讲究的

一个国家去发动军事事件

那么用哪些词呢在

《左传·庄公二十九年》里面

说的非常清楚

说“有鐘鼓曰伐”

也就是说有军乐并且祭天

这是一个正义

要诏告天地

并且大张旗鼓的去讨伐

这叫做伐

但是不管正义不正义

我也不祭天

我也不用钟鼓

直接就去打

这叫什么呢

无钟鼓曰侵

就是侵略的意思 入侵

但是更别说有钟鼓

或者诏告天地

偷袭

轻轻地轻手轻脚的那叫偷袭

所以我们看京城大叔

这次对他哥哥的军事行动

用的是什么方式呢

偷袭

而且他还有内应就是他的妈妈

夫人将启之

这个启就是开启的意思

开启什么呢

开启城门

而且这个是一个为动用法

就是为他开启城门

也就是说里应外合

京城大叔的兵一到他的母亲

就在城里面给他开启城门

也就是说已经是

箭在弦上收不回来了

战争一触即发

那这个时候我们看到

都是弟弟一再越制

而哥哥呢一退再退

但是一退再退终于退到

不可退的一步

公闻其期

曰 可矣

郑庄公听说了弟弟要起兵的日期

知道了他的具体的日期

于是说“可矣” 可以出手来控制他了

他下令怎样的军事命令呢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子封就是刚才的 公子吕

就是一再请求要除之的那个大将军

率车二百乘

大家看这个图

这就是一车四马

而车上呢一般会有三个将军

中间的是驾车的

左边是这个车的主将

而右边的呢是一个猛士

这个猛士是保卫主将或者奋勇杀敌

甚至是推车也都是由右边的

这个勇士来承担的

而这样的一乘呢

会配备步卒72人

也就是说它200乘是怎样的

一个规制是由甲士

就是上面披铠甲的甲士600人

而在地上跟随的步卒有14400人

这是怎样的一个军事力量呢

大还是不大呢

其实应该是非常规模比较大的

一个军事力量

因为这只是春秋初年

他不像到了战国动辄

就是几十万士兵的战争

春秋初年各国的军事实力相对小

而二百乘对一个刚刚

站住脚的诸侯国来说

是一个不小的军事力量

他派了两百乘讨伐他的弟弟

那结果怎么样

那边磨刀霍霍准备得那么久

和哥哥的决一死战

在这个决斗中

我们看

京叛大叔段

这一个字战争的胜负已分

也就是说公叔段

在起兵的时候

他自己的大本营就是

京这个城池背叛了他

于是他就只好仓皇逃窜

他连大本营都守不住了

于是呢战争还没有完全展开

他就要逃了

于是段入于鄢

公伐诸鄢

要痛打落水狗

那么在鄢这个地方

段还是有一些军事实力的

他带着他的兵将到了焉这个地方

但是伐诸鄢

五月辛丑

大叔出奔共

又经过了这次战役之后

京城大叔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他孤零零的跑到共这个地方

所以称作共叔段

郑庄公回来还有一个

让他咬牙切齿的人

就是他的母亲

那么他怎么对待他的母亲呢

遂置姜氏于城颍

而誓之曰 不及黄泉

无相见也

也就是说他下了一个命令

把他的母亲从京城里迁到了城颍

颍地这也是郑国的一个边境

城邑把他的母亲发配到了边境上

而誓之曰

这个就是誓也是向动用法

就是对着她发誓

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也就是说活着我不想再见到你了

那么说了这样的狠话之后

立即就有四个字既而悔之很快他

就后悔这样处理他的母亲了

但是已经说出来的话

不能随便收回

那怎么办呢

于是要有一个人从中斡旋

这个人就是颍考叔

好我们看颍考叔起了怎样的作用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这个封

