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阳明学概论 >  期末测试 >  期末测试 >  文以载道:唐宋时期文学和诗歌风貌的转折

返回《阳明学概论》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文以载道:唐宋时期文学和诗歌风貌的转折在线视频

返回《阳明学概论》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文以载道:唐宋时期文学和诗歌风貌的转折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理学的兴起 最大的得益之处就是文风的转变

新文体的出现

大大解放了语言表达对思想的束缚

理学先驱韩愈就是唐宋时散文变革的标志性人物

中国传统文体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两套系统

一套是散文系统 一套是韵文系统

两者之间既有也冲突 也有很紧密的结合

韵文往往用来表达夸张的情感

奇丽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

而散文更有利于说理和议论

《论语》就是早期中国传统散文的代表作

汉王朝建立之后

以骚体为基础的汉赋大行其道

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

发展到后来 汉赋出现了弊端

越来越追求形式 讲求四六对仗的铺陈

夸张和想象 滥用生僻字和典故

已然无法表达真情实感

无法承载儒家之道的传播

所以陈子昂有“文章道弊五百年矣”的感叹

因此 到中唐时期

以韩愈 柳宗完为代表人物的散文革命就开始了

当时盛行的佛教语录体

大大推动了这一次散文革命

所谓“语录体” 就是用半白文半形式

记录的师长与学生之间的对答

散文体的语录体兴起

是佛教对底层民众产生巨大影响力的重要方式

儒学不得不反思秦汉以来文化传播方式的不足

于是兼采佛教的教学和撰述模式

同时也追溯失传以久的《论语》传统

于是也不断采取半白话的语录体

用以阐述自己学说的主要概念和基本思路

以“文以载道”为使命

二程 张载 朱熹 陆九渊等都有各自的经典语录传世

诗歌也是这场

“文以载道”的文化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标志是宋诗出现之后

代替了唐诗的主导地位

诗言志 《诗经》的精神渊源流长

可以说中国人的信仰 宗教 政治 文化 教育等

都可以用诗歌去表达

而且似乎只有这种形式

才可以更好地表达华夏族群的喜怒哀乐

唐诗有《唐诗三首诗》 宋诗有《千家诗》

宋诗和唐诗有什么区别呢

一言以蔽之 唐诗言情 宋诗说理

宋诗擅长哲学化的表达

达到禅宗的言外之意

而这种哲理式的表达

正好与宋明理学的表达方式和追求的意境是一致的

于是宋诗在宋明时代

实际上长期居于文坛的主流地位

王阳明的时代 盛罩于理学的氛围之下

宋诗是士人认同的诗歌的最高境界

比如 《年谱》中记载的王阳明最早的两首诗

第一首是

金山一点大如拳 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 玉箫吹彻洞龙眠

第二首是

山近月远觉月小 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 还见山小月更阔

很明显 这两首诗都是在讲哲理

尤其是第二首

用山 月之比透露出禅意的生命体验

这与唐代诗人骆宾王幼年的《咏鹅》诗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相比

显然有很大的差异

唐诗往往是即景抒情 不表现逻辑思辨

宋诗则不然

如此熟悉的山 月 都要表达出哲理来

我们再看两首咏庐山的诗就更清楚

李白《望庐山瀑布》是这样的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而宋人苏轼的庐山诗《题西林壁》则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理学学者很少擅长写诗

就算很有名气的邵雍和程颢

其诗歌放到唐代也无足为奇

即便是写景诗 也很少描写景色本身

与王阳明的两首诗很相似

原因在于宋诗的情感色彩过于单薄

其理性往往被从生命中剥离出来

以致于没有了血气

王阳明的诗歌并不是第一流的

但是在宋诗中却别具一格

尤其是在龙场所写的诗歌

由于生命的体验的加深 情感投射的热烈

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宋诗

体现了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理学境界

阳明学概论课程列表:

