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西方思想经典与现代社会 >  第六讲《圣经》与现代精神之(下):普遍之爱——陌生人的关系原则 >  4. “普遍之爱”的障碍:狭隘的亲情 >  4. “普遍之爱”的障碍:狭隘的亲情

返回《西方思想经典与现代社会》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4. “普遍之爱”的障碍:狭隘的亲情在线视频

4. “普遍之爱”的障碍:狭隘的亲情

下一节:5. 普遍之“爱”与人的普遍身份

返回《西方思想经典与现代社会》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4. “普遍之爱”的障碍:狭隘的亲情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所以这里我们要通过

讨论爱和亲情

来进一步来澄清这样的一种爱

何为亲情

简单说亲情就是在需要与被需要

这种特殊关系当中

而产生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情感

具体说就是在以亲亲相哺

这种功能性关系为核心的

相互性关系当中

产生出来的情感

就是一种亲情

在日常生活当中

我们总是处在各种相互性的

功能性关系当中

而我们首先就处在亲亲相哺

这种相互性的功能性关系当中

通常这种

以血缘为线索的亲亲相哺

是人类作为个体

首先遇到的第一个生存境遇

因为父子关系或母子关系

是每个人进入的第一个关系场所

人们首先就是在这种相哺中

体会到自己作为一个个体被关怀

被维护 被尊重 被期待

也是在这种相哺中

直接感受到自己被需要 被托付

被召唤 被感应

相哺关系

虽然是一种功能性关系

但是它正像所有

其它功能性关系一样

实际上都是以一种

非功能性的关系为前提

具体说这里就是以相互关切

相互尊重 相互维护

而个体间的自主 自愿 自立

这样的关系为前提的

简单说就是以我们前面所讨论的

那种爱为前提的

因为这种亲情是在于就是以爱

而在特殊的亲亲相哺的这种

相互性关系当中产生出来的

所以一方面亲情实际上是与血缘

没有必然性的关系

血缘关系只是引导人们去履行

相哺关系的一个线索而已

不过这个方面是特别需要提示的

因为我们人类是特别容易

陷于一种血缘的迷信当中

由于我们的亲情

是产生于血缘关系的

实际上亲情是基于

普遍之爱的基础上

产生出来的

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

亲情因为是在特殊的

相互性关系当中

产生出来

所以

它又是比普遍之爱

要多要厚

我们人性的一个弱点

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致命的弱点

就是因为这种亲情是基于爱

又厚于爱

所以呢

人们经常会因为这种亲情

而遗忘甚至违背普遍之爱

这就体现为两种爱

那就是溺爱和宠爱

就是人类因为亲情

而违背普遍之爱

也就是违背了

人类的首要的法则

那么结果必然会对社会的

普遍法则和普遍正义带来损害

那么结果

必定是把整个社会带入

普遍的腐败

带入黑暗当中

因此这也就意味着

亲情不能够没有限度

亲情必须有尺度

否则的话就会走向爱的反面

那么溺于亲情

而昧于公义

是我们人类

特别容易陷入的一种蒙昧

这一点对我们东方人

尤其对于非常强调亲情的

我们中国来说

这点是特别值得提示的一点

因为亲情 昧于亲情

就是溺于亲情而昧于公义

这是违背普遍之爱的一个结果

也是人类自陷其中的

一种蒙昧状态

所以我们人类要回到真爱

经常是要从过度的亲情当中

解放出来

这是所有人类

都要面临的一个任务

我们人类有亲情

但是不能够因为亲情

而违背普遍的公义

首先就不能违背我们上面讨论的

普遍之爱的法则

所以正因为这样

所以耶稣有一段话

这段话也是我们东方人

特别不能理解的一句话

我来是要引起不合

叫儿子与父亲不合

女儿与母亲不合

媳妇与婆婆不合

