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第5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  5.2.1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5.2.1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返回《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5.2.1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线视频

5.2.1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下一节:5.2.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返回《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5.2.1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我们再来看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和基本纲领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

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

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而制定的行动纲领

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是在总结过去制定

和贯彻基本路线的经验

和教训的基础上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

邓小平指出

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经济战线要进行全面的重大改革

同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

改变上层建筑

十一届三中全会

初步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方针

随后

针对当时出现的

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

否定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潮

邓小平及时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

在十二大上

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建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概念

后来被概括为

党的基本路线核心内容的

“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的

思想逐步形成

十二大以后

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

十二届六中全会根据邓小平的思路

提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

总体布局思想

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并且使这几个方面相互配合

相互促进

党的十三大在科学阐释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

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路线

那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

民主

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十七大通过的党章

把“和谐”与“富强

民主

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十八大进一步强调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人们往往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路线概括为“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甚至直接简化为“一心两点”

实际上

基本路线的内容并不简单

它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

需要我们深入理解

第一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这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

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

和依靠力量

其中

中国共产党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全国各族人民则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这句话还指明了领导力量的双重任务

即不仅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

而且要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只有领导得好

才能团结得住

反过来

团结搞好以后

领导会更加有效

第二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这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

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是针对以前的“以阶级斗争为纲”

而提出来的

它表明党对根本任务有了重新认识

也表明党的工作重心

发生了历史性转移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是在宏观战略层面而言的

我们不能将其理解为

党和政府要直接从事经济活动

主导各类资源的配置和分配

同时

我们不能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理解为“以经济建设为唯一”

或者“以经济建设为全部

不能理解为其他建设并不重要

第三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这回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

政治保证问题

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

那么

这个四项基本原则究竟是哪四项呢?

其实就是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必须坚持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后来

其中的“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演变成了“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四项基本原则也被称为“四个坚持”

它是邓小平1979年3月30日

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中

提出来的

讲话的题目就叫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这个讲话针对的是

“西单民主墙”

和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极端言论

这些极端言论往往是从批评

“两个凡是”开始最终走向批评毛泽东

批评共产党

这是一种右的思潮

很多人认为

邓小平提出四项基本原则

仅仅是反对右的思潮

这是不对的

四项基本原则

同时也是反对极“左”的

邓小平在讲话中明确指出

“大家知道

这四项基本原则并不是新的东西

是我们党长期以来所一贯坚持的

粉碎“四人帮”以至三中全会以来

党中央实行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一直是坚持这四项基本原则的”

邓小平进而指出

“尽管如此

中央认为今天还是有很大的必要

来强调宣传这四项基本原则

因为现在一方面

党内有一部分同志还深受林彪

“四人帮”极左思潮的毒害

有极少数人甚至散布流言蜚语

攻击中央在粉碎“四人帮”以来

特别是三中全会以来所实行的

一系列方针政策违反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另一方面

社会上有极少数人正在散布

怀疑或反对这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

而党内也有个别同志

不但不承认这种思潮的危害

甚至直接间接地加以某种程度的支持”

前一部分人属于极“左”

有一部分人属于右或者极右

邓小平提出四项基本原则

同时针对的是这两部分人

但是在当时的确主要针对的是

后面这部分人

后来主要针对的是资产阶级自由化

因此

对于四项基本原则

我们必须从反“左”与反右

这两个方面完整地理解

具体而言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要求我们既要反对资本主义道路

也要反对封建主义道路;

不能在反对资本主义邪路的同时

走上封建主义的老路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要求我们既要反对全面民主

普选制

代议制等

也要反对全面专政;

既要反对“精英专政”

也要反对“群众专政”

同时

也要反对“文革”期间那种以

“大鸣

大放

大字报

大辩论”为形式的

“大民主”的做法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要求我们既反对多党制和两党制

也反对个人独裁或者家天下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是坚持共产党的集体领导

而不是某个领袖的领导

同时

也要反对“文革”期间那种

“踢开党委闹革命”的做法

坚持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要求我们

既要反对资本主义的消极思想

也要反对封建主义的消极思想

不能在反对资本主义

意识形态的同时

放任和复活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

例如

我们不能在反对

“金钱万能论”的同时

复活“权力万能论”

