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 >  第二十一章 唐代散文(上) >  21.1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刘占召) >  21.1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刘占召)

返回《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21.1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刘占召)在线视频

21.1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刘占召)

下一节:22.1 韩愈《祭十二郎文》(刘占召)

返回《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21.1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刘占召)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好

这节课呢

我们讲授李白的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那么李白呢

是我国著名的诗人

号称诗仙

唐代人呢

对于李白就有诗仙的这样一种感觉

比如说

唐代诗人郑谷曾经写过《读李白集》

那么这是一个诗歌呢

就是对李白的一个总体的印象

他说何事文星与酒星

一时钟在李先生

高吟大醉三千首

留著人间伴月明

那么郑谷的这首诗里边

他提到了三点

一个是文章

一个是酒

一个是明月

那么这三点呢

可以说对于李白的一个总体的印象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这一篇课文呢

主要的还是一次非常轻松的

尽情欢饮的兄弟的一个宴饮

那么这次宴饮

中间产生了一部传诵千古的

这样一个诗序

那么这一次普通的宴会

因为李白的这样一篇简短的序言

成为一次历史上极富盛名的派对

那么这样一次派对到底是什么情况

有什么样的艺术魅力

大家呢一起来领略

首先我给大家讲一讲

李白创作这篇作品的

这样一个时代背景

李白出生于公元701年

字太白

他的出生地点呢

据说是在中亚的碎叶城

也就是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

五岁时呢

他家里边搬到了绵州

也就是今天的四川的江油

五岁以后

在江油过的是读书

还有任侠的生活

唐代人魏颢在《李翰林集序》里边

对李白

他的形象有过非常传神的一个表达

他说李白眸子迥然

哆如饿虎

或时束带

风流蕴藉

少任侠 手刃数人

那么李白是亲自有过杀人经验的

而且呢

他的眼睛很明亮

声音呢

非常的洪亮

他长得风流蕴藉

李白呢在他的一首诗歌里边

曾经对自己的这个武功呢

也有过很好的表露

他说一射两虎穿

转背落双鸢

那么他的这个剑术呢是非常好

这虽然是他后来的一种表白

那么射一发箭

能够杀死两只老虎

转过身来

又能够

抬手就能够射掉两只飞鸟

可以看出李白精湛的剑术技艺

李白在26岁到27岁时

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

他曾经拿了一把剑

离别了自己的故乡和亲人

他和唐代的其他诗人一样

到今天的湖北 江苏等地呢

去游览

那么这一次游览呢

李白呢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也产生了很多的名作

从开元十七年以后

到开元二十七年

李白到湖北的安陆

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孝感市

度过了十年的时间

我们今天的这篇课文

就是李白创作于安陆的

这一期的作品

大约是创作于开元二十一年前后

那么桃花园呢可能是

在安陆兆山的这个桃花岩

这一时期呢

也是李白一生当中

比较快意的一个时期

他在安陆呢

首先是娶亲结婚了

二十七岁时

娶了宰相许圉师的孙女

许圉师是唐高宗时期的左相

那么李白曾经在《上安州裴长使书》

里边说 见乡人相如大夸云梦之事

云楚有七泽

遂来观焉

而许相公家见招

妻以孙女

便憩迹于此

至移三霜矣

李白的这一次婚姻

虽然娶的是故相的孙女

但是呢

对于李白他的这个名声的提高呢

社会影响的提高

都有很大的作用

李白曾经有四次婚姻

那么这是魏颢《李翰林集序》

里边的记载

那么他第一次呢

娶的是这个许圉师的孙女

最后一次呢

是娶的宗楚客的孙女

宗楚客也是武后朝的宰相

这两次婚姻呢

都对李白的这样一种社会影响呢

有一个很大的帮助

这篇课文《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在最初的版本里边

《文苑英华》和《唐文粹》的

这个记载都是

《春夜宴从弟桃园序》

只是在《古文观止》这个

题目才有了改动

写作《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那么这里边的诸从弟到底是谁呢

在李白的集子当中

被称作从弟的有李之遥 李昭

李延年 李幼成 李令问等人

李幼成和李令问是和李白呢

在安陆这个隐居的时间里边呢

交往非常密切

可能这里边的诸从弟是

李幼成和李令问

那么李白和这些诸从弟有没有

很深的这种血缘关系呢

这些大家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们先看一看唐代人对于

李白他的家庭的一种记载

唐代的唐太宗时期李阳冰曾经为

李白写了一首叫《草堂集序》

在这里边说李白是

