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 >  第十七章 李白(上) >  17.1 李白生平 >  17.1 李白生平

返回《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17.1 李白生平在线视频

17.1 李白生平

下一节:17.2 李白诗歌的内容与特点

返回《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17.1 李白生平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讲李白

李白分上下两节课讲

第一节课我们讲这个李白的乐府诗

下一节课讲李白的格律诗和他的古风

下面我们首先讲讲 李白的生平

李白字太白

陇西成纪人

出生于中亚碎叶

自称是凉武昭王

李暠的九世孙

或者有人说他是山东人

或者称他是蜀人

对他这个出生地啊我们做一点介绍

他自称是陇西成纪人

因为

陇西成纪是

汉飞将军李广 这样一个

李氏家族的原籍

他出生在中亚碎叶

就是现在的吉尔吉斯斯坦首都

比什凯克以东的托克马克市

他自称是凉武昭王

李暠的九世孙

因为唐王朝就是凉武昭王的后人

所以如果他是凉武昭王

李暠的九世孙的话

就跟皇帝是本家了

但是这一点呢

后人一般是不太相信的态度

因为就是在李白入长安的那段时间

朝廷做了一个宗正谱

实际上就是皇帝的家谱

里面没有列入李白

李白当时啊

是知名度很高的

不应该唐王朝把他给漏了

因为在唐王朝的朝廷的人

它是不缺少当官的

倒像李白这样的大诗人

倒是应该很受重视的

他被漏掉的

人们解释说

就是因为他毕竟不是真的

而在还有一个理由就是

他自称是凉武昭王的九世孙

但是经常给另外一些

凉武昭王的后人叙述辈分的人

称那些十世孙

乃至于十一世孙

的称他为叔

或者称他为兄

说明李白对自己

真正的辈分并没有搞清楚

有可能这一点并不可靠

一般唐诗研究的专家并不采纳

他是凉武昭王的后人

他山东人啊有此一说

在李白的墓志铭当中

就有此一说

他是蜀人就是四川人

一般认为他是五岁的时候回到四川

住在四川的江油

从现在在江油

还有李白的纪念馆在

李白的一生大致经过这样五个阶段

第一个是蜀中时期

就是25岁之前

第二呢是出蜀漫游时期

就是25岁到42岁

第三个阶段就是

被召到长安去三年

就是42岁到45岁

看起来是3整年

实际一年半都不到

他是冬天被召到京城去

第三年的春天就离开长安

所以实际在长安

却是搭头搭尾的三年

实际上还不到一年半

第三是再度漫游时期

这一段漫游是以梁宋为中心的漫游

漫游像梁宋

宋州也就是河南的

商丘为中心的漫游时期

第五个阶段就是安史之乱时期

这时候李白已经56岁到62岁

安史之乱没有完全平定

李白就去世了

李白的一生啊

一般啊认为他活了62岁

但是也有史学家

清朝就有人认为他活了64岁

因为李白集子里面

有少量的作品不应该

发生在他62岁之前

那么

只有两种可能

一种就是这个作品是不可靠的

另一个可能就是

李白实际活了不止62岁

对这一点学术界似乎还没有完全的定论

下面

说说他的几个时期

一个是青少年时期

25岁之前

他一直在蜀中读书习剑

隐居学道

漫游成都峨嵋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

五岁诵六甲

十岁观百家

常横经籍书

制作不倦

十五观奇书

作赋凌相如

他还向赵蕤学习纵横之术

广泛的学习和多种思想的影响

为他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他25岁的时候 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

