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 >  第十九章 杜甫(上) >  19.2 杜甫的创作 >  19.2 杜甫的创作

返回《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19.2 杜甫的创作在线视频

19.2 杜甫的创作

下一节:19.3 《哀江头》赏析

返回《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19.2 杜甫的创作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下面说说杜甫的诗歌

杜甫的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

安史之乱前后的现实生活

和社会矛盾

因而被人们称为 诗史

这一点是学术界所一致公认

杜甫的生活

和创作主要在安史之乱前后

安史之乱之前呢留下的作品不多

但是有像《丽人行》《兵车行》

等一些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等一些作品已经成为杜甫的

重要的现实主义

的代表作

已经较为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

之前当时的社会的贫富不均

人们的生活苦难

最典型的是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这两句

杜甫的诗诸体兼备

无体不工

沉郁顿挫

律切精深

被后世尊称为 诗圣

杜甫被称为 诗圣 是当之无愧的

古往今来没有哪位诗人

能跟杜甫相提并论的

这个超越杜甫的没有

只有李白可以跟他相提并论

同李白相比 杜甫的诗思想单纯得多

他是儒家思想的典型

忧国忧民的思想贯穿着他的

一生和主要的诗歌创作

杜甫的诗内容博大精深

安史之乱前后各种各样的

社会矛盾和现实生活

都在他的诗中得到广泛

而深刻的反映

他的诗歌堪称唐朝由盛而衰的诗史

又有同时的史书所不及者

有一些史书没有记载的

在杜甫诗里也得到很好的反映

在研究杜甫的学者当中

注意到他关于成都和梓州的

几次兵乱等等的记载

就是一般的史书所没有记载的

杜甫啊他的诗忠实地 自觉地

深刻地 广泛地

反映了自己所生活的时代

他的诗歌的现实性和

人民性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深刻的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