封人就是管理边界的人

那为什么封这个字

是当边界讲呢

我们看下面的甲骨文的字形

这个太像了

它就是一棵树及而且

树下面的土包还在

那么看这个封它就是种树的意思

那种树跟边境有什么关系呢

古代的诸侯国

他们的边境往往会种树

来作为边境线

所以封也就有了一个

引申义就是边境的意思

所以在颍谷这个地方有一个颍考叔

他听说了这件事

于是就来找郑庄公

有献于公

这个献是动词

但是有献就是名词化了

就是有礼物献给郑庄公

作为回报郑庄公

赏赐他有一顿宴席

他在吃饭的时候食舍肉

舍就是放在旁边

把好吃的肉会放在旁边

那公问之

问他为什么呀

颍考叔说对曰小人有母

皆尝小人之食矣

未尝君之羹

请以遗之

说我还有一个老母亲

我所有的好吃的她都吃过了

但是我的老母亲

还没吃过您国君的食物

所以请允许我留下一点来

带给我的母亲

这个羹呢

是指带汁的肉

也就是说在煮肉的时候

还有汁附着在上面这样的肉称作羹

也就是说颍考叔请郑庄公

允许他留一点肉带给他的母亲

我看这个他有意为之这样说

引起了郑庄公的感慨

他说 尔有母遗

繄我独无

这个繄啊

就是表强烈语气的这样的语气词

你还有母亲去赠送礼物啊

我却没有

颍考叔说

敢问何谓也

这个敢也是谦敬词

也就是地位尊长

对尊长要用敢这个字

请问您说的是什么呢

公语之故

且告之悔

郑庄公把这个事情的原委告诉他

并且告诉他我有点后悔了

这样对待我的母亲

于是对曰 君何患焉

颍考叔是一个很会想办法的人

你不是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若阙地及泉

隧而相见

其谁曰不然

也就是说如果你挖一条隧道

一直能够挖到黄泉

也就是说挖地下的泉水

那你在隧道里相见

谁能说你违反了誓言呢

于郑庄公就听了这个建议

公从之

于是下面就有母子二人的相见

公入而赋 大隧之中

其乐也融融

姜出而赋 大隧之外

其乐也泄泄

母子二人

遂为母子如初

又像当初一样恢复了

亲密的母子关系

这个问题呢就这样圆满的解决了

《左传》呢往往在一件事之后

会有一些评论

来阐述自己的这种历史观点

最后一句

就是这种评论

君子曰 这是假托

托道德高尚的人

会这样来评论这件事

颍考叔 纯孝也

这个纯是程度副词

是极端非常的意思

是可以解释成大孝

颍考叔是至孝之人

爱其母

施及庄公

也就是说他对他母亲的爱啊

也延伸到了庄公对他母亲的爱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诗经》这样说孝子世世代代无穷匮

永远赐给你尽孝的方法

其是之谓乎

大概就是说的这样的情况吧

就是说你如果想尽孝

总能找到方法的

大概就是说的这样的情况吧

好这个故事我们就读完了

下面我们再详细分析这个

故事里的人物有有趣的措词

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课程列表:

第一章 总论

-1.1 总论

--大学语文教育的历史及作用

--课程介绍

-1.2 诗经概述

--诗经概述

--孔子编纂说及非孔子编纂说

--诗经的内容、艺术特色及传播

--采诗说

-1.3 讨论

--《诗经》有怎样的艺术特色?

-第一章习题

第二章 诗经

-2.1 卫风.伯兮

--介绍

--《伯兮》赏析

-2.2 王风.黍离

--介绍

--《黍离》赏析

--“黍离麦秀”的文化现象

-2.3 讨论

--你从《卫风·伯兮》中读出了哪些情感?