经过经巴渝 出三峡 游洞庭

江浙一带

后来定居在湖北安陆

开始 酒隐安陆 蹉跎十年

娶了宰相许圉师之孙女为妻

开元十八 十九年

他得罪安州长史而入长安

求荐不成

又出游荆湘、太原、南阳等地

太原 南阳等地

开元二十八年

他移居东鲁

就是现在的山东济宁

与孔巢父 韩准等隐居徂徕

游泰山

被称为 竹溪六逸

在这十余年中

他游名山

访道士

与孟浩然

王昌龄等结交交往

遍干诸侯 历抵卿相

虽无所获

诗名却日益显著

天宝元年

李白奉诏入京

他一心以为壮志将酬

所以自称

遭逢圣明主

敢进兴亡言

但玄宗命他供奉翰林

不过让他写一些歌功颂德的文字

侍宴助兴罢了

他失望之余

傲睨权贵,放浪形骸

于是诋毁交至

不得不于天宝三载自请放还

这就是我刚才说了

他实际上在京城

只有一年半左右的时间

这是李白一生的重要转折时期

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对腐朽的

上层统治集团和黑暗的现实

有了清醒而深刻的了解

因此创作了大量的针砭时弊

抨击权贵

抒发愤懑的诗作

他的古风一些诗

古风五十多首

很多都写于这一时期

离开长安之后

开始了漫游东鲁

梁园时期

从出京

到安史之乱暴发的这十年之间

他以东鲁梁园为中心

开展漫游

他先后在洛阳

梁园 兖州

等地与杜甫交游

时间虽不过两年

两人却真诚无间

成为文坛佳话

在梁园他又娶了

宰相宗楚客的孙女为妻

杜甫跟李白这样两个

超一流的大诗人

有两年左右的时间经常处在一道

这是一段诗坛的佳话

当然当时李白已经名满天下

而也受到过皇帝的召见

而杜甫呢说句现在的话

他大概当时还只是一个文学爱好者

或者我们说的文学青年

名气还不大

但是此后

杜甫对认识李白

这一段经历非常看重

他写了不少怀念李白的诗

倒到成为杜甫诗作当中的名篇佳作

这一段时间漫游中

他在齐州的紫极宫

他曾请北海高天师

授给他道箓

也就是他正式地成为道士

他漫游了吴越和幽燕

天宝十一载的幽燕之行

使他很受触动

他看到安禄山的野心

所以对国家的前途 忧心如焚

这一时期诗歌创作

在揭露和批判的深度和广度上

都进了一层

我们马上要学的一首

《远别离》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天宝十四年

安史之乱暴发

李白虽避地剡中

隐居庐山

却时时关心着

社稷民生的安危

至德元年

永王李璘以抗敌平叛为号召

邀请李白入幕

次年

永王璘以谋反罪受讨伐

被部下所杀

李白也已附逆之罪而入狱

两度入狱

流放夜郎

他当时呢

帮他讲话的人也不少

关进去之后很快就放出来

放出来之后又再度被关

又流放夜郎

中途遇赦

乾元二年

途中遇赦

经江夏、岳阳、浔阳来到金陵

往来金陵和宣城间

李白的人生的最后两三年

一直是在金陵和宣城之间往返

他念念不忘靖乱恢复的大业

上元三年 病逝于当涂

有《李太白集》行世

他死呢

死在采石矶附近

他现在采石矶附近

还有李白的衣冠冢

当年他最初就是安葬在那里

后来一个叫范传正的

根据李白生前的愿望

希望葬在谢家青山

就把李白的这个遗骨

就移葬在谢家青山

就是现在的李白墓所在地

而在他最初埋葬的地方

成为他的衣冠冢

现在李白的两个墓都保存完好

这是李白像

是画的很好的一幅像

这是另一幅

这是李白的墓

就是现在在安徽全椒的

葬在谢家青山的那个墓

这是谢家青山

你看后面

隐隐约约这个牌坊的后面

能看的见谢家青山

李白的墓就在这里

我曾经几次带着一些诗友们和

一些参加我们大学语文培训班的

学员们一起去拜访了李白的墓

这是我们要讲的李白的生平

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课程列表:

第一章 总论

-1.1 总论

--大学语文教育的历史及作用

--课程介绍

-1.2 诗经概述

--诗经概述

--孔子编纂说及非孔子编纂说

--诗经的内容、艺术特色及传播

--采诗说

-1.3 讨论

--《诗经》有怎样的艺术特色?

-第一章习题

第二章 诗经

-2.1 卫风.伯兮

--介绍

--《伯兮》赏析

-2.2 王风.黍离

--介绍

--《黍离》赏析

--“黍离麦秀”的文化现象

-2.3 讨论

--你从《卫风·伯兮》中读出了哪些情感?

