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 >  第十二章 汉魏六朝文(上) >  12.7 《登楼赋》赏析(下) >  12.7 《登楼赋》赏析(下)

返回《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12.7 《登楼赋》赏析(下)在线视频

12.7 《登楼赋》赏析(下)

下一节:12.8 《登楼赋》小结

返回《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12.7 《登楼赋》赏析(下)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下面呢就转入

第三段

第三段全部押入声韵

这一点是所不同的

我第一次在清华大学教这一首

《登楼赋》的时候

突然耳目感到震撼

因为原来 在我心目当中

汉字有四声的变化

是齐梁时期的一些文人特别是像

周颙(yóng) 沈约等人 沈约等人

在提出四声八病说的时候

才发现汉字有四声

突然我看王粲这个《登楼赋》

全部押韵

第三段换韵之后

全部押入声韵

我感到非常震撼

当时呢

因为很快就要上课了

我们只好讲课的时候稍稍的

带到他换入声韵

然后我就又看《汉赋》当中

其他还有没有押入声韵的

一看有不少

再看看汉朝乐府诗当中

有没有押入声韵的

有的也多的很

像相传班婕妤所作的《团扇诗》

就是通篇押入声韵的

我们熟悉的一首爱情诗叫《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滚滚 夏雨雪

江水为竭 冬雷滚滚 夏雨雪

乃敢于君绝

后面有全诗都是入声韵 这里更是如此

惟日月之逾迈兮

俟河清其未极

冀王道之一平兮

假高衢而骋力

极 力 都是入声字

下面我们来解读一下

惟日月之逾迈兮

写日月如梭

时光飞逝

惟是发语词

跟盖这些词一样

没有实际的意义

时光过的很快啊

俟河清其未极

黄河水还没有到澄清的那一天

在这里啊

实际上是天下太平的那一天

王粲这些人就生在乱世

他生活在这样一个动乱的年代

希望俟河清其未极

他们所渴望的不是黄河水清

而是天下太平

过上安定的日子古人经常说

宁做太平犬

不做乱世人

宁可太平时候的狗

你看现在城里的很多人家养的

那个宠物狗可把它娇惯的一塌糊涂

给它做衣服 现在还专门有那个宠物医院

生上一点病或者有点什么了

那些贵妇人对这些狗

宠爱有加

而乱世的时候

像曹操诗当中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写那种情景的乱世的人

也是活的很凄凉

俟河清其未极

冀王道之一平兮

假高衢而骋力

冀王道之一平

希望国家统一安定

假高衢而骋力

自己可以施展才能和抱负

高衢是大道的意思

希望遇上太平的世界

又能以施展自己的才能

这是许多文人所梦寐以求的事情

好像是梁启超说的

回顾几千年的中国历史

是乱日多而治日少

动乱的时候多

而太平的时候少

我们如今能过上这种

安定幸福的生活

应该百倍的加以珍惜

而不要再好像觉得这个也不满意

那个也是牢骚怪话

实际上当今的我们的

物质生活是比较丰富的

精神上多半还是较愉快的

也应该看到我们这种幸福的一面

王粲生活的那个时代

他所梦寐以求的还不就是这种太平

这种又能施展

自己才干的这种日子吗

惧匏瓜之徒悬兮

畏井渫之莫食

这两句话

是怀才不遇的忧虑

惧匏瓜之徒悬

担心自己像匏瓜那样

被白白的挂在那里

《论语 阳货》当中就说

吾岂匏瓜也哉

焉能系而不食

匏瓜就是葫芦