第四

“坚持改革开放”

这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

和外部条件问题

体现了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

所谓坚持改革开放

就是不仅要坚持改革

而且要坚持开放

而不能以改革代替开放

也不能以开放代替改革

所谓坚持改革开放

就是在顺境中要进行改革开放

在逆境中也要进行改革开放

所谓坚持改革开放

就是不仅要积极进行改革开放

而且要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很多人认为

坚持改革开放主要用于防“左”

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坚持改革开放

不仅有助于防“左”

而且有助于防右

有助于防“左”

是因为改革开放能够解放思想

革故鼎新

从而消除因循守旧

保守僵化的社会基础

说有助于防右

是因为改革开放

能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从而消除崇洋媚外

全盘西化的社会基础

第五

“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不可相互否定

不能在它们三者之间制造人为的对立

首先呢

不能以“一个中心”

否定“两个基本点”

不能为了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就把什么都舍弃掉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离不开改革开放

因为改革开放

可以为其提供强大的动力;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也离不开四项基本原则

因为四项基本原则

可以为其提供正确的轨道

其次

不能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因为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四项基本原则才能更好地坚持下去;

当然也不能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否定坚持改革开放

不能将前者看成是“纲”

而将后者看成是“目”

因为不坚持改革开放

就不能有效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最后

不能以“坚持改革开放”

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因为改革开放是全方位的

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并不否认全方位的发展;

同时也不能以“坚持改革开放”

否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因为没有后者的话

前者就会迷失正确的方向

打个比方

“一个中心”就相当于车子

而“两个基本点”就相当于车之两轮;

这个一个中心就相当于飞鸟

而两个基本点就相当于鸟的两翼

因此

它们三者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其中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是我们党

我们国家兴旺发达

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是我们党

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是我们党

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也许有人会问

就价值排序而言

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

这三者哪个最为重要呢?

大家觉得呢?这个问题留给大家去思考

第六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也是实现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把“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方针

概括到党的基本路线之中

不仅是改变我国不发达现状的需要

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奋斗精神

但是

我们不能将“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狭隘化

不能将“自力更生”

与“对外开放”对立起来

将“艰苦创业”

与“改善生活”对立起来

第七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

其中

“富强”主要是经济领域的

目标和要求

“民主”呢主要是政治领域的

目标和要求

“文明”呢主要是思想文化领域的

目标和要求

而这个“和谐”主要是社会领域的

目标和要求

这里说的是“主要是”

而不是“只是”

因为它们之间

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例如

这个文明不仅是思想文化领域的

目标和要求

也是其他领域的目标和要求

在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布局之后

还要不要在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之后加上新词

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

如果一定要加的话

加上什么词比较合适?

这些问题请大家在下面思考

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胡锦涛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

3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

“党的基本路线是兴国

立国

强国的重大法宝

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人民群众的幸福线

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做到思想上坚信不疑

行动上坚定不移

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也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而是坚定不移地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邓小平也反复强调

“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

动摇不得

只有坚持这条路线

人民才会相信你

拥护你”

也许有人会问

为什么说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难道一百年之后就要动摇?

其实答案很简单

我们所说的基本路线

指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大致需要持续一百年

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束以后

中级阶段

高级阶段还会有什么样的基本路线

这要取决于那时中国的基本国情

让我们大家拭目以待吧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列表:

课程宣传片

-课程宣传片

--课程宣传片

课程导论

-课程导论

--课程导论

-课程导论之师生问答

--课程导论之师生问答

第1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第1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第1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1.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1.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1.1.2毛泽东为什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1.2毛泽东为什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1.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1.1.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1.1.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1.1.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1.1.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

--1.1.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

-1.1.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1.1.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1.1.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

--1.1.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

-第2节: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

-1.2.1毛泽东的“三落三起”

--毛泽东的三落三起

-1.2.2“毛泽东思想”概念的提出历程

--1.2.2“毛泽东思想”概念的提出历程

-1.2.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1.2.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1.2.4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1.2.4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1.2.5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2.5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3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3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3.1邓小平的“三落三起”

--1.3.1邓小平的“三落三起”

-1.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3.3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被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3.3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被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3.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大基本问题是什么?