凉武昭王九世孙

那么凉武昭王呢叫李�

他是唐代皇帝的元祖

据此记载呢

李白应该是皇族

但是

李白他在这一篇文章里边

记载说是 中叶非罪 谪居条支

那么李白的祖先呢

曾经因为犯过罪

被贬官到中亚

西域

易姓与名

神龙之始 逃归于蜀

复指李树而生伯阳

那么这是用的典故

意思是在神龙年间

这个李白的父亲

李客才逃回四川

那么这里边用的是逃

也就是说他肯定不是

一个正常的入境

这时候他们才改姓李

另外一个记载也是唐人范传正的

《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

这里边记载说李白的来历

那么

公之孙女搜于箱箧之中

得公之子伯禽手疏十数行

纸坏字缺 不能详备

那首先它这里边的记载呢

就有问题

那么李白的这个家谱

是坏掉的

不能详细的说明来源

约而计之

凉武昭王九世孙也

那么粗略地计算

可能是李�的九世孙

可以说

李白他是一个华侨的身份

那么后来呢

入境也是具有偷渡的色彩

那么

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这本著作

里边曾经对李白的

这样一个身世有过比较深入的考证

他说李白自称是凉武昭王

李�的九世孙

那么他跟唐王朝

这个皇室是同宗的

照此说

应该比唐玄宗李隆基要高两辈

如果以此

按这个标准来看

李白和别人李姓的称呼当中

有很多矛盾的地方

那么李白和唐代的皇室呢

有很多的交往

比如说他称皇室李延年为从兄

这实际上是降了两辈

那么他称李云为叔

降了三辈

称李贲为叔

降了四辈

称李晔为叔

降了两辈

称李阳冰为叔

降了一辈

称李�为弟

降了三辈

那么以此来算

那么李白他对于这个

李姓的人的这种称呼

那么就代表很大的随意性

在天宝元年颁布的诏令里边

唐玄宗是要求李�的

子孙能够有明确家谱的

要过来续谱

而且呢

家谱呢

要归宗正寺来管理

统一管理

但是李白此时

正受唐玄宗的这样一个恩宠

但他没有去落户

这可能他也拿不出足够的证据

所以李白此时的

他说诸从弟

到底是不是有血缘关系

我们是存疑的

明代学者胡应麟说

古今诗人出处

未有如太白之难定者

李白身世里边

带有很多的谜团

到今天呢

我们都未能去解释清晰

不过

不管是具有很好的血缘关系也好

还是没有血缘关系

正如陶渊明《杂诗》里边所说的

落地为兄弟

何必骨肉亲

李白他对兄弟呢

是非常的仗义的

也是非常的阔绰的

他在《上安州裴长史书》里边说

曩昔东游维扬

不�一年

散金三十余万

有落魄公子

悉皆济之

此则是白之轻财好施也

他为了一些陌生人

能够一年花掉三十万

那么这是他对人呢

非常阔绰的一面

再如李白跟杜甫的友谊是

我国诗坛上流传千古的一段佳话

那么在杜甫的这种回忆里边

这个李白跟他的

友谊是非常的深厚的

他们两个人一起讨论文艺

比如杜甫在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一篇

诗歌里边记载了说

醉眠共秋被

携手日同行

那么古代人

到了这种亲密的关系

是让我们现代的人呢感慨

他们喝醉了酒

能盖一床被子

平时游览风景能手拉着手

我们今人呢

也对此呢

感觉到做不到

那么杜甫还在另外一首诗里边说

何时一樽酒

重与细论文

这正是像这篇序文里记载的

那么杜甫呢和李白通过

喝酒来谈论文艺

那么这篇序文呢

正是这样一种场景

所谓的《宴集序》就是

序言前言的意思

古人在宴集的时候

喝酒的时候

经常会赋诗

诗写完以后

会推选一个人来做序

就像王羲之的《兰亭序》

那么这篇文章

正是这样一个作品

在这样一个春夜

李白呢与他的几个朋友

从弟秉烛夜游

欢宴赋诗

这样一个温馨的场景

一个高雅的聚会

李白呢

把它写得非常的神妙

非常的有气质

有气势

那么篇幅虽然很短小

但是非常的有韵味

那么下面呢我们和

大家来欣赏这一副作品

夫天地者

万物之逆旅也

光阴者 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

为欢几何 古人秉烛夜游 良有以也

这一段李白呢

先交代了时光易逝

良辰难在

要及时行乐的思想

逆旅就是旅舍

他认为呢

这个天地是万物的旅舍

光阴呢

我们这个匆匆的光阴

我们每个人呢

都是过客

那么从天地

他用了一个形容词

就是万物

光阴呢

他用的是百代

他的起篇呢

都是非常大的

这里边 逆旅

过客的比喻让人想象李白有一种

潇洒出尘 超乎凡俗的风度

宇宙尚且如此

人生呢无常

欢娱很短暂

更让人感觉到倍加珍惜

那么清代李扶九在

《古文笔法百篇》卷十四里边记载说

一次小小的宴集

但是起笔却从天地万物入手

这是何等的胸怀

那么可以说李白他的文章

一起笔就不同于寻常

他从对天地光阴的思考入手

用万物和百代

言空间的这种辽阔和时间的久远

用一个 而 字非常自然地

将话题转向到浮生

转向到人生

转向到对于世事人生的一种感慨

他的节奏呢

非常的简洁

也非常的自然

浮生若梦的典故

是说世事浮沉无定

就好像一场大梦

《庄子・刻意》篇里边记载了说

其生若浮

其死若休

也就是说

人生它是飘浮不定的

只有到死了以后

才感觉到在休息

浮生若梦还有一个典故

是《庄子・齐物篇》里边

记载 庄生晓梦迷蝴蝶 的故事

说庄子做了一个梦

梦见自己变成了一个

栩栩如生的蝴蝶

然后呢

他就迷失自我

不知道自己是变成了蝴蝶

还是蝴蝶变成了庄子

那么这都是感觉到人生

虚幻飘渺的一种感慨

所谓的秉烛夜游

这里边用的是

《古诗是十九首》的一个典故

《古诗十九首》里边记载了说

生年不满百

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 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 何能待来兹