挂在那里

最近这个说故宫博物院

发生一个杀人的事件

当然原因多种多样

其中就是很有才干的一个人

被领导冷冻了几年

冷冻就是什么事都不给他干

说实话

当然这个人杀人是不值得同情的

但是

就把一个人很有才华的人冷冻起来

也足以使一个好好的人发狂了

我也有个被人冷冻几年的经历

我很能体谅这一点

当一个很有才华

很有能力

希望有所报效国家

希望有所作为的时候

却被领导给你冷冻起来

既不给你一点事情干

表面上也给你每个月的工资发给你

让你晾起来

这种日子不好受

我看当时的王粲就是

被一种冷冻的状态

一方面他的祖父

是刘表的老师

刘表不得不对这个

老师的孙子有所关照

但另一方面

又不想让他有所作为

实际上也就是采用一种冷冻的状态

畏井渫之莫食

害怕井掏好了

却没有人来打水吃

渫是淘井的意思

《周易 井卦》井渫不食

为我心恻

大家注意

这个《周易》当中的这个《井卦》两句话

也都是押入声韵的

入声现在在普通话里已经没有了

在我国南方的方言当中

还保留

畏井渫之莫食

惧匏瓜之徒悬

这两种状况

是作者啊深深感到忧心的原因

在这个国家动乱 急需要

英雄人物 需要为国效力的时候

自己却像匏瓜徒悬

像井渫莫食一样

无所作为

而不能有任何作为

作为一个有才华的知识分子

这是非常残酷的

步栖迟以徙倚兮

白日忽其将匿

匿又是入声字

步栖迟 在楼上漫步徘徊

白日忽其将匿

由于他在楼上逗留的时间较长

太阳渐渐就要下山了

将匿 要躲到地平线以下去

将要沉没

隐藏

白日忽其将匿

这首赋呢也就接近尾声了

风萧瑟而并兴兮

天惨惨而无色

兽狂顾以求群兮

鸟相鸣而举翼

风萧瑟写秋天

并兴兮

林涛阵阵

八面来风

风也这个时候

一阵紧似一阵

天惨惨而无色

阴云笼罩

日色无光

到黄昏的时候

兽狂顾以求群兮

鸟相鸣而举翼

到黄昏的时候

一些野兽都纷纷的奔着

找自己的兽群

要赶紧要回去过夜了

鸟相鸣而举翼

鸟也叫着 要飞回自己的巢穴而去

鸟飞鸟将要投林

而自己想象自己的家又在何方呢

原野阒其无人兮

征夫行而未息

心凄怆以感发兮

意忉怛而憯恻

不多久原野上就看不到人了

寂静无人

阒其无人

征夫行而未息

只有那种匆匆赶路的人

还在不停歇的走着

心凄怆以感发兮

意忉怛而憯恻

心里很悲怆

感到凄凉

意忉怛而憯恻

忉怛这两句是互文

憯恻跟忉怛意思是差不多的

写心情悲痛

无限感伤

登上当阳城楼

他所想的

一有家归不得

甚至望自己的家乡也难以望到

另一个自己虽然

怀才而无所用

如匏瓜徒悬

井渫莫食

作为一个有才华的人

这也是很残忍的一种折磨

我们说把那种人才冷冻起来

那种是一种非常残酷的一种做法

知识分子整知识分子是最厉害的

他知道你哪里最痛

就在哪里下刀子

一刀子 首先医生杀人

用不着把人的那个头砍下来

就能把人杀死

这种知识分子整起人来

用这种冷冻的办法也够意思的

赋即将走向结尾

循阶除而下降兮

气交愤于胸臆

夜参半而不寐兮

怅盘桓以反侧

循阶除 他原来是登上城楼

现在循着台阶走下一层楼

气交愤于胸臆

没有登楼

没有使自己的心胸开阔多少

反而使得自己的心情格外显得沉痛

交愤于胸臆

胸中闷气郁积

愤懑难平

夜参半而不寐兮

怅盘桓以反侧

后两句是登楼之后的补叙

夜都半了

夜里登楼回到家

也久久不能入睡

不能入睡

怅盘桓以反侧

惆怅难耐

辗转反侧

在床上大家都会有这种体验

自己心里有事的时候

夜久久难眠

睡过来

甚至还数数字

也睡不着

转过睡过去

也照样睡不着

这就叫盘桓反侧

这里的臆 侧 也都是入声字

这首赋的第三部分

全是押入声韵

