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 >  第十四章 初盛唐诗 >  14.4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一段 >  14.4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一段

返回《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14.4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一段在线视频

14.4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一段

下一节:14.5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二段

返回《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14.4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一段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下面我们先分析第一段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这里推出春江和明月

境界很阔大

《太平御览》引《抱朴子》说

月之精生水

是以月盛而潮涛大

张九龄《望月怀远》上也有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物理学上来讲

地球上的潮水啊

是月亮和太阳对地球上

潮水的引力而形成的

其中呢因为月亮离地球较近

它的影响就更大一些

如果月亮跟太阳在吸引力

在同一个方向

比如在地球的同一个侧面

这两者吸引力相叠加

就是潮水最大的时候

相反呢如果月亮在一边

太阳在地球的另一边

它的吸引力相互相减就是

潮水较小的时候

潮水的涨落

是有规律的

我的家乡在长江边

长江当中的一个小岛

所以对长江的潮的涨落就特别敏感

特别是夏秋交接的时候

那时候的潮水涨落跟我们的人身安全

跟这个什么

跟这个庄稼的收成都有密切联系

后面讲到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滟滟随波

出自于何逊《望新月诗》

滟滟逐波轻

江和月的关系月逐江流

江因月明为后面的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也作了铺垫

滟滟是水波闪烁的形象

大家知道月光比起

太阳光要黯淡得多

在较为明朗的月光里照耀下

这个水波

水在风吹着波纹一闪一闪

它对太阳光的

月光的反射啊

也是在变化中的

随着这个水波一闪一闪呢

这个月光把月光反射到

我们眼睛当中来

滟滟这个词跟粼巡跟粼粼

这个字面的意思是差不多

还有潋滟

大家知道像苏轼就写过

《饮湖上初晴后雨》就有

水光潋滟晴偏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那个潋滟也是写的

这个月光底下水波闪烁的情景

另外粼粼我国现代有一个

小二黑结婚的歌剧其中有一个小黑哥

怎么没回来

那一首唱腔就有

清粼粼的河水啊

蓝蓝的天

那个粼粼也是写的

月光底下水波闪烁的情景

大家知道这首诗啊

开头运用了出生法

陆续的把春 江 花 月 夜一一推出

前面春江潮水连海平

推出了春和江

海上明月共潮生

又推出了月

后面呢 独独这里又推出花

江流婉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这句话月照花林

出自于梁武帝的

朝日照花林

这样的诗句

庾信的诗中

也有花林鸟未期

这里引出花

并且写出他和江 月的关系

这里显得境界朦胧 幽静而神秘

所谓芳甸就是杂花飘香的原野

开满了野花野草的这个草甸子

草甸子是往往靠近水边的一些沙洲

月照花林皆似霰

月光照耀下的这个开满花的

这些都像雪珠似的

雪珠啊我们南方下雪的时候

往往先下一点小雪粒

然后慢慢变多变密

然后就飘出小雪花

然后雪花越飘越大 有大的雪下下来

这几句不但把春江花月夜一一推出

而且呢写出了月亮初升时候的景象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空里流霜不觉飞

这是诗人很敏感

我们经常说下霜下霜

也讲下雪下雨

雨和雪总是从天上飘落下来的

但是我们从来没有看到

霜从天上降落下来

现在自然科学告诉我们

霜是水气