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

谁对父母的感情

比对我的感情更深

谁就不配做我门徒

谁对儿女的感情

比对我的感情更深

谁就不配做我门徒

这里

耶稣并不是 要引起的不合

并不是要引起让亲人 家人

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

而是要人们从过度的

盲目的亲情当中摆脱出来

让亲情来回到以爱为目的

和以爱为尺度

以便不让人类

因为陷于过度的亲情

而忘却人间的普遍的公义

所以耶稣要引起的不合

与其说是亲人之间的不合

不如说是普遍之爱

与过度亲情之间的矛盾

是真爱与假爱之间的不合

耶稣并不是要人们不要亲情

而是要节制亲情

让普遍之爱贯穿于亲情之间

让普遍正义

成为人们亲情的尺度

也就是说

人们不能因为亲情

而牺牲普遍之爱

牺牲普遍的道义

就是以亲情而牺牲普遍之爱

而一切非正义都是我们人类

必须加以克服的

加以消除的敌人

所以正是在这意义上

耶稣说家人是我们每个人

首要的仇敌

因为家是我们每个人的

第一个生存场景

而家人关系是我们每个人

进入的第一个人际关系

所以不正义也是开 始于

家里的人际关系

正因为如此

家庭关系 家对于社会

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曾经是最基础的关系

因为家庭的亲情

是否合乎普遍之爱

是否遵循正义原则

这是对一个社会来说

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我们无法想象

一个溺爱宠爱

等盲目亲情泛滥的家庭

会是一个坚守普遍原则

而富有爱心与正义的家庭

而一个以亲情牺牲普遍原则

与普遍正义的人

他竟然能够在社会共同体里面

坚守原则与正义

相反我们倒可以相信

一个以普遍之爱

节制亲亲之情的家庭

一定是一个亲情澄明

爱心流荡 正义朗然的家庭

而一个以真爱限制亲情的人

也才最有可能

在社会共同体里

泛真爱于人人

守原则以大众

由这样的家庭和这样的家人

构成的社会共同体

也才最有可能

成为一个公义流行的太平世界

所以耶稣要在

亲情之间引起的不合

实际上是要进行一次

对亲情进行一次

要澄清亲情的一场革命

西方思想经典与现代社会课程列表:

第一讲 命运与责任——“神话神学”里的伦理困境

-1. 构建人类社会秩序的两大原则:责任原则与权利原则

--第一节: 构建人类社会秩序的两大原则:责任原则与权利原则

-2. 古代社会建立在责任原则上,现代社会建立在权利原则上

--第二节:古代社会建立在责任原则上,现代社会建立在权利原则上

-3. 俄狄浦斯家庭的悲剧命运

--第三节:俄狄甫斯家庭的悲剧命运

-4. 命定的人生与工具性的存在

--第四节 命定的人生与工具性的存在

-5. 有命运,则无责任

--Video

-6. 神话神学引发的责任危机

--第六节:神话神学引发的责任危机

-7. 神话神学向理性神学的转变

--第七节:神话神学向理性神学的转变

-第一讲测验

第二讲“从神话神学”到“理性神学”

-1. 理性神学的第一条原则:神永远是善的

--1. 理性神学的第一条原则:神永远是善的

-2. 理性神学认为“神不决定人的命运”

--2. 理性神学认为“神不决定人的命运”

-3.理性神学的第二和第三原则

--3.理性神学的第二和第三原则

-4. “美德伦理学”的灵魂等级说

--“美德伦理学”的灵魂等级说

-5. 理性神学产生另一种命运说

--5. 理性神学产生另一种命运说

-6. 四大美德的排序

--6. 四大美德的排序

-7. 四德的高低决定了不同的职业阶层

--7. 四德的高低决定了不同的职业阶层

-8. 美德伦理学未能解决普遍责任的问题

--8. 美德伦理学未能解决普遍责任的问题

-第二讲测验

第三讲美德伦理学与“全视角知识”

-1.柏拉图的“轮回说”和“瞬间选择”

--1.柏拉图的“轮回说”和“瞬间选择”

-2.重要的不是选择,而是知识

-- 2.重要的不是选择,而是知识

-3.“知识”的伦理功能

--3.“知识”的伦理功能

-4.“客观知识”与“无视角的概念”