入声韵最容易达到凄怆悲凉的效果

给人一个郁结难排的感觉

大家想到岳飞的《满江红》押入声韵

我国许多古代的

一些写的比较悲壮的一些词

比如说辛弃疾有一首

《贺新郎》 绿树听鹈鴂

也都是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情的

怀着自己报国的愿望

难以实现的那种感受

都是押入声韵的

苏东坡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

也押入声韵

这首赋的第三部分全部

换成押入声韵

跟他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是

非常一致的

相反 前面两段押平声韵

如果这段仍押平声韵

就达不到他所要表现的这种效果

王粲的自负

也很有道理

他是很有才华的

他有迥异常人的过目不忘的记忆力

据说有一次他跟人同行

走到路边看到有一块碑

看了一遍

同行者问他

你记住了吗

他说我会背

马上看了一遍就把这个

碑文全部背出来了

他还有一次

看到人家下棋

棋快下完的时候

这个棋盘就倒下来了

棋子滚的满地都是

王粲马上就取另外一个棋盘

把这个棋子重新按照原来的

样子摆出来

有人说

你这是瞎摆的

是不是啊

他再换一个棋盘重新摆

也摆出跟刚才一模一样

你有一个正在下的

这个棋子你能把他完全记住

当然

如今 有这样记忆力的人也还是有的

他除了记忆力特别强

他的思维敏捷也是惊人的

他善作算术

也能一气呵成的做诗文

他作诗文时常常笔不停书 文不加点

而他的终篇不改动一字

以至于那些不了解他的人

以为他是事先写好腹稿

背在心里

现在只是把他写出来而已

其实他是当场即兴创作的

这种才思敏捷的人

我们身边也可能有

但是能达到王粲这种

层次的不是很多

所以曹植为他写的

《王仲宣诔》当中就说到

强记洽闻

幽赞微言

文若春华

思若涌泉

发言可咏

下笔成篇

但可惜呢

王粲短短的一生当中

倒有十六年在荆州依刘表坐冷板凳

实际上被冷冻了十六年

对一个知识分子这是很可惜的

可惜的事情

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课程列表:

第一章 总论

-1.1 总论

--大学语文教育的历史及作用

--课程介绍

-1.2 诗经概述

--诗经概述

--孔子编纂说及非孔子编纂说

--诗经的内容、艺术特色及传播

--采诗说

-1.3 讨论

--《诗经》有怎样的艺术特色?

-第一章习题

第二章 诗经

-2.1 卫风.伯兮

--介绍

--《伯兮》赏析

-2.2 王风.黍离

--介绍

--《黍离》赏析

--“黍离麦秀”的文化现象

-2.3 讨论

--你从《卫风·伯兮》中读出了哪些情感?

-第二章习题

第三章 屈原

-3.1 屈原与楚辞

--3.1 屈原与楚辞

-3.2 《湘夫人》朗读及背景分析

--3.2 《湘夫人》朗读及背景分析

-3.3 《湘夫人》赏析

--3.3 《湘夫人》赏析

-3.4 《湘夫人》艺术分析与比较分析

--3.4 《湘夫人》艺术分析与比较分析

-第三章习题

第四章 先秦散文(上)

-4.1 先秦散文总论与老子其人

--4.1 先秦散文总论与老子其人

-4.2 《老子》内容、艺术

--Video

-4.3 《曲则全》为天下式

--4.3 《曲则全》为天下式

-4.4 《曲则全》“不自见”

--4.4 《曲则全》“不自见”

-4.5 《曲则全》内容归纳、艺术

--4.5 《曲则全》内容归纳、艺术

-第四章习题

第五章 先秦散文(下)