--1.3.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大基本问题是什么?

-1.3.5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

--1.3.5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

-第4节: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4节: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4.1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如何形成的?

--1.4.1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如何形成的?

-1.4.2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1.4.2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1.4.3实事求是难在何处?

--1.4.3实事求是难在何处?

-第1章之师生问答

--第1章之师生问答

-第1章测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第2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1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背景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背景

-2.1.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概念的辨析

--2.1.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概念的辨析

-2.1.2近代中国基本国情的“一二三四五”

--2.1.2近代中国基本国情的“一二三四五”

-2.1.3在旧民主主义革命之后为什么还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2.1.3在旧民主主义革命之后为什么还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2.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2.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2.2.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2.2.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2.2.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

--2.2.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

-2.2.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2.2.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2.2.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2.2.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第3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2.3.1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逐步形成

--2.3.1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逐步形成

-2.3.2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依据是什么?

--2.3.2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依据是什么

-2.3.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2.3.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2.3.4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2.3.4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第2章之师生问答

--第2章之同学谈感受

-第2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2章测试题

第3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1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3.1.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3.1.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3.1.2党对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认识的转变

--3.1.2党对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认识的转变

-3.1.3毛泽东与刘少奇在社会主义改造问题上的共识与分歧

--3.1.3毛泽东与刘少奇在社会主义改造问题上的共识与分歧

-3.1.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1.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1.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3.1.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第2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3.2.1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三次争论

--3.2.1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三次争论

-3.2.2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2.2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2.3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2.3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2.4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2.4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2.5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3.2.5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3.2.6社会主义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3.2.6社会主义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第3节: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及其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及其重大意义

-3.3.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3.3.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3.3.2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3.3.2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第3章之师生问答

--第3章之师生问答

-第3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3章测试题

第4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第1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4.1.1《论十大关系》中的探索成果

--4.1.1《论十大关系》中的探索成果

-4.1.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的探索成果

--4.1.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的探索成果

-4.1.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4.1.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第2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4.2.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都有哪些?

--4.2.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都有哪些?

-4.2.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都有哪些?

--4.2.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都有哪些?

-第4章之师生问答

--第4章之师生问答

-第4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第4章测试题

第5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第1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5.1.1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探索

--5.1.1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探索

-5.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5.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5.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阶段性特征

--5.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阶段性特征

-第2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5.2.1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2.1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2.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5.2.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第5章之师生问答1

--第5章之师生问答1

-第5章之师生问答2

--第5章之师生问答2

-第5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第5章测试题

第6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第1节: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

-6.1.1为什么有“社会主义五百年”这种说法?

--6.1.1为什么有“社会主义五百年”这种说法?

-6.1.2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6.1.2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6.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究竟是不是社会主义?

--6.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究竟是不是社会主义?

-第2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6.2.1什么是“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6.2.1什么是“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6.2.2“小康社会”的来龙去脉

--6.2.2“小康社会”的来龙去脉

-6.2.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6.2.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6章之师生问答

--第6章之师生问答

-第6章测试题: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第7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第1节: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html

-7.1.1中国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国内背景)

--7.1.1中国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国内背景)

-7.1.1中国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国际背景)

--7.1.1中国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国际背景)

-7.1.2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7.1.2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7.1.3衡量改革开放各项举措利弊得失的标准是什么?

--7.1.3衡量改革开放各项举措利弊得失的标准是什么?

-第2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html

-7.2.1如何看待关于改革开放的争议?

--7.2.1如何看待关于改革开放的争议?

