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 >  第三十一章 唐五代词(中) >  31.5 鹿虔扆《临江仙》赏析 >  31.5 鹿虔扆《临江仙》赏析

返回《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31.5 鹿虔扆《临江仙》赏析在线视频

31.5 鹿虔扆《临江仙》赏析

下一节:32.1 南唐历史与南唐词

返回《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31.5 鹿虔扆《临江仙》赏析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下面我们讲讲《花间集》

当中的一个小词人

数量只有6首词的叫鹿虔扆

鹿虔扆生卒年字里俱无考

对他的生卒年都考证不清楚

只晓得他初读书于古寺

见画壁有周公辅成王图

期以此见志

后蜀进士

累官做到学士

广政年间曾出为永泰军节度使

进检校太尉

加太保

因称鹿太保

在后蜀时以写一些小词为孟昶所宠幸

时人忌之

与欧阳炯韩琮阎选

毛文锡号为五鬼

蜀亡不仕

他曾经做到太尉太保这样的高官

尽管当年后蜀只是一个

割据一方的小朝廷

但是说明他的位置还是很高的

在花间派词人他存词最少只有6首

却显得大家风度

他的词风格或疏秀婉丽

或沉郁苍凉

人品词品都很高

下面我们来看这首词

金锁重门荒苑静

绮窗愁对秋空

翠华一去寂无踪

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

夜阑还照深宫

藕花相向野塘中 暗伤亡国

清露泣香红

这是一首写家国之恨的作品

写亡国

因为原来的皇宫遭遇了战乱之后

显得很萧条冷落

这里抒发的是诗经当中

黍离那样的黍离麦秀之悲

大家记得黍离彼黍离离

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

中心摇摇

知我者

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

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相传是

周大夫来到西周的故宫看到

当年的皇宫

都长满了庄稼

悲叹这种皇宫的这种

衰微

自己发出哀叹之词

这首词有着相似的内容

这里将作者带进了

一个重门深锁

绮窗紧闭的废苑

展现了一个月照深宫

残荷泣露的画面

增添了作品凄清的色彩

悲怆的氛围

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哀伤的心境

下面我们简单的串讲一下这首词

金锁重门荒苑静

绮窗愁对秋空

这两句啊写的既是

过去很华丽的地方

这里用金锁重门和绮窗

写出它曾经很富丽堂皇

但是如今只是荒苑

而且金锁重门

今天已经衰败了

而且愁对秋空

写的这种故宫残破之后

重来到故宫的地方

使得人感到悲伤悲痛

翠华一去寂无踪

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翠华是指皇帝的仪仗

皇帝出来

现在有一些电视剧当中也有

皇帝要有许多旗幡等等

很多仪仗队在前头

这个翠华就是指皇帝的仪仗

翠华一去寂无踪

你想《长恨歌》当中

就有翠华摇摇行复止

西出都门百余里

这样的句子

翠华在这里呢不是指皇帝的仪仗

而是代指皇帝

代指前朝的政权

一去寂无踪

皇帝一离开再也没有踪迹了

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玉楼啊也是对皇宫的美称

当年的歌吹

那些音乐声音也都随风飘散

不复存在

昔日的繁华一去不复返了

现代留下的只是过去的

一些破败的荒苑

烟月不知人事改

夜阑还照深宫

烟月是朦胧之月

晚上月色朦胧又不是很清晰

不知道人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依旧在照着这个皇宫内院照着深宫

夜阑夜深的时候还照着

藕花相向野塘中

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藕花就是荷花

原来太液池里皇宫里的宫殿里的

水塘里长的荷花

皇宫里的荷花有很多人

侍候它养的很好

如今却沦落在野塘中

野塘跟昔日的太液池相比

正是也是一种衰败

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当时荷花上

大家知道有露水滴着

就仿佛人的眼泪似的清露泣香红

仿佛这个荷花也在为

亡国而痛心 也流出眼泪似的

最后呢写的很悲凉很凄婉

整个这首词啊

写得非常好

非常好

但是究竟是指什么呢

倒是令人费解的

他如果是为前蜀灭亡

而写悲凉是可能的

但是有点不符合他的身份

因为他是后蜀政权的做到太尉

当然前蜀不是亡在后蜀手里

因为中间是有被后唐灭掉

后来后蜀是重建的有这么一点

那么应该只能这样理解

他是为前蜀的政权悼念

要悼念后蜀是不可能的

尽管前面的作者小传里面