-5.1 《庄子》总论

--5.1 《庄子》总论

-5.2 《山木》

--5.2.1 《山木》(上)

--5.2.2 《山木》(下)

-5.3 《大学》概说

--5.3.1 《大学》概说

--5.3.2 《大学》赏析

-第五章习题

第六章 春秋左传

-6.1 《左传》简介

--6.1 《左传》简介

-6.2 《郑伯克段于鄢》

--6.2.1 《郑伯克段于鄢》(一)

--6.2.2 《郑伯克段于鄢》(二)

--6.2.3 《郑伯克段于鄢》(三)

--6.2.4 《郑伯克段于鄢》(四)

--6.2.5 《郑伯克段于鄢》(五)

-第六章习题

第七章 秦汉文

-7.1 李斯《谏逐客书》

--7.1 李斯《谏逐客书》

-7.2 《谏逐客书》赏析

--7.2 《谏逐客书》赏析

-第七章习题

第八章 汉魏六朝诗(一)

-8.1 汉乐府总论

--8.1 汉乐府总论

-8.2 《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8.2 《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8.3 古诗十九首总论

--8.3 古诗十九首总论

-8.4 《行行重行行》赏析

--8.4 《行行重行行》赏析

-第八章习题

第九章 汉魏六朝诗(二)

-9.1 建安诗歌

--9.1 建安诗歌

-9.2 曹操及其诗

--9.2 曹操及其诗

-9.3 《蒿里行》赏析

--9.3 《蒿里行》赏析

-9.4 曹丕及其诗

--9.4 曹丕及其诗

-9.5 《燕歌行》赏析

--9.5 《燕歌行》赏析

-第九章习题

第十章 汉魏六朝诗(三)

-10.1 陶渊明及其诗

--10.1 陶渊明及其诗

-10.2 《读山海经》赏析

--10.2 《读山海经》赏析

-10.3 鲍照及其诗

--10.3 鲍照及其诗

-10.4 《代出自蓟北门行》赏析

--10.4 《代出自蓟北门行》赏析

-第十章习题

第十一章 汉魏六朝诗(四)

-11.1 谢朓与“永明体”

--11.1 谢朓与“永明体”

-11.2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赏析

--11.2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赏析

-11.3 南朝乐府民歌

--11.3 南朝乐府民歌

-11.4 《西洲曲》赏析

--11.4 《西洲曲》赏析

-第十一章习题

第十二章 汉魏六朝文(上)

-12.1 六朝文、赋

--12.1 六朝文、赋

-12.2 王粲

--12.2 王粲

-12.3 王粲《登楼赋》

--12.3 王粲《登楼赋》

-12.4 楼址考订

--12.4 楼址考订

-12.5 《登楼赋》赏析(上)

--12.5 《登楼赋》赏析(上)

-12.6 《登楼赋》赏析(中)

--12.6 《登楼赋》赏析(中)

-12.7 《登楼赋》赏析(下)

--12.7 《登楼赋》赏析(下)

-12.8 《登楼赋》小结

--12.8 《登楼赋》小结

-第十二章习题

第十三章 汉魏六朝文(下)

-13.1 丘迟与《与陈伯之书》

--13.1 丘迟与《与陈伯之书》

-13.2 《与陈伯之书》赏析(上)

--13.2 《与陈伯之书》赏析(上)

-13.3 《与陈伯之书》赏析(中)

--13.3 《与陈伯之书》赏析(中)

-13.4 《与陈伯之书》赏析(下)

--13.4 《与陈伯之书》赏析(下)

