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 >  第二十四章 中唐诗(二) >  24.2 《寄李儋元锡》赏析 >  24.2 《寄李儋元锡》赏析

返回《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24.2 《寄李儋元锡》赏析在线视频

24.2 《寄李儋元锡》赏析

下一节:24.3 柳宗元生平及其诗

返回《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24.2 《寄李儋元锡》赏析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下面我们就分析

《寄李儋元锡》这首诗

下面我们把《寄李儋元锡》

这首诗念一下

去年花里逢君别

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

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

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

西楼望月几回圆

下面我们就串讲一下这首诗

首先看开头两句

去年花里逢君别

今日花开又一年

也有的作已一年

这个差别不大

这两句叙别分别

紧扣题目《寄李儋元锡》

去年跟李儋在长安分别

正是花开时节

转眼之间

今年又花开了

转眼又一年过去了

以花为衬

见光阴无情

人事萧索

世事茫茫难自料

春愁黯黯独成眠

以时势与自况

世事茫茫国家朝政不稳

军阀嚣张

所以民不聊生

春愁黯黯

因为整个国家的前程比较黯淡

诗人对自己的前途也感到莫测

所以显得情绪低沉无以排遣

首二句

凡是写怀人的

皆有此意

作者淡淡写出 而怀友感时 深情无限

三四句以阅世既深

万事无久而不变者

无可预料

料亦徒然

惟有春愁黯黯倚枕独眠

付诸炊梁梦境耳

这四句啊

就是 去年花里逢君别

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

春愁黯黯独成眠

被纪晓岚批评说

上四句

竟是闺情语 殊为疵累

五六亦是淡语

然出香山辈手便俗浅

此于意境辨之

纪晓岚这个人啊

对批评别人的诗句是很刻薄的

但是不能不说他说得有道理

这是一首怀友的诗

写友情的诗

写给自己的好朋友李儋 元锡

李儋是他的名字

元锡是他的字

赠送给李儋 元锡的

但是诗句当中竟然出现

春愁黯黯独成眠

这样的句子

当然写一个男子这样写可以

但是呢联系前四句

真的像一首爱情诗似的

去年花里逢君别

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

特别是第四句

春愁黯黯独成眠

所以许印芳也说

晓岚讥前半为闺情语

虽是刻核太过

然亦可见诗人措词各有体裁

下笔时检点偶疏

便有不伦不类之病

作者不自知其非

观者亦不觉其谬

病在诗外故也

所以这一句啊

还是要提醒

我们同学们在读它的时候

还是觉得今后我们

要自己写诗的时候

要避免会引起歧义的地方

这里就是

身多疾病思田里

邑有流亡愧俸钱

这两句啊

是这首诗写的最精辟的句子

写自己的矛盾和苦闷

一是感到愧

身多疾病思田里

经常自己生病

觉得做官也很累

很想归隐田园

但是呢韦应物家境比较贫寒

他甚至还不如陶渊明还有一个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还有那么一些田地可以耕种

还有一些房子可以安身

韦应物啊

没有这个条件

可以从他到苏州刺史任满之后

竟无力返乡

无力回到朝廷去

接受其他的任命

最后只好老死在苏州

这一点可以看出他不但清廉

而且十分贫寒

邑有流亡愧俸钱

自己做这个知州

他当时担任滁州的知州

就安徽的滁县

现在的滁州市

靠近我们南京很近

我们坐高铁大概只要十七八分钟就到了

因为自己在做的这个州官

甚至有一些老百姓生活不下去

被迫外去逃荒要饭

自己就觉得自己拿上这一份工资

拿一份俸禄都觉得有点问心有愧

高棅引苕溪渔隐丛话说

士君子当以此切切存心

彼一意供租

敛事土木

视民如仇者得无愧此

那些人啊觉得捞外块好像是贪

自己拿本分工资就是合理的

他没想到

如果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做好

即使拿一份自己份内的工资

也是应该问心有愧的