作者忧念时局

关心社稷 是杜甫爱国思想的

突出表现

同时呢作为一个大诗人

他的诗的题材也很广阔

他还有许多描绘山水

题画咏物之作

在同类作品中也是佼佼者

他的咏物诗继承了托物言志的传统

并有所发展

杜甫还有一些咏物诗讽谕时事

揭露诛求

就是统治者的横征暴敛

他也写先一些爱子心切

伉俪情笃 友朋谊深的

这些爱情和友情的作品

杜甫诗的整个的风格

人们历来用 沉郁顿挫

四个字来概括它

形成这样一个沉郁顿挫的风格

与诗人的性格和遭遇有关

其次跟他的审美理想也有关系

因为他一生颠沛流离

遭受了太多的苦难

所以使得他的诗风就显得沉郁

他在文学上有极高的造诣

善于用典型的方法从众多的事物中

选有最典型代表者

他既追求宏观的惊世骇俗

又追求微观

的豪发无爽 使二者相互统一

追求这样的审美效果

他的诗寓意深远

表达一波三折 这也是顿挫的含意

杜甫诗歌创作 他以议论为诗

杜诗众体皆备

但七律的成就尤高

杜甫差不多写了157首七言律诗

把唐代的七言律诗的

创作推到了最高峰

下面我们引用几段古人对

杜甫诗的评论

我们看一看

首先是元稹写的

《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

这一段文字是最有名的

至于子美 盖所谓上薄风骚

下该沈宋

言夺苏李 气吞曹刘

掩颜谢之孤高

杂徐庾之流丽

尽得古今之体势

而兼文人之所独专矣

诗人以来

未有如子美者

这是最早的一个

全面评价杜甫诗歌的文字

对他呢也是评价最高的

至于子美

所谓上薄风骚

下该沈宋

上薄风骚 能够接近诗经 楚辞

薄是靠近的意思 接近

因为在

古代文人心目中

诗经代表着中国诗歌的最高成就

或者讲诗经楚辞代表着

诗歌最高成就

称他上薄风骚

既写出他对诗骚的继承

又写出他的水平之高

下盖沈宋 沈宋是我们前面一再

提到的沈佺期 宋之问

这两位在初唐诗坛上使得

五言律诗基本定型

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言夺苏李

气吞曹刘

苏李呢是苏武和李陵

这两个在五言诗的创作中

有重大贡献的

但是后人从宋代开始就有人指出

相传苏武 李陵的那几首诗

并不一定是苏武

李陵所写

人们一般认为 五言诗是到

东汉后期才开始大量出现

而苏武和李陵都是

西汉汉武帝时期的人

或者说西汉前期的人

气吞曹刘

曹是指曹植

刘桢 也就是建安诗人

掩颜谢之孤高

颜谢 是颜延之 谢灵运

是刘宋时期

就是南朝刘宋时期的几个元嘉诗人

杂徐庾之流丽

徐庾 徐是徐陵 庾是庾信

这两个是六朝后期的诗人

尽得古今之体势

而兼文人之所独专矣

对于结论是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大家是确实把他提到了

空前的地步

有诗人以来没有一个

比得上杜子美的

所以这一点评价是极高的

而且呢他是最早对杜甫的诗

做这么高度评价的人

后代的人基本上都

跃不出元稹的评价

宋陈师道《后山诗话》

苏轼说

子瞻谓杜诗 韩文

颜书 左史 皆集大成者也

我们这里注意到杜甫的诗

是诗当中集大成者

集大成者

乔亿《剑溪说诗》又说

观宗忠简临终诵杜诗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文信国在燕狱中

集杜至二百首

且曰 凡吾所欲言者

子美先代为言之

则杜诗之为百世师者

岂徒在文辞格律间哉

宗忠简是北宋末年的

著名爱国将领宗泽

他到临死啊还诵杜甫的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两句诗也很好地

概括了宗泽壮志未酬

而身先死那种人生的体验

文信国是文天祥

文天祥在大都的监狱里集了

二百首杜甫的诗

把杜甫的诗句另外

集写成一首首的诗

证明杜甫的诗跟他的思想是一致的

这说明杜甫的诗对后代的历代的

爱国者的启示和影响

朱庭珍的《筱园诗话》就说

学老杜诗有八字诀

曰学其开阔顿挫

沉郁动荡 就这八个字

开阔顿挫 沉郁动荡

此工部独至之诣 他人莫及

顾开阖顿挫之奇

妙在用笔 沉郁动荡之奇

妙在气味 求用笔

须悟会于字句之先

求气味 须体验于字句之外

执杜以求杜 执诗以求诗

终莫能得其神髓

我认为这开阖顿挫 沈郁动荡

八个字概括的是很精辟的

刘熙哉也说杜诗高大深 俱不可及

吐弃到人所不能吐弃 为高

涵茹到人所不能涵茹 为大

曲折到人所不能曲折 为深

用高大深三个字来概括杜甫的诗

也是精辟的

也是精辟的

杜甫是一位划时代的诗人

他集中了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

传统和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之大成

以其博大精深的诗篇

在盛唐末期将现实主义诗歌

推向了新的高峰

直接开启了中唐的新乐府运动

杜甫的诗一直是

历代诗人所效法的榜样

关于杜甫的诗的论述

我们就说这到里

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课程列表:

第一章 总论

-1.1 总论

--大学语文教育的历史及作用

--课程介绍

-1.2 诗经概述

--诗经概述

--孔子编纂说及非孔子编纂说

--诗经的内容、艺术特色及传播

--采诗说

-1.3 讨论

--《诗经》有怎样的艺术特色?

-第一章习题

第二章 诗经

-2.1 卫风.伯兮

--介绍

--《伯兮》赏析

-2.2 王风.黍离

--介绍

--《黍离》赏析

--“黍离麦秀”的文化现象

-2.3 讨论

--你从《卫风·伯兮》中读出了哪些情感?