那么人生不足百年

但是我们的忧愁啊

忧愁呢是非常的多的

忧愁上千年的担忧

白天非常短

夜晚非常长

那么怎么样去处理人生短暂呢

那就是增加游玩

增加欢娱的密度

所以呢 为乐当及时

我们俗话经常说

相约不如偶逢

也就是这个意思

从浮生如梦

为欢几何

到古人秉烛

我为夜宴

这里边作者呢

是用了一个宕开一笔的写法

借古人秉烛游宴

为自己这种欢宴呢

做开脱

他不直接说自己

先从古人说起

这样这个文章呢就显得有波澜

转折多姿

下面写到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大块假我以文章

阳春就是温暖的春天

烟景就是朦胧如烟的春景

春天的景象

大地生气盎然

所有的景物都非常有朦胧之美

所谓的大块

取自于庄子的《齐物论》

那么大块的意思呢

据清人俞樾

所说是大地的意思

所谓的文章

就是错综美丽的色彩

或者花纹

这里边讲的是锦绣般的自然景物

春 这个字前面加了一个阳字

那么就把春天的温暖

让人家感受到春天的温暖

看到了春天的多彩多姿

春天地气上升

形成了袅袅的青烟

弥漫于空中

给自然景物披上了一层轻纱

景 字前边加了一个 烟 字

那么就把这样一种景象描写出来

而且这一篇文章呢

写的是一个月夜之下

用一个烟景也恰如其分地表达

看眼前景色的这样一个特点

那么作者呢

把森罗万象的世间万物比喻成文章

给人以文采焕然

赏心悦目的感受

那么这一段呢

写的是美景在前

不容辜负

这两个句子呢

用的是拟人的手法

阳春和大地

作者呢都用了一个拟人的手法

好像是自己的玩伴 朋友

亲密无间

他们呢用美丽的景色来邀请自己

把绚烂的文章来献给自己

那么这可以看出李白他的一种

与自然做朋友的一种胸怀

下边写到会桃李(花)之芳园

序天伦之乐事

群季俊秀

皆为惠连 吾人咏歌

独惭康乐

桃李之芳园

有的版本呢

作桃花之芳园

这里的群季就是诸弟

就是古人呢

兄弟按年龄排列

称为伯仲叔季

这里边用了一个

谢惠连 谢康乐兄弟之间故事

这个谢惠连呢

是谢康乐

谢灵运的族弟

谢灵运是南朝刘宋时期著名的诗人

也是我国山水诗派的鼻祖

据南史记载

谢惠连年十岁能属文

族兄灵云加赏之

说谢惠连十岁的时候写的诗歌呢

非常的漂亮

他的同族的兄长谢灵运非常的欣赏

云 每有篇章

对惠连辄得佳语

谢灵运说

我之所以能写出优美的文章

只要我一见到谢惠连就能很有构思

能写出超凡脱俗的诗句

谢灵运曾经于永嘉西堂思诗

竟日不就

那么他在永嘉的西堂里边

构思诗篇

一整天都没有想到

忽梦见惠连

即得 池塘生春草

大以为工

做了一个梦梦到了谢惠连

然后就写出了 池塘生春草

园柳变鸣禽

这样的

他最得意的诗句

他认为这两句诗呢

是此语有神工

非吾语也

他因为做梦梦到了谢惠连

然后就想起这样的一个

如有神助的句子

他觉得呢

这是谢惠连给他的这样一种帮助

这样一种构思

那么在这里边

实际上用了谢惠连和谢康乐的

这样一个典故

意思是我自己的从弟们

都是像谢惠连一样写文章的妙手

而我呢

却不如谢康乐

谢灵运

这是一个自谦之词

那么这一段呢

写的是共享天伦之乐的一个画面

兄弟们一起共度良宵

这是每个人都非常有才华

他们即使写的文章不要求传千古

但是也能够自娱自乐

在这样一个良辰美景

恰当的时间

美好的情境

欢乐的气氛

怎能够不让人不生感慨

迸发诗情呢

下边写的是 幽赏未已

高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花

飞羽觞而醉月

不有佳咏

何伸雅怀 如诗不成

罚依金谷酒数

幽赏呢

就是幽雅地去欣赏月色

去欣赏桃花

