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 >  第二十五章 中唐诗(三) >  25.1 刘禹锡生平及其诗总评 >  25.1 刘禹锡生平及其诗总评

返回《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25.1 刘禹锡生平及其诗总评在线视频

25.1 刘禹锡生平及其诗总评

下一节:25.2 《西塞山怀古》赏析

返回《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25.1 刘禹锡生平及其诗总评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讲刘禹锡和李贺

刘禹锡啊是中唐时期另外一个

独立一个流派的一个重要诗人

刘禹锡字梦得

洛阳人

贞元九年进士

这里啊

顺带讲到一点

就是我们中唐有几个主要的诗人啊

都是少数民族的

刘禹锡

白居易

元稹的祖辈啊都是少数民族

他曾经担任太子校书 渭南主簿

监察御史等职

永贞革新期间

与王叔文友善

任屯田员外郎

判度支盐铁案

参与对国家财政的管理

正因为有这一段经历

所以后来带来他

二十三年的被贬流放

王叔文失败之后

他被贬为朗州司马

达十年之久

元和九年奉诏还京之后

再贬为播州刺史

后改为连州刺史

这一段啊

还有一段小故事

这一段呢

我们下面看刘禹锡的

最后他又转任夔州

和州刺史

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

他的诗文集叫 刘宾客集

又叫 刘中山集

或者叫 刘梦得集

下面啊

我们说到他有两段小故事

他被贬为朗州司马

十年之后

被招至京师

写了这样一首诗

元和十年至朗州招至京

戏赠看花诸君子

叫 紫陌红尘拂面来

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

尽是刘郎去后栽

表面上这首诗

是写玄都观种了好多桃树

等到刘禹锡回到京城的时候

正好桃花盛开

很多人都正好趁着这个春天

到玄都观里去看桃花

所以

这首诗

紫陌红尘拂面来

紫陌红尘就是大路上

到处红尘滚滚

车水马龙

大家全挤到玄都观里去看桃花

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

尽是刘郎去后栽

大家知道桃树的寿命比较短

过去我们一般说法

叫桃三杏四梨五年

这个什么有的什么东西

当年就卖钱

有的果子很早就只要一年两年就能结果

而桃子三年就能结果

但是

结果早的往往它寿命不很长

刘禹锡离开京城十年了

玄都观里这些桃花

尽是他离开京城之后栽的

表面上这是一首小的记事诗

记叙玄都观里的桃树

但实际上这首诗是一首政治讽刺诗

写回到京城之后

朝廷里都是一些新面孔

当年他们主张改革的人士

都被迫害离京

玄都观里桃千树

尽是刘郎去后栽

这首诗是对那些打击他的

一些新贵们的嘲讽

后来呢这些人也不呆就看出来

刘禹锡这里的诗 话中有话 是有含

语含讥讽

所以就把他本来有可能

留在京城做官的

最后把他贬到更远的地方去

只不过

由司马改任刺史

刺史就有实职了

但是

贬到更远的地方去 更远的地方

又被贬了这几年

从刺史又召回京都

再次游玄都观的时候

他又写下一首绝句

百亩庭中半是苔

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这也是一首政治讽刺诗

讽刺当时打击他们的那些政客们

现在一个个都下台了

所以他就高兴地反问

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表面上是写玄都观的桃花都不见了

百亩庭中半是苔

都长满青苔了

桃花净尽菜花开

那里看不到桃花了

也就是换句话说

当年打击他们的那一部分人

都不在朝廷了

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借用电影上的一句话叫

谁笑到最后谁就笑得最好

刘禹锡敢于政治挑衅

但是话说回来

他写这两首诗

政治上付出的代价也太沉重了

