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第5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 5.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 5.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返回《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返回《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问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早在这个民主革命时期啊
毛泽东就指出
“认清中国的国情
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
基本的根据”
认识国情
最重要的是弄清楚现实社会的
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
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变化
搞革命是这样
搞建设也是这样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
有一个如何认清基本国情的问题
但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
在此问题上总体处于
不完全清醒的状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党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
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
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
历史阶段进行了新的探索
逐步作出了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从而准确把握了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是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
我们讲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
最大的“实际”就是这一基本国情
这一论断的提出是
改革开放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实行的一系列新政策虽然在
实践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是在理论上却同过去人们对
社会主义的理解产生了冲突
这个有些人甚至怀疑改革开放路线和
政策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
而另一些人则否定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的必要性
因此啊
必须正确回答社会主义发展所处的
阶段问题
这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并不是本来就有的
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就提出
底子薄
人口多
生产力落后
这是中国的现实国情
他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必然是长期的
1979年叶剑英在庆祝新中国成立
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幼年时期
还不成熟
不完善
在我国实现现代化
必然要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
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还处于初级的阶段
决议指出
“尽管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
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
但是毫无疑问
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任何否认这个基本事实的观点
都是错误的”
值得说明的是
现在人们说到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概念
往往强调的是
“初级阶段”这个方面
而在历史决议中
强调的却是“社会主义”这个方面
这是因为
文革结束以来
社会上有一股思潮
怀疑甚至否定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认为中国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当然也不是资本主义
而是什么?
而是封建主义
这个决议提出这个论断
是对这种思潮的一种反击
1982年9月1日
胡耀邦在十二大报告中指出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
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物质文明还不发达
1986年9月28日十二届六中全会
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不但必须实行按劳分配
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和竞争
而且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内
还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
发展多种经济成分
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
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1987年3月
当时的党中央负责人就
草拟十三大报告的总体设计
给邓小平写了一封信
信中说
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
立论的根据
才有可能把我国改革的性质和
根据说清楚
对统一党内外的认识有益处
也有利于国际上理解
我国政策的长期性和连续性
邓小平在这封信上批示了五个字
这个设计好
1987年8月
邓小平明确指出
“党的十三大要阐述
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
就是处在初级阶段
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
初级阶段
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
初级阶段
就是不发达的阶段
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
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
十三大报告就是根据
邓小平的这个指示精神起草的
十三大报告指出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
历史阶段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
首要问题
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
政策的根本依据
对这个问题
我们党已经有了明确的回答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这个论断
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
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
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
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在这里
两层含义中的第一层阐明的是
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
第二层则阐明的是
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
发展程度
只有把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同
它的发展程度有机地统一起来
构成一个科学概念
才能够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住
我国的基本国情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
党对我国社会性质问题的判断是
正确的
但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
则不够清醒
在发展程度的判断上出现了失误
较长时间里提出的任务和
政策脱离了国情
严重地影响了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因此
正确把握国情必须全面地
认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
把社会性质同它的发展程度统一起来
十三大报告进一步指出
“那么
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阶段呢?
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
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
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
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
特定阶段
我国从五十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
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
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个阶段
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
又不同于已经实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
十三大第一次把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
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
明确了这一问题是党制定路线
方针
政策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
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
党的基本路线的系统阐述
是党对我国社会主义阶段和
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十三大报告还进一步分析指出
在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
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
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
是右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
以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就可以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
是“左”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
这个论断非常重要
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1992年的十四大报告四次提及到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理论
1997年的十五大报告
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
指出面对世纪之交改革攻坚和
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
我们解决种种矛盾
澄清种种疑惑
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
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
关键还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
十五大报告指出
“从五十年代中期我国进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到现在
经过四十多年特别是
近二十年的发展
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
各项事业有了很大进步
然而总的说来
人口多
底子薄
地区发展不平衡
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
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
封建主义
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
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
还有广泛影响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处在
初级阶段”
十五大还制定了党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进一步统一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
当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
小康水平后
2002年党的十六大指出
“必须看到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
不全面的
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
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007年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
“两个没有变“的论断
大家知道是哪两个“没有变”吗?
这就是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十七大报告还指出
“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基本国情
不是要妄自菲薄
自甘落后
也不是要脱离实际
急于求成
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
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
“三个没有变“的论断
大家知道是哪三个“没有变”吗?
这就是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
国际地位没有变”
十八大报告还强调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
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
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
最大实际”
以上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提出和发展的基本脉络
由此可以看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
来自不易的
需要我们倍加珍惜
目前
社会上有一些人将
初级阶段作为不思进取
自甘落后
推卸责任的挡箭牌
以初阶阶段为借口来为消极落后
不太合理
不太文明的种种现象做辩护
群众讽刺这种做法是
“初级阶段是个筐
什么都能往里装”
其实啊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其
特定的内涵
有其重要的意义
不能泛化
不能丑化
不能庸俗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意义
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
第一
就其理论意义而言
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
立论基础
第二
就其现实意义而言
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总依据
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
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实践表明
在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上
只讲性质和方向
不讲程度和水平
或者只讲程度和水平
不讲性质和方向
都会使人们陷入盲目
不清醒的状态
发生“左”的或右的错误
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和损失
-课程宣传片
--课程宣传片
-课程导论
--课程导论
-课程导论之师生问答
-第1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1.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1.1.2毛泽东为什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1.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1.1.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1.1.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
-1.1.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1.1.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
-第2节: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
-1.2.1毛泽东的“三落三起”
--毛泽东的三落三起
-1.2.2“毛泽东思想”概念的提出历程
-1.2.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1.2.4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1.2.5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3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3.1邓小平的“三落三起”
-1.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3.3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被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3.3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被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3.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大基本问题是什么?