高谈转清

清是清雅

这是他们谈论的话题呢

越来越清雅

于是他们坐在花丛中

进行开始的酒宴

每个人呢

推杯换盏

觥筹交错

喝了很多的酒

甚至于在月色下喝醉了

那么这样一个尽情的

欢快的一个场面

不写几首漂亮的诗歌

怎么能够来抒发此时美好的心情呢

如果谁诗写不好的话

那就依照石崇

晋代的石崇

在金谷园里边的聚会一样

写不出诗歌的就要罚酒三斗

羽觞是酒杯的意思

醉月是醉在月光之下

这个羽觞呢

前边用了一个飞字

就能够把李白这些人

觥筹交错

推杯换盏的快意之情表达出来

这虽然是用了

左思《吴都赋》飞觞举白这一个语词

那么这一个语词

刘良曾经注飞觞就是行觞疾如飞也

罚依金谷酒数 说的是晋代的

首富石崇曾经在洛阳有金谷园

他和朋友经常在园中饮酒赋诗

如果赋诗不成的话

那就要罚酒三斗

我们说罚酒都要喝三斗

可见当时人的酒量之大

我的导师孟二冬教授

在生前的时候

曾经跟我有过一次闲谈

讲的就是李白和白居易的酒量

这当然是一个玩笑话

他说李白在《将进酒》里边说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那李白一次就要喝三百杯酒

他的诗情是一种非常昂扬的

奋发的

迸发的

是喷薄而出的

但是白居易在《问刘十九》却是写道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那么朋友聚会只喝一杯酒

拿了一个小火炉

在一个将要下雪的傍晚

这明显是一种非常小资的情怀

从这样一个喝酒的姿态

就能看出李白和白居易

性格上的一种区别

台湾诗人余光中在

《寻李白》这首诗中说

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

就半个盛唐

那么他把李白喝酒的这个神态

表达得非常的完美

李白的这个诗歌

就是他如此豪饮的过程当中

迸发出来的

典型地展现出盛唐时的那样一种

奋发向上的情怀

通过疏解这篇课文

我们可以看到

李白是要表达一种良辰美景

兄弟相聚

要及时行乐的思想

那么及时行乐的乐

究竟有哪一些呢

这里边讲到了美景之乐

有天伦之乐

还有呢是酣饮赋诗之乐

那么这一篇文章

第一个特点呢

是抓住了 夜 这个立意

来作为全部文章行文的脉络

以 夜 字立意

比如说李白看到的烟景

实际上就是月光之下的一种景色

朦胧的景色

比如幽赏夜色

月下清谈

比如秉烛夜游

再比如花间喝酒

以至于饮至醉月

处处呢

都写了一个夜字

所以可以看出

古人呢

虽然像李白这样写文章

看起来看似不经意

不雕琢这样的一些诗人

实际上他写的文章呢

还是很讲究立意

特别是很注意抓住题目的

那么以 夜 为行文的脉络

这一个 夜 字

劈首从天地光阴发出了许多的异想

可以看出李白识见

这种不同于流俗

烟景而曰召

文章而曰假

说阳春呢

召我以烟景

大块假我以文章

把自然呢

都写得拟人化

这都是李白下字非常奇特的地方

跟别人的写法呢都非常不一样

写景则曰烟景

写赏则曰幽赏

也可以看到李白出口成章

每一词语呢

都是非常的华美的

写醉

那么就写醉月

那么这所有的一切

都说的是一个 夜 字

这是李白对于题目的体贴精细处

所有的这些文章

一句一转

一转一意

它每一句话都在表达一层意思

尺幅中具有排山倒海之势

短文之妙

无逾此篇

那么这一篇文章只有119个字

表达了多重意思

生发出一种让人奋发的

这样一个诗情

这可以看出

这篇文章呢

虽然非常短

但是写得非常的精妙

上述的评论呢

也是清代李扶九所编的

《古文笔法百篇》所记载的

明代人王志坚说

太白文萧散流丽

乃诗之余

他说这一篇文章