-第二章习题

第三章 屈原

-3.1 屈原与楚辞

--3.1 屈原与楚辞

-3.2 《湘夫人》朗读及背景分析

--3.2 《湘夫人》朗读及背景分析

-3.3 《湘夫人》赏析

--3.3 《湘夫人》赏析

-3.4 《湘夫人》艺术分析与比较分析

--3.4 《湘夫人》艺术分析与比较分析

-第三章习题

第四章 先秦散文(上)

-4.1 先秦散文总论与老子其人

--4.1 先秦散文总论与老子其人

-4.2 《老子》内容、艺术

--Video

-4.3 《曲则全》为天下式

--4.3 《曲则全》为天下式

-4.4 《曲则全》“不自见”

--4.4 《曲则全》“不自见”

-4.5 《曲则全》内容归纳、艺术

--4.5 《曲则全》内容归纳、艺术

-第四章习题

第五章 先秦散文(下)

-5.1 《庄子》总论

--5.1 《庄子》总论

-5.2 《山木》

--5.2.1 《山木》(上)

--5.2.2 《山木》(下)

-5.3 《大学》概说

--5.3.1 《大学》概说

--5.3.2 《大学》赏析

-第五章习题

第六章 春秋左传

-6.1 《左传》简介

--6.1 《左传》简介

-6.2 《郑伯克段于鄢》

--6.2.1 《郑伯克段于鄢》(一)

--6.2.2 《郑伯克段于鄢》(二)

--6.2.3 《郑伯克段于鄢》(三)

--6.2.4 《郑伯克段于鄢》(四)

--6.2.5 《郑伯克段于鄢》(五)

-第六章习题

第七章 秦汉文

-7.1 李斯《谏逐客书》

--7.1 李斯《谏逐客书》

-7.2 《谏逐客书》赏析

--7.2 《谏逐客书》赏析

-第七章习题

第八章 汉魏六朝诗(一)

-8.1 汉乐府总论

--8.1 汉乐府总论

-8.2 《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8.2 《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8.3 古诗十九首总论

--8.3 古诗十九首总论

-8.4 《行行重行行》赏析

--8.4 《行行重行行》赏析

-第八章习题

第九章 汉魏六朝诗(二)

-9.1 建安诗歌

--9.1 建安诗歌

-9.2 曹操及其诗

--9.2 曹操及其诗

-9.3 《蒿里行》赏析

--9.3 《蒿里行》赏析

-9.4 曹丕及其诗

--9.4 曹丕及其诗

-9.5 《燕歌行》赏析

--9.5 《燕歌行》赏析

-第九章习题

第十章 汉魏六朝诗(三)

-10.1 陶渊明及其诗

--10.1 陶渊明及其诗

-10.2 《读山海经》赏析

--10.2 《读山海经》赏析

-10.3 鲍照及其诗

--10.3 鲍照及其诗

-10.4 《代出自蓟北门行》赏析

--10.4 《代出自蓟北门行》赏析

-第十章习题

第十一章 汉魏六朝诗(四)

-11.1 谢朓与“永明体”

--11.1 谢朓与“永明体”

-11.2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赏析

--11.2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赏析

-11.3 南朝乐府民歌

--11.3 南朝乐府民歌

-11.4 《西洲曲》赏析

--11.4 《西洲曲》赏析

-第十一章习题

第十二章 汉魏六朝文(上)

-12.1 六朝文、赋

--12.1 六朝文、赋

-12.2 王粲

--12.2 王粲

-12.3 王粲《登楼赋》

--12.3 王粲《登楼赋》

-12.4 楼址考订

--12.4 楼址考订

-12.5 《登楼赋》赏析(上)

--12.5 《登楼赋》赏析(上)

-12.6 《登楼赋》赏析(中)

--12.6 《登楼赋》赏析(中)

-12.7 《登楼赋》赏析(下)

--12.7 《登楼赋》赏析(下)

-12.8 《登楼赋》小结

--12.8 《登楼赋》小结

-第十二章习题

第十三章 汉魏六朝文(下)

-13.1 丘迟与《与陈伯之书》

--13.1 丘迟与《与陈伯之书》

-13.2 《与陈伯之书》赏析(上)

--13.2 《与陈伯之书》赏析(上)

-13.3 《与陈伯之书》赏析(中)

--13.3 《与陈伯之书》赏析(中)

-13.4 《与陈伯之书》赏析(下)

--13.4 《与陈伯之书》赏析(下)