-第二章习题

第三章 屈原

-3.1 屈原与楚辞

--3.1 屈原与楚辞

-3.2 《湘夫人》朗读及背景分析

--3.2 《湘夫人》朗读及背景分析

-3.3 《湘夫人》赏析

--3.3 《湘夫人》赏析

-3.4 《湘夫人》艺术分析与比较分析

--3.4 《湘夫人》艺术分析与比较分析

-第三章习题

第四章 先秦散文(上)

-4.1 先秦散文总论与老子其人

--4.1 先秦散文总论与老子其人

-4.2 《老子》内容、艺术

--Video

-4.3 《曲则全》为天下式

--4.3 《曲则全》为天下式

-4.4 《曲则全》“不自见”

--4.4 《曲则全》“不自见”

-4.5 《曲则全》内容归纳、艺术

--4.5 《曲则全》内容归纳、艺术

-第四章习题

第五章 先秦散文(下)

-5.1 《庄子》总论

--5.1 《庄子》总论

-5.2 《山木》

--5.2.1 《山木》(上)

--5.2.2 《山木》(下)

-5.3 《大学》概说

--5.3.1 《大学》概说

--5.3.2 《大学》赏析

-第五章习题

第六章 春秋左传

-6.1 《左传》简介

--6.1 《左传》简介

-6.2 《郑伯克段于鄢》

--6.2.1 《郑伯克段于鄢》(一)

--6.2.2 《郑伯克段于鄢》(二)

--6.2.3 《郑伯克段于鄢》(三)

--6.2.4 《郑伯克段于鄢》(四)

--6.2.5 《郑伯克段于鄢》(五)

-第六章习题

第七章 秦汉文

-7.1 李斯《谏逐客书》

--7.1 李斯《谏逐客书》

-7.2 《谏逐客书》赏析

--7.2 《谏逐客书》赏析

-第七章习题

第八章 汉魏六朝诗(一)

-8.1 汉乐府总论

--8.1 汉乐府总论

-8.2 《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8.2 《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8.3 古诗十九首总论

--8.3 古诗十九首总论

-8.4 《行行重行行》赏析

--8.4 《行行重行行》赏析

-第八章习题

第九章 汉魏六朝诗(二)

-9.1 建安诗歌

--9.1 建安诗歌

-9.2 曹操及其诗

--9.2 曹操及其诗

-9.3 《蒿里行》赏析

--9.3 《蒿里行》赏析

-9.4 曹丕及其诗

--9.4 曹丕及其诗

-9.5 《燕歌行》赏析

--9.5 《燕歌行》赏析

-第九章习题

第十章 汉魏六朝诗(三)

-10.1 陶渊明及其诗

--10.1 陶渊明及其诗

-10.2 《读山海经》赏析

--10.2 《读山海经》赏析

-10.3 鲍照及其诗

--10.3 鲍照及其诗

-10.4 《代出自蓟北门行》赏析

--10.4 《代出自蓟北门行》赏析

-第十章习题

第十一章 汉魏六朝诗(四)

-11.1 谢朓与“永明体”

--11.1 谢朓与“永明体”

-11.2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赏析

--11.2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赏析

-11.3 南朝乐府民歌

--11.3 南朝乐府民歌

-11.4 《西洲曲》赏析

--11.4 《西洲曲》赏析

-第十一章习题

第十二章 汉魏六朝文(上)

-12.1 六朝文、赋

--12.1 六朝文、赋

-12.2 王粲

--12.2 王粲

-12.3 王粲《登楼赋》

--12.3 王粲《登楼赋》

-12.4 楼址考订

--12.4 楼址考订

-12.5 《登楼赋》赏析(上)

--12.5 《登楼赋》赏析(上)

-12.6 《登楼赋》赏析(中)

--12.6 《登楼赋》赏析(中)

-12.7 《登楼赋》赏析(下)

--12.7 《登楼赋》赏析(下)

-12.8 《登楼赋》小结

--12.8 《登楼赋》小结

-第十二章习题

第十三章 汉魏六朝文(下)

-13.1 丘迟与《与陈伯之书》

--13.1 丘迟与《与陈伯之书》

-13.2 《与陈伯之书》赏析(上)

--13.2 《与陈伯之书》赏析(上)