--1.3.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大基本问题是什么?
-1.3.5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
-第4节: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4.1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如何形成的?
-1.4.2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1.4.3实事求是难在何处?
-第1章之师生问答
--第1章之师生问答
-第1章测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第1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背景
-2.1.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概念的辨析
-2.1.2近代中国基本国情的“一二三四五”
-2.1.3在旧民主主义革命之后为什么还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2.1.3在旧民主主义革命之后为什么还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2.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2.2.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2.2.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
-2.2.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2.2.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第3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2.3.1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逐步形成
-2.3.2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依据是什么?
-2.3.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2.3.4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第2章之师生问答
-第2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2章测试题
-第1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3.1.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3.1.2党对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认识的转变
-3.1.3毛泽东与刘少奇在社会主义改造问题上的共识与分歧
--3.1.3毛泽东与刘少奇在社会主义改造问题上的共识与分歧
-3.1.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1.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第2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3.2.1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三次争论
-3.2.2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2.3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2.4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2.5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3.2.6社会主义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第3节: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及其重大意义
-3.3.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3.3.2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第3章之师生问答
--第3章之师生问答
-第3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3章测试题
-第1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4.1.1《论十大关系》中的探索成果
-4.1.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的探索成果
--4.1.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的探索成果
-4.1.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第2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4.2.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都有哪些?
-4.2.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都有哪些?
-第4章之师生问答
--第4章之师生问答
-第4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第4章测试题
-第1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5.1.1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探索
-5.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5.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阶段性特征
-第2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5.2.1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2.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第5章之师生问答1
-第5章之师生问答2
-第5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第5章测试题
-第1节: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
-6.1.1为什么有“社会主义五百年”这种说法?
-6.1.2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6.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究竟是不是社会主义?
-第2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6.2.1什么是“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6.2.2“小康社会”的来龙去脉
-6.2.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6章之师生问答
--第6章之师生问答
-第6章测试题: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第1节: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html
-7.1.1中国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国内背景)
-7.1.1中国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国际背景)
-7.1.2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7.1.3衡量改革开放各项举措利弊得失的标准是什么?
-第2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html
-7.2.1如何看待关于改革开放的争议?
-7.2.2如何正确对待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
--7.2.2如何正确对待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
-7.2.3如何以科学的方法推进改革?
-第7章之师生问答
--第7章之师生问答
-第7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第7章测试题
-第1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来龙去脉
-8.1.1“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形成过程
-8.1.2“五位一体”总布局还会扩展吗?
-第2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8.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取得了哪些成就?
-8.2.2如何看待“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这种现象?
--8.2.2如何看待“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这种现象?
-第3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8.3.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8.3.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8.3.3全面依法治国
-8.3.4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第4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8.4.1加强文化建设是提升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
-8.4.2加强文化建设必须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第5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8.5.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是为了提升人民幸福
-8.5.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确保公共权力的规范化运行
--8.5.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确保公共权力的规范化运行
-第6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8.6.1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观点
-8.6.2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第8章之师生问答1
-第8章之师生问答2
-第8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第8章测试题
-第1节:为什么祖国未能完全统一?
-9.1.1香港问题的历史由来
-9.1.2澳门问题的历史由来
-9.1.3台湾问题的历史由来
-第2节:为什么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9.2.1文化传统
-9.2.2民族情感
-9.2.3历史任务
-第3节:如何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9.3.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9.3.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9.3.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9.3.3“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实践
-9.3.4解决台湾问题与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第9章之师生问答
--第9章之师生问答
-第9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第9章测试题
-第1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的形成依据
-10.1.1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0.1.2如何认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
--10.1.2如何认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
-10.1.3应该如何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第2节: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10.2.1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有何依据和意义?
-10.2.2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10.2.3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第10章之师生问答
-第10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第10章测试题
-第1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11.1.1国家富强
-11.1.2民族振兴
-11.1.3社会和谐
-11.1.4人民幸福
-第2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
-11.2.1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11.2.1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11.2.2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11.2.3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11.2.4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11.2.5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11章之师生问答
-第11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第1节: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12.1.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12.1.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2节:中国共产党如何才能超越“历史周期率”?
-12.2.1何谓“历史周期率”?
-12.2.2党的历代领导人对“历史周期率”问题的重视
-12.2.3新形势下共产党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
--12.2.3新形势下共产党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
-12.2.4当代中国如何才能超越“历史周期率”?
-第12章之师生问答
-第12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第12章测试题
-课程感受大家谈
--课程感受大家谈
-参考书目和阅读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