-13.5 《与陈伯之书》小结

--13.5 《与陈伯之书》小结

-第十三章习题

第十四章 初盛唐诗

-14.1 唐代历史及唐诗兴盛原因

--14.1 唐代历史及唐诗兴盛原因

-14.2 唐诗盛况及初唐诗

--14.2 唐诗盛况及初唐诗

-14.3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综述

--14.3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综述

-14.4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一段

--14.4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一段

-14.5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二段

--14.5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二段

-14.6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归纳与拓展

--14.6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归纳与拓展

-第十四章习题

第十五章 盛唐山水田园诗

-15.1 总论

--15.1 总论

-15.2 王维与其诗

--15.2 王维与其诗

-15.3 王维《终南山》赏析

--15.3 王维《终南山》赏析

-15.4 王维《渭川田家》赏析

--15.4 王维《渭川田家》赏析

-15.5 孟浩然与其诗

--15.5 孟浩然与其诗

-15.6 《秋登万山寄张五》赏析

--15.6 《秋登万山寄张五》赏析

-第十五章习题

第十六章 盛唐边塞诗

-16.1 唐代边塞诗总论

--16.1 唐代边塞诗总论

-16.2 高适与其诗

--16.2 高适与其诗

-16.3 《燕歌行》背景

--16.3 《燕歌行》背景

-16.4 《燕歌行》赏析(上)

--16.4 《燕歌行》赏析(上)

-16.5 《燕歌行》赏析(下)

--16.5 《燕歌行》赏析(下)

-16.6 《燕歌行》归纳、拓展

--16.6 《燕歌行》归纳、拓展

-第十六章习题

第十七章 李白(上)

-17.1 李白生平

--17.1 李白生平

-17.2 李白诗歌的内容与特点

--17.2 李白诗歌的内容与特点

-17.3 《关山月》赏析

--17.3 《关山月》赏析

-17.4 《远别离》赏析

--17.4 《远别离》赏析

第十八章 李白(下)

-18.1 李白五七言律诗特点

--18.1 李白五七言律诗特点

-18.2 《赠孟浩然》赏析

--18.2 《赠孟浩然》赏析

-18.3 《登金陵凤凰台》赏析

--18.3 《登金陵凤凰台》赏析

-18.4 《渡荆门送别》赏析

--18.4 《渡荆门送别》赏析

-第十七—十八章习题

第十九章 杜甫(上)

-19.1 杜甫生平

--19.1 杜甫生平

-19.2 杜甫的创作

--19.2 杜甫的创作

-19.3 《哀江头》赏析

--19.3 《哀江头》赏析

-19.4 《赠卫八处士》赏析

--19.4 《赠卫八处士》赏析

第二十章 杜甫(下)

-20.1 五言律诗综述和《月夜》赏析

--20.1 五言律诗综述和《月夜》赏析

-20.2 七言律诗综述

--20.2 七言律诗综述

-20.3 《登高》赏析

--20.3 《登高》赏析

-20.4 《蜀相》

--20.4 《蜀相》

-20.5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20.5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第十九—二十章习题

第二十一章 唐代散文(上)

-21.1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刘占召)

--21.1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刘占召)

第二十二章 唐代散文(下)

-22.1 韩愈《祭十二郎文》(刘占召)

--22.1 韩愈《祭十二郎文》(刘占召)

-第二十一至第二十二章习题

第二十三章 中唐诗(一)

-23.1 中唐历史与中唐诗综述

--23.1 中唐历史与中唐诗综述

-23.2 韩愈生平及韩诗总论

--23.2 韩愈生平及韩诗总论

-23.3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朗读与背景

--23.3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朗读与背景

-23.4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一部分赏析

--23.4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一部分赏析

-23.5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二部分赏析

--23.5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二部分赏析

-23.6 韩愈其他诗歌

--23.6 韩愈其他诗歌

-第二十三章习题

第二十四章 中唐诗(二)