由于天气寒冷

凝结在草木上和那个

瓦片等等上形成的

所以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诗人观察生活也很细腻

汀是水边的沙地

《湘中记》就有白沙如积雪

梁元帝也有看白沙而似雪的

这种诗句

汀上白沙看不见

因为在月光底下白颜色的

东西反而就看不明显了

看不明显

下面几句啊

从天人合一的角度

有一种宇宙意识

它探讨人生和世界的这个关系

跟宇宙的关系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写这个春江花月夜写的这个晚上

月色非常好

大概是总之是十五十六这样的时候

天上一丝云彩都没有

只有洁白的月亮

孤单单的一个月色

同志们注意这里突出了一个孤字

这个孤字用得非常好

大家知道月色最好的时候

像八月十五了又遇着

非常晴朗的日子

天上只有孤零零的一个月亮

连星星都很少看到

我们实际看不到

皓月当空繁星满天这种景象

是绝计看不到的

为什么

在繁星满天的这个日子

绝对不可能有太好的月亮

月亮太好它就把星星的

这个暗弱的光就掩盖过去

所以皓月当空的时候

只有稀落落的几颗

屈指可数的几颗星

所以这两句就突出一个孤月轮

这个孤就很好的说明

天上的月色非常明亮

以至于许多星星全都看不见了

下面呢由这个月色勾起了

人生许多思考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这两个问题啊

实际上是一个问题

江边上是谁最早看到月亮

哪个人 江月何年初照人

江边的月色也是最初照到的人

就是这个最早看到月亮的人

这两个问题在古人倒是很难回答的

在张若虚生活的时代确实很难回答

什么时候最早有人

我们这些年的考古发现

在北京周口店发现了

这个周口店的中国猿人

后来我们又在云南发现了

元谋猿人

又在南京发现了汤山猿人

但是据最新的现代科学考古认为

这些中国猿人

都不是我们的老祖宗

我们的老祖宗是非洲人

是在四万年前左右

从非洲迁徙到世界各地的

前年复旦大学做了一个

DNA的遗传基因的测试

在全国选了两千多人的

遗传基因去测试

测试没有一个不是跟

非洲人的遗传基因相一致的

换句话说我们身上都没有

北京周口店的猿人

或者云南元谋猿人

或者我们南京的

汤山的猿人遗传基因

全部都没有

那么这一点呢

这是张若虚所无法了解的

后面就说到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人生代代是没有穷尽的

而月亮还依然是老样子

到这里凡是宇宙跟人的关系

由宇宙的久远和人生的

短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而形成错综成文

面对孤月而发出哲理性的思索

宇宙的永恒

与人生的短暂进行了对比

这里啊

我们也想到唐代另一个大诗人

李白在把酒问月诗当中

他也提出了类似的这样的问题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大家对照这个拉红的这几句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这四句

跟张若虚的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立意是非常相近的

可见的同样的一个事物

在不同时期

在不同诗人

有的时候会触发出相似的感受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这里一个待一个送

逝者自逝 来者自来

江月有情 江水也有情

这两句啊是这首诗很好的过渡

它前面写月写景写江月的宇宙意识

然后呢过渡到男女的

相思离别的描写

待何人 送流水

过渡到这一段描写

以上是《春江花月夜》的

第一个部分

它兼写春 江 花 月 夜

及相关的各种景色

而以月光来统众景

以众景含哲理

于生情

构成了一种朦胧深邃而

奇妙的艺术境界

这是第一部分

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课程列表:

第一章 总论

-1.1 总论

--大学语文教育的历史及作用

--课程介绍

-1.2 诗经概述

--诗经概述

--孔子编纂说及非孔子编纂说

--诗经的内容、艺术特色及传播

--采诗说

-1.3 讨论

--《诗经》有怎样的艺术特色?

-第一章习题

第二章 诗经

-2.1 卫风.伯兮

--介绍

--《伯兮》赏析

-2.2 王风.黍离

--介绍

--《黍离》赏析

--“黍离麦秀”的文化现象

-2.3 讨论

--你从《卫风·伯兮》中读出了哪些情感?

