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阳明学概论 >  期末测试 >  期末测试 >  追濂、洛之遗风:《别三子序》解读

返回《阳明学概论》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追濂、洛之遗风:《别三子序》解读在线视频

返回《阳明学概论》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追濂、洛之遗风:《别三子序》解读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别三子序》写于王阳明来贵州之前

早在北京时

王阳明和湛甘泉

就已经开始授徒讲学

只是士大夫眼中只有科举之学

只有知识之学

对王阳明、湛甘泉所讲的

修身之学议论纷纷、加以嘲笑

而经历了牢狱之灾后

王阳明更加深刻地

感受到了讲学以重振道师的迫切

在赴龙场的路上

王阳明辗转

到杭州时

为送行的三个学生写下了

《别三子序》一文

《别三子序》开首就说

自程、朱诸大儒没而师友之道遂亡

《六经》分裂于训诂

支离芜蔓于辞章业举之习

圣学几于息矣

在王阳明看来

中国固有文明的断绝

主要就是由于师友之道衰亡

讲学不继而导致的

呐喊、举旗、引领是师的作用

没有师

即便有志之士思欲奋起

也会犹豫不前

至于那些没有志气的人

更是因为没有师友之助

导致其自甘堕落

做任何一件事

必须同心协力

即便是有难以完成的事情

也最终会如愿以偿

中国固有文明的重振

陷溺于利欲之中的心灵自拔

这一项修齐治平的事业

更是社会性的问题

没有师友相助

没有彼此的鼓舞和砥砺

怎么可能呢!

师是儒家作为扭转社会风气的力量

他们必须自己先团结起来

王阳明追溯自己早年的经历说

自予始知学

即求师于天下

而莫予诲也

求友于天下

而与予者寡矣

又求同志之士

二三子之外

邈乎其寥寥也

在王阳明看来

早年他并没有得到

良师益友的帮助

当时

科举登第是人们唯一的理想

读书人汲汲于功名富贵

没有人问过

什么所谓的身心性命之学

这正像娄谅早年四处

拜师求学一样

结果发现到处都是在讲授

科举之学

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王阳明在中进士之后

仍然在四处寻找同志之友

湛甘泉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

再有几个就是

所谓的《别三子序》中的“三子”

这三子是谁呢?

蔡希颜、朱守忠和徐曰仁

蔡希颜、朱守忠后来已经烟灭无闻

只有余姚人徐爱即徐曰仁

成为王阳明的首席大弟子

在中国思想史上和明代思想史上

具有一定的地位

在王阳明看来

这几个人结成一个团体

并无先后之分

只是以王阳明年长

就毅然担当起“师”这样一个重任

其实

他们不一定非要以师生相称

比如徐爱

本来是王阳明的妹婿

可是为了道义相尚

就拜王阳明为师

在王阳明看来这个团体非常重要

这是讲学必要的形式

而且这几个人的结合

在当时的风气下也极不容易

需要格外去珍惜

此时

王阳明对人生

已然有了新的理解

在放弃了

政治上“得君行道”的努力之后

对于讲学更是寄予了

最大的心灵安顿

相对于一般人而言

再造师道精神对王阳明

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王阳明这样讲

予有归隐之图

方将与三子就云霞 依泉石

追濂、洛之遗风 求孔、颜之真趣

洒然而乐 超然而游

忽焉而忘吾之老也

因为书院大规模的兴起是在五代

当时社会极度动乱

迫使有理想的师生

都退居到山林之中

书院讲学就这样

在远离尘嚣的山林中展开了

并形成了脱离政治的传统

王阳明正是要

在追踪周敦颐和二程讲学的遗风

走向山林之中

去在体制之外重振师道的尊严

在王阳明看来

科举作为国家的抡材大典

导致大量的人才都流进了体制中

而自己讲学时

却没有人来

前者如此容易

后者如此艰难

王阳明之喜悦

并不因为三人中举

而是遗憾

未能得到他们更早的帮助

三人之喜悦

也不因为中举

而是因为朋友们即将离开

而感到遗憾

在这里

对道的真诚追求

对真理的热烈渴望

远远地超越

进入体制之后所可能获得的

功名利禄

文中用了《论语》的两个典故

一是漆雕开“吾斯之未能信”

二是孔子感叹“吾与点也”

