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第1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 1.3.5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 > 1.3.5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
返回《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返回《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下面我们来看第五个问题
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一个司空见惯的概念
对于这一概念
我们应该正确理解
第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一概念的形成有一个过程
大致上可以归纳为
20世纪80年代通常表述为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个字
90年代通常表述为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九个字
进入21世纪后直接表述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八个字
从十个字到八个字
不仅是表述上的精练化和
名称上的规范化
而且也是理论上的深化和成熟化
第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伟大旗帜
道路和理论体系的统一
十七大报告指出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立足基本国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
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
科学理论体系
第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
制度和理论体系的统一
十八大报告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
行动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
三者统一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道路和理论体系前面已经说过
这里只说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
基本经济制度
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
经济体制
政治体制
文化体制
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第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上是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其要义是
“走自己的路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
不能顾名思义地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解为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要有
自己的特色”
立足国情进行建设
在一些方面会凸显特色
在另外一些方面会淡化特色
这都是正常的
“具有特色”既不应该是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出发点
也不应该是其落脚点
改革之前的问题并不在于
没有自己的特色
而在于超越现实国情
改革之后的成就也并不在于
具有自己的特色
而在于结合了中国的国情
第五
很多人经常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
“中国特色”混为一谈
这是不对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是一个特定的范畴
有其特定的内涵
不能顾名思义
“中国特色”指的是
中国特有或常见的一些现象
做法和逻辑
往往是在负面意义上而言的
我们不能将“中国特色”当成垃圾桶
什么匪夷所思的东西都往里扔
不能将“中国特色”当成遮羞布
以之作为各种社会问题
长期无解的借口
也不能将“中国特色”当成挡箭牌
以之来对抗和排斥人类主流文明
第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
“中国式的社会主义”不尽相同
前者有其特定的外延
指的是改革开放之后的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而后者的外延
不仅包括改革之后的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也包括毛泽东时代的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也有不同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特点
所以
也可以称之为
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
第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参照系具有多个
一是前苏东国家
二是苏东转轨国家
三是北欧民主社会主义国家
四是现有的社会主义国家
五是毛泽东时代
在不同的参照系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呈现出
不同的特点
第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
民族性概念
也是历史性概念
既是横向比较概念
也是纵向比较概念
既是空间概念
也是时间概念
第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概念
兼顾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
中国的基本国情
兼顾了建国以来的历史与
改革开放的现实
兼顾了各种不同倾向的群众的诉求
因而是一个
社会各方均能接受的高明概念
值得我们长期珍视
第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于
经典社会主义
也不同于经典资本主义和
改良资本主义
但其在本质上属于社会主义的范畴
这正如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
在当代中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课程宣传片
--课程宣传片
-课程导论
--课程导论
-课程导论之师生问答
-第1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1.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1.1.2毛泽东为什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1.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1.1.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1.1.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
-1.1.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1.1.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
-第2节: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
-1.2.1毛泽东的“三落三起”
--毛泽东的三落三起
-1.2.2“毛泽东思想”概念的提出历程
-1.2.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1.2.4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1.2.5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3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3.1邓小平的“三落三起”
-1.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3.3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被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3.3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被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3.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大基本问题是什么?
--1.3.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大基本问题是什么?
-1.3.5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
-第4节: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4.1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如何形成的?
-1.4.2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1.4.3实事求是难在何处?
-第1章之师生问答
--第1章之师生问答
-第1章测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第1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背景
-2.1.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概念的辨析
-2.1.2近代中国基本国情的“一二三四五”
-2.1.3在旧民主主义革命之后为什么还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2.1.3在旧民主主义革命之后为什么还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2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2.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2.2.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2.2.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
-2.2.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2.2.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第3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2.3.1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逐步形成
-2.3.2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依据是什么?
-2.3.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2.3.4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第2章之师生问答
-第2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2章测试题
-第1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3.1.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3.1.2党对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认识的转变
-3.1.3毛泽东与刘少奇在社会主义改造问题上的共识与分歧
--3.1.3毛泽东与刘少奇在社会主义改造问题上的共识与分歧
-3.1.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1.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第2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3.2.1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三次争论
-3.2.2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2.3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2.4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2.5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3.2.6社会主义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第3节: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及其重大意义
-3.3.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3.3.2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第3章之师生问答
--第3章之师生问答
-第3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3章测试题
-第1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4.1.1《论十大关系》中的探索成果
-4.1.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的探索成果
--4.1.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的探索成果
-4.1.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第2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4.2.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都有哪些?
-4.2.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都有哪些?
-第4章之师生问答
--第4章之师生问答
-第4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第4章测试题
-第1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5.1.1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探索
-5.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5.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阶段性特征
-第2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5.2.1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2.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第5章之师生问答1
-第5章之师生问答2
-第5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第5章测试题
-第1节: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
-6.1.1为什么有“社会主义五百年”这种说法?
-6.1.2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6.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究竟是不是社会主义?
-第2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6.2.1什么是“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6.2.2“小康社会”的来龙去脉
-6.2.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6章之师生问答
--第6章之师生问答
-第6章测试题: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第1节: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html
-7.1.1中国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国内背景)
-7.1.1中国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国际背景)
-7.1.2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7.1.3衡量改革开放各项举措利弊得失的标准是什么?
-第2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html
-7.2.1如何看待关于改革开放的争议?
-7.2.2如何正确对待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
--7.2.2如何正确对待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
-7.2.3如何以科学的方法推进改革?
-第7章之师生问答
--第7章之师生问答
-第7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第7章测试题
-第1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来龙去脉
-8.1.1“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形成过程
-8.1.2“五位一体”总布局还会扩展吗?
-第2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8.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取得了哪些成就?
-8.2.2如何看待“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这种现象?
--8.2.2如何看待“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这种现象?
-第3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8.3.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8.3.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8.3.3全面依法治国
-8.3.4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第4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8.4.1加强文化建设是提升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
-8.4.2加强文化建设必须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第5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8.5.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是为了提升人民幸福
-8.5.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确保公共权力的规范化运行
--8.5.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确保公共权力的规范化运行
-第6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8.6.1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观点
-8.6.2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第8章之师生问答1
-第8章之师生问答2
-第8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第8章测试题
-第1节:为什么祖国未能完全统一?
-9.1.1香港问题的历史由来
-9.1.2澳门问题的历史由来
-9.1.3台湾问题的历史由来
-第2节:为什么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9.2.1文化传统
-9.2.2民族情感
-9.2.3历史任务
-第3节:如何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9.3.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9.3.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9.3.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9.3.3“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实践
-9.3.4解决台湾问题与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第9章之师生问答
--第9章之师生问答
-第9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第9章测试题
-第1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的形成依据
-10.1.1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0.1.2如何认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
--10.1.2如何认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
-10.1.3应该如何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第2节: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10.2.1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有何依据和意义?
-10.2.2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10.2.3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第10章之师生问答
-第10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第10章测试题
-第1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11.1.1国家富强
-11.1.2民族振兴
-11.1.3社会和谐
-11.1.4人民幸福
-第2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
-11.2.1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11.2.1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11.2.2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11.2.3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11.2.4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11.2.5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11章之师生问答
-第11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第1节: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12.1.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12.1.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2节:中国共产党如何才能超越“历史周期率”?
-12.2.1何谓“历史周期率”?
-12.2.2党的历代领导人对“历史周期率”问题的重视
-12.2.3新形势下共产党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
--12.2.3新形势下共产党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
-12.2.4当代中国如何才能超越“历史周期率”?
-第12章之师生问答
-第12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第12章测试题
-课程感受大家谈
--课程感受大家谈
-参考书目和阅读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