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 >  第七章 秦汉文 >  7.1 李斯《谏逐客书》 >  7.1 李斯《谏逐客书》

返回《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7.1 李斯《谏逐客书》在线视频

7.1 李斯《谏逐客书》

下一节:7.2 《谏逐客书》赏析

返回《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7.1 李斯《谏逐客书》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大家好

今天我们读一篇

李斯的《谏逐客书》

回顾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总有人对历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或者扭转乾坤

或者顺应潮流

今天我们要碰到的

就是在2200年前

两个左右着中国的局势

共同缔造了第一个

大一统帝国的两个人

李斯和秦始皇

鲁迅在他的《汉文学史纲》

里面这样写到

秦之文章

李斯一人而已

整个秦朝就谈到文章

就李斯一个人可以说

这就是李斯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一个方面秦朝享座很短

只有15年

另一个方面

离现在太久远了

那些资料没有保存下来

即使十五年里面也更是人才辈出

但是呢

很多资料没有保存下来

那李斯的文章是怎么保存下来呢

尤其是给他带来最大名声的

这篇文章《谏逐客书》是

怎么保存下来 的呢

是保存在《史记》里面

好《史记》有李斯列传

李斯列传全文收录了

《谏逐客书》这篇文章

所以我们现在还能看到

现在昂扬痛快的一篇论证文

我们来看李斯列传是

如何谈到这篇文章的背景的

会韩人郑国来间秦

以 作注溉渠

已而觉

秦宋室大臣皆言秦王曰

诸侯人来事秦着

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

请一切逐客

这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呢

郑国是韩国人

好我们来看这个地图

这是公元前249年的战国形势图

庞大的秦国在西边

那么它中部有一块绿色的

很小的区域

那就是韩国

所以

在这样的庞大的一个

猛狮旁边一个小的韩国

每天岌岌可危

所以呢

在秦始皇刚刚继位之初

他们就想到了一个计策

就是疲秦的政策

疲就是疲劳的疲

秦就是秦国的秦

就是使秦疲的一个计策

这样的计策

就是郑国他这个人呢

他是一个擅长水利工程的人

他到秦国游说秦王

去给他修一条灌溉用的渠

那这个渠呢就是后来

著名的郑国渠

秦王还真的听从了他的建议

郑国渠呢我们看这幅图

它是从泾河上游

引水然后沟通了

好几条南北向的河流

一直到石川河

并且 他的远景规划

还会继续往东到洛河

如果

修这样大的水利工程

必定会用到很多的人力物力

那样呢

秦国可能就没有余力再去惦记韩国

韩国就可以保得暂时的平安

这是韩国人的计策

但是呢

很快

这个计策败露了

被人发现了

但是

秦国人还是修完了它

那么

于是

就有秦国本国的宗室对秦王说

说这些六国来的人啊

都是替他们的君主来离间我们的

所以

请一切逐客

这个一切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一概

就是所有的

就像一刀切一样的

一概把所有的客卿

从六国来在秦国担任

官职的客卿

全都驱逐出境

而李斯亦在竹中

李斯是哪国人呢

是楚国上蔡人

所以

他也是六国来的人