-第二章习题

第三章 屈原

-3.1 屈原与楚辞

--3.1 屈原与楚辞

-3.2 《湘夫人》朗读及背景分析

--3.2 《湘夫人》朗读及背景分析

-3.3 《湘夫人》赏析

--3.3 《湘夫人》赏析

-3.4 《湘夫人》艺术分析与比较分析

--3.4 《湘夫人》艺术分析与比较分析

-第三章习题

第四章 先秦散文(上)

-4.1 先秦散文总论与老子其人

--4.1 先秦散文总论与老子其人

-4.2 《老子》内容、艺术

--Video

-4.3 《曲则全》为天下式

--4.3 《曲则全》为天下式

-4.4 《曲则全》“不自见”

--4.4 《曲则全》“不自见”

-4.5 《曲则全》内容归纳、艺术

--4.5 《曲则全》内容归纳、艺术

-第四章习题

第五章 先秦散文(下)

-5.1 《庄子》总论

--5.1 《庄子》总论

-5.2 《山木》

--5.2.1 《山木》(上)

--5.2.2 《山木》(下)

-5.3 《大学》概说

--5.3.1 《大学》概说

--5.3.2 《大学》赏析

-第五章习题

第六章 春秋左传

-6.1 《左传》简介

--6.1 《左传》简介

-6.2 《郑伯克段于鄢》

--6.2.1 《郑伯克段于鄢》(一)

--6.2.2 《郑伯克段于鄢》(二)

--6.2.3 《郑伯克段于鄢》(三)

--6.2.4 《郑伯克段于鄢》(四)

--6.2.5 《郑伯克段于鄢》(五)

-第六章习题

第七章 秦汉文

-7.1 李斯《谏逐客书》

--7.1 李斯《谏逐客书》

-7.2 《谏逐客书》赏析

--7.2 《谏逐客书》赏析

-第七章习题

第八章 汉魏六朝诗(一)

-8.1 汉乐府总论

--8.1 汉乐府总论

-8.2 《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8.2 《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8.3 古诗十九首总论

--8.3 古诗十九首总论

-8.4 《行行重行行》赏析

--8.4 《行行重行行》赏析

-第八章习题

第九章 汉魏六朝诗(二)

-9.1 建安诗歌

--9.1 建安诗歌

-9.2 曹操及其诗

--9.2 曹操及其诗

-9.3 《蒿里行》赏析

--9.3 《蒿里行》赏析

-9.4 曹丕及其诗

--9.4 曹丕及其诗

-9.5 《燕歌行》赏析

--9.5 《燕歌行》赏析

-第九章习题

第十章 汉魏六朝诗(三)

-10.1 陶渊明及其诗

--10.1 陶渊明及其诗

-10.2 《读山海经》赏析

--10.2 《读山海经》赏析

-10.3 鲍照及其诗

--10.3 鲍照及其诗

-10.4 《代出自蓟北门行》赏析

--10.4 《代出自蓟北门行》赏析

-第十章习题

第十一章 汉魏六朝诗(四)

-11.1 谢朓与“永明体”

--11.1 谢朓与“永明体”

-11.2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赏析

--11.2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赏析

-11.3 南朝乐府民歌

--11.3 南朝乐府民歌

-11.4 《西洲曲》赏析

--11.4 《西洲曲》赏析

-第十一章习题

第十二章 汉魏六朝文(上)

-12.1 六朝文、赋

--12.1 六朝文、赋

-12.2 王粲

--12.2 王粲

-12.3 王粲《登楼赋》

--12.3 王粲《登楼赋》

-12.4 楼址考订

--12.4 楼址考订

-12.5 《登楼赋》赏析(上)

--12.5 《登楼赋》赏析(上)

-12.6 《登楼赋》赏析(中)

--12.6 《登楼赋》赏析(中)

-12.7 《登楼赋》赏析(下)

--12.7 《登楼赋》赏析(下)

-12.8 《登楼赋》小结

--12.8 《登楼赋》小结

-第十二章习题

第十三章 汉魏六朝文(下)

-13.1 丘迟与《与陈伯之书》

--13.1 丘迟与《与陈伯之书》

-13.2 《与陈伯之书》赏析(上)

--13.2 《与陈伯之书》赏析(上)

-13.3 《与陈伯之书》赏析(中)

--13.3 《与陈伯之书》赏析(中)

-13.4 《与陈伯之书》赏析(下)

--13.4 《与陈伯之书》赏析(下)