漆雕开是孔子的弟子

当已经到了年龄却不去做官

因为认为自己的诚信还做得不够好

可见在漆雕开的眼中

修身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和前提

王阳明时代的士子们

不是修身齐家

而是抛家舍业

只为科举所带来的富贵名利

完全忘记了

只有修身之后才可以治人的道理

“吾与点也”的典故前面已经讲过

孔子的政治理想

并不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

也不是为了某个国家强大之后吞并其他国家

而是为了

世界上芸芸众生都过上那种悠闲自在的生活

周游各国

积极从政

只不过是一个手段而已

对此 应该说

王阳明看得十分清楚

王阳明希望的是

是与徐爱三子一起

悠游于林泉之下

就是在民间

过着“吾与点也”的那种

潇洒无为的讲学生活

将儒家文明保持下来

传递下去

虽然即将是离别

但是离别只是形式

对道的执着和坚信

使这样一个师友集团

就在王阳明生命的低谷

悄悄发展起来了

阳明学概论课程列表:

绪论:前阳明时代的思想演进

-反身而约:由经典到心性的思想转折

-文明重建的呐喊:从韩愈到宋初三先生

-内圣外王:两宋时代思想大师的木铎洪音

-病革临绝:明朝的政治与文化

-作业

第一讲 第一等事:王阳明的早年岁月

-云中送子:王阳明的家世、性格和志向

-抗疏救友:王阳明得君行道的挫败

-学为圣人:王阳明的求学之路

-狱中玩易:王阳明对命运的思考

-作业

第二讲 龙场悟道:西南夷域投给思想界的惊雷

-生死反思:对圣贤之学理解的飞跃

-艰难岁月:龙场的苦乐生涯

-高尚节操:在龙场的出处辞受

-讨论

-作业

第三讲 讲习之乐:书院与王阳明心学的弦歌

-龙冈书院:心学祖庭在夷域的诞生

-《教条示龙场诸生》:心学特质的书院学规

-讲习性所乐:王阳明与书院的情缘

-作业

第四讲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的第一次呐喊

-三教争鸣:明代之前知行观的追溯

-困而学之:“知行合一”的解悟和提出

-如好好色、如恶恶臭:“知行合一”的内涵

-讨论

-作业

第五讲 夷夏之别:王阳明《何陋轩记》的文质诠解

-驱逐胡虏:传统的夷夏之别概说

-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何陋轩记》、《象祠记》解读

-破心中贼难:王阳明“夷夏观”的实践

-讨论

-作业

第六讲 文采风流:王阳明《居夷诗》诠释

-生命的讴歌:王阳明的诗文简说

-文以载道:唐宋时期文学和诗歌风貌的转折

-七情得正:《居夷诗》解读

-万物一体:《瘗旅文》解读

-作业

第七讲 师道之尊:从《别三子序》到《与辰中诸友》

-传道、授业、解惑:宋明时代的师道重建

-追濂、洛之遗风:《别三子序》解读

-师友夹持:王阳明的道师观念及其实践

-讨论

-作业

第八讲 平藩之悟:王阳明的忠义、隐忍与权衡

-宸濠之乱:国家急难之际的凛凛忠义

-忠、泰之变:诬陷与受辱间的动心忍性

-心上用功:事功来源于学问

-作业

第九讲 致良知:以王阳明的语录为中心

-从知行合一到致良知:王阳明的教法之变

-造化的精灵:良知的内容和特征

-不可著空:关于“致良知”和事上磨练

-讨论

-作业

第十讲 大学问:王阳明的经典诠释

-考镜源流:程朱本《大学》简说

-辨章学术:王阳明《大学问》解读

-作业

第十一讲 四句教:王阳明教法转折和非议

-天泉证道:“四句教”的由来和内容

-圣人之学心学也:“四句教”中“心”的解释

-自家痛痒自家知:“四句教”中意、知、物的解释

-作业

第十二讲 拔本塞源:王阳明的政治理想的破灭

-王、霸之辨:理学治平天下的外王建构

-心体同然:《拔本塞源论》与王阳明的理想国

-此心光明:王阳明与黑暗现实的最后斗争

-作业

第十三讲 后世风流:心学分派和传衍

-理学的分派:陆王与程朱争锋

-花开九叶:王阳明心学的分派及其特征

-力挽狂澜:王门末学的流弊和拯救

-作业

第十四讲 黔中遗泽:王阳明与贵州

-过化存神:贵州文化中的王阳明

-西南正脉:黔中王门形成和流衍

-山城诗意:阳明文化在黔中的历史遗存

-作业

余论:百世之师:海外与近代的阳明学

-墙内花开墙外香:阳明学的结局和东渡

-山重水复疑无路:近代阳明学的发展历程

-柳暗花明又一村:大陆阳明学兴盛之局的再现

-作业

期末测试

-期末测试

追濂、洛之遗风:《别三子序》解读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