看起来呢

与其说是一篇散文

不如说是一篇诗歌

这个文章

仅扣题目

写了春天

写了月色

写了酒 花

写了兄

写了弟

有歌有酒

整个洋溢的是一种

快意人生的快慰之情

那么这些情感

这些景色

都充满了诗意

清代吴楚才叔侄所编写的

《古文观止》

评价这篇文章说是 发端数语

已见潇洒风尘之外

而转落层次 语无泛设

幽怀逸趣 辞短韵长

读之增人许多情思

吴楚才他们的评价呢

是非常到位的

说李白从开篇以来

就表现出一种潇洒风尘之外的气度

他对于光阴

对于天地的理解

就和我们流俗呢 不一样

那么他表现出一种幽怀逸趣

也是让我们非常的感动

读了这篇文章

能够让我们增加许多的情思

李白的文章它是一种天才的文章

他不是刻意去写作的

他写的笔势呢是大开大合

我们刚才讲到的

比如说从天地 光阴 一下子

就转到了浮生如梦

为欢几何

那么这样一个转折呢

是大跨度的

但是呢也是非常的明快

简洁的

所有的这一些

李白都体现出一种

行云流水的文章特点

潇洒飘逸的写作风采

那么李白这篇文章里边

所饱含的热情和昂扬的精神

让我们读来神清气爽

其中体现了李白热爱生活

热爱生命的这样一个性格特点

本文写作的第二个特点

就是充分体现了诗仙

李白与天地万物平等和谐

融合如一的关系

展现出作者宽阔的

胸襟和高度的自信

那么开篇从天地光阴说起

所说的景物都是万物

所说的时间是百代

那么这类词汇呢

都是非常扩大的修饰词

继而呢

作者说阳春

召我以烟景

大块假我以文章

好像阳春和大自然

大地都是作者呼之即来

平等相待的朋友一样

它们都会把最美好的文章

最美丽的色彩

奉献给我

那么李白这样的一种胸怀

来看待天地

看待光阴

体现出他睥睨万物的

一种伟人气质

李白呢

的确是他的眼光和胸怀

的确呢不同寻常

不仅是我们千百年之后

我们很感慨

或者很崇拜李白的

这样一种眼光和胸怀

即使在唐代像魏颢这些人

他们对李白也是非常崇拜的

他说在《李翰林集序》里边

魏颢说

自盘古划天地

天地之气艮于西南

剑门上断

横江下绝 岷 峨之曲 别为锦川

蜀之人无闻则已 闻则杰出

是生相如 君平 王褒 扬雄

降有陈子昂 李白 皆五百年矣

他认为

从盘古开天地以后

天气之气呀

聚集于西南

那么

这个四川的蜀中 锦川

这个地方就特别得钟灵毓秀

人杰地灵

那么这里边产生了像司马相如

严君平 王褒 扬雄这样的人物

到唐代又出现了陈子昂

李白这样的人物

他说四川这个地方的人

要么就是没有名声

要么就一出名

那就是全国闻名

那么他这里边提到李白的诞生

非常得具有圣人气质

是五百年才出一次的

那么这里的五百年

倒不是具体的说是相距

五百年才出一个人物

那么主要还是来表明李白

他的个性气质的不同寻常

李白他具有一种气质

这种气质呢我们可以说

现在有一个词汇叫秒杀

他能够在短暂的期间之内

让对方崇拜自己

感受到自己的这样一种伟大气质

比如说魏颢就是充分被

李白感动的这样一个人物

魏颢他开始的名字呢叫魏万

他后来呢

又改名叫魏炎

他叫魏万的时候

曾不远万里

命驾到江东去拜访李白

但这时候李白已经去游访天台山了

那么他又到天台山去追访李白

但不巧李白又从天台山返回到广陵

所以魏万呢又到广陵去拜见李白

那么可以看出

李白的精神气质

对于当时人的这种影响

李白平时的气质就如此

他酒后的这种气质呢

更加得让人家崇拜

比如他写的痛饮狂欢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比如李白写的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那么天子他都不搭理