-第二章习题

第三章 屈原

-3.1 屈原与楚辞

--3.1 屈原与楚辞

-3.2 《湘夫人》朗读及背景分析

--3.2 《湘夫人》朗读及背景分析

-3.3 《湘夫人》赏析

--3.3 《湘夫人》赏析

-3.4 《湘夫人》艺术分析与比较分析

--3.4 《湘夫人》艺术分析与比较分析

-第三章习题

第四章 先秦散文(上)

-4.1 先秦散文总论与老子其人

--4.1 先秦散文总论与老子其人

-4.2 《老子》内容、艺术

--Video

-4.3 《曲则全》为天下式

--4.3 《曲则全》为天下式

-4.4 《曲则全》“不自见”

--4.4 《曲则全》“不自见”

-4.5 《曲则全》内容归纳、艺术

--4.5 《曲则全》内容归纳、艺术

-第四章习题

第五章 先秦散文(下)

-5.1 《庄子》总论

--5.1 《庄子》总论

-5.2 《山木》

--5.2.1 《山木》(上)

--5.2.2 《山木》(下)

-5.3 《大学》概说

--5.3.1 《大学》概说

--5.3.2 《大学》赏析

-第五章习题

第六章 春秋左传

-6.1 《左传》简介

--6.1 《左传》简介

-6.2 《郑伯克段于鄢》

--6.2.1 《郑伯克段于鄢》(一)

--6.2.2 《郑伯克段于鄢》(二)

--6.2.3 《郑伯克段于鄢》(三)

--6.2.4 《郑伯克段于鄢》(四)

--6.2.5 《郑伯克段于鄢》(五)

-第六章习题

第七章 秦汉文

-7.1 李斯《谏逐客书》

--7.1 李斯《谏逐客书》

-7.2 《谏逐客书》赏析

--7.2 《谏逐客书》赏析

-第七章习题

第八章 汉魏六朝诗(一)

-8.1 汉乐府总论

--8.1 汉乐府总论

-8.2 《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8.2 《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8.3 古诗十九首总论

--8.3 古诗十九首总论

-8.4 《行行重行行》赏析

--8.4 《行行重行行》赏析

-第八章习题

第九章 汉魏六朝诗(二)

-9.1 建安诗歌

--9.1 建安诗歌

-9.2 曹操及其诗

--9.2 曹操及其诗

-9.3 《蒿里行》赏析

--9.3 《蒿里行》赏析

-9.4 曹丕及其诗

--9.4 曹丕及其诗

-9.5 《燕歌行》赏析

--9.5 《燕歌行》赏析

-第九章习题

第十章 汉魏六朝诗(三)

-10.1 陶渊明及其诗

--10.1 陶渊明及其诗

-10.2 《读山海经》赏析

--10.2 《读山海经》赏析

-10.3 鲍照及其诗

--10.3 鲍照及其诗

-10.4 《代出自蓟北门行》赏析

--10.4 《代出自蓟北门行》赏析

-第十章习题

第十一章 汉魏六朝诗(四)

-11.1 谢朓与“永明体”

--11.1 谢朓与“永明体”

-11.2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赏析

--11.2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赏析

-11.3 南朝乐府民歌

--11.3 南朝乐府民歌

-11.4 《西洲曲》赏析

--11.4 《西洲曲》赏析

-第十一章习题

第十二章 汉魏六朝文(上)

-12.1 六朝文、赋

--12.1 六朝文、赋

-12.2 王粲

--12.2 王粲

-12.3 王粲《登楼赋》

--12.3 王粲《登楼赋》

-12.4 楼址考订

--12.4 楼址考订

-12.5 《登楼赋》赏析(上)

--12.5 《登楼赋》赏析(上)

-12.6 《登楼赋》赏析(中)

--12.6 《登楼赋》赏析(中)

-12.7 《登楼赋》赏析(下)

--12.7 《登楼赋》赏析(下)

-12.8 《登楼赋》小结

--12.8 《登楼赋》小结

-第十二章习题

第十三章 汉魏六朝文(下)

-13.1 丘迟与《与陈伯之书》

--13.1 丘迟与《与陈伯之书》

-13.2 《与陈伯之书》赏析(上)

--13.2 《与陈伯之书》赏析(上)

-13.3 《与陈伯之书》赏析(中)

--13.3 《与陈伯之书》赏析(中)

-13.4 《与陈伯之书》赏析(下)

--13.4 《与陈伯之书》赏析(下)