-- 4.“客观知识”与“无视角的概念”

-5.从“无视角概念”到自身同一的概念

--5.从“无视角概念”到自身同一的概念

-6.同一律作为“第一定义”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6.同一律作为“第一定义”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7.以“客观知识”为基础的伦理学未能解决责任危机

--7.以“客观知识”为基础的伦理学未能解决责任危机

-第三讲习题

第四讲美德伦理学与古代社会的基本原则

-1. 美德伦理学五大原则之“目的论原则”

--1. 美德伦理学五大原则之“目的论原则”

-2. “过渡性目的”与“终极目的”

--2. “过渡性目的”与“终极目的”

-3.基于真知识的世界是一个有目的的世界

--3.基于真知识的世界是一个有目的的世界

-4. “善高于一切原则“与”责任与服从优先原则“

--4. “善高于一切原则“与”责任与服从优先原则“

-5.统治者的合法性来自人之外的超越者原则

--5.统治者的合法性来自人之外的超越者原则

-6. 柏拉图认为从个体角度出发无法解决正义问题

--6. 柏拉图认为从个体角度出发无法解决正义问题

-7.集体优先于个人原则

--7.集体优先于个人原则

-8.五大原则与责任原则

--8.五大原则与责任原则

-第四讲习题

第五讲《圣经》与现代精神之(上):自由意志问题

-1. 基督教《圣经》与现代社会的思想资源

--1. 基督教《圣经》与现代社会的思想资源

-2.“原罪”何以可能?或问,人何以能违背上帝的禁令?

--2.“原罪”何以可能?或问,人何以能违背上帝的禁令?

-3. 从“原罪说”到“自由意志”

--3. 从“原罪说”到“自由意志”

-4. “自由意志”是人神关系的基础

--4. “自由意志”是人神关系的基础

-5.“自由意志”成了人的本质

--5.“自由意志”成了人的本质

-6.基于“自由身份”的现代社会的三大基本原则

--6.基于“自由身份”的现代社会的三大基本原则

-第五讲习题

第六讲《圣经》与现代精神之(下):普遍之爱——陌生人的关系原则

-1. 基督教中的“普遍之爱 ”

--1. 基督教中的“普遍之爱 ”

-2. “普遍之爱”即是一种“解放”

--2. “普遍之爱”即是一种“解放”

-3. 爱即守于自由并让他人自由

--3. 爱即守于自由并让他人自由

-4. “普遍之爱”的障碍:狭隘的亲情

--4. “普遍之爱”的障碍:狭隘的亲情

-5. 普遍之“爱”与人的普遍身份

--5. 普遍之“爱”与人的普遍身份

-6.基督教文化传统中的历史观

--6.基督教文化传统中的历史观

-第六讲习题

第七讲个人与国家——现代性社会的国家观

-1. “启蒙思想运动”与现代社会

--1. “启蒙思想运动”与现代社会

-2.霍布斯对国家起源的新思考

--2.霍布斯对国家起源的新思考

-3.霍布斯认为国家是一种强制权力而非缔约方

--3.霍布斯认为国家是一种强制权力而非缔约方

-4.在自然状态下个体的自由与平等

--4.在自然状态下个体的自由与平等

-5.国家的首要职责:维护与保障成员个体的自由与安全

--5.国家的首要职责:维护与保障成员个体的自由与安全

-第七讲习题

第八讲自由与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

-1. 自由是现代社会的最高原则

--1. 自由是现代社会的最高原则

-2. 自由不是任性

--2. 自由不是任性

-3. 对自由意志的证明

--3. 对自由意志的证明

-4.自由意味着个体间要承认与尊重各自的自由

--4.自由意味着个体间要承认与尊重各自的自由

-5. 基于自由的绝对法则

--5. 基于自由的绝对法则

-6.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的根本区别

--6.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的根本区别

-第八讲习题

4. “普遍之爱”的障碍:狭隘的亲情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