他认为自己是仙人

别人也称赞他是仙人

这是杜甫在《饮中八仙》

里边对于李白的描述

那么我们这一篇课文

这是李白酒后之作

他对于天地自然的

那样一种呼之即来

招之即去的这样一种态度

就能看出这是一个伟人的气质

李白时常呢

被称为谪仙人

也就是仙人下凡

那么在唐像贺知章这样的人物

大诗人也为李白的这种风采

瞬间地迷倒

说李白至京师

舍于逆旅

贺知章闻其名 首访之

既奇其姿 复请所为文

出《蜀道难》以示之

读未完 称叹者数四

号为摘仙

解金龟换酒

与倾尽醉

期不间日

由是称誉光赫

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的时候

贺知章呢到李白的住处去拜访他

他看见李白的精神气质呢

非常的精彩

然后呢为李白的气质所迷倒

他后来呢

又被李白的这个文章所叹服

李白拿出了《蜀道难》的文章给他看

所以呢

他看完《蜀道难》之后

他惊叹李白是仙人下凡

是谪仙人

那么我们可以看出

李白这样的一种精神气质

他具有傲岸豪迈的气概和

蔑视世俗荣华

向往自由的这样一种精神 气质

自然而然让人想到了仙

所以呢

李白有诗仙的这种一种美誉

唐德宜《古文翼》卷八

他称赞李白是文章有仙气

他说 相如赋飘飘有凌云之气

太白文何独不然

那么我们读李白的文章

为他里边的精神气质所鼓舞

所感发

这就是李白能够感动人心的地方

那么这一篇文章

实际上也是如此

他没有刻意地去写这篇文章

那么他只是把自己的胸怀

气度展现出来

那么这一种潇洒不羁

率性而作的文章

让人家觉得是一种神来之笔

总之

这次兄弟之间的宴会

是一次普通的文人墨客的集会

经过诗仙李白的手

把它成功地展现出是一次

高雅的精神盛宴

李白呢

他也有浮生若梦的这个消极的思想

但是这种思想呢

并没有让他去消极地面对人生

而是让他更加珍惜眼前的

及时行乐的机会

李白是处于盛唐时期

这个时代呢

是一个非常自信乐观

朝气蓬勃的时代

虽然他感受到人生的短暂

像我们一样

我们都知道

人生是短暂的

欢娱也是短暂的

但是

他不为此黯然伤神

而且更加地珍惜光阴

秉烛夜游

与自己的兄弟一起观月赏花

饮酒作诗

高谈歌咏

这体现出一种潇洒阳光

朝气蓬勃的人生态度

著名的唐诗研究专家

林庚先生

在他的名著《诗人李白》里边

用盛唐气象和少年精神

来概括盛唐的诗歌

来概括李白的诗歌

他认为李白是站在

盛唐时代的顶峰之上

时代给了李白以自由而丰富的

想象和少年的解放的精神

李白的文章有着蓬勃的朝气

有着青春的绚丽

林庚先生说

少年没有苦闷吗

春天没有悲伤吗

然而那到底是少年的

春天的

这篇文章里边

李白也有人生苦短

浮生若梦的焦虑和迷茫

但是他的胸襟是那样的爽朗

阳光

能将这种感情写得扬眉吐气

神采飞扬

这就是李白的魅力所在

读过这篇文章

同学们可以思考这些问题

诗人在这次宴会上

感受到了哪些的乐事

另外

为什么李白虽然有

浮生若梦的慨叹

读起来这篇文章

并没有让人感觉到低沉呢

文章就讲到这里

谢谢大家

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课程列表:

第一章 总论

-1.1 总论

--大学语文教育的历史及作用

--课程介绍

-1.2 诗经概述

--诗经概述

--孔子编纂说及非孔子编纂说

--诗经的内容、艺术特色及传播

--采诗说

-1.3 讨论

--《诗经》有怎样的艺术特色?

-第一章习题

第二章 诗经

-2.1 卫风.伯兮

--介绍

--《伯兮》赏析

-2.2 王风.黍离

--介绍

--《黍离》赏析

--“黍离麦秀”的文化现象

-2.3 讨论

--你从《卫风·伯兮》中读出了哪些情感?

-第二章习题

第三章 屈原

-3.1 屈原与楚辞

--3.1 屈原与楚辞

-3.2 《湘夫人》朗读及背景分析

--3.2 《湘夫人》朗读及背景分析

-3.3 《湘夫人》赏析

--3.3 《湘夫人》赏析

-3.4 《湘夫人》艺术分析与比较分析

--3.4 《湘夫人》艺术分析与比较分析

-第三章习题

第四章 先秦散文(上)

-4.1 先秦散文总论与老子其人

--4.1 先秦散文总论与老子其人

-4.2 《老子》内容、艺术

--Video

-4.3 《曲则全》为天下式

--4.3 《曲则全》为天下式

-4.4 《曲则全》“不自见”

--4.4 《曲则全》“不自见”

-4.5 《曲则全》内容归纳、艺术

--4.5 《曲则全》内容归纳、艺术

-第四章习题

第五章 先秦散文(下)

-5.1 《庄子》总论

--5.1 《庄子》总论

-5.2 《山木》

--5.2.1 《山木》(上)

--5.2.2 《山木》(下)

-5.3 《大学》概说

--5.3.1 《大学》概说

--5.3.2 《大学》赏析

-第五章习题

第六章 春秋左传

-6.1 《左传》简介

--6.1 《左传》简介

-6.2 《郑伯克段于鄢》

--6.2.1 《郑伯克段于鄢》(一)

--6.2.2 《郑伯克段于鄢》(二)

--6.2.3 《郑伯克段于鄢》(三)

--6.2.4 《郑伯克段于鄢》(四)

--6.2.5 《郑伯克段于鄢》(五)

-第六章习题

第七章 秦汉文

-7.1 李斯《谏逐客书》

--7.1 李斯《谏逐客书》

-7.2 《谏逐客书》赏析

--7.2 《谏逐客书》赏析

-第七章习题

第八章 汉魏六朝诗(一)

-8.1 汉乐府总论

--8.1 汉乐府总论

-8.2 《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8.2 《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8.3 古诗十九首总论

--8.3 古诗十九首总论

-8.4 《行行重行行》赏析

--8.4 《行行重行行》赏析

-第八章习题

第九章 汉魏六朝诗(二)

-9.1 建安诗歌

--9.1 建安诗歌

-9.2 曹操及其诗

--9.2 曹操及其诗

-9.3 《蒿里行》赏析

--9.3 《蒿里行》赏析

-9.4 曹丕及其诗

--9.4 曹丕及其诗

-9.5 《燕歌行》赏析

--9.5 《燕歌行》赏析

-第九章习题

第十章 汉魏六朝诗(三)