-13.5 《与陈伯之书》小结

--13.5 《与陈伯之书》小结

-第十三章习题

第十四章 初盛唐诗

-14.1 唐代历史及唐诗兴盛原因

--14.1 唐代历史及唐诗兴盛原因

-14.2 唐诗盛况及初唐诗

--14.2 唐诗盛况及初唐诗

-14.3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综述

--14.3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综述

-14.4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一段

--14.4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一段

-14.5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二段

--14.5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二段

-14.6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归纳与拓展

--14.6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归纳与拓展

-第十四章习题

第十五章 盛唐山水田园诗

-15.1 总论

--15.1 总论

-15.2 王维与其诗

--15.2 王维与其诗

-15.3 王维《终南山》赏析

--15.3 王维《终南山》赏析

-15.4 王维《渭川田家》赏析

--15.4 王维《渭川田家》赏析

-15.5 孟浩然与其诗

--15.5 孟浩然与其诗

-15.6 《秋登万山寄张五》赏析

--15.6 《秋登万山寄张五》赏析

-第十五章习题

第十六章 盛唐边塞诗

-16.1 唐代边塞诗总论

--16.1 唐代边塞诗总论

-16.2 高适与其诗

--16.2 高适与其诗

-16.3 《燕歌行》背景

--16.3 《燕歌行》背景

-16.4 《燕歌行》赏析(上)

--16.4 《燕歌行》赏析(上)

-16.5 《燕歌行》赏析(下)

--16.5 《燕歌行》赏析(下)

-16.6 《燕歌行》归纳、拓展

--16.6 《燕歌行》归纳、拓展

-第十六章习题

第十七章 李白(上)

-17.1 李白生平

--17.1 李白生平

-17.2 李白诗歌的内容与特点

--17.2 李白诗歌的内容与特点

-17.3 《关山月》赏析

--17.3 《关山月》赏析

-17.4 《远别离》赏析

--17.4 《远别离》赏析

第十八章 李白(下)

-18.1 李白五七言律诗特点

--18.1 李白五七言律诗特点

-18.2 《赠孟浩然》赏析

--18.2 《赠孟浩然》赏析

-18.3 《登金陵凤凰台》赏析

--18.3 《登金陵凤凰台》赏析

-18.4 《渡荆门送别》赏析

--18.4 《渡荆门送别》赏析

-第十七—十八章习题

第十九章 杜甫(上)

-19.1 杜甫生平

--19.1 杜甫生平

-19.2 杜甫的创作

--19.2 杜甫的创作

-19.3 《哀江头》赏析

--19.3 《哀江头》赏析

-19.4 《赠卫八处士》赏析

--19.4 《赠卫八处士》赏析

第二十章 杜甫(下)

-20.1 五言律诗综述和《月夜》赏析

--20.1 五言律诗综述和《月夜》赏析

-20.2 七言律诗综述

--20.2 七言律诗综述

-20.3 《登高》赏析

--20.3 《登高》赏析

-20.4 《蜀相》

--20.4 《蜀相》

-20.5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20.5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第十九—二十章习题

第二十一章 唐代散文(上)

-21.1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刘占召)

--21.1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刘占召)

第二十二章 唐代散文(下)

-22.1 韩愈《祭十二郎文》(刘占召)

--22.1 韩愈《祭十二郎文》(刘占召)

-第二十一至第二十二章习题

第二十三章 中唐诗(一)

-23.1 中唐历史与中唐诗综述

--23.1 中唐历史与中唐诗综述

-23.2 韩愈生平及韩诗总论

--23.2 韩愈生平及韩诗总论

-23.3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朗读与背景

--23.3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朗读与背景

-23.4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一部分赏析

--23.4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一部分赏析

-23.5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二部分赏析

--23.5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二部分赏析

-23.6 韩愈其他诗歌

--23.6 韩愈其他诗歌

-第二十三章习题

第二十四章 中唐诗(二)