在古代这样一个封建的官员

能够有这样的思想认识

是很令我们佩服的

我们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

要真正做到全心全意

我看我们的同学

如果今后你做了大官了

建议你把这两句诗啊

用大字写起来

放在你的办公室的墙上

或者是放在你的办公桌的台玻下面

当然现在用台玻的人不多了

刘辰翁也说

韦应物居官自愧

闵闵有恤人之心

其诗如深山采药

饮泉坐石

日晏忘归

古代人啊

对这一段话是高度评价的

像贺裳称他 宛然风人《十亩》

《伐檀》遗意

这个也是称赞这两句

清代余云涣

所撰的与义府大堂的联

写的很通俗易懂

跟这两句诗句的意思有相近

不要百姓半元钱 原非异事

但问一官两千石 所造何功

前一句是不要老百姓的外快

就是受贿

后一部就是你拿的一份高工资

你究竟为老百姓干了些什么

余云涣对我们今天的干部

对我们今天的这个工作者

也都有一种警醒的作用

警醒的作用

类似这样的话

在韦应物的诗中多次出现

他的《寓居永定精舍》当中就有

政拙忻罢守

闲居初理生

家贫何由往

梦想在京城

野寺霜露月

农兴羁旅情

老把民生放在自己心目当中

聊租二顷田

方课子弟耕

眼暗文字废

身闲道心精

即与人群远

岂谓是非婴

他就想到自己 聊租二顷田

方课子弟耕

这样的官员啊

心贴近老百姓

贴近老百姓

他的另外一首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宴集》

这首诗当中也有 自惭居处崇

未睹斯民康

觉得自己住了高楼广厦

没有看到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于心很不安

他的《观田家》诗当中

仓廪无宿储

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

禄食出闾里

前两句是写农民

家里仓里柜子里面都没有隔夜之粮

可是还要照样去服徭役

自己惭愧啊

我们这些不种地

不耕田有的饭吃

不织衣服

不织布有衣服穿的这些做官的人

我们的禄食都出自农民

出自劳动人民

《游琅邪山寺》当中也有

物累诚可贵

疲甿终未忘

《襄武馆游眺》中也有

仰恩惭政拙

念劳喜岁收

这些都把民生放在前列

所以这一点很值得我们今天的人

借鉴和学习

最后两句

闻道欲来相问讯

西楼望月几回圆

这是回过来再扣紧主题

写怀友之情首尾相应淡淡的收句

听说你想来看我

我已经盼星星盼月亮地看了几个月了

看月亮已经圆过好几回了

你怎么还不来呢

讲到这里啊很容易想到

白居易的另外两句诗

叫 肠断青天望明月

别来三十六回圆

也是写友情的

我想断肝肠的盼望你来

但是看到月亮已经圆了36回了

换句话说已经过去

整整三年了你怎么还不来呢

还不来呢

当然实际上三年呢

三年不止三十六个月

因为古代的农历

它是三年闰两头

经常有闰月的

三年不是整整的36个月

往往至少是37个月

有的时候甚至是38个月

两头都闰的话

就往往是38个月

如果两头不闰中间一闰就37个月

但是同样并不是每一个月亮圆的

这一天就正好是晴天

在三年要想看到

36回月亮圆倒是不可能的

几乎不可能

这首诗啊以思想性见长

中间两联将个人身世

放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之下

真实地反映了

社会现实与诗人的心态

特别是身多疾病思田里

邑有流亡愧俸钱

这两句

在这首诗里运用了许多对比

从时间上去年和今日对比

去年花里逢君别

今日花开又一年

去年跟今日对比

心情 世事茫茫难自料

跟自己的春愁黯黯独成眠

相对比

境况也进行对比

身多疾病跟邑有流亡相对比 相对比

这首诗是韦应物的代表作 固然

就是我们觉得也是一首千古名篇

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课程列表:

第一章 总论

-1.1 总论

--大学语文教育的历史及作用

--课程介绍

-1.2 诗经概述

--诗经概述

--孔子编纂说及非孔子编纂说

--诗经的内容、艺术特色及传播

--采诗说

-1.3 讨论

--《诗经》有怎样的艺术特色?

-第一章习题

第二章 诗经

-2.1 卫风.伯兮

--介绍

--《伯兮》赏析

-2.2 王风.黍离

--介绍

--《黍离》赏析

--“黍离麦秀”的文化现象

-2.3 讨论

--你从《卫风·伯兮》中读出了哪些情感?

