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第10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 10.1.3应该如何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 10.1.3应该如何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返回《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返回《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我们再来看第三个问题
应该如何抓住和用好
重要战略机遇期?
首先问一下大家啊
什么是战略机遇期?
这个战略机遇期是指一个国家或
民族在生存
发展或实现某些方面重大突破时
所面临的有利时期
战略机遇期是
各种因素和各种关系
交互作用的结果
它是一种客观存在
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战略机遇期需要人们高度重视和
充分利用
谁能紧紧抓住和充分利用好
这种机遇期
就能够获得新发展和新突破
忽视了它
就将丧失发展的有利时机
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
会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变化
需要人们去正确分析和准确把握
战略机遇期是可以延续和拓展的
只要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和
战略策略正确
我们就能够延长和拓展战略机遇期
党和国家领导人都
高度重视战略机遇期
2002年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综观全局
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
对我国来说
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
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2007年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
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当代中国正在发生
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机遇前所未有
挑战也前所未有
机遇大于挑战
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
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求真务实
锐意进取
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到了2012年
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综观国际国内大势
我国发展仍处于
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
内涵和条件的变化
全面把握机遇
沉着应对挑战
赢得主动
赢得优势
赢得未来
确保到2020年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2014年7月9日
习近平同志在中美战略与
经济对话开幕式上致辞说
“近1000年前
中国宋代文学家苏轼说过
‘来而不可失者
时也
蹈而不可失者
机也’
发展中美关系要顺时应势
与时俱进”
习近平在这里所引用的苏轼名言
其实就是
战略机遇期的极佳说明
在目前的新形势下
重要战略机遇期的
内涵和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国际来看
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积极方面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呢
是国际力量对比
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
国际形势总体稳定
在这里啊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还会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吗?
大家觉得呢?
我觉得啊
长时间内不好说
但是短时期内应该是不会的
只要不发生世界大战
我们就要抓住机遇好好发展
二是虽然国际金融危机下
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愈演愈烈
使多边贸易投资自由化面临困难
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趋势
不会中断
促进共同发展的有利因素还在增加
三是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
我国发挥后发优势
实现加快发展的条件更多
说到这个后发优势啊
理论界一直存在着争议
有人认为存在先发优势
而不存在后发优势
存在后发劣势
而不存在后发优势
其实啊
先发未必是优势
后发未必是劣势
一切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所作所为
四是国际金融危机
引发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
我国提升国际话语权面临新的机遇
目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等的治理结构改革
已经迈出重要步伐
尤其是二十国集团峰会
取代八国集团峰会
上升为世界经济治理核心机制
初步打破了西方发达国家对
世界经济事务的长期垄断
增加了发展中国家在
世界经济治理中的发言权和
规则制定权
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重大利好
与此同时啊
我国发展也面临
来自国际方面的挑战和不利影响
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
国际经济形式短期内难以明显好转
这将对我国稳定出口带来障碍
第二
全球各领域全方位竞争日趋激烈
无论是发达国家
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面临调整经济结构的巨大压力
第三
国际金融商品市场可能持续动荡
由于世界经济复苏艰难
脆弱的市场信心不易恢复
因此跨国资本流动明显加剧
导致国际外汇
证券等市场有可能持续大幅波动
在国际流动性总体过剩的形势下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
有可能持续高位波动
这不仅将增加
我国进口能源资源的成本
还将使我国面临
相当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
第四
我国周边环境中的战略压力和
地缘政治风险比较突出
东海、南海不断发生事端
使我国发展的良好周边环境
受到影响
例如
钓鱼岛问题
黄岩岛问题
说到这个钓鱼岛啊
我们不得不提日本学者井上清
井上清写过一本书
名为《钓鱼岛的历史与主权》
这本书科学严谨地证明
从明清开始
钓鱼岛即为中国领土
井上清论述了
日本企图强占钓鱼岛的目的
揭露了自明治维新以后
日方一步步强占钓鱼岛
琉球群岛的经过
驳斥了日本方面
“钓鱼岛属于日本”
“钓鱼岛为无人占领岛屿”等论点
井上清结合近几年
钓鱼岛问题的新动向
指出了在新时期明确
“钓鱼岛主权属于中国”
这一事实的必要性
大家要知道啊
这是一位日本学者的观点
我们应该向这位学者致敬
我们也应该好好地看看这本书
从国内来看
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积极方面
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是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
更加强固
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
建设和发展
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为提升
保障可持续发展的
物质技术基础和
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二是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我国仍处于产业结构
不断优化升级的阶段
特别是随着城镇化深入发展
不仅将继续拉动巨额的
城镇基础设施和住房等投资
还将继续拉动
由大量农村居民变为城镇居民而
带来的成倍增长的生活消费
三是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
政府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明显增强
在此方面啊
中国是当之无愧的“成功国家”
而不是西方一些排行榜上的
所谓“失败国家”
四是制度优势日益显现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
政治体制、文化体制
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
等改革的全面深化
新的更大的制度红利和
发展潜力将会不断地
创造和释放出来
中国道路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啊
我国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
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
当前我国经济增速回落
既是宏观调控的结果
也是市场需求环境变化的反映
尤其是受到了
外需不振甚至下滑冲击的影响
第二
经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尽管近些年结构调整不断推进
但我国第一产业基础不稳
第二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
第三产业发展不快的问题仍然突出
随着经济增速回落
产业结构不合理
特别是部分产品产能过剩问题
进一步暴露
第三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产业技术水平整体偏低
以企业为主体
市场为导向
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尚不健全
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和名牌产品
新兴产业带动作用还不强
由于存在着以上情况
我们可以说
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战略挑战期
战略机遇期对于中国而言有利有弊
但是总体而言
利大于弊
战略机遇期稍纵即逝
只有紧紧抓住和用好了才有意义
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关键在于能善于发掘和
充分利用一切有利于我国发展的
资源和关系
对内坚持科学发展
对外坚持和平发展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树立世界眼光
加强战略思维
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
紧紧把握发展机遇
应对风险挑战
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没有挑战就没有机遇
没有风险就没有收益
我们必须学会迎接挑战
必须学会应对风险
-课程宣传片
--课程宣传片
-课程导论
--课程导论
-课程导论之师生问答
-第1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1.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1.1.2毛泽东为什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1.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1.1.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1.1.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
-1.1.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1.1.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
-第2节: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
-1.2.1毛泽东的“三落三起”
--毛泽东的三落三起
-1.2.2“毛泽东思想”概念的提出历程
-1.2.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1.2.4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1.2.5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3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3.1邓小平的“三落三起”
-1.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3.3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被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3.3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被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3.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大基本问题是什么?