所以他也要被逐

于是

他就乃上书曰

给秦始皇写了一封信

来劝谏不要逐客

于是

就是我们要读到的

这篇著名的《谏逐客书》

这个故事

这个逐客这个事发生在哪一年呢

发生在始皇十年

那么我们其实就会产生疑问

因为郑国渠开始

实施修建是哪一年呢

是始皇元年

也就是说在十年前

郑国实施了这个阴谋或者叫计策

那么十年之后

他们才想起来

因为这个原因逐客吗

有点说不通

那有没有别的解释呢

有的

我们来看

这个到哪里去找呢

《史记》秦始皇本纪

《史记 秦始皇本纪》

如何记录这件事呢

九年

就是他继位九年

长信侯毐作乱而觉

这就是比较有名的秦始皇的

母亲的男宠就是嫪毐

秦始皇的母亲在做的太后以后

就是秦始皇继位以后

秦始皇的母亲

做了太后还想暗恋着

想吕不韦保持往来

因为他本来就是吕不韦的小妾

送给秦始皇的父亲的

那么

秦始皇的父亲继位之后

很快就去世了

那么这个赵姬

秦始皇的母亲

赵姬呢就做了太后

就是困守在宫中

好在经常能够见到吕不韦

于是呢还想和他保持关系

但是

吕不韦其志甚大

肯定不会纠缠于这种儿女情长

于是呢

吕不韦就 献了一个人

一个男子就是叫嫪毐进宫

名义上现在是一个宦官

其实呢

并没有净身

而是送到了赵姬

也就是太后身边

赵姬和嫪毐

很快的产生感情

并且 在随后的几年里面

生下两个儿子

如果事情只是这样

应该也不会起大的波澜

但是呢

嫪毐贪心甚大

他不仅想拥有太后

而且他还想把持朝政

于是

他后来被封为长信侯

并且

在朝廷上弄权

翻云覆雨

所以这就是下定了

使秦始皇下定了决心

要铲除他

刚好呢

在这一年

秦始皇出宫去

那么嫪毐

就实行叛乱

但是这个判断就很快的被平定

嫪毐也很快的被抓住

并且车裂而死

在平定了嫪毐之乱之后

嬴政把矛头对准了

另一个地位更高的人

就是吕不韦

所以

始皇本纪这样记着

九年

长信侯毐作乱而觉

十年相国吕不韦坐嫪毐免

因为嫪毐是吕不韦找到

并且献入宫中的

那么

他就把嫪毐之乱的

根源追溯到了吕不韦身上

其实

这应该也不是完全的原因

吕不韦应该是长大了的嬴政

势必要铲除的一个人

因为吕不韦 也不是秦国人

他是魏国人

所以才有了始皇本纪后面的叙述

大索 逐客

李斯上书曰

那我们看史记

秦始皇本纪是这样记载的

是因为嫪毐和吕不韦的原因

那么吕不韦被贬到四川去之后

自觉没有再复起之路就自杀了

而后

秦始皇才发觉六国之人

都和他不一条心

可能都是来离间他的

所以

他才大索

就是全国各地来找六国的间隙奸细

并且逐客 下逐客令

李斯上书曰

史记是把李斯是把他们遭遇的

逐客以及谏逐客书的产生

直接导引于始皇十年的

吕不韦的事件和九年的嫪毐的事件

吕不韦被嬴政称作(11:31)

因为本来

他的父亲嬴政的父亲子楚

他在赵国做人质就

几乎没有可能性继位的

是吕不韦这个富可敌国的

商人不甘心只做商人

想有政治图谋

所以找到他并且从中斡旋

让他能够继承王位

所以包括秦始皇的父亲继位

包括秦始皇继位其实都是

吕不韦一手塑成的

所以吕不韦被称作重负

而且 一直牢牢掌控着权力

长大了的嬴政肯定要有所作为

所以矛盾是在所难免

那么

不管什么原因

秦国所有的客卿

都要被逐

大学国文——先秦至唐文学赏析课程列表:

第一章 总论

-1.1 总论

--大学语文教育的历史及作用

--课程介绍

-1.2 诗经概述

--诗经概述

--孔子编纂说及非孔子编纂说

--诗经的内容、艺术特色及传播

--采诗说

-1.3 讨论

--《诗经》有怎样的艺术特色?

-第一章习题

第二章 诗经

-2.1 卫风.伯兮

--介绍

--《伯兮》赏析

-2.2 王风.黍离

--介绍

--《黍离》赏析

--“黍离麦秀”的文化现象

-2.3 讨论

--你从《卫风·伯兮》中读出了哪些情感?