我们

刘禹锡的诗

现存诗歌700多首

大家看

数量上跟

韦应物差不多

比柳宗元多得多

他涉及的体裁较广

内容包括比兴体制的讽喻诗

借古讽今的咏史诗

反映时事和个人遭际的感遇诗

模仿与改造民歌体的竹枝词

杨柳枝词等等

他的体裁很多样

内容也很多样

刘禹锡此人也很有骨气

古代的知识分子

像他这样敢于跟当权者挑战

写一些诗正面讽刺他们

这样的人不是很多

不是很多

刘禹锡的诗歌总体上是豪迈刚劲的

而且老辣犀利

气度森严

故白居易称他为诗豪

这一点当之无愧

刘禹锡无论是诗的创作

还是他的人品都很高尚

是非常豪迈

当然他的诗也有不足之处

张戒的《岁寒堂诗话》卷上就说

李义山

刘梦得

杜牧之三人

笔力不能相上下

大抵工律诗

而不工古诗

七言尤工

五言微弱

虽有佳句

然不能如韦 柳 王 孟之高致也

义山多奇趣

梦得有高韵

牧之专事华藻

此其优劣耳

张戒的这一段话

比较中肯

既肯定了这三个人

笔力不相上下

他们呢

工律诗

尤其强调他们工七律

这一点对杜牧好像不完全

他的工七言

是七言绝句而不是七言律诗

虽然他也有写《题宣州开元寺》的那一首

那一首诗写的很好

但是多半是七绝见长

而刘禹锡和李商隐都是七律见长的

而在这里称

梦得有高韵

也是用得准确的

梦得历 德 顺 宪

穆 敬 文 武 七朝

其诗尤多感慨

唯 在人虽晚达

于树比冬青 之句差闲婉

《答乐天》云

莫道桑榆晚

馀霞尚满天

亦足见其精华老而不竭

大家现在我们经常写一些老人啊

还发挥余热

经常讲

莫道桑榆晚

馀霞尚满天

实际上引的也是刘禹锡的话

刘禹锡历经七朝

不是他的寿命特别长

而是因为中晚唐时期

皇帝换得太频繁了

大家知道

清朝将近三百年

只换过十个皇帝

而唐朝却换了22个皇帝

而其中换的尤其频繁的

是中晚唐时期

元和以后

诗人之全集可观者数家

当以刘禹锡为第一

其诗入选及人所脍炙

不下百首

宛有六朝风致

尤可喜也

这是《升庵诗话》里杨慎说的

这个话呢

是对刘禹锡的高度褒

但是客观上

对中唐的其他作家

一些大诗人就是一种贬了

说他 当以刘禹锡为第一

就某些方面讲

这句话是对的

像他的人格的豪迈

高尚

这一点

一般人很难以企及

他的这种不畏强暴

不畏权贵的这种精神很值得学习

很有点李白的那个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的那种味道

但是

就从艺术上来讲

说他在中唐诗人当中

排第一

恐怕学术界还是可以讨论的

至少我个人就不完全赞成

胡震亨称刘禹锡诗以意为主

有气骨

这是说得很中肯的

刘禹锡的诗特别有气骨

说他以意为主

其实不仅是刘禹锡的诗以意为主

胡应麟 诗薮

曾经讲到

中晚唐的诗以意为主

而盛唐诗以气为主

后来

中晚唐的诗很难有

那种盛唐的气象了

但是呢

立意往往求新

求远

刘禹锡诗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胡震亨又引刘后村说

梦得诗雄浑老苍

尤多感慨之句

遁叟曰

禹锡有诗豪之目

其诗气该今古

词总华实

运用似无甚至过人

却都惬人意

语语可歌

真才情之最豪者

司空图也曾经说

禹锡及杨巨源诗

各有胜会

两人格律精切欲同

然刘得之易

杨却得之难

入处迥异尔

这几位

被《唐音癸签》引到的

几个人对刘禹锡的诗

刘禹锡的诗尽管以意为主

但是呢

他倒有一点像李白的那种气象

这是同时代的其他诗人所不及的

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课程列表:

第一章 总论

-1.1 总论

--大学语文教育的历史及作用

--课程介绍

-1.2 诗经概述

--诗经概述

--孔子编纂说及非孔子编纂说

--诗经的内容、艺术特色及传播

--采诗说

-1.3 讨论

--《诗经》有怎样的艺术特色?

-第一章习题

第二章 诗经

-2.1 卫风.伯兮

--介绍

--《伯兮》赏析

-2.2 王风.黍离

--介绍

--《黍离》赏析

--“黍离麦秀”的文化现象

-2.3 讨论

--你从《卫风·伯兮》中读出了哪些情感?