-7.2.2如何正确对待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

--7.2.2如何正确对待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

-7.2.3如何以科学的方法推进改革?

--7.2.3如何以科学的方法推进改革?

-第7章之师生问答

--第7章之师生问答

-第7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第7章测试题

第8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第1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来龙去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来龙去脉

-8.1.1“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形成过程

--8.1.1“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形成过程

-8.1.2“五位一体”总布局还会扩展吗?

--8.1.2“五位一体”总布局还会扩展吗?

-第2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2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8.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取得了哪些成就?

--8.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取得了哪些成就?

-8.2.2如何看待“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这种现象?

--8.2.2如何看待“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这种现象?

-第3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8.3.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8.3.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8.3.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8.3.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8.3.3全面依法治国

--8.3.3全面依法治国

-8.3.4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8.3.4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第4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8.4.1加强文化建设是提升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

--8.4.1加强文化建设是提升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

-8.4.2加强文化建设必须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8.4.2加强文化建设必须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第5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8.5.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是为了提升人民幸福

--8.5.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是为了提升人民幸福

-8.5.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确保公共权力的规范化运行

--8.5.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确保公共权力的规范化运行

-第6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第6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8.6.1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观点

--8.6.1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观点

-8.6.2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8.6.2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第8章之师生问答1

--第8章之师生问答1

-第8章之师生问答2

--第8章之师生问答2

-第8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第8章测试题

第9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第1节:为什么祖国未能完全统一?

--为什么祖国未能完全统一?

-9.1.1香港问题的历史由来

--9.1.1香港问题的历史由来

-9.1.2澳门问题的历史由来

--9.1.2澳门问题的历史由来

-9.1.3台湾问题的历史由来

--9.1.3台湾问题的历史由来

-第2节:为什么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第2节:为什么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9.2.1文化传统

--9.2.1文化传统

-9.2.2民族情感

--9.2.2民族情感

-9.2.3历史任务

--9.2.3历史任务

-第3节:如何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第3节:如何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9.3.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9.3.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9.3.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9.3.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9.3.3“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实践

--9.3.3“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实践

-9.3.4解决台湾问题与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9.3.4解决台湾问题与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第9章之师生问答

--第9章之师生问答

-第9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第9章测试题

第10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第1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的形成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的形成依据

-10.1.1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0.1.1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0.1.2如何认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

--10.1.2如何认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

-10.1.3应该如何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10.1.3应该如何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第2节: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10.2.1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有何依据和意义?

--10.2.1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有何依据和意义?

-10.2.2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10.2.2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10.2.3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10.2.3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第10章之师生问答

--第10章之师生问答

-第10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第10章测试题

第11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第1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11.1.1国家富强

--11.1.1国家富强

-11.1.2民族振兴

--11.1.2民族振兴

-11.1.3社会和谐

--11.1.3社会和谐

-11.1.4人民幸福

--11.1.4人民幸福

-第2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

-11.2.1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11.2.1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11.2.2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11.2.2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11.2.3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11.2.3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11.2.4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11.2.4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11.2.5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11.2.5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11章之师生问答

--第11章之师生问答

-第11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第12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第1节: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第1节: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12.1.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12.1.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12.1.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2.1.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2节:中国共产党如何才能超越“历史周期率”?

--第2节:中国共产党如何才能超越“历史周期率”?

-12.2.1何谓“历史周期率”?

--12.2.1何谓“历史周期率”?

-12.2.2党的历代领导人对“历史周期率”问题的重视

--12.2.2党的历代领导人对“历史周期率”问题的重视

-12.2.3新形势下共产党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

--12.2.3新形势下共产党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

-12.2.4当代中国如何才能超越“历史周期率”?

--12.2.4当代中国如何才能超越“历史周期率”?

-第12章之师生问答

--第12章之师生问答

-第12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第12章测试题

课程感受

-课程感受大家谈

--课程感受大家谈

参考书目和阅读材料

-参考书目和阅读材料

--参考书目和阅读材料

5.2.1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