-13.3 《与陈伯之书》赏析(中)

--13.3 《与陈伯之书》赏析(中)

-13.4 《与陈伯之书》赏析(下)

--13.4 《与陈伯之书》赏析(下)

-13.5 《与陈伯之书》小结

--13.5 《与陈伯之书》小结

-第十三章习题

第十四章 初盛唐诗

-14.1 唐代历史及唐诗兴盛原因

--14.1 唐代历史及唐诗兴盛原因

-14.2 唐诗盛况及初唐诗

--14.2 唐诗盛况及初唐诗

-14.3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综述

--14.3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综述

-14.4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一段

--14.4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一段

-14.5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二段

--14.5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二段

-14.6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归纳与拓展

--14.6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归纳与拓展

-第十四章习题

第十五章 盛唐山水田园诗

-15.1 总论

--15.1 总论

-15.2 王维与其诗

--15.2 王维与其诗

-15.3 王维《终南山》赏析

--15.3 王维《终南山》赏析

-15.4 王维《渭川田家》赏析

--15.4 王维《渭川田家》赏析

-15.5 孟浩然与其诗

--15.5 孟浩然与其诗

-15.6 《秋登万山寄张五》赏析

--15.6 《秋登万山寄张五》赏析

-第十五章习题

第十六章 盛唐边塞诗

-16.1 唐代边塞诗总论

--16.1 唐代边塞诗总论

-16.2 高适与其诗

--16.2 高适与其诗

-16.3 《燕歌行》背景

--16.3 《燕歌行》背景

-16.4 《燕歌行》赏析(上)

--16.4 《燕歌行》赏析(上)

-16.5 《燕歌行》赏析(下)

--16.5 《燕歌行》赏析(下)

-16.6 《燕歌行》归纳、拓展

--16.6 《燕歌行》归纳、拓展

-第十六章习题

第十七章 李白(上)

-17.1 李白生平

--17.1 李白生平

-17.2 李白诗歌的内容与特点

--17.2 李白诗歌的内容与特点

-17.3 《关山月》赏析

--17.3 《关山月》赏析

-17.4 《远别离》赏析

--17.4 《远别离》赏析

第十八章 李白(下)

-18.1 李白五七言律诗特点

--18.1 李白五七言律诗特点

-18.2 《赠孟浩然》赏析

--18.2 《赠孟浩然》赏析

-18.3 《登金陵凤凰台》赏析

--18.3 《登金陵凤凰台》赏析

-18.4 《渡荆门送别》赏析

--18.4 《渡荆门送别》赏析

-第十七—十八章习题

第十九章 杜甫(上)

-19.1 杜甫生平

--19.1 杜甫生平

-19.2 杜甫的创作

--19.2 杜甫的创作

-19.3 《哀江头》赏析

--19.3 《哀江头》赏析

-19.4 《赠卫八处士》赏析

--19.4 《赠卫八处士》赏析

第二十章 杜甫(下)

-20.1 五言律诗综述和《月夜》赏析

--20.1 五言律诗综述和《月夜》赏析

-20.2 七言律诗综述

--20.2 七言律诗综述

-20.3 《登高》赏析

--20.3 《登高》赏析

-20.4 《蜀相》

--20.4 《蜀相》

-20.5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20.5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第十九—二十章习题

第二十一章 唐代散文(上)

-21.1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刘占召)

--21.1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刘占召)

第二十二章 唐代散文(下)

-22.1 韩愈《祭十二郎文》(刘占召)

--22.1 韩愈《祭十二郎文》(刘占召)

-第二十一至第二十二章习题

第二十三章 中唐诗(一)

-23.1 中唐历史与中唐诗综述

--23.1 中唐历史与中唐诗综述

-23.2 韩愈生平及韩诗总论

--23.2 韩愈生平及韩诗总论

-23.3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朗读与背景

--23.3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朗读与背景

-23.4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一部分赏析

--23.4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一部分赏析

-23.5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二部分赏析

--23.5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二部分赏析

-23.6 韩愈其他诗歌

--23.6 韩愈其他诗歌

-第二十三章习题

第二十四章 中唐诗(二)