绪论:前阳明时代的思想演进

-反身而约:由经典到心性的思想转折

-文明重建的呐喊:从韩愈到宋初三先生

-内圣外王:两宋时代思想大师的木铎洪音

-病革临绝:明朝的政治与文化

-作业

第一讲 第一等事:王阳明的早年岁月

-云中送子:王阳明的家世、性格和志向

-抗疏救友:王阳明得君行道的挫败

-学为圣人:王阳明的求学之路

-狱中玩易:王阳明对命运的思考

-作业

第二讲 龙场悟道:西南夷域投给思想界的惊雷

-生死反思:对圣贤之学理解的飞跃

-艰难岁月:龙场的苦乐生涯

-高尚节操:在龙场的出处辞受

-讨论

-作业

第三讲 讲习之乐:书院与王阳明心学的弦歌

-龙冈书院:心学祖庭在夷域的诞生

-《教条示龙场诸生》:心学特质的书院学规

-讲习性所乐:王阳明与书院的情缘

-作业

第四讲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的第一次呐喊

-三教争鸣:明代之前知行观的追溯

-困而学之:“知行合一”的解悟和提出

-如好好色、如恶恶臭:“知行合一”的内涵

-讨论

-作业

第五讲 夷夏之别:王阳明《何陋轩记》的文质诠解

-驱逐胡虏:传统的夷夏之别概说

-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何陋轩记》、《象祠记》解读

-破心中贼难:王阳明“夷夏观”的实践

-讨论

-作业

第六讲 文采风流:王阳明《居夷诗》诠释

-生命的讴歌:王阳明的诗文简说

-文以载道:唐宋时期文学和诗歌风貌的转折

-七情得正:《居夷诗》解读

-万物一体:《瘗旅文》解读

-作业

第七讲 师道之尊:从《别三子序》到《与辰中诸友》

-传道、授业、解惑:宋明时代的师道重建

-追濂、洛之遗风:《别三子序》解读

-师友夹持:王阳明的道师观念及其实践

-讨论

-作业

第八讲 平藩之悟:王阳明的忠义、隐忍与权衡

-宸濠之乱:国家急难之际的凛凛忠义

-忠、泰之变:诬陷与受辱间的动心忍性

-心上用功:事功来源于学问

-作业

第九讲 致良知:以王阳明的语录为中心

-从知行合一到致良知:王阳明的教法之变

-造化的精灵:良知的内容和特征

-不可著空:关于“致良知”和事上磨练

-讨论

-作业

第十讲 大学问:王阳明的经典诠释

-考镜源流:程朱本《大学》简说

-辨章学术:王阳明《大学问》解读

-作业

第十一讲 四句教:王阳明教法转折和非议

-天泉证道:“四句教”的由来和内容

-圣人之学心学也:“四句教”中“心”的解释

-自家痛痒自家知:“四句教”中意、知、物的解释

-作业

第十二讲 拔本塞源:王阳明的政治理想的破灭

-王、霸之辨:理学治平天下的外王建构

-心体同然:《拔本塞源论》与王阳明的理想国

-此心光明:王阳明与黑暗现实的最后斗争

-作业

第十三讲 后世风流:心学分派和传衍

-理学的分派:陆王与程朱争锋

-花开九叶:王阳明心学的分派及其特征

-力挽狂澜:王门末学的流弊和拯救

-作业

第十四讲 黔中遗泽:王阳明与贵州

-过化存神:贵州文化中的王阳明

-西南正脉:黔中王门形成和流衍

-山城诗意:阳明文化在黔中的历史遗存

-作业

余论:百世之师:海外与近代的阳明学

-墙内花开墙外香:阳明学的结局和东渡

-山重水复疑无路:近代阳明学的发展历程

-柳暗花明又一村:大陆阳明学兴盛之局的再现

-作业

期末测试

-期末测试

文以载道:唐宋时期文学和诗歌风貌的转折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