-24.1 韦应物诗与韦应物生平

--24.1 韦应物诗与韦应物生平

-24.2 《寄李儋元锡》赏析

--24.2 《寄李儋元锡》赏析

-24.3 柳宗元生平及其诗

--24.3 柳宗元生平及其诗

-24.4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赏析

--24.4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赏析

-24.5 韦应物、柳宗元其他诗歌

--24.5 韦应物、柳宗元其他诗歌

-第二十四章习题

第二十五章 中唐诗(三)

-25.1 刘禹锡生平及其诗总评

--25.1 刘禹锡生平及其诗总评

-25.2 《西塞山怀古》赏析

--25.2 《西塞山怀古》赏析

-25.3 李贺生平及诗总评

--25.3 李贺生平及诗总评

-25.4 《李凭箜篌引》赏析

--25.4 《李凭箜篌引》赏析

-25.5 刘禹锡李贺其他诗歌

--25.5 刘禹锡李贺其他诗歌

-第二十五章习题

第二十六章 白居易(上)

-26.1 白居易生平及文学主张

--26.1 白居易生平及文学主张

-26.2 《长恨歌》朗读

--26.2 《长恨歌》朗读

-26.3 《长恨歌》第一段赏析

--26.3 《长恨歌》第一段赏析

-26.4 《长恨歌》第二段赏析

--26.4 《长恨歌》第二段赏析

第二十七章 白居易(下)

-27.1 《长恨歌》第三段赏析

--27.1 《长恨歌》第三段赏析

-27.2 《长恨歌》第四段赏析

--27.2 《长恨歌》第四段赏析

-27.3 《长恨歌》文本结构及艺术特点

--27.3 《长恨歌》文本结构及艺术特点

-27.4 关于《长恨歌》的学术争鸣

--27.4 关于《长恨歌》的学术争鸣

-第二十六—二十七章习题

第二十八章 晚唐诗(上)

-28.1 杜牧与杜牧诗论

--28.1 杜牧与杜牧诗论

-28.2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赏析

--28.2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赏析

-28.3 《早雁》赏析

--28.3 《早雁》赏析

-28.4 《赠别》赏析

--28.4 《赠别》赏析

-28.5 其他诗赏析

--28.5 其他诗赏析

-第二十八章习题

第二十九章 晚唐诗(下)

-29.1 李商隐生平与诗评

--29.1 李商隐生平与诗评

-29.2 《无题》赏析

--29.2 《无题》赏析

-29.3 《安定城楼》和《隋宫》赏析

--29.3 《安定城楼》和《隋宫》赏析

-29.4 罗隐诗

--29.4 罗隐诗

-29.5 晚唐其他诗人

--29.5 晚唐其他诗人

-第二十九章习题

第三十章 唐五代词(上)

-30.1 什么是词?

--30.1 什么是词?

-30.2 词的起源

--30.2 词的起源

-30.3 词的南方特点

--30.3 词的南方特点

-30.4 唐五代词概况

--30.4 唐五代词概况

-30.5 李白《菩萨蛮》赏析

--30.5 李白《菩萨蛮》赏析

-30.6 《忆秦娥》赏析

--30.6 《忆秦娥》赏析

-第三十章习题

第三十一章 唐五代词(中)

-31.1 花间词

--31.1 花间词

-31.2 《花间集》及前后蜀词人

--31.2 《花间集》及前后蜀词人

-31.3 温庭筠《更漏子》赏析

--31.3 温庭筠《更漏子》赏析

-31.4 韦庄《菩萨蛮》赏析

--31.4 韦庄《菩萨蛮》赏析

-31.5 鹿虔扆《临江仙》赏析

--31.5 鹿虔扆《临江仙》赏析

-第三十一章习题

第三十二章 唐五代词(下)

-32.1 南唐历史与南唐词

--32.1 南唐历史与南唐词

-32.2 冯延巳《鹊踏枝》赏析

--32.2 冯延巳《鹊踏枝》赏析

-32.3 李璟与李煜

--32.3 李璟与李煜

-32.4 《浪淘沙》赏析

--32.4 《浪淘沙》赏析

-32.5 《虞美人》赏析

--32.5 《虞美人》赏析

-第三十二章习题

6.2.2 《郑伯克段于鄢》(二)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