-第二章习题

第三章 屈原

-3.1 屈原与楚辞

--3.1 屈原与楚辞

-3.2 《湘夫人》朗读及背景分析

--3.2 《湘夫人》朗读及背景分析

-3.3 《湘夫人》赏析

--3.3 《湘夫人》赏析

-3.4 《湘夫人》艺术分析与比较分析

--3.4 《湘夫人》艺术分析与比较分析

-第三章习题

第四章 先秦散文(上)

-4.1 先秦散文总论与老子其人

--4.1 先秦散文总论与老子其人

-4.2 《老子》内容、艺术

--Video

-4.3 《曲则全》为天下式

--4.3 《曲则全》为天下式

-4.4 《曲则全》“不自见”

--4.4 《曲则全》“不自见”

-4.5 《曲则全》内容归纳、艺术

--4.5 《曲则全》内容归纳、艺术

-第四章习题

第五章 先秦散文(下)

-5.1 《庄子》总论

--5.1 《庄子》总论

-5.2 《山木》

--5.2.1 《山木》(上)

--5.2.2 《山木》(下)

-5.3 《大学》概说

--5.3.1 《大学》概说

--5.3.2 《大学》赏析

-第五章习题

第六章 春秋左传

-6.1 《左传》简介

--6.1 《左传》简介

-6.2 《郑伯克段于鄢》

--6.2.1 《郑伯克段于鄢》(一)

--6.2.2 《郑伯克段于鄢》(二)

--6.2.3 《郑伯克段于鄢》(三)

--6.2.4 《郑伯克段于鄢》(四)

--6.2.5 《郑伯克段于鄢》(五)

-第六章习题

第七章 秦汉文

-7.1 李斯《谏逐客书》

--7.1 李斯《谏逐客书》

-7.2 《谏逐客书》赏析

--7.2 《谏逐客书》赏析

-第七章习题

第八章 汉魏六朝诗(一)

-8.1 汉乐府总论

--8.1 汉乐府总论

-8.2 《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8.2 《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8.3 古诗十九首总论

--8.3 古诗十九首总论

-8.4 《行行重行行》赏析

--8.4 《行行重行行》赏析

-第八章习题

第九章 汉魏六朝诗(二)

-9.1 建安诗歌

--9.1 建安诗歌

-9.2 曹操及其诗

--9.2 曹操及其诗

-9.3 《蒿里行》赏析

--9.3 《蒿里行》赏析

-9.4 曹丕及其诗

--9.4 曹丕及其诗

-9.5 《燕歌行》赏析

--9.5 《燕歌行》赏析

-第九章习题

第十章 汉魏六朝诗(三)

-10.1 陶渊明及其诗

--10.1 陶渊明及其诗

-10.2 《读山海经》赏析

--10.2 《读山海经》赏析

-10.3 鲍照及其诗

--10.3 鲍照及其诗

-10.4 《代出自蓟北门行》赏析

--10.4 《代出自蓟北门行》赏析

-第十章习题

第十一章 汉魏六朝诗(四)

-11.1 谢朓与“永明体”

--11.1 谢朓与“永明体”

-11.2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赏析

--11.2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赏析

-11.3 南朝乐府民歌

--11.3 南朝乐府民歌

-11.4 《西洲曲》赏析

--11.4 《西洲曲》赏析

-第十一章习题

第十二章 汉魏六朝文(上)

-12.1 六朝文、赋

--12.1 六朝文、赋

-12.2 王粲

--12.2 王粲

-12.3 王粲《登楼赋》

--12.3 王粲《登楼赋》

-12.4 楼址考订

--12.4 楼址考订

-12.5 《登楼赋》赏析(上)

--12.5 《登楼赋》赏析(上)

-12.6 《登楼赋》赏析(中)

--12.6 《登楼赋》赏析(中)

-12.7 《登楼赋》赏析(下)

--12.7 《登楼赋》赏析(下)

-12.8 《登楼赋》小结

--12.8 《登楼赋》小结

-第十二章习题

第十三章 汉魏六朝文(下)

-13.1 丘迟与《与陈伯之书》

--13.1 丘迟与《与陈伯之书》

-13.2 《与陈伯之书》赏析(上)