介绍到他后蜀灭亡之后

他没有再做宋朝人的官

悼念后蜀是可能的

但是由于这首词

已经收到花间集里面

花间集成书的时候

还是后蜀广政三年

当时后蜀没有灭亡

所以这首词

不可能悼念的是后蜀

而只可能悼念的是前蜀

这一点我们要指出

正因为他悼念的是前蜀

所以这首词的倒数第二句

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暗伤亡国四个字用的太直白

整个这首词写的非常好

在花间集里很难找出比它更好的作品

但是暗伤亡国四个字是败笔

应该指出是写得太直白

这首词从艺术上讲

以我观物

寓情于景

在物中隐藏着我

在景中注入了情

读者在欣赏这首词也自会

反过来由物及人由景及情

从词中呈现的那一荒寂凄凉的境界

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看到他哀伤的心境

赋情于景

把原本无知无情的景物

写得似乎有知有情

或者应当有知有情

特别是写到那个荷花

藕花相向野塘中

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这里明笔和暗笔错杂运用

以暗笔写昔日的繁华来

反衬今日的荒凉

使得这荒凉景象显得更加可悲

第四点在使用拟人化手法的同时

也交叉重叠地使用了衬托的手法

增加了艺术效果

所以鹿虔扆尽管是一个小词人

作品就6首

但是这一首作品还是写得相当成功

在花间集也是别具一格 很值得

我们学习和效法

后面其他的有的我们来不及讲了

就这节课我们就讲到这里

谢谢大家

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课程列表:

第一章 总论

-1.1 总论

--大学语文教育的历史及作用

--课程介绍

-1.2 诗经概述

--诗经概述

--孔子编纂说及非孔子编纂说

--诗经的内容、艺术特色及传播

--采诗说

-1.3 讨论

--《诗经》有怎样的艺术特色?

-第一章习题

第二章 诗经

-2.1 卫风.伯兮

--介绍

--《伯兮》赏析

-2.2 王风.黍离

--介绍

--《黍离》赏析

--“黍离麦秀”的文化现象

-2.3 讨论

--你从《卫风·伯兮》中读出了哪些情感?

-第二章习题

第三章 屈原

-3.1 屈原与楚辞

--3.1 屈原与楚辞

-3.2 《湘夫人》朗读及背景分析

--3.2 《湘夫人》朗读及背景分析

-3.3 《湘夫人》赏析

--3.3 《湘夫人》赏析

-3.4 《湘夫人》艺术分析与比较分析

--3.4 《湘夫人》艺术分析与比较分析

-第三章习题

第四章 先秦散文(上)

-4.1 先秦散文总论与老子其人

--4.1 先秦散文总论与老子其人

-4.2 《老子》内容、艺术

--Video

-4.3 《曲则全》为天下式

--4.3 《曲则全》为天下式

-4.4 《曲则全》“不自见”

--4.4 《曲则全》“不自见”

-4.5 《曲则全》内容归纳、艺术

--4.5 《曲则全》内容归纳、艺术

-第四章习题

第五章 先秦散文(下)

-5.1 《庄子》总论

--5.1 《庄子》总论

-5.2 《山木》

--5.2.1 《山木》(上)

--5.2.2 《山木》(下)

-5.3 《大学》概说

--5.3.1 《大学》概说

--5.3.2 《大学》赏析

-第五章习题

第六章 春秋左传

-6.1 《左传》简介

--6.1 《左传》简介

-6.2 《郑伯克段于鄢》

--6.2.1 《郑伯克段于鄢》(一)

--6.2.2 《郑伯克段于鄢》(二)

--6.2.3 《郑伯克段于鄢》(三)

--6.2.4 《郑伯克段于鄢》(四)

--6.2.5 《郑伯克段于鄢》(五)

-第六章习题

第七章 秦汉文

-7.1 李斯《谏逐客书》

--7.1 李斯《谏逐客书》

-7.2 《谏逐客书》赏析

--7.2 《谏逐客书》赏析

-第七章习题

第八章 汉魏六朝诗(一)

-8.1 汉乐府总论

--8.1 汉乐府总论

-8.2 《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8.2 《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8.3 古诗十九首总论

--8.3 古诗十九首总论

-8.4 《行行重行行》赏析

--8.4 《行行重行行》赏析

-第八章习题

第九章 汉魏六朝诗(二)

-9.1 建安诗歌

--9.1 建安诗歌

-9.2 曹操及其诗

--9.2 曹操及其诗

-9.3 《蒿里行》赏析

--9.3 《蒿里行》赏析

-9.4 曹丕及其诗

--9.4 曹丕及其诗

-9.5 《燕歌行》赏析

--9.5 《燕歌行》赏析

-第九章习题

第十章 汉魏六朝诗(三)

-10.1 陶渊明及其诗

--10.1 陶渊明及其诗

-10.2 《读山海经》赏析

--10.2 《读山海经》赏析

-10.3 鲍照及其诗

--10.3 鲍照及其诗

-10.4 《代出自蓟北门行》赏析

--10.4 《代出自蓟北门行》赏析

-第十章习题

第十一章 汉魏六朝诗(四)

