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 >  第二十九章 晚唐诗(下) >  29.4 罗隐诗 >  29.4 罗隐诗

返回《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29.4 罗隐诗在线视频

29.4 罗隐诗

下一节:29.5 晚唐其他诗人

返回《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29.4 罗隐诗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下面

我们看罗隐的《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字昭谏

余杭人

也有说他是新登人

罗隐一生怀才不遇

少英敏 善属文诗笔尤俊

却屡次科场失意

他本来名字叫横

因十次考进士均未考上

所以改名为隐

诗多讽刺现实之作

多用口语

一些作品流传于民间

他曾有一首叫《自遣》诗叹道

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来明日愁

这句话我们谁都

特别是前一句

今朝有酒今朝醉

我们经常加以引用

却很少有人知道它是罗隐所作

下面我们看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这一首

一年两度锦城游

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

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将别恨和心断

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

淡烟乔木隔绵州

我们放弃许多

比他名气更大的许多诗人的

一些作品不去细讲

倒来讲这一首诗

这首诗啊我很欣赏他

罗隐曾经有一年

两度游锦城

也就是成都

结识了蔡氏兄弟之后游锦江

经过绵州回到绵谷

绵谷是现在四川的广元

位于嘉陵江的上游

赋诗寄给蔡氏兄弟

题为《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也有的作《魏城逢故人》

这句话不知什么意思

为什么用这个名字

这首诗当中丝毫也没有

提到魏城这个地点

诗题中的 蔡氏昆仲

是罗隐游锦江的时候认识的两位兄弟

在罗隐离开 锦江

经过绵州回到绵谷之后

蔡氏兄弟还在成都

这首诗追忆昔游

抒发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这是一首叙写离愁别恨的诗

在古典诗歌中这类作品很多

往往带有一种感伤的低沉的情调

这首诗虽然也是如此

但它却写的感情真挚

而且形象和语言都很新颖

不落常套

整个作品富有诗意

结句也有余味

我们来串讲这首诗

一年两度锦城游

前值东风后值秋

这两句啊写的很淳朴

实际上这两句话完全可以

把它加以合并

合并成一句就足够了

春秋两度锦城游

把他的意思都表达出来了

但是

他分成两句写有两句的好处

强调游锦城的都是两个最好的节令

一年两度锦城游

前值东风后值秋

春秋是一年中最好的两个节令

既不太冷

也不太热

正是游玩的好季节

锦江之游

一年有两度

又是春秋两个最好的节令

最好 的节令

首联啊以赋体叙事

字里行间流露出喜悦之情

锦江是名胜之地

能去游一次已很高兴

很幸福

更何况一年两度

又选在两个极适游览的季节

这两个值字蕴含着

借此春秋佳日之意

这两句所携带的感情

直灌到全篇

所以

尽管写离愁别恨

这首诗并没有多少忧伤的成份

芳草有情皆碍马

好云无处不遮楼

诗的颔联以新颖的手法

讲锦江的丽景

写景之笔濡染着浓烈的感情色彩

他不是去正面地夸赞锦江

却故意从正话反说

春郊驰马 明明是芳草萋萋


赏心悦目

使人留连而忘返

却偏偏说是芳草因有情而欲使

马匹驻足

举头望楼

明明是楼房高耸入云

却偏偏说仿佛云朵飘渺

有意地遮掩住高楼

这两个写法所以使得