--13.2 《与陈伯之书》赏析(上)

-13.3 《与陈伯之书》赏析(中)

--13.3 《与陈伯之书》赏析(中)

-13.4 《与陈伯之书》赏析(下)

--13.4 《与陈伯之书》赏析(下)

-13.5 《与陈伯之书》小结

--13.5 《与陈伯之书》小结

-第十三章习题

第十四章 初盛唐诗

-14.1 唐代历史及唐诗兴盛原因

--14.1 唐代历史及唐诗兴盛原因

-14.2 唐诗盛况及初唐诗

--14.2 唐诗盛况及初唐诗

-14.3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综述

--14.3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综述

-14.4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一段

--14.4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一段

-14.5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二段

--14.5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二段

-14.6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归纳与拓展

--14.6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归纳与拓展

-第十四章习题

第十五章 盛唐山水田园诗

-15.1 总论

--15.1 总论

-15.2 王维与其诗

--15.2 王维与其诗

-15.3 王维《终南山》赏析

--15.3 王维《终南山》赏析

-15.4 王维《渭川田家》赏析

--15.4 王维《渭川田家》赏析

-15.5 孟浩然与其诗

--15.5 孟浩然与其诗

-15.6 《秋登万山寄张五》赏析

--15.6 《秋登万山寄张五》赏析

-第十五章习题

第十六章 盛唐边塞诗

-16.1 唐代边塞诗总论

--16.1 唐代边塞诗总论

-16.2 高适与其诗

--16.2 高适与其诗

-16.3 《燕歌行》背景

--16.3 《燕歌行》背景

-16.4 《燕歌行》赏析(上)

--16.4 《燕歌行》赏析(上)

-16.5 《燕歌行》赏析(下)

--16.5 《燕歌行》赏析(下)

-16.6 《燕歌行》归纳、拓展

--16.6 《燕歌行》归纳、拓展

-第十六章习题

第十七章 李白(上)

-17.1 李白生平

--17.1 李白生平

-17.2 李白诗歌的内容与特点

--17.2 李白诗歌的内容与特点

-17.3 《关山月》赏析

--17.3 《关山月》赏析

-17.4 《远别离》赏析

--17.4 《远别离》赏析

第十八章 李白(下)

-18.1 李白五七言律诗特点

--18.1 李白五七言律诗特点

-18.2 《赠孟浩然》赏析

--18.2 《赠孟浩然》赏析

-18.3 《登金陵凤凰台》赏析

--18.3 《登金陵凤凰台》赏析

-18.4 《渡荆门送别》赏析

--18.4 《渡荆门送别》赏析

-第十七—十八章习题

第十九章 杜甫(上)

-19.1 杜甫生平

--19.1 杜甫生平

-19.2 杜甫的创作

--19.2 杜甫的创作

-19.3 《哀江头》赏析

--19.3 《哀江头》赏析

-19.4 《赠卫八处士》赏析

--19.4 《赠卫八处士》赏析

第二十章 杜甫(下)

-20.1 五言律诗综述和《月夜》赏析

--20.1 五言律诗综述和《月夜》赏析

-20.2 七言律诗综述

--20.2 七言律诗综述

-20.3 《登高》赏析

--20.3 《登高》赏析

-20.4 《蜀相》

--20.4 《蜀相》

-20.5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20.5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第十九—二十章习题

第二十一章 唐代散文(上)

-21.1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刘占召)

--21.1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刘占召)

第二十二章 唐代散文(下)

-22.1 韩愈《祭十二郎文》(刘占召)

--22.1 韩愈《祭十二郎文》(刘占召)

-第二十一至第二十二章习题

第二十三章 中唐诗(一)

-23.1 中唐历史与中唐诗综述

--23.1 中唐历史与中唐诗综述

-23.2 韩愈生平及韩诗总论

--23.2 韩愈生平及韩诗总论

-23.3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朗读与背景

--23.3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朗读与背景

-23.4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一部分赏析

--23.4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一部分赏析

-23.5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二部分赏析

--23.5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二部分赏析

-23.6 韩愈其他诗歌

--23.6 韩愈其他诗歌

-第二十三章习题

第二十四章 中唐诗(二)