-第二章习题

第三章 屈原

-3.1 屈原与楚辞

--3.1 屈原与楚辞

-3.2 《湘夫人》朗读及背景分析

--3.2 《湘夫人》朗读及背景分析

-3.3 《湘夫人》赏析

--3.3 《湘夫人》赏析

-3.4 《湘夫人》艺术分析与比较分析

--3.4 《湘夫人》艺术分析与比较分析

-第三章习题

第四章 先秦散文(上)

-4.1 先秦散文总论与老子其人

--4.1 先秦散文总论与老子其人

-4.2 《老子》内容、艺术

--Video

-4.3 《曲则全》为天下式

--4.3 《曲则全》为天下式

-4.4 《曲则全》“不自见”

--4.4 《曲则全》“不自见”

-4.5 《曲则全》内容归纳、艺术

--4.5 《曲则全》内容归纳、艺术

-第四章习题

第五章 先秦散文(下)

-5.1 《庄子》总论

--5.1 《庄子》总论

-5.2 《山木》

--5.2.1 《山木》(上)

--5.2.2 《山木》(下)

-5.3 《大学》概说

--5.3.1 《大学》概说

--5.3.2 《大学》赏析

-第五章习题

第六章 春秋左传

-6.1 《左传》简介

--6.1 《左传》简介

-6.2 《郑伯克段于鄢》

--6.2.1 《郑伯克段于鄢》(一)

--6.2.2 《郑伯克段于鄢》(二)

--6.2.3 《郑伯克段于鄢》(三)

--6.2.4 《郑伯克段于鄢》(四)

--6.2.5 《郑伯克段于鄢》(五)

-第六章习题

第七章 秦汉文

-7.1 李斯《谏逐客书》

--7.1 李斯《谏逐客书》

-7.2 《谏逐客书》赏析

--7.2 《谏逐客书》赏析

-第七章习题

第八章 汉魏六朝诗(一)

-8.1 汉乐府总论

--8.1 汉乐府总论

-8.2 《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8.2 《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8.3 古诗十九首总论

--8.3 古诗十九首总论

-8.4 《行行重行行》赏析

--8.4 《行行重行行》赏析

-第八章习题

第九章 汉魏六朝诗(二)

-9.1 建安诗歌

--9.1 建安诗歌

-9.2 曹操及其诗

--9.2 曹操及其诗

-9.3 《蒿里行》赏析

--9.3 《蒿里行》赏析

-9.4 曹丕及其诗

--9.4 曹丕及其诗

-9.5 《燕歌行》赏析

--9.5 《燕歌行》赏析

-第九章习题

第十章 汉魏六朝诗(三)

-10.1 陶渊明及其诗

--10.1 陶渊明及其诗

-10.2 《读山海经》赏析

--10.2 《读山海经》赏析

-10.3 鲍照及其诗

--10.3 鲍照及其诗

-10.4 《代出自蓟北门行》赏析

--10.4 《代出自蓟北门行》赏析

-第十章习题

第十一章 汉魏六朝诗(四)

-11.1 谢朓与“永明体”

--11.1 谢朓与“永明体”

-11.2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赏析

--11.2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赏析

-11.3 南朝乐府民歌

--11.3 南朝乐府民歌

-11.4 《西洲曲》赏析

--11.4 《西洲曲》赏析

-第十一章习题

第十二章 汉魏六朝文(上)

-12.1 六朝文、赋

--12.1 六朝文、赋

-12.2 王粲

--12.2 王粲

-12.3 王粲《登楼赋》

--12.3 王粲《登楼赋》

-12.4 楼址考订

--12.4 楼址考订

-12.5 《登楼赋》赏析(上)

--12.5 《登楼赋》赏析(上)

-12.6 《登楼赋》赏析(中)

--12.6 《登楼赋》赏析(中)

-12.7 《登楼赋》赏析(下)

--12.7 《登楼赋》赏析(下)

-12.8 《登楼赋》小结

--12.8 《登楼赋》小结

-第十二章习题

第十三章 汉魏六朝文(下)

-13.1 丘迟与《与陈伯之书》

--13.1 丘迟与《与陈伯之书》

-13.2 《与陈伯之书》赏析(上)

--13.2 《与陈伯之书》赏析(上)

-13.3 《与陈伯之书》赏析(中)

--13.3 《与陈伯之书》赏析(中)

-13.4 《与陈伯之书》赏析(下)

--13.4 《与陈伯之书》赏析(下)