这两句很有文学文学的美感

这里用的碍

用了遮

描述 诗人神往不已的开心事

正话反说

就显得别有滋味

这两句诗

诗人以情取景

以景写情

物我交融

意态潇洒娴雅

达到了神而化之的地步

这两句作为罗隐这样的一个小作家

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很叫人赞叹不已


颔联的高妙还在于

明明是诗人多情

沉醉于大自然的迷人景色

却偏将人的感情

赋予碧草白云

用笔简练含蓄

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余地

这两句诗诗人以情取景

以景写情

物我交融

意态潇洒娴雅

达到了神而化之的地步

三四写景极佳

而意极沉郁

是谓神行

若但以佳句取之

则皮相矣

程元初也评论说

诗人赋及国家君子

小人处

嫌于伤时

不敢明言

皆托意讽喻

如 芳草有情皆碍马

好云无处不遮楼

说芳草 比小人

马 喻势利之辈

好云喻谗佞

楼比均衡之地若此之类

可谓言近而意深

这种是古人啊有的也是胡说八道

像这段话的这种隐喻

实际上就是一个个的来坐实

这个词是比喻什么的

那个是比喻什么的

这个多半是胡说八道

山将别恨和心断

水带离声入梦流

前面四句写回忆去

锦江春秋两次游览的感觉

特别是用这个芳草有情皆碍马

好云无处不遮楼

写出锦江的美景

后两句山将别恨和心断

水带离声入梦流

这两句也写的很有情味

写告别锦江之后

之后的离愁别恨

极言别去之难

山将别恨和心断

水带离声入梦流

离开了这种锦江的山水之后啊

经常自己还在魂牵梦绕它

这两句写的也很好

山和水相对

这里也对得挺工

写得很好

在离人的眼里

锦江的山好像因我之离去

而牵绕着别恨

锦江的水也似乎带着离情

发出幽咽之声

美丽多情的锦江啊真使人魂牵梦绕

肝肠寸断

这两句写得非常优美动人

山和水和上联的草和云

都是拟人化的写法

在此两句中

离愁别恨和山山水水交织在一起

中间两联分别通过

锦江的地上芳草

空中的好云

山脉 河流的可爱和多情

以表达对蔡氏兄弟的友情

寄托对他们的怀念

作者直叙京城的草

山水的美好多情

却不直说蔡氏兄弟的多情

含蓄而有韵味

今日因君试回首

淡烟乔木隔绵州

末联啊又因为寄书

蔡氏兄弟之便

再抒发对锦江的留念之情

诗人把中间两联的芳草

好云

断山

流水的缠绵情谊都归纳

到对友人的怀念上去

因为今天怀念你们

回头远望锦城

只看到远树朦胧

云遮雾绕

用乔木高耸

淡烟迷茫的画面寄写自己的情思

结束全篇

情韵悠长

余味无穷

此诗看似叙事

但诗意隽永

对友人怀念之思

不直抒而字字句句见真情

皆因其艺术表现手法的新颖

赵臣瑗说

前半追叙旧游

后半感伤远别

大开大合

真七字中正体也

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课程列表:

第一章 总论

-1.1 总论

--大学语文教育的历史及作用

--课程介绍

-1.2 诗经概述

--诗经概述

--孔子编纂说及非孔子编纂说

--诗经的内容、艺术特色及传播

--采诗说

-1.3 讨论

--《诗经》有怎样的艺术特色?

-第一章习题

第二章 诗经

-2.1 卫风.伯兮

--介绍

--《伯兮》赏析

-2.2 王风.黍离

--介绍

--《黍离》赏析

--“黍离麦秀”的文化现象

-2.3 讨论

--你从《卫风·伯兮》中读出了哪些情感?

-第二章习题

第三章 屈原

-3.1 屈原与楚辞

--3.1 屈原与楚辞

-3.2 《湘夫人》朗读及背景分析

--3.2 《湘夫人》朗读及背景分析

-3.3 《湘夫人》赏析

--3.3 《湘夫人》赏析

-3.4 《湘夫人》艺术分析与比较分析

--3.4 《湘夫人》艺术分析与比较分析

-第三章习题

第四章 先秦散文(上)

-4.1 先秦散文总论与老子其人

--4.1 先秦散文总论与老子其人

-4.2 《老子》内容、艺术

--Video

-4.3 《曲则全》为天下式

--4.3 《曲则全》为天下式

-4.4 《曲则全》“不自见”

--4.4 《曲则全》“不自见”