-24.1 韦应物诗与韦应物生平

--24.1 韦应物诗与韦应物生平

-24.2 《寄李儋元锡》赏析

--24.2 《寄李儋元锡》赏析

-24.3 柳宗元生平及其诗

--24.3 柳宗元生平及其诗

-24.4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赏析

--24.4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赏析

-24.5 韦应物、柳宗元其他诗歌

--24.5 韦应物、柳宗元其他诗歌

-第二十四章习题

第二十五章 中唐诗(三)

-25.1 刘禹锡生平及其诗总评

--25.1 刘禹锡生平及其诗总评

-25.2 《西塞山怀古》赏析

--25.2 《西塞山怀古》赏析

-25.3 李贺生平及诗总评

--25.3 李贺生平及诗总评

-25.4 《李凭箜篌引》赏析

--25.4 《李凭箜篌引》赏析

-25.5 刘禹锡李贺其他诗歌

--25.5 刘禹锡李贺其他诗歌

-第二十五章习题

第二十六章 白居易(上)

-26.1 白居易生平及文学主张

--26.1 白居易生平及文学主张

-26.2 《长恨歌》朗读

--26.2 《长恨歌》朗读

-26.3 《长恨歌》第一段赏析

--26.3 《长恨歌》第一段赏析

-26.4 《长恨歌》第二段赏析

--26.4 《长恨歌》第二段赏析

第二十七章 白居易(下)

-27.1 《长恨歌》第三段赏析

--27.1 《长恨歌》第三段赏析

-27.2 《长恨歌》第四段赏析

--27.2 《长恨歌》第四段赏析

-27.3 《长恨歌》文本结构及艺术特点

--27.3 《长恨歌》文本结构及艺术特点

-27.4 关于《长恨歌》的学术争鸣

--27.4 关于《长恨歌》的学术争鸣

-第二十六—二十七章习题

第二十八章 晚唐诗(上)

-28.1 杜牧与杜牧诗论

--28.1 杜牧与杜牧诗论

-28.2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赏析

--28.2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赏析

-28.3 《早雁》赏析

--28.3 《早雁》赏析

-28.4 《赠别》赏析

--28.4 《赠别》赏析

-28.5 其他诗赏析

--28.5 其他诗赏析

-第二十八章习题

第二十九章 晚唐诗(下)

-29.1 李商隐生平与诗评

--29.1 李商隐生平与诗评

-29.2 《无题》赏析

--29.2 《无题》赏析

-29.3 《安定城楼》和《隋宫》赏析

--29.3 《安定城楼》和《隋宫》赏析

-29.4 罗隐诗

--29.4 罗隐诗

-29.5 晚唐其他诗人

--29.5 晚唐其他诗人

-第二十九章习题

第三十章 唐五代词(上)

-30.1 什么是词?

--30.1 什么是词?

-30.2 词的起源

--30.2 词的起源

-30.3 词的南方特点

--30.3 词的南方特点

-30.4 唐五代词概况

--30.4 唐五代词概况

-30.5 李白《菩萨蛮》赏析

--30.5 李白《菩萨蛮》赏析

-30.6 《忆秦娥》赏析

--30.6 《忆秦娥》赏析

-第三十章习题

第三十一章 唐五代词(中)

-31.1 花间词

--31.1 花间词

-31.2 《花间集》及前后蜀词人

--31.2 《花间集》及前后蜀词人

-31.3 温庭筠《更漏子》赏析

--31.3 温庭筠《更漏子》赏析

-31.4 韦庄《菩萨蛮》赏析

--31.4 韦庄《菩萨蛮》赏析

-31.5 鹿虔扆《临江仙》赏析

--31.5 鹿虔扆《临江仙》赏析

-第三十一章习题

第三十二章 唐五代词(下)

-32.1 南唐历史与南唐词

--32.1 南唐历史与南唐词

-32.2 冯延巳《鹊踏枝》赏析

--32.2 冯延巳《鹊踏枝》赏析

-32.3 李璟与李煜

--32.3 李璟与李煜

-32.4 《浪淘沙》赏析

--32.4 《浪淘沙》赏析

-32.5 《虞美人》赏析

--32.5 《虞美人》赏析

-第三十二章习题

24.2 《寄李儋元锡》赏析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