-13.5 《与陈伯之书》小结

--13.5 《与陈伯之书》小结

-第十三章习题

第十四章 初盛唐诗

-14.1 唐代历史及唐诗兴盛原因

--14.1 唐代历史及唐诗兴盛原因

-14.2 唐诗盛况及初唐诗

--14.2 唐诗盛况及初唐诗

-14.3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综述

--14.3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综述

-14.4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一段

--14.4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一段

-14.5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二段

--14.5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二段

-14.6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归纳与拓展

--14.6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归纳与拓展

-第十四章习题

第十五章 盛唐山水田园诗

-15.1 总论

--15.1 总论

-15.2 王维与其诗

--15.2 王维与其诗

-15.3 王维《终南山》赏析

--15.3 王维《终南山》赏析

-15.4 王维《渭川田家》赏析

--15.4 王维《渭川田家》赏析

-15.5 孟浩然与其诗

--15.5 孟浩然与其诗

-15.6 《秋登万山寄张五》赏析

--15.6 《秋登万山寄张五》赏析

-第十五章习题

第十六章 盛唐边塞诗

-16.1 唐代边塞诗总论

--16.1 唐代边塞诗总论

-16.2 高适与其诗

--16.2 高适与其诗

-16.3 《燕歌行》背景

--16.3 《燕歌行》背景

-16.4 《燕歌行》赏析(上)

--16.4 《燕歌行》赏析(上)

-16.5 《燕歌行》赏析(下)

--16.5 《燕歌行》赏析(下)

-16.6 《燕歌行》归纳、拓展

--16.6 《燕歌行》归纳、拓展

-第十六章习题

第十七章 李白(上)

-17.1 李白生平

--17.1 李白生平

-17.2 李白诗歌的内容与特点

--17.2 李白诗歌的内容与特点

-17.3 《关山月》赏析

--17.3 《关山月》赏析

-17.4 《远别离》赏析

--17.4 《远别离》赏析

第十八章 李白(下)

-18.1 李白五七言律诗特点

--18.1 李白五七言律诗特点

-18.2 《赠孟浩然》赏析

--18.2 《赠孟浩然》赏析

-18.3 《登金陵凤凰台》赏析

--18.3 《登金陵凤凰台》赏析

-18.4 《渡荆门送别》赏析

--18.4 《渡荆门送别》赏析

-第十七—十八章习题

第十九章 杜甫(上)

-19.1 杜甫生平

--19.1 杜甫生平

-19.2 杜甫的创作

--19.2 杜甫的创作

-19.3 《哀江头》赏析

--19.3 《哀江头》赏析

-19.4 《赠卫八处士》赏析

--19.4 《赠卫八处士》赏析

第二十章 杜甫(下)

-20.1 五言律诗综述和《月夜》赏析

--20.1 五言律诗综述和《月夜》赏析

-20.2 七言律诗综述

--20.2 七言律诗综述

-20.3 《登高》赏析

--20.3 《登高》赏析

-20.4 《蜀相》

--20.4 《蜀相》

-20.5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20.5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第十九—二十章习题

第二十一章 唐代散文(上)

-21.1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刘占召)

--21.1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刘占召)

第二十二章 唐代散文(下)

-22.1 韩愈《祭十二郎文》(刘占召)

--22.1 韩愈《祭十二郎文》(刘占召)

-第二十一至第二十二章习题

第二十三章 中唐诗(一)

-23.1 中唐历史与中唐诗综述

--23.1 中唐历史与中唐诗综述

-23.2 韩愈生平及韩诗总论

--23.2 韩愈生平及韩诗总论

-23.3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朗读与背景

--23.3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朗读与背景

-23.4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一部分赏析

--23.4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一部分赏析

-23.5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二部分赏析

--23.5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二部分赏析

-23.6 韩愈其他诗歌

--23.6 韩愈其他诗歌

-第二十三章习题

第二十四章 中唐诗(二)

-24.1 韦应物诗与韦应物生平

--24.1 韦应物诗与韦应物生平

-24.2 《寄李儋元锡》赏析

--24.2 《寄李儋元锡》赏析

-24.3 柳宗元生平及其诗

--24.3 柳宗元生平及其诗

-24.4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赏析

--24.4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赏析

-24.5 韦应物、柳宗元其他诗歌

--24.5 韦应物、柳宗元其他诗歌

-第二十四章习题

第二十五章 中唐诗(三)