-4.5 《曲则全》内容归纳、艺术

--4.5 《曲则全》内容归纳、艺术

-第四章习题

第五章 先秦散文(下)

-5.1 《庄子》总论

--5.1 《庄子》总论

-5.2 《山木》

--5.2.1 《山木》(上)

--5.2.2 《山木》(下)

-5.3 《大学》概说

--5.3.1 《大学》概说

--5.3.2 《大学》赏析

-第五章习题

第六章 春秋左传

-6.1 《左传》简介

--6.1 《左传》简介

-6.2 《郑伯克段于鄢》

--6.2.1 《郑伯克段于鄢》(一)

--6.2.2 《郑伯克段于鄢》(二)

--6.2.3 《郑伯克段于鄢》(三)

--6.2.4 《郑伯克段于鄢》(四)

--6.2.5 《郑伯克段于鄢》(五)

-第六章习题

第七章 秦汉文

-7.1 李斯《谏逐客书》

--7.1 李斯《谏逐客书》

-7.2 《谏逐客书》赏析

--7.2 《谏逐客书》赏析

-第七章习题

第八章 汉魏六朝诗(一)

-8.1 汉乐府总论

--8.1 汉乐府总论

-8.2 《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8.2 《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8.3 古诗十九首总论

--8.3 古诗十九首总论

-8.4 《行行重行行》赏析

--8.4 《行行重行行》赏析

-第八章习题

第九章 汉魏六朝诗(二)

-9.1 建安诗歌

--9.1 建安诗歌

-9.2 曹操及其诗

--9.2 曹操及其诗

-9.3 《蒿里行》赏析

--9.3 《蒿里行》赏析

-9.4 曹丕及其诗

--9.4 曹丕及其诗

-9.5 《燕歌行》赏析

--9.5 《燕歌行》赏析

-第九章习题

第十章 汉魏六朝诗(三)

-10.1 陶渊明及其诗

--10.1 陶渊明及其诗

-10.2 《读山海经》赏析

--10.2 《读山海经》赏析

-10.3 鲍照及其诗

--10.3 鲍照及其诗

-10.4 《代出自蓟北门行》赏析

--10.4 《代出自蓟北门行》赏析

-第十章习题

第十一章 汉魏六朝诗(四)

-11.1 谢朓与“永明体”

--11.1 谢朓与“永明体”

-11.2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赏析

--11.2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赏析

-11.3 南朝乐府民歌

--11.3 南朝乐府民歌

-11.4 《西洲曲》赏析

--11.4 《西洲曲》赏析

-第十一章习题

第十二章 汉魏六朝文(上)

-12.1 六朝文、赋

--12.1 六朝文、赋

-12.2 王粲

--12.2 王粲

-12.3 王粲《登楼赋》

--12.3 王粲《登楼赋》

-12.4 楼址考订

--12.4 楼址考订

-12.5 《登楼赋》赏析(上)

--12.5 《登楼赋》赏析(上)

-12.6 《登楼赋》赏析(中)

--12.6 《登楼赋》赏析(中)

-12.7 《登楼赋》赏析(下)

--12.7 《登楼赋》赏析(下)

-12.8 《登楼赋》小结

--12.8 《登楼赋》小结

-第十二章习题

第十三章 汉魏六朝文(下)

-13.1 丘迟与《与陈伯之书》

--13.1 丘迟与《与陈伯之书》

-13.2 《与陈伯之书》赏析(上)

--13.2 《与陈伯之书》赏析(上)

-13.3 《与陈伯之书》赏析(中)

--13.3 《与陈伯之书》赏析(中)

-13.4 《与陈伯之书》赏析(下)

--13.4 《与陈伯之书》赏析(下)