-10.1 陶渊明及其诗

--10.1 陶渊明及其诗

-10.2 《读山海经》赏析

--10.2 《读山海经》赏析

-10.3 鲍照及其诗

--10.3 鲍照及其诗

-10.4 《代出自蓟北门行》赏析

--10.4 《代出自蓟北门行》赏析

-第十章习题

第十一章 汉魏六朝诗(四)

-11.1 谢朓与“永明体”

--11.1 谢朓与“永明体”

-11.2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赏析

--11.2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赏析

-11.3 南朝乐府民歌

--11.3 南朝乐府民歌

-11.4 《西洲曲》赏析

--11.4 《西洲曲》赏析

-第十一章习题

第十二章 汉魏六朝文(上)

-12.1 六朝文、赋

--12.1 六朝文、赋

-12.2 王粲

--12.2 王粲

-12.3 王粲《登楼赋》

--12.3 王粲《登楼赋》

-12.4 楼址考订

--12.4 楼址考订

-12.5 《登楼赋》赏析(上)

--12.5 《登楼赋》赏析(上)

-12.6 《登楼赋》赏析(中)

--12.6 《登楼赋》赏析(中)

-12.7 《登楼赋》赏析(下)

--12.7 《登楼赋》赏析(下)

-12.8 《登楼赋》小结

--12.8 《登楼赋》小结

-第十二章习题

第十三章 汉魏六朝文(下)

-13.1 丘迟与《与陈伯之书》

--13.1 丘迟与《与陈伯之书》

-13.2 《与陈伯之书》赏析(上)

--13.2 《与陈伯之书》赏析(上)

-13.3 《与陈伯之书》赏析(中)

--13.3 《与陈伯之书》赏析(中)

-13.4 《与陈伯之书》赏析(下)

--13.4 《与陈伯之书》赏析(下)

-13.5 《与陈伯之书》小结

--13.5 《与陈伯之书》小结

-第十三章习题

第十四章 初盛唐诗

-14.1 唐代历史及唐诗兴盛原因

--14.1 唐代历史及唐诗兴盛原因

-14.2 唐诗盛况及初唐诗

--14.2 唐诗盛况及初唐诗

-14.3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综述

--14.3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综述

-14.4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一段

--14.4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一段

-14.5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二段

--14.5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二段

-14.6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归纳与拓展

--14.6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归纳与拓展

-第十四章习题

第十五章 盛唐山水田园诗

-15.1 总论

--15.1 总论

-15.2 王维与其诗

--15.2 王维与其诗

-15.3 王维《终南山》赏析

--15.3 王维《终南山》赏析

-15.4 王维《渭川田家》赏析

--15.4 王维《渭川田家》赏析

-15.5 孟浩然与其诗

--15.5 孟浩然与其诗

-15.6 《秋登万山寄张五》赏析

--15.6 《秋登万山寄张五》赏析

-第十五章习题

第十六章 盛唐边塞诗

-16.1 唐代边塞诗总论

--16.1 唐代边塞诗总论

-16.2 高适与其诗

--16.2 高适与其诗

-16.3 《燕歌行》背景

--16.3 《燕歌行》背景

-16.4 《燕歌行》赏析(上)

--16.4 《燕歌行》赏析(上)

-16.5 《燕歌行》赏析(下)

--16.5 《燕歌行》赏析(下)

-16.6 《燕歌行》归纳、拓展

--16.6 《燕歌行》归纳、拓展

-第十六章习题

第十七章 李白(上)

-17.1 李白生平

--17.1 李白生平

-17.2 李白诗歌的内容与特点

--17.2 李白诗歌的内容与特点

-17.3 《关山月》赏析

--17.3 《关山月》赏析

-17.4 《远别离》赏析

--17.4 《远别离》赏析

第十八章 李白(下)

-18.1 李白五七言律诗特点

--18.1 李白五七言律诗特点

-18.2 《赠孟浩然》赏析

--18.2 《赠孟浩然》赏析

-18.3 《登金陵凤凰台》赏析

--18.3 《登金陵凤凰台》赏析

-18.4 《渡荆门送别》赏析

--18.4 《渡荆门送别》赏析

-第十七—十八章习题

第十九章 杜甫(上)

-19.1 杜甫生平

--19.1 杜甫生平

-19.2 杜甫的创作

--19.2 杜甫的创作

-19.3 《哀江头》赏析

--19.3 《哀江头》赏析

-19.4 《赠卫八处士》赏析

--19.4 《赠卫八处士》赏析

第二十章 杜甫(下)

-20.1 五言律诗综述和《月夜》赏析

--20.1 五言律诗综述和《月夜》赏析

-20.2 七言律诗综述

--20.2 七言律诗综述

-20.3 《登高》赏析

--20.3 《登高》赏析

-20.4 《蜀相》

--20.4 《蜀相》

-20.5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20.5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第十九—二十章习题

第二十一章 唐代散文(上)

-21.1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刘占召)

--21.1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刘占召)