-13.5 《与陈伯之书》小结

--13.5 《与陈伯之书》小结

-第十三章习题

第十四章 初盛唐诗

-14.1 唐代历史及唐诗兴盛原因

--14.1 唐代历史及唐诗兴盛原因

-14.2 唐诗盛况及初唐诗

--14.2 唐诗盛况及初唐诗

-14.3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综述

--14.3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综述

-14.4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一段

--14.4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一段

-14.5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二段

--14.5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二段

-14.6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归纳与拓展

--14.6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归纳与拓展

-第十四章习题

第十五章 盛唐山水田园诗

-15.1 总论

--15.1 总论

-15.2 王维与其诗

--15.2 王维与其诗

-15.3 王维《终南山》赏析

--15.3 王维《终南山》赏析

-15.4 王维《渭川田家》赏析

--15.4 王维《渭川田家》赏析

-15.5 孟浩然与其诗

--15.5 孟浩然与其诗

-15.6 《秋登万山寄张五》赏析

--15.6 《秋登万山寄张五》赏析

-第十五章习题

第十六章 盛唐边塞诗

-16.1 唐代边塞诗总论

--16.1 唐代边塞诗总论

-16.2 高适与其诗

--16.2 高适与其诗

-16.3 《燕歌行》背景

--16.3 《燕歌行》背景

-16.4 《燕歌行》赏析(上)

--16.4 《燕歌行》赏析(上)

-16.5 《燕歌行》赏析(下)

--16.5 《燕歌行》赏析(下)

-16.6 《燕歌行》归纳、拓展

--16.6 《燕歌行》归纳、拓展

-第十六章习题

第十七章 李白(上)

-17.1 李白生平

--17.1 李白生平

-17.2 李白诗歌的内容与特点

--17.2 李白诗歌的内容与特点

-17.3 《关山月》赏析

--17.3 《关山月》赏析

-17.4 《远别离》赏析

--17.4 《远别离》赏析

第十八章 李白(下)

-18.1 李白五七言律诗特点

--18.1 李白五七言律诗特点

-18.2 《赠孟浩然》赏析

--18.2 《赠孟浩然》赏析

-18.3 《登金陵凤凰台》赏析

--18.3 《登金陵凤凰台》赏析

-18.4 《渡荆门送别》赏析

--18.4 《渡荆门送别》赏析

-第十七—十八章习题

第十九章 杜甫(上)

-19.1 杜甫生平

--19.1 杜甫生平

-19.2 杜甫的创作

--19.2 杜甫的创作

-19.3 《哀江头》赏析

--19.3 《哀江头》赏析

-19.4 《赠卫八处士》赏析

--19.4 《赠卫八处士》赏析

第二十章 杜甫(下)

-20.1 五言律诗综述和《月夜》赏析

--20.1 五言律诗综述和《月夜》赏析

-20.2 七言律诗综述

--20.2 七言律诗综述

-20.3 《登高》赏析

--20.3 《登高》赏析

-20.4 《蜀相》

--20.4 《蜀相》

-20.5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20.5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第十九—二十章习题

第二十一章 唐代散文(上)

-21.1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刘占召)

--21.1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刘占召)

第二十二章 唐代散文(下)

-22.1 韩愈《祭十二郎文》(刘占召)

--22.1 韩愈《祭十二郎文》(刘占召)

-第二十一至第二十二章习题

第二十三章 中唐诗(一)

-23.1 中唐历史与中唐诗综述

--23.1 中唐历史与中唐诗综述

-23.2 韩愈生平及韩诗总论

--23.2 韩愈生平及韩诗总论

-23.3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朗读与背景

--23.3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朗读与背景

-23.4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一部分赏析

--23.4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一部分赏析

-23.5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二部分赏析

--23.5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二部分赏析

-23.6 韩愈其他诗歌

--23.6 韩愈其他诗歌

-第二十三章习题

第二十四章 中唐诗(二)