-13.5 《与陈伯之书》小结

--13.5 《与陈伯之书》小结

-第十三章习题

第十四章 初盛唐诗

-14.1 唐代历史及唐诗兴盛原因

--14.1 唐代历史及唐诗兴盛原因

-14.2 唐诗盛况及初唐诗

--14.2 唐诗盛况及初唐诗

-14.3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综述

--14.3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综述

-14.4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一段

--14.4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一段

-14.5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二段

--14.5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二段

-14.6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归纳与拓展

--14.6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归纳与拓展

-第十四章习题

第十五章 盛唐山水田园诗

-15.1 总论

--15.1 总论

-15.2 王维与其诗

--15.2 王维与其诗

-15.3 王维《终南山》赏析

--15.3 王维《终南山》赏析

-15.4 王维《渭川田家》赏析

--15.4 王维《渭川田家》赏析

-15.5 孟浩然与其诗

--15.5 孟浩然与其诗

-15.6 《秋登万山寄张五》赏析

--15.6 《秋登万山寄张五》赏析

-第十五章习题

第十六章 盛唐边塞诗

-16.1 唐代边塞诗总论

--16.1 唐代边塞诗总论

-16.2 高适与其诗

--16.2 高适与其诗

-16.3 《燕歌行》背景

--16.3 《燕歌行》背景

-16.4 《燕歌行》赏析(上)

--16.4 《燕歌行》赏析(上)

-16.5 《燕歌行》赏析(下)

--16.5 《燕歌行》赏析(下)

-16.6 《燕歌行》归纳、拓展

--16.6 《燕歌行》归纳、拓展

-第十六章习题

第十七章 李白(上)

-17.1 李白生平

--17.1 李白生平

-17.2 李白诗歌的内容与特点

--17.2 李白诗歌的内容与特点

-17.3 《关山月》赏析

--17.3 《关山月》赏析

-17.4 《远别离》赏析

--17.4 《远别离》赏析

第十八章 李白(下)

-18.1 李白五七言律诗特点

--18.1 李白五七言律诗特点

-18.2 《赠孟浩然》赏析

--18.2 《赠孟浩然》赏析

-18.3 《登金陵凤凰台》赏析

--18.3 《登金陵凤凰台》赏析

-18.4 《渡荆门送别》赏析

--18.4 《渡荆门送别》赏析

-第十七—十八章习题

第十九章 杜甫(上)

-19.1 杜甫生平

--19.1 杜甫生平

-19.2 杜甫的创作

--19.2 杜甫的创作

-19.3 《哀江头》赏析

--19.3 《哀江头》赏析

-19.4 《赠卫八处士》赏析

--19.4 《赠卫八处士》赏析

第二十章 杜甫(下)

-20.1 五言律诗综述和《月夜》赏析

--20.1 五言律诗综述和《月夜》赏析

-20.2 七言律诗综述

--20.2 七言律诗综述

-20.3 《登高》赏析

--20.3 《登高》赏析

-20.4 《蜀相》

--20.4 《蜀相》

-20.5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20.5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第十九—二十章习题

第二十一章 唐代散文(上)

-21.1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刘占召)

--21.1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刘占召)

第二十二章 唐代散文(下)

-22.1 韩愈《祭十二郎文》(刘占召)

--22.1 韩愈《祭十二郎文》(刘占召)

-第二十一至第二十二章习题

第二十三章 中唐诗(一)

-23.1 中唐历史与中唐诗综述

--23.1 中唐历史与中唐诗综述

-23.2 韩愈生平及韩诗总论

--23.2 韩愈生平及韩诗总论

-23.3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朗读与背景

--23.3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朗读与背景

-23.4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一部分赏析

--23.4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一部分赏析

-23.5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二部分赏析

--23.5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二部分赏析

-23.6 韩愈其他诗歌

--23.6 韩愈其他诗歌

-第二十三章习题

第二十四章 中唐诗(二)

-24.1 韦应物诗与韦应物生平

--24.1 韦应物诗与韦应物生平

-24.2 《寄李儋元锡》赏析

--24.2 《寄李儋元锡》赏析

-24.3 柳宗元生平及其诗

--24.3 柳宗元生平及其诗

-24.4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赏析

--24.4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赏析

-24.5 韦应物、柳宗元其他诗歌

--24.5 韦应物、柳宗元其他诗歌

-第二十四章习题

第二十五章 中唐诗(三)