-第二章习题

第三章 屈原

-3.1 屈原与楚辞

--3.1 屈原与楚辞

-3.2 《湘夫人》朗读及背景分析

--3.2 《湘夫人》朗读及背景分析

-3.3 《湘夫人》赏析

--3.3 《湘夫人》赏析

-3.4 《湘夫人》艺术分析与比较分析

--3.4 《湘夫人》艺术分析与比较分析

-第三章习题

第四章 先秦散文(上)

-4.1 先秦散文总论与老子其人

--4.1 先秦散文总论与老子其人

-4.2 《老子》内容、艺术

--Video

-4.3 《曲则全》为天下式

--4.3 《曲则全》为天下式

-4.4 《曲则全》“不自见”

--4.4 《曲则全》“不自见”

-4.5 《曲则全》内容归纳、艺术

--4.5 《曲则全》内容归纳、艺术

-第四章习题

第五章 先秦散文(下)

-5.1 《庄子》总论

--5.1 《庄子》总论

-5.2 《山木》

--5.2.1 《山木》(上)

--5.2.2 《山木》(下)

-5.3 《大学》概说

--5.3.1 《大学》概说

--5.3.2 《大学》赏析

-第五章习题

第六章 春秋左传

-6.1 《左传》简介

--6.1 《左传》简介

-6.2 《郑伯克段于鄢》

--6.2.1 《郑伯克段于鄢》(一)

--6.2.2 《郑伯克段于鄢》(二)

--6.2.3 《郑伯克段于鄢》(三)

--6.2.4 《郑伯克段于鄢》(四)

--6.2.5 《郑伯克段于鄢》(五)

-第六章习题

第七章 秦汉文

-7.1 李斯《谏逐客书》

--7.1 李斯《谏逐客书》

-7.2 《谏逐客书》赏析

--7.2 《谏逐客书》赏析

-第七章习题

第八章 汉魏六朝诗(一)

-8.1 汉乐府总论

--8.1 汉乐府总论

-8.2 《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8.2 《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8.3 古诗十九首总论

--8.3 古诗十九首总论

-8.4 《行行重行行》赏析

--8.4 《行行重行行》赏析

-第八章习题

第九章 汉魏六朝诗(二)

-9.1 建安诗歌

--9.1 建安诗歌

-9.2 曹操及其诗

--9.2 曹操及其诗

-9.3 《蒿里行》赏析

--9.3 《蒿里行》赏析

-9.4 曹丕及其诗

--9.4 曹丕及其诗

-9.5 《燕歌行》赏析

--9.5 《燕歌行》赏析

-第九章习题

第十章 汉魏六朝诗(三)

-10.1 陶渊明及其诗

--10.1 陶渊明及其诗

-10.2 《读山海经》赏析

--10.2 《读山海经》赏析

-10.3 鲍照及其诗

--10.3 鲍照及其诗

-10.4 《代出自蓟北门行》赏析

--10.4 《代出自蓟北门行》赏析

-第十章习题

第十一章 汉魏六朝诗(四)

-11.1 谢朓与“永明体”

--11.1 谢朓与“永明体”

-11.2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赏析

--11.2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赏析

-11.3 南朝乐府民歌

--11.3 南朝乐府民歌

-11.4 《西洲曲》赏析

--11.4 《西洲曲》赏析

-第十一章习题

第十二章 汉魏六朝文(上)

-12.1 六朝文、赋

--12.1 六朝文、赋

-12.2 王粲

--12.2 王粲

-12.3 王粲《登楼赋》

--12.3 王粲《登楼赋》

-12.4 楼址考订

--12.4 楼址考订

-12.5 《登楼赋》赏析(上)

--12.5 《登楼赋》赏析(上)

-12.6 《登楼赋》赏析(中)

--12.6 《登楼赋》赏析(中)

-12.7 《登楼赋》赏析(下)

--12.7 《登楼赋》赏析(下)

-12.8 《登楼赋》小结

--12.8 《登楼赋》小结

-第十二章习题

第十三章 汉魏六朝文(下)

-13.1 丘迟与《与陈伯之书》

--13.1 丘迟与《与陈伯之书》

-13.2 《与陈伯之书》赏析(上)

--13.2 《与陈伯之书》赏析(上)