第二十二章 唐代散文(下)

-22.1 韩愈《祭十二郎文》(刘占召)

--22.1 韩愈《祭十二郎文》(刘占召)

-第二十一至第二十二章习题

第二十三章 中唐诗(一)

-23.1 中唐历史与中唐诗综述

--23.1 中唐历史与中唐诗综述

-23.2 韩愈生平及韩诗总论

--23.2 韩愈生平及韩诗总论

-23.3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朗读与背景

--23.3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朗读与背景

-23.4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一部分赏析

--23.4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一部分赏析

-23.5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二部分赏析

--23.5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二部分赏析

-23.6 韩愈其他诗歌

--23.6 韩愈其他诗歌

-第二十三章习题

第二十四章 中唐诗(二)

-24.1 韦应物诗与韦应物生平

--24.1 韦应物诗与韦应物生平

-24.2 《寄李儋元锡》赏析

--24.2 《寄李儋元锡》赏析

-24.3 柳宗元生平及其诗

--24.3 柳宗元生平及其诗

-24.4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赏析

--24.4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赏析

-24.5 韦应物、柳宗元其他诗歌

--24.5 韦应物、柳宗元其他诗歌

-第二十四章习题

第二十五章 中唐诗(三)

-25.1 刘禹锡生平及其诗总评

--25.1 刘禹锡生平及其诗总评

-25.2 《西塞山怀古》赏析

--25.2 《西塞山怀古》赏析

-25.3 李贺生平及诗总评

--25.3 李贺生平及诗总评

-25.4 《李凭箜篌引》赏析

--25.4 《李凭箜篌引》赏析

-25.5 刘禹锡李贺其他诗歌

--25.5 刘禹锡李贺其他诗歌

-第二十五章习题

第二十六章 白居易(上)

-26.1 白居易生平及文学主张

--26.1 白居易生平及文学主张

-26.2 《长恨歌》朗读

--26.2 《长恨歌》朗读

-26.3 《长恨歌》第一段赏析

--26.3 《长恨歌》第一段赏析

-26.4 《长恨歌》第二段赏析

--26.4 《长恨歌》第二段赏析

第二十七章 白居易(下)

-27.1 《长恨歌》第三段赏析

--27.1 《长恨歌》第三段赏析

-27.2 《长恨歌》第四段赏析

--27.2 《长恨歌》第四段赏析

-27.3 《长恨歌》文本结构及艺术特点

--27.3 《长恨歌》文本结构及艺术特点

-27.4 关于《长恨歌》的学术争鸣

--27.4 关于《长恨歌》的学术争鸣

-第二十六—二十七章习题

第二十八章 晚唐诗(上)

-28.1 杜牧与杜牧诗论

--28.1 杜牧与杜牧诗论

-28.2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赏析

--28.2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赏析

-28.3 《早雁》赏析

--28.3 《早雁》赏析

-28.4 《赠别》赏析

--28.4 《赠别》赏析

-28.5 其他诗赏析

--28.5 其他诗赏析

-第二十八章习题

第二十九章 晚唐诗(下)

-29.1 李商隐生平与诗评

--29.1 李商隐生平与诗评

-29.2 《无题》赏析

--29.2 《无题》赏析

-29.3 《安定城楼》和《隋宫》赏析

--29.3 《安定城楼》和《隋宫》赏析

-29.4 罗隐诗

--29.4 罗隐诗

-29.5 晚唐其他诗人

--29.5 晚唐其他诗人

-第二十九章习题

第三十章 唐五代词(上)

-30.1 什么是词?

--30.1 什么是词?

-30.2 词的起源

--30.2 词的起源

-30.3 词的南方特点

--30.3 词的南方特点

-30.4 唐五代词概况

--30.4 唐五代词概况

-30.5 李白《菩萨蛮》赏析

--30.5 李白《菩萨蛮》赏析

-30.6 《忆秦娥》赏析

--30.6 《忆秦娥》赏析

-第三十章习题

第三十一章 唐五代词(中)

-31.1 花间词

--31.1 花间词

-31.2 《花间集》及前后蜀词人

--31.2 《花间集》及前后蜀词人

-31.3 温庭筠《更漏子》赏析

--31.3 温庭筠《更漏子》赏析

-31.4 韦庄《菩萨蛮》赏析

--31.4 韦庄《菩萨蛮》赏析

-31.5 鹿虔扆《临江仙》赏析

--31.5 鹿虔扆《临江仙》赏析

-第三十一章习题

第三十二章 唐五代词(下)

-32.1 南唐历史与南唐词

--32.1 南唐历史与南唐词

-32.2 冯延巳《鹊踏枝》赏析

--32.2 冯延巳《鹊踏枝》赏析

-32.3 李璟与李煜

--32.3 李璟与李煜

-32.4 《浪淘沙》赏析

--32.4 《浪淘沙》赏析

-32.5 《虞美人》赏析

--32.5 《虞美人》赏析

-第三十二章习题

21.1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刘占召)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