-11.1 谢朓与“永明体”

--11.1 谢朓与“永明体”

-11.2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赏析

--11.2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赏析

-11.3 南朝乐府民歌

--11.3 南朝乐府民歌

-11.4 《西洲曲》赏析

--11.4 《西洲曲》赏析

-第十一章习题

第十二章 汉魏六朝文(上)

-12.1 六朝文、赋

--12.1 六朝文、赋

-12.2 王粲

--12.2 王粲

-12.3 王粲《登楼赋》

--12.3 王粲《登楼赋》

-12.4 楼址考订

--12.4 楼址考订

-12.5 《登楼赋》赏析(上)

--12.5 《登楼赋》赏析(上)

-12.6 《登楼赋》赏析(中)

--12.6 《登楼赋》赏析(中)

-12.7 《登楼赋》赏析(下)

--12.7 《登楼赋》赏析(下)

-12.8 《登楼赋》小结

--12.8 《登楼赋》小结

-第十二章习题

第十三章 汉魏六朝文(下)

-13.1 丘迟与《与陈伯之书》

--13.1 丘迟与《与陈伯之书》

-13.2 《与陈伯之书》赏析(上)

--13.2 《与陈伯之书》赏析(上)

-13.3 《与陈伯之书》赏析(中)

--13.3 《与陈伯之书》赏析(中)

-13.4 《与陈伯之书》赏析(下)

--13.4 《与陈伯之书》赏析(下)

-13.5 《与陈伯之书》小结

--13.5 《与陈伯之书》小结

-第十三章习题

第十四章 初盛唐诗

-14.1 唐代历史及唐诗兴盛原因

--14.1 唐代历史及唐诗兴盛原因

-14.2 唐诗盛况及初唐诗

--14.2 唐诗盛况及初唐诗

-14.3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综述

--14.3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综述

-14.4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一段

--14.4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一段

-14.5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二段

--14.5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二段

-14.6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归纳与拓展

--14.6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归纳与拓展

-第十四章习题

第十五章 盛唐山水田园诗

-15.1 总论

--15.1 总论

-15.2 王维与其诗

--15.2 王维与其诗

-15.3 王维《终南山》赏析

--15.3 王维《终南山》赏析

-15.4 王维《渭川田家》赏析

--15.4 王维《渭川田家》赏析

-15.5 孟浩然与其诗

--15.5 孟浩然与其诗

-15.6 《秋登万山寄张五》赏析

--15.6 《秋登万山寄张五》赏析

-第十五章习题

第十六章 盛唐边塞诗

-16.1 唐代边塞诗总论

--16.1 唐代边塞诗总论

-16.2 高适与其诗

--16.2 高适与其诗

-16.3 《燕歌行》背景

--16.3 《燕歌行》背景

-16.4 《燕歌行》赏析(上)

--16.4 《燕歌行》赏析(上)

-16.5 《燕歌行》赏析(下)

--16.5 《燕歌行》赏析(下)

-16.6 《燕歌行》归纳、拓展

--16.6 《燕歌行》归纳、拓展

-第十六章习题

第十七章 李白(上)

-17.1 李白生平

--17.1 李白生平

-17.2 李白诗歌的内容与特点

--17.2 李白诗歌的内容与特点

-17.3 《关山月》赏析

--17.3 《关山月》赏析

-17.4 《远别离》赏析

--17.4 《远别离》赏析

第十八章 李白(下)

-18.1 李白五七言律诗特点

--18.1 李白五七言律诗特点

-18.2 《赠孟浩然》赏析

--18.2 《赠孟浩然》赏析

-18.3 《登金陵凤凰台》赏析

--18.3 《登金陵凤凰台》赏析

-18.4 《渡荆门送别》赏析

--18.4 《渡荆门送别》赏析

-第十七—十八章习题

第十九章 杜甫(上)

-19.1 杜甫生平

--19.1 杜甫生平

-19.2 杜甫的创作

--19.2 杜甫的创作

-19.3 《哀江头》赏析

--19.3 《哀江头》赏析

-19.4 《赠卫八处士》赏析

--19.4 《赠卫八处士》赏析

第二十章 杜甫(下)

-20.1 五言律诗综述和《月夜》赏析

--20.1 五言律诗综述和《月夜》赏析

-20.2 七言律诗综述

--20.2 七言律诗综述

-20.3 《登高》赏析

--20.3 《登高》赏析

-20.4 《蜀相》

--20.4 《蜀相》

-20.5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20.5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第十九—二十章习题

第二十一章 唐代散文(上)

-21.1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刘占召)

--21.1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刘占召)

第二十二章 唐代散文(下)

-22.1 韩愈《祭十二郎文》(刘占召)

--22.1 韩愈《祭十二郎文》(刘占召)

-第二十一至第二十二章习题

第二十三章 中唐诗(一)