-13.3 《与陈伯之书》赏析(中)

--13.3 《与陈伯之书》赏析(中)

-13.4 《与陈伯之书》赏析(下)

--13.4 《与陈伯之书》赏析(下)

-13.5 《与陈伯之书》小结

--13.5 《与陈伯之书》小结

-第十三章习题

第十四章 初盛唐诗

-14.1 唐代历史及唐诗兴盛原因

--14.1 唐代历史及唐诗兴盛原因

-14.2 唐诗盛况及初唐诗

--14.2 唐诗盛况及初唐诗

-14.3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综述

--14.3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综述

-14.4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一段

--14.4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一段

-14.5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二段

--14.5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二段

-14.6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归纳与拓展

--14.6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归纳与拓展

-第十四章习题

第十五章 盛唐山水田园诗

-15.1 总论

--15.1 总论

-15.2 王维与其诗

--15.2 王维与其诗

-15.3 王维《终南山》赏析

--15.3 王维《终南山》赏析

-15.4 王维《渭川田家》赏析

--15.4 王维《渭川田家》赏析

-15.5 孟浩然与其诗

--15.5 孟浩然与其诗

-15.6 《秋登万山寄张五》赏析

--15.6 《秋登万山寄张五》赏析

-第十五章习题

第十六章 盛唐边塞诗

-16.1 唐代边塞诗总论

--16.1 唐代边塞诗总论

-16.2 高适与其诗

--16.2 高适与其诗

-16.3 《燕歌行》背景

--16.3 《燕歌行》背景

-16.4 《燕歌行》赏析(上)

--16.4 《燕歌行》赏析(上)

-16.5 《燕歌行》赏析(下)

--16.5 《燕歌行》赏析(下)

-16.6 《燕歌行》归纳、拓展

--16.6 《燕歌行》归纳、拓展

-第十六章习题

第十七章 李白(上)

-17.1 李白生平

--17.1 李白生平

-17.2 李白诗歌的内容与特点

--17.2 李白诗歌的内容与特点

-17.3 《关山月》赏析

--17.3 《关山月》赏析

-17.4 《远别离》赏析

--17.4 《远别离》赏析

第十八章 李白(下)

-18.1 李白五七言律诗特点

--18.1 李白五七言律诗特点

-18.2 《赠孟浩然》赏析

--18.2 《赠孟浩然》赏析

-18.3 《登金陵凤凰台》赏析

--18.3 《登金陵凤凰台》赏析

-18.4 《渡荆门送别》赏析

--18.4 《渡荆门送别》赏析

-第十七—十八章习题

第十九章 杜甫(上)

-19.1 杜甫生平

--19.1 杜甫生平

-19.2 杜甫的创作

--19.2 杜甫的创作

-19.3 《哀江头》赏析

--19.3 《哀江头》赏析

-19.4 《赠卫八处士》赏析

--19.4 《赠卫八处士》赏析

第二十章 杜甫(下)

-20.1 五言律诗综述和《月夜》赏析

--20.1 五言律诗综述和《月夜》赏析

-20.2 七言律诗综述

--20.2 七言律诗综述

-20.3 《登高》赏析

--20.3 《登高》赏析

-20.4 《蜀相》

--20.4 《蜀相》

-20.5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20.5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第十九—二十章习题

第二十一章 唐代散文(上)

-21.1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刘占召)

--21.1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刘占召)

第二十二章 唐代散文(下)

-22.1 韩愈《祭十二郎文》(刘占召)

--22.1 韩愈《祭十二郎文》(刘占召)

-第二十一至第二十二章习题

第二十三章 中唐诗(一)

-23.1 中唐历史与中唐诗综述

--23.1 中唐历史与中唐诗综述

-23.2 韩愈生平及韩诗总论

--23.2 韩愈生平及韩诗总论

-23.3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朗读与背景

--23.3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朗读与背景

-23.4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一部分赏析

--23.4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一部分赏析

-23.5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二部分赏析

--23.5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二部分赏析

-23.6 韩愈其他诗歌

--23.6 韩愈其他诗歌

-第二十三章习题

第二十四章 中唐诗(二)