-13.5 《与陈伯之书》小结

--13.5 《与陈伯之书》小结

-第十三章习题

第十四章 初盛唐诗

-14.1 唐代历史及唐诗兴盛原因

--14.1 唐代历史及唐诗兴盛原因

-14.2 唐诗盛况及初唐诗

--14.2 唐诗盛况及初唐诗

-14.3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综述

--14.3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综述

-14.4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一段

--14.4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一段

-14.5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二段

--14.5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二段

-14.6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归纳与拓展

--14.6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归纳与拓展

-第十四章习题

第十五章 盛唐山水田园诗

-15.1 总论

--15.1 总论

-15.2 王维与其诗

--15.2 王维与其诗

-15.3 王维《终南山》赏析

--15.3 王维《终南山》赏析

-15.4 王维《渭川田家》赏析

--15.4 王维《渭川田家》赏析

-15.5 孟浩然与其诗

--15.5 孟浩然与其诗

-15.6 《秋登万山寄张五》赏析

--15.6 《秋登万山寄张五》赏析

-第十五章习题

第十六章 盛唐边塞诗

-16.1 唐代边塞诗总论

--16.1 唐代边塞诗总论

-16.2 高适与其诗

--16.2 高适与其诗

-16.3 《燕歌行》背景

--16.3 《燕歌行》背景

-16.4 《燕歌行》赏析(上)

--16.4 《燕歌行》赏析(上)

-16.5 《燕歌行》赏析(下)

--16.5 《燕歌行》赏析(下)

-16.6 《燕歌行》归纳、拓展

--16.6 《燕歌行》归纳、拓展

-第十六章习题

第十七章 李白(上)

-17.1 李白生平

--17.1 李白生平

-17.2 李白诗歌的内容与特点

--17.2 李白诗歌的内容与特点

-17.3 《关山月》赏析

--17.3 《关山月》赏析

-17.4 《远别离》赏析

--17.4 《远别离》赏析

第十八章 李白(下)

-18.1 李白五七言律诗特点

--18.1 李白五七言律诗特点

-18.2 《赠孟浩然》赏析

--18.2 《赠孟浩然》赏析

-18.3 《登金陵凤凰台》赏析

--18.3 《登金陵凤凰台》赏析

-18.4 《渡荆门送别》赏析

--18.4 《渡荆门送别》赏析

-第十七—十八章习题

第十九章 杜甫(上)

-19.1 杜甫生平

--19.1 杜甫生平

-19.2 杜甫的创作

--19.2 杜甫的创作

-19.3 《哀江头》赏析

--19.3 《哀江头》赏析

-19.4 《赠卫八处士》赏析

--19.4 《赠卫八处士》赏析

第二十章 杜甫(下)

-20.1 五言律诗综述和《月夜》赏析

--20.1 五言律诗综述和《月夜》赏析

-20.2 七言律诗综述

--20.2 七言律诗综述

-20.3 《登高》赏析

--20.3 《登高》赏析

-20.4 《蜀相》

--20.4 《蜀相》

-20.5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20.5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第十九—二十章习题

第二十一章 唐代散文(上)

-21.1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刘占召)

--21.1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刘占召)

第二十二章 唐代散文(下)

-22.1 韩愈《祭十二郎文》(刘占召)

--22.1 韩愈《祭十二郎文》(刘占召)

-第二十一至第二十二章习题

第二十三章 中唐诗(一)

-23.1 中唐历史与中唐诗综述

--23.1 中唐历史与中唐诗综述

-23.2 韩愈生平及韩诗总论

--23.2 韩愈生平及韩诗总论

-23.3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朗读与背景

--23.3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朗读与背景

-23.4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一部分赏析

--23.4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一部分赏析

-23.5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二部分赏析

--23.5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第二部分赏析

-23.6 韩愈其他诗歌

--23.6 韩愈其他诗歌

-第二十三章习题

第二十四章 中唐诗(二)

