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阳明学概论 >  期末测试 >  期末测试 >  力挽狂澜:王门末学的流弊和拯救

返回《阳明学概论》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力挽狂澜:王门末学的流弊和拯救在线视频

返回《阳明学概论》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力挽狂澜:王门末学的流弊和拯救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在明代中后期

阳明学的声势很大

但是流弊也已经到处显露

王学开启学圣贤之学的方便法门

但是真正的致良知功夫

却是一点也不能少

所以王阳明多次告诫自己的门人后学

不要将良知作为光景去玩弄

可是在“现成良知”旗帜指引下

阳明后学很多人

还是将这种方便法门变成了学问本身

最终导致了阳明学的空疏

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有这样一种讲法

阳明之学

有泰州、龙溪而风行天下

亦因泰州、龙溪而渐失其传

“龙溪”是指王畿

这一派是“现成良知”的主要提倡者

由于王畿是王阳明亲传的重要弟子

所以其学派影响极大

泰州学派表现的更为激进

两派学说发展到后来

离阳明学越来越远

李贽的出现标志着阳明学彻底走向变异

李贽是一个正直的人

清廉的官僚

但也是一个狂者

其理论迎合了人的内在欲望

在“酒色财气不碍菩提路”的口号下

掀翻固有社会伦理

讲求欲望成为一种时尚

这些被现代学者

解释为思想解放和个性启蒙

但是实际上

与王阳明原有的学说已有很大不同

王阳明讲学从来没有废弃伦理

恰恰总是从父子有亲讲起

王阳明主张事上磨炼

就是在五伦之中去扩充良知

体认天理

绝不是抛弃五伦

李贽讲童心

童心被作为最初一念之心

但是这样的心

是否已经受到习俗和偏见的影响呢?

显然是的

尽管其中可能偶发良知

但是在习俗和偏见的包围之下

事实上根本不可能完全纯粹

而且王阳明讲的致良知的功夫

仍然是要正念头 做功夫

王阳明这样讲

以此纯乎天理之心

发之事父便是孝

发之事君便是忠

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

只在此心去人欲 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然而

更多的士人在人品和见识上

远远不如李贽

只不过拾其牙慧

全将佛老之学拿来以为己用

比如明末的名臣齐彪佳

在幼子夭折之后

还说自己不怎么痛苦

认为这就是学问

其实这全然已经是佛老之学

王阳明曾批评说佛教说

“佛怕父子累 却逃了父子

怕君臣累 却逃了君臣

怕夫妇累 却逃了夫妇”

而儒家则是

“有个父子 还他以仁

有个君臣 还他以义

有个夫妇 还他以别”

王阳明对儒家实有的阐释

正与佛老的虚无主义完全相对

父子有亲是五伦之本

在父子亲情上不“著相”

还要从何处著相?

父子亲情中喜怒哀乐都不要了

生离死别都不管了

养生送死都不顾了

那家庭怎么温馨和谐

社会伦理怎么建构?

这些都说明

阳明学发展到后来

确实出现了不少流弊

这无可讳言

其实

当时的有识之士早已对此痛心疾首

对阳明学的某些理论和王学末流

开始加以批判

主要是东林学派和蕺山学派

被称之为王学的“修正运动”

东林学派主要由顾宪成、高攀龙

赵南星、钱一本、顾允成等人组成

因为在东林书院讲学议政而得名

属于当时的“在野党”

顾宪成 字叔时 号泾阳

江苏无锡人

东林书院的创办者

集中批判了阳明学的

心体“无善无恶”的说法

认为不能只论心

而且一定要论性

在其看来

无善无恶之说就会导致“空”和“混”

使人变得猖狂放肆

纵意妄行

批判的对象主要是阳明学的左派

比如王畿、何心隐、李贽等

高攀龙 字存之 号景逸

也是无锡人

曾与顾宪成一起讲学于东林书院

晚年与阉党进行过不屈的斗争

最后跳池塘而死

高攀龙主张静坐

集中批判的也是阳明学的

“心体无善无恶”说

认为阳明龙场悟道

不过是悟佛老之旨

而非悟的是

孔孟一派的“格物致知”之旨

东林书院的讲学有强烈的政治特征

其中多数人都是正人君子

以气节著称

被黄宗羲称之为

“一堂师友,冷风热血,洗涤乾坤”

但是在与以魏忠贤为首的

阉党斗争中失败之后

东林、首善、关中等书院被毁

主要领袖人物几乎丧失殆尽

蕺山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刘宗周

字起东 号念台 浙江山阴人

多次因直言仗义而被罢官

顺治二年(1645年)

清军南下

刘宗周绝食而死

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出自其门下

蕺山之学主要讲的是“诚意”