-25.1 刘禹锡生平及其诗总评

--25.1 刘禹锡生平及其诗总评

-25.2 《西塞山怀古》赏析

--25.2 《西塞山怀古》赏析

-25.3 李贺生平及诗总评

--25.3 李贺生平及诗总评

-25.4 《李凭箜篌引》赏析

--25.4 《李凭箜篌引》赏析

-25.5 刘禹锡李贺其他诗歌

--25.5 刘禹锡李贺其他诗歌

-第二十五章习题

第二十六章 白居易(上)

-26.1 白居易生平及文学主张

--26.1 白居易生平及文学主张

-26.2 《长恨歌》朗读

--26.2 《长恨歌》朗读

-26.3 《长恨歌》第一段赏析

--26.3 《长恨歌》第一段赏析

-26.4 《长恨歌》第二段赏析

--26.4 《长恨歌》第二段赏析

第二十七章 白居易(下)

-27.1 《长恨歌》第三段赏析

--27.1 《长恨歌》第三段赏析

-27.2 《长恨歌》第四段赏析

--27.2 《长恨歌》第四段赏析

-27.3 《长恨歌》文本结构及艺术特点

--27.3 《长恨歌》文本结构及艺术特点

-27.4 关于《长恨歌》的学术争鸣

--27.4 关于《长恨歌》的学术争鸣

-第二十六—二十七章习题

第二十八章 晚唐诗(上)

-28.1 杜牧与杜牧诗论

--28.1 杜牧与杜牧诗论

-28.2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赏析

--28.2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赏析

-28.3 《早雁》赏析

--28.3 《早雁》赏析

-28.4 《赠别》赏析

--28.4 《赠别》赏析

-28.5 其他诗赏析

--28.5 其他诗赏析

-第二十八章习题

第二十九章 晚唐诗(下)

-29.1 李商隐生平与诗评

--29.1 李商隐生平与诗评

-29.2 《无题》赏析

--29.2 《无题》赏析

-29.3 《安定城楼》和《隋宫》赏析

--29.3 《安定城楼》和《隋宫》赏析

-29.4 罗隐诗

--29.4 罗隐诗

-29.5 晚唐其他诗人

--29.5 晚唐其他诗人

-第二十九章习题

第三十章 唐五代词(上)

-30.1 什么是词?

--30.1 什么是词?

-30.2 词的起源

--30.2 词的起源

-30.3 词的南方特点

--30.3 词的南方特点

-30.4 唐五代词概况

--30.4 唐五代词概况

-30.5 李白《菩萨蛮》赏析

--30.5 李白《菩萨蛮》赏析

-30.6 《忆秦娥》赏析

--30.6 《忆秦娥》赏析

-第三十章习题

第三十一章 唐五代词(中)

-31.1 花间词

--31.1 花间词

-31.2 《花间集》及前后蜀词人

--31.2 《花间集》及前后蜀词人

-31.3 温庭筠《更漏子》赏析

--31.3 温庭筠《更漏子》赏析

-31.4 韦庄《菩萨蛮》赏析

--31.4 韦庄《菩萨蛮》赏析

-31.5 鹿虔扆《临江仙》赏析

--31.5 鹿虔扆《临江仙》赏析

-第三十一章习题

第三十二章 唐五代词(下)

-32.1 南唐历史与南唐词

--32.1 南唐历史与南唐词

-32.2 冯延巳《鹊踏枝》赏析

--32.2 冯延巳《鹊踏枝》赏析

-32.3 李璟与李煜

--32.3 李璟与李煜

-32.4 《浪淘沙》赏析

--32.4 《浪淘沙》赏析

-32.5 《虞美人》赏析

--32.5 《虞美人》赏析

-第三十二章习题

12.7 《登楼赋》赏析(下)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