-24.1 韦应物诗与韦应物生平

--24.1 韦应物诗与韦应物生平

-24.2 《寄李儋元锡》赏析

--24.2 《寄李儋元锡》赏析

-24.3 柳宗元生平及其诗

--24.3 柳宗元生平及其诗

-24.4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赏析

--24.4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赏析

-24.5 韦应物、柳宗元其他诗歌

--24.5 韦应物、柳宗元其他诗歌

-第二十四章习题

第二十五章 中唐诗(三)

-25.1 刘禹锡生平及其诗总评

--25.1 刘禹锡生平及其诗总评

-25.2 《西塞山怀古》赏析

--25.2 《西塞山怀古》赏析

-25.3 李贺生平及诗总评

--25.3 李贺生平及诗总评

-25.4 《李凭箜篌引》赏析

--25.4 《李凭箜篌引》赏析

-25.5 刘禹锡李贺其他诗歌

--25.5 刘禹锡李贺其他诗歌

-第二十五章习题

第二十六章 白居易(上)

-26.1 白居易生平及文学主张

--26.1 白居易生平及文学主张

-26.2 《长恨歌》朗读

--26.2 《长恨歌》朗读

-26.3 《长恨歌》第一段赏析

--26.3 《长恨歌》第一段赏析

-26.4 《长恨歌》第二段赏析

--26.4 《长恨歌》第二段赏析

第二十七章 白居易(下)

-27.1 《长恨歌》第三段赏析

--27.1 《长恨歌》第三段赏析

-27.2 《长恨歌》第四段赏析

--27.2 《长恨歌》第四段赏析

-27.3 《长恨歌》文本结构及艺术特点

--27.3 《长恨歌》文本结构及艺术特点

-27.4 关于《长恨歌》的学术争鸣

--27.4 关于《长恨歌》的学术争鸣

-第二十六—二十七章习题

第二十八章 晚唐诗(上)

-28.1 杜牧与杜牧诗论

--28.1 杜牧与杜牧诗论

-28.2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赏析

--28.2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赏析

-28.3 《早雁》赏析

--28.3 《早雁》赏析

-28.4 《赠别》赏析

--28.4 《赠别》赏析

-28.5 其他诗赏析

--28.5 其他诗赏析

-第二十八章习题

第二十九章 晚唐诗(下)

-29.1 李商隐生平与诗评

--29.1 李商隐生平与诗评

-29.2 《无题》赏析

--29.2 《无题》赏析

-29.3 《安定城楼》和《隋宫》赏析

--29.3 《安定城楼》和《隋宫》赏析

-29.4 罗隐诗

--29.4 罗隐诗

-29.5 晚唐其他诗人

--29.5 晚唐其他诗人

-第二十九章习题

第三十章 唐五代词(上)

-30.1 什么是词?

--30.1 什么是词?

-30.2 词的起源

--30.2 词的起源

-30.3 词的南方特点

--30.3 词的南方特点

-30.4 唐五代词概况

--30.4 唐五代词概况

-30.5 李白《菩萨蛮》赏析

--30.5 李白《菩萨蛮》赏析

-30.6 《忆秦娥》赏析

--30.6 《忆秦娥》赏析

-第三十章习题

第三十一章 唐五代词(中)

-31.1 花间词

--31.1 花间词

-31.2 《花间集》及前后蜀词人

--31.2 《花间集》及前后蜀词人

-31.3 温庭筠《更漏子》赏析

--31.3 温庭筠《更漏子》赏析

-31.4 韦庄《菩萨蛮》赏析

--31.4 韦庄《菩萨蛮》赏析

-31.5 鹿虔扆《临江仙》赏析

--31.5 鹿虔扆《临江仙》赏析

-第三十一章习题

第三十二章 唐五代词(下)

-32.1 南唐历史与南唐词

--32.1 南唐历史与南唐词

-32.2 冯延巳《鹊踏枝》赏析

--32.2 冯延巳《鹊踏枝》赏析

-32.3 李璟与李煜

--32.3 李璟与李煜

-32.4 《浪淘沙》赏析

--32.4 《浪淘沙》赏析

-32.5 《虞美人》赏析

--32.5 《虞美人》赏析

-第三十二章习题

19.2 杜甫的创作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