-24.1 韦应物诗与韦应物生平

--24.1 韦应物诗与韦应物生平

-24.2 《寄李儋元锡》赏析

--24.2 《寄李儋元锡》赏析

-24.3 柳宗元生平及其诗

--24.3 柳宗元生平及其诗

-24.4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赏析

--24.4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赏析

-24.5 韦应物、柳宗元其他诗歌

--24.5 韦应物、柳宗元其他诗歌

-第二十四章习题

第二十五章 中唐诗(三)

-25.1 刘禹锡生平及其诗总评

--25.1 刘禹锡生平及其诗总评

-25.2 《西塞山怀古》赏析

--25.2 《西塞山怀古》赏析

-25.3 李贺生平及诗总评

--25.3 李贺生平及诗总评

-25.4 《李凭箜篌引》赏析

--25.4 《李凭箜篌引》赏析

-25.5 刘禹锡李贺其他诗歌

--25.5 刘禹锡李贺其他诗歌

-第二十五章习题

第二十六章 白居易(上)

-26.1 白居易生平及文学主张

--26.1 白居易生平及文学主张

-26.2 《长恨歌》朗读

--26.2 《长恨歌》朗读

-26.3 《长恨歌》第一段赏析

--26.3 《长恨歌》第一段赏析

-26.4 《长恨歌》第二段赏析

--26.4 《长恨歌》第二段赏析

第二十七章 白居易(下)

-27.1 《长恨歌》第三段赏析

--27.1 《长恨歌》第三段赏析

-27.2 《长恨歌》第四段赏析

--27.2 《长恨歌》第四段赏析

-27.3 《长恨歌》文本结构及艺术特点

--27.3 《长恨歌》文本结构及艺术特点

-27.4 关于《长恨歌》的学术争鸣

--27.4 关于《长恨歌》的学术争鸣

-第二十六—二十七章习题

第二十八章 晚唐诗(上)

-28.1 杜牧与杜牧诗论

--28.1 杜牧与杜牧诗论

-28.2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赏析

--28.2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赏析

-28.3 《早雁》赏析

--28.3 《早雁》赏析

-28.4 《赠别》赏析

--28.4 《赠别》赏析

-28.5 其他诗赏析

--28.5 其他诗赏析

-第二十八章习题

第二十九章 晚唐诗(下)

-29.1 李商隐生平与诗评

--29.1 李商隐生平与诗评

-29.2 《无题》赏析

--29.2 《无题》赏析

-29.3 《安定城楼》和《隋宫》赏析

--29.3 《安定城楼》和《隋宫》赏析

-29.4 罗隐诗

--29.4 罗隐诗

-29.5 晚唐其他诗人

--29.5 晚唐其他诗人

-第二十九章习题

第三十章 唐五代词(上)

-30.1 什么是词?

--30.1 什么是词?

-30.2 词的起源

--30.2 词的起源

-30.3 词的南方特点

--30.3 词的南方特点

-30.4 唐五代词概况

--30.4 唐五代词概况

-30.5 李白《菩萨蛮》赏析

--30.5 李白《菩萨蛮》赏析

-30.6 《忆秦娥》赏析

--30.6 《忆秦娥》赏析

-第三十章习题

第三十一章 唐五代词(中)

-31.1 花间词

--31.1 花间词

-31.2 《花间集》及前后蜀词人

--31.2 《花间集》及前后蜀词人

-31.3 温庭筠《更漏子》赏析

--31.3 温庭筠《更漏子》赏析

-31.4 韦庄《菩萨蛮》赏析

--31.4 韦庄《菩萨蛮》赏析

-31.5 鹿虔扆《临江仙》赏析

--31.5 鹿虔扆《临江仙》赏析

-第三十一章习题

第三十二章 唐五代词(下)

-32.1 南唐历史与南唐词

--32.1 南唐历史与南唐词

-32.2 冯延巳《鹊踏枝》赏析

--32.2 冯延巳《鹊踏枝》赏析

-32.3 李璟与李煜

--32.3 李璟与李煜

-32.4 《浪淘沙》赏析

--32.4 《浪淘沙》赏析

-32.5 《虞美人》赏析

--32.5 《虞美人》赏析

-第三十二章习题

14.4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一段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