-24.1 韦应物诗与韦应物生平

--24.1 韦应物诗与韦应物生平

-24.2 《寄李儋元锡》赏析

--24.2 《寄李儋元锡》赏析

-24.3 柳宗元生平及其诗

--24.3 柳宗元生平及其诗

-24.4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赏析

--24.4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赏析

-24.5 韦应物、柳宗元其他诗歌

--24.5 韦应物、柳宗元其他诗歌

-第二十四章习题

第二十五章 中唐诗(三)

-25.1 刘禹锡生平及其诗总评

--25.1 刘禹锡生平及其诗总评

-25.2 《西塞山怀古》赏析

--25.2 《西塞山怀古》赏析

-25.3 李贺生平及诗总评

--25.3 李贺生平及诗总评

-25.4 《李凭箜篌引》赏析

--25.4 《李凭箜篌引》赏析

-25.5 刘禹锡李贺其他诗歌

--25.5 刘禹锡李贺其他诗歌

-第二十五章习题

第二十六章 白居易(上)

-26.1 白居易生平及文学主张

--26.1 白居易生平及文学主张

-26.2 《长恨歌》朗读

--26.2 《长恨歌》朗读

-26.3 《长恨歌》第一段赏析

--26.3 《长恨歌》第一段赏析

-26.4 《长恨歌》第二段赏析

--26.4 《长恨歌》第二段赏析

第二十七章 白居易(下)

-27.1 《长恨歌》第三段赏析

--27.1 《长恨歌》第三段赏析

-27.2 《长恨歌》第四段赏析

--27.2 《长恨歌》第四段赏析

-27.3 《长恨歌》文本结构及艺术特点

--27.3 《长恨歌》文本结构及艺术特点

-27.4 关于《长恨歌》的学术争鸣

--27.4 关于《长恨歌》的学术争鸣

-第二十六—二十七章习题

第二十八章 晚唐诗(上)

-28.1 杜牧与杜牧诗论

--28.1 杜牧与杜牧诗论

-28.2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赏析

--28.2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赏析

-28.3 《早雁》赏析

--28.3 《早雁》赏析

-28.4 《赠别》赏析

--28.4 《赠别》赏析

-28.5 其他诗赏析

--28.5 其他诗赏析

-第二十八章习题

第二十九章 晚唐诗(下)

-29.1 李商隐生平与诗评

--29.1 李商隐生平与诗评

-29.2 《无题》赏析

--29.2 《无题》赏析

-29.3 《安定城楼》和《隋宫》赏析

--29.3 《安定城楼》和《隋宫》赏析

-29.4 罗隐诗

--29.4 罗隐诗

-29.5 晚唐其他诗人

--29.5 晚唐其他诗人

-第二十九章习题

第三十章 唐五代词(上)

-30.1 什么是词?

--30.1 什么是词?

-30.2 词的起源

--30.2 词的起源

-30.3 词的南方特点

--30.3 词的南方特点

-30.4 唐五代词概况

--30.4 唐五代词概况

-30.5 李白《菩萨蛮》赏析

--30.5 李白《菩萨蛮》赏析

-30.6 《忆秦娥》赏析

--30.6 《忆秦娥》赏析

-第三十章习题

第三十一章 唐五代词(中)

-31.1 花间词

--31.1 花间词

-31.2 《花间集》及前后蜀词人

--31.2 《花间集》及前后蜀词人

-31.3 温庭筠《更漏子》赏析

--31.3 温庭筠《更漏子》赏析

-31.4 韦庄《菩萨蛮》赏析

--31.4 韦庄《菩萨蛮》赏析

-31.5 鹿虔扆《临江仙》赏析

--31.5 鹿虔扆《临江仙》赏析

-第三十一章习题

第三十二章 唐五代词(下)

-32.1 南唐历史与南唐词

--32.1 南唐历史与南唐词

-32.2 冯延巳《鹊踏枝》赏析

--32.2 冯延巳《鹊踏枝》赏析

-32.3 李璟与李煜

--32.3 李璟与李煜

-32.4 《浪淘沙》赏析

--32.4 《浪淘沙》赏析

-32.5 《虞美人》赏析

--32.5 《虞美人》赏析

-第三十二章习题

25.1 刘禹锡生平及其诗总评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