--1.3.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大基本问题是什么?
-1.3.5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
-第4节: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4.1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如何形成的?
-1.4.2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1.4.3实事求是难在何处?
-第1章之师生问答
--第1章之师生问答
-第1章测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第1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背景
-2.1.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概念的辨析
-2.1.2近代中国基本国情的“一二三四五”
-2.1.3在旧民主主义革命之后为什么还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2.1.3在旧民主主义革命之后为什么还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2.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2.2.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2.2.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
-2.2.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2.2.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第3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2.3.1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逐步形成
-2.3.2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依据是什么?
-2.3.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2.3.4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第2章之师生问答
-第2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2章测试题
-第1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3.1.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3.1.2党对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认识的转变
-3.1.3毛泽东与刘少奇在社会主义改造问题上的共识与分歧
--3.1.3毛泽东与刘少奇在社会主义改造问题上的共识与分歧
-3.1.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1.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第2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3.2.1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三次争论
-3.2.2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2.3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2.4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2.5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3.2.6社会主义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第3节: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及其重大意义
-3.3.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3.3.2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第3章之师生问答
--第3章之师生问答
-第3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3章测试题
-第1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4.1.1《论十大关系》中的探索成果
-4.1.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的探索成果
--4.1.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的探索成果
-4.1.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第2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4.2.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都有哪些?
-4.2.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都有哪些?
-第4章之师生问答
--第4章之师生问答
-第4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第4章测试题
-第1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5.1.1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探索
-5.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5.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阶段性特征
-第2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5.2.1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2.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第5章之师生问答1
-第5章之师生问答2
-第5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第5章测试题
-第1节: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
-6.1.1为什么有“社会主义五百年”这种说法?
-6.1.2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6.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究竟是不是社会主义?
-第2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6.2.1什么是“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6.2.2“小康社会”的来龙去脉
-6.2.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6章之师生问答
--第6章之师生问答
-第6章测试题: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第1节: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html
-7.1.1中国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国内背景)
-7.1.1中国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国际背景)
-7.1.2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7.1.3衡量改革开放各项举措利弊得失的标准是什么?
-第2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html
-7.2.1如何看待关于改革开放的争议?
-7.2.2如何正确对待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
--7.2.2如何正确对待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
-7.2.3如何以科学的方法推进改革?
-第7章之师生问答
--第7章之师生问答
-第7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第7章测试题
-第1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来龙去脉
-8.1.1“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形成过程
-8.1.2“五位一体”总布局还会扩展吗?
-第2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8.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取得了哪些成就?
-8.2.2如何看待“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这种现象?
--8.2.2如何看待“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这种现象?
-第3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8.3.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8.3.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8.3.3全面依法治国
-8.3.4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第4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8.4.1加强文化建设是提升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
-8.4.2加强文化建设必须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第5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8.5.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是为了提升人民幸福
-8.5.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确保公共权力的规范化运行
--8.5.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确保公共权力的规范化运行
-第6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8.6.1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观点
-8.6.2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第8章之师生问答1
-第8章之师生问答2
-第8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第8章测试题
-第1节:为什么祖国未能完全统一?
-9.1.1香港问题的历史由来
-9.1.2澳门问题的历史由来
-9.1.3台湾问题的历史由来
-第2节:为什么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9.2.1文化传统
-9.2.2民族情感
-9.2.3历史任务
-第3节:如何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9.3.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9.3.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9.3.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9.3.3“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实践
-9.3.4解决台湾问题与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第9章之师生问答
--第9章之师生问答
-第9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第9章测试题
-第1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的形成依据
-10.1.1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0.1.2如何认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
--10.1.2如何认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
-10.1.3应该如何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第2节: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10.2.1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有何依据和意义?
-10.2.2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10.2.3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第10章之师生问答
-第10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第10章测试题
-第1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11.1.1国家富强
-11.1.2民族振兴
-11.1.3社会和谐
-11.1.4人民幸福
-第2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
-11.2.1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11.2.1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11.2.2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11.2.3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11.2.4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11.2.5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11章之师生问答
-第11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第1节: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12.1.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12.1.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2节:中国共产党如何才能超越“历史周期率”?
-12.2.1何谓“历史周期率”?
-12.2.2党的历代领导人对“历史周期率”问题的重视
-12.2.3新形势下共产党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
--12.2.3新形势下共产党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
-12.2.4当代中国如何才能超越“历史周期率”?
-第12章之师生问答
-第12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第12章测试题
-课程感受大家谈
--课程感受大家谈
-参考书目和阅读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