-24.1 韦应物诗与韦应物生平

--24.1 韦应物诗与韦应物生平

-24.2 《寄李儋元锡》赏析

--24.2 《寄李儋元锡》赏析

-24.3 柳宗元生平及其诗

--24.3 柳宗元生平及其诗

-24.4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赏析

--24.4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赏析

-24.5 韦应物、柳宗元其他诗歌

--24.5 韦应物、柳宗元其他诗歌

-第二十四章习题

第二十五章 中唐诗(三)

-25.1 刘禹锡生平及其诗总评

--25.1 刘禹锡生平及其诗总评

-25.2 《西塞山怀古》赏析

--25.2 《西塞山怀古》赏析

-25.3 李贺生平及诗总评

--25.3 李贺生平及诗总评

-25.4 《李凭箜篌引》赏析

--25.4 《李凭箜篌引》赏析

-25.5 刘禹锡李贺其他诗歌

--25.5 刘禹锡李贺其他诗歌

-第二十五章习题

第二十六章 白居易(上)

-26.1 白居易生平及文学主张

--26.1 白居易生平及文学主张

-26.2 《长恨歌》朗读

--26.2 《长恨歌》朗读

-26.3 《长恨歌》第一段赏析

--26.3 《长恨歌》第一段赏析

-26.4 《长恨歌》第二段赏析

--26.4 《长恨歌》第二段赏析

第二十七章 白居易(下)

-27.1 《长恨歌》第三段赏析

--27.1 《长恨歌》第三段赏析

-27.2 《长恨歌》第四段赏析

--27.2 《长恨歌》第四段赏析

-27.3 《长恨歌》文本结构及艺术特点

--27.3 《长恨歌》文本结构及艺术特点

-27.4 关于《长恨歌》的学术争鸣

--27.4 关于《长恨歌》的学术争鸣

-第二十六—二十七章习题

第二十八章 晚唐诗(上)

-28.1 杜牧与杜牧诗论

--28.1 杜牧与杜牧诗论

-28.2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赏析

--28.2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赏析

-28.3 《早雁》赏析

--28.3 《早雁》赏析

-28.4 《赠别》赏析

--28.4 《赠别》赏析

-28.5 其他诗赏析

--28.5 其他诗赏析

-第二十八章习题

第二十九章 晚唐诗(下)

-29.1 李商隐生平与诗评

--29.1 李商隐生平与诗评

-29.2 《无题》赏析

--29.2 《无题》赏析

-29.3 《安定城楼》和《隋宫》赏析

--29.3 《安定城楼》和《隋宫》赏析

-29.4 罗隐诗

--29.4 罗隐诗

-29.5 晚唐其他诗人

--29.5 晚唐其他诗人

-第二十九章习题

第三十章 唐五代词(上)

-30.1 什么是词?

--30.1 什么是词?

-30.2 词的起源

--30.2 词的起源

-30.3 词的南方特点

--30.3 词的南方特点

-30.4 唐五代词概况

--30.4 唐五代词概况

-30.5 李白《菩萨蛮》赏析

--30.5 李白《菩萨蛮》赏析

-30.6 《忆秦娥》赏析

--30.6 《忆秦娥》赏析

-第三十章习题

第三十一章 唐五代词(中)

-31.1 花间词

--31.1 花间词

-31.2 《花间集》及前后蜀词人

--31.2 《花间集》及前后蜀词人

-31.3 温庭筠《更漏子》赏析

--31.3 温庭筠《更漏子》赏析

-31.4 韦庄《菩萨蛮》赏析

--31.4 韦庄《菩萨蛮》赏析

-31.5 鹿虔扆《临江仙》赏析

--31.5 鹿虔扆《临江仙》赏析

-第三十一章习题

第三十二章 唐五代词(下)

-32.1 南唐历史与南唐词

--32.1 南唐历史与南唐词

-32.2 冯延巳《鹊踏枝》赏析

--32.2 冯延巳《鹊踏枝》赏析

-32.3 李璟与李煜

--32.3 李璟与李煜

-32.4 《浪淘沙》赏析

--32.4 《浪淘沙》赏析

-32.5 《虞美人》赏析

--32.5 《虞美人》赏析

-第三十二章习题

7.1 李斯《谏逐客书》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