强调“改过”的实践工夫

认为有工夫则有本体

反对王畿等一派讲“现成良知”

“现成圣人”的说法

认为“无善无恶”就是“虚无”

这两派实际上都是从

阳明学演变出来的

学术的主要思路、逻辑、概念术语等都没有改变

是阳明学发展到末流时代的

自我修正

东林、蕺山两派的修正运动并没有完全扭转这种

阳明学末流的狂禅风气

由于王学末流将人欲的合法化

合理化

导致了其消积方面获得了巨大发展

很多人根本谈不上信仰阳明学

只不过是将之作为幌子

来为自己的恶行作掩护

欲望的闸门被打开之后

再想关上谈何容易

所以直到

明清鼎革之后

阳明学才在

异族入主的天崩地解的情形之下发生质的变化

阳明学概论课程列表:

绪论:前阳明时代的思想演进

-反身而约:由经典到心性的思想转折

-文明重建的呐喊:从韩愈到宋初三先生

-内圣外王:两宋时代思想大师的木铎洪音

-病革临绝:明朝的政治与文化

-作业

第一讲 第一等事:王阳明的早年岁月

-云中送子:王阳明的家世、性格和志向

-抗疏救友:王阳明得君行道的挫败

-学为圣人:王阳明的求学之路

-狱中玩易:王阳明对命运的思考

-作业

第二讲 龙场悟道:西南夷域投给思想界的惊雷

-生死反思:对圣贤之学理解的飞跃

-艰难岁月:龙场的苦乐生涯

-高尚节操:在龙场的出处辞受

-讨论

-作业

第三讲 讲习之乐:书院与王阳明心学的弦歌

-龙冈书院:心学祖庭在夷域的诞生

-《教条示龙场诸生》:心学特质的书院学规

-讲习性所乐:王阳明与书院的情缘

-作业

第四讲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的第一次呐喊

-三教争鸣:明代之前知行观的追溯

-困而学之:“知行合一”的解悟和提出

-如好好色、如恶恶臭:“知行合一”的内涵

-讨论

-作业

第五讲 夷夏之别:王阳明《何陋轩记》的文质诠解

-驱逐胡虏:传统的夷夏之别概说

-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何陋轩记》、《象祠记》解读

-破心中贼难:王阳明“夷夏观”的实践

-讨论

-作业

第六讲 文采风流:王阳明《居夷诗》诠释

-生命的讴歌:王阳明的诗文简说

-文以载道:唐宋时期文学和诗歌风貌的转折

-七情得正:《居夷诗》解读

-万物一体:《瘗旅文》解读

-作业

第七讲 师道之尊:从《别三子序》到《与辰中诸友》

-传道、授业、解惑:宋明时代的师道重建

-追濂、洛之遗风:《别三子序》解读

-师友夹持:王阳明的道师观念及其实践

-讨论

-作业

第八讲 平藩之悟:王阳明的忠义、隐忍与权衡

-宸濠之乱:国家急难之际的凛凛忠义

-忠、泰之变:诬陷与受辱间的动心忍性

-心上用功:事功来源于学问

-作业

第九讲 致良知:以王阳明的语录为中心

-从知行合一到致良知:王阳明的教法之变

-造化的精灵:良知的内容和特征

-不可著空:关于“致良知”和事上磨练

-讨论

-作业

第十讲 大学问:王阳明的经典诠释

-考镜源流:程朱本《大学》简说

-辨章学术:王阳明《大学问》解读

-作业

第十一讲 四句教:王阳明教法转折和非议

-天泉证道:“四句教”的由来和内容

-圣人之学心学也:“四句教”中“心”的解释

-自家痛痒自家知:“四句教”中意、知、物的解释

-作业

第十二讲 拔本塞源:王阳明的政治理想的破灭

-王、霸之辨:理学治平天下的外王建构

-心体同然:《拔本塞源论》与王阳明的理想国

-此心光明:王阳明与黑暗现实的最后斗争

-作业

第十三讲 后世风流:心学分派和传衍

-理学的分派:陆王与程朱争锋

-花开九叶:王阳明心学的分派及其特征

-力挽狂澜:王门末学的流弊和拯救

-作业

第十四讲 黔中遗泽:王阳明与贵州

-过化存神:贵州文化中的王阳明

-西南正脉:黔中王门形成和流衍

-山城诗意:阳明文化在黔中的历史遗存

-作业

余论:百世之师:海外与近代的阳明学

-墙内花开墙外香:阳明学的结局和东渡

-山重水复疑无路:近代阳明学的发展历程

-柳暗花明又一村:大陆阳明学兴盛之局的再现

-作业

期末测试

-期末测试

力挽狂澜:王门末学的流弊和拯救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