-24.1 韦应物诗与韦应物生平

--24.1 韦应物诗与韦应物生平

-24.2 《寄李儋元锡》赏析

--24.2 《寄李儋元锡》赏析

-24.3 柳宗元生平及其诗

--24.3 柳宗元生平及其诗

-24.4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赏析

--24.4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赏析

-24.5 韦应物、柳宗元其他诗歌

--24.5 韦应物、柳宗元其他诗歌

-第二十四章习题

第二十五章 中唐诗(三)

-25.1 刘禹锡生平及其诗总评

--25.1 刘禹锡生平及其诗总评

-25.2 《西塞山怀古》赏析

--25.2 《西塞山怀古》赏析

-25.3 李贺生平及诗总评

--25.3 李贺生平及诗总评

-25.4 《李凭箜篌引》赏析

--25.4 《李凭箜篌引》赏析

-25.5 刘禹锡李贺其他诗歌

--25.5 刘禹锡李贺其他诗歌

-第二十五章习题

第二十六章 白居易(上)

-26.1 白居易生平及文学主张

--26.1 白居易生平及文学主张

-26.2 《长恨歌》朗读

--26.2 《长恨歌》朗读

-26.3 《长恨歌》第一段赏析

--26.3 《长恨歌》第一段赏析

-26.4 《长恨歌》第二段赏析

--26.4 《长恨歌》第二段赏析

第二十七章 白居易(下)

-27.1 《长恨歌》第三段赏析

--27.1 《长恨歌》第三段赏析

-27.2 《长恨歌》第四段赏析

--27.2 《长恨歌》第四段赏析

-27.3 《长恨歌》文本结构及艺术特点

--27.3 《长恨歌》文本结构及艺术特点

-27.4 关于《长恨歌》的学术争鸣

--27.4 关于《长恨歌》的学术争鸣

-第二十六—二十七章习题

第二十八章 晚唐诗(上)

-28.1 杜牧与杜牧诗论

--28.1 杜牧与杜牧诗论

-28.2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赏析

--28.2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赏析

-28.3 《早雁》赏析

--28.3 《早雁》赏析

-28.4 《赠别》赏析

--28.4 《赠别》赏析

-28.5 其他诗赏析

--28.5 其他诗赏析

-第二十八章习题

第二十九章 晚唐诗(下)

-29.1 李商隐生平与诗评

--29.1 李商隐生平与诗评

-29.2 《无题》赏析

--29.2 《无题》赏析

-29.3 《安定城楼》和《隋宫》赏析

--29.3 《安定城楼》和《隋宫》赏析

-29.4 罗隐诗

--29.4 罗隐诗

-29.5 晚唐其他诗人

--29.5 晚唐其他诗人

-第二十九章习题

第三十章 唐五代词(上)

-30.1 什么是词?

--30.1 什么是词?

-30.2 词的起源

--30.2 词的起源

-30.3 词的南方特点

--30.3 词的南方特点

-30.4 唐五代词概况

--30.4 唐五代词概况

-30.5 李白《菩萨蛮》赏析

--30.5 李白《菩萨蛮》赏析

-30.6 《忆秦娥》赏析

--30.6 《忆秦娥》赏析

-第三十章习题

第三十一章 唐五代词(中)

-31.1 花间词

--31.1 花间词

-31.2 《花间集》及前后蜀词人

--31.2 《花间集》及前后蜀词人

-31.3 温庭筠《更漏子》赏析

--31.3 温庭筠《更漏子》赏析

-31.4 韦庄《菩萨蛮》赏析

--31.4 韦庄《菩萨蛮》赏析

-31.5 鹿虔扆《临江仙》赏析

--31.5 鹿虔扆《临江仙》赏析

-第三十一章习题

第三十二章 唐五代词(下)

-32.1 南唐历史与南唐词

--32.1 南唐历史与南唐词

-32.2 冯延巳《鹊踏枝》赏析

--32.2 冯延巳《鹊踏枝》赏析

-32.3 李璟与李煜

--32.3 李璟与李煜

-32.4 《浪淘沙》赏析

--32.4 《浪淘沙》赏析

-32.5 《虞美人》赏析

--32.5 《虞美人》赏析

-第三十二章习题

17.1 李白生平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