-23.1 中唐历史与中唐诗综述

--23.1 中唐历史与中唐诗综述

-23.2 韩愈生平及韩诗总论

--23.2 韩愈生平及韩诗总论

-23.3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朗读与背景

--23.3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朗读与背景

-23.4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一部分赏析

--23.4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一部分赏析

-23.5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二部分赏析

--23.5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二部分赏析

-23.6 韩愈其他诗歌

--23.6 韩愈其他诗歌

-第二十三章习题

第二十四章 中唐诗(二)

-24.1 韦应物诗与韦应物生平

--24.1 韦应物诗与韦应物生平

-24.2 《寄李儋元锡》赏析

--24.2 《寄李儋元锡》赏析

-24.3 柳宗元生平及其诗

--24.3 柳宗元生平及其诗

-24.4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赏析

--24.4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赏析

-24.5 韦应物、柳宗元其他诗歌

--24.5 韦应物、柳宗元其他诗歌

-第二十四章习题

第二十五章 中唐诗(三)

-25.1 刘禹锡生平及其诗总评

--25.1 刘禹锡生平及其诗总评

-25.2 《西塞山怀古》赏析

--25.2 《西塞山怀古》赏析

-25.3 李贺生平及诗总评

--25.3 李贺生平及诗总评

-25.4 《李凭箜篌引》赏析

--25.4 《李凭箜篌引》赏析

-25.5 刘禹锡李贺其他诗歌

--25.5 刘禹锡李贺其他诗歌

-第二十五章习题

第二十六章 白居易(上)

-26.1 白居易生平及文学主张

--26.1 白居易生平及文学主张

-26.2 《长恨歌》朗读

--26.2 《长恨歌》朗读

-26.3 《长恨歌》第一段赏析

--26.3 《长恨歌》第一段赏析

-26.4 《长恨歌》第二段赏析

--26.4 《长恨歌》第二段赏析

第二十七章 白居易(下)

-27.1 《长恨歌》第三段赏析

--27.1 《长恨歌》第三段赏析

-27.2 《长恨歌》第四段赏析

--27.2 《长恨歌》第四段赏析

-27.3 《长恨歌》文本结构及艺术特点

--27.3 《长恨歌》文本结构及艺术特点

-27.4 关于《长恨歌》的学术争鸣

--27.4 关于《长恨歌》的学术争鸣

-第二十六—二十七章习题

第二十八章 晚唐诗(上)

-28.1 杜牧与杜牧诗论

--28.1 杜牧与杜牧诗论

-28.2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赏析

--28.2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赏析

-28.3 《早雁》赏析

--28.3 《早雁》赏析

-28.4 《赠别》赏析

--28.4 《赠别》赏析

-28.5 其他诗赏析

--28.5 其他诗赏析

-第二十八章习题

第二十九章 晚唐诗(下)

-29.1 李商隐生平与诗评

--29.1 李商隐生平与诗评

-29.2 《无题》赏析

--29.2 《无题》赏析

-29.3 《安定城楼》和《隋宫》赏析

--29.3 《安定城楼》和《隋宫》赏析

-29.4 罗隐诗

--29.4 罗隐诗

-29.5 晚唐其他诗人

--29.5 晚唐其他诗人

-第二十九章习题

第三十章 唐五代词(上)

-30.1 什么是词?

--30.1 什么是词?

-30.2 词的起源

--30.2 词的起源

-30.3 词的南方特点

--30.3 词的南方特点

-30.4 唐五代词概况

--30.4 唐五代词概况

-30.5 李白《菩萨蛮》赏析

--30.5 李白《菩萨蛮》赏析

-30.6 《忆秦娥》赏析

--30.6 《忆秦娥》赏析

-第三十章习题

第三十一章 唐五代词(中)

-31.1 花间词

--31.1 花间词

-31.2 《花间集》及前后蜀词人

--31.2 《花间集》及前后蜀词人

-31.3 温庭筠《更漏子》赏析

--31.3 温庭筠《更漏子》赏析

-31.4 韦庄《菩萨蛮》赏析

--31.4 韦庄《菩萨蛮》赏析

-31.5 鹿虔扆《临江仙》赏析

--31.5 鹿虔扆《临江仙》赏析

-第三十一章习题

第三十二章 唐五代词(下)

-32.1 南唐历史与南唐词

--32.1 南唐历史与南唐词

-32.2 冯延巳《鹊踏枝》赏析

--32.2 冯延巳《鹊踏枝》赏析

-32.3 李璟与李煜

--32.3 李璟与李煜

-32.4 《浪淘沙》赏析

--32.4 《浪淘沙》赏析

-32.5 《虞美人》赏析

--32.5 《虞美人》赏析

-第三十二章习题

31.5 鹿虔扆《临江仙》赏析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