-25.1 刘禹锡生平及其诗总评

--25.1 刘禹锡生平及其诗总评

-25.2 《西塞山怀古》赏析

--25.2 《西塞山怀古》赏析

-25.3 李贺生平及诗总评

--25.3 李贺生平及诗总评

-25.4 《李凭箜篌引》赏析

--25.4 《李凭箜篌引》赏析

-25.5 刘禹锡李贺其他诗歌

--25.5 刘禹锡李贺其他诗歌

-第二十五章习题

第二十六章 白居易(上)

-26.1 白居易生平及文学主张

--26.1 白居易生平及文学主张

-26.2 《长恨歌》朗读

--26.2 《长恨歌》朗读

-26.3 《长恨歌》第一段赏析

--26.3 《长恨歌》第一段赏析

-26.4 《长恨歌》第二段赏析

--26.4 《长恨歌》第二段赏析

第二十七章 白居易(下)

-27.1 《长恨歌》第三段赏析

--27.1 《长恨歌》第三段赏析

-27.2 《长恨歌》第四段赏析

--27.2 《长恨歌》第四段赏析

-27.3 《长恨歌》文本结构及艺术特点

--27.3 《长恨歌》文本结构及艺术特点

-27.4 关于《长恨歌》的学术争鸣

--27.4 关于《长恨歌》的学术争鸣

-第二十六—二十七章习题

第二十八章 晚唐诗(上)

-28.1 杜牧与杜牧诗论

--28.1 杜牧与杜牧诗论

-28.2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赏析

--28.2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赏析

-28.3 《早雁》赏析

--28.3 《早雁》赏析

-28.4 《赠别》赏析

--28.4 《赠别》赏析

-28.5 其他诗赏析

--28.5 其他诗赏析

-第二十八章习题

第二十九章 晚唐诗(下)

-29.1 李商隐生平与诗评

--29.1 李商隐生平与诗评

-29.2 《无题》赏析

--29.2 《无题》赏析

-29.3 《安定城楼》和《隋宫》赏析

--29.3 《安定城楼》和《隋宫》赏析

-29.4 罗隐诗

--29.4 罗隐诗

-29.5 晚唐其他诗人

--29.5 晚唐其他诗人

-第二十九章习题

第三十章 唐五代词(上)

-30.1 什么是词?

--30.1 什么是词?

-30.2 词的起源

--30.2 词的起源

-30.3 词的南方特点

--30.3 词的南方特点

-30.4 唐五代词概况

--30.4 唐五代词概况

-30.5 李白《菩萨蛮》赏析

--30.5 李白《菩萨蛮》赏析

-30.6 《忆秦娥》赏析

--30.6 《忆秦娥》赏析

-第三十章习题

第三十一章 唐五代词(中)

-31.1 花间词

--31.1 花间词

-31.2 《花间集》及前后蜀词人

--31.2 《花间集》及前后蜀词人

-31.3 温庭筠《更漏子》赏析

--31.3 温庭筠《更漏子》赏析

-31.4 韦庄《菩萨蛮》赏析

--31.4 韦庄《菩萨蛮》赏析

-31.5 鹿虔扆《临江仙》赏析

--31.5 鹿虔扆《临江仙》赏析

-第三十一章习题

第三十二章 唐五代词(下)

-32.1 南唐历史与南唐词

--32.1 南唐历史与南唐词

-32.2 冯延巳《鹊踏枝》赏析

--32.2 冯延巳《鹊踏枝》赏析

-32.3 李璟与李煜

--32.3 李璟与李煜

-32.4 《浪淘沙》赏析

--32.4 《浪淘沙》赏析

-32.5 《虞美人》赏析

--32.5 《虞美人》赏析

-第三十二章习题

29.4 罗隐诗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