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火焰、热化学、传质、化学动力学、化学动力学与热力学结合、燃烧反应器、反应流的简化守恒方程、层流预混火焰、层流非预混火焰、液滴蒸发与燃烧、固体燃料燃烧、湍流燃烧。
开设学校:清华大学;学科:工学、
燃烧、火焰、热化学、传质、化学动力学、化学动力学与热力学结合、燃烧反应器、反应流的简化守恒方程、层流预混火焰、层流非预混火焰、液滴蒸发与燃烧、固体燃料燃烧、湍流燃烧。
-1.1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燃烧理论
-1.2 什么是燃烧:定义与现象
-1.3 燃烧科学发展简史
-1.4 燃烧科学的研究方法
-1.5 课程的结构
-2.1 概述
--概述
-2.2 状态参数复习
--状态参数复习
-2.3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
-2.4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混合物
--燃烧焓与热值
--例题
-2.5 绝热燃烧温度
--定压绝热燃烧温度
--定容绝热燃烧温度
-2.6 化学平衡
--第二定律的讨论
--吉布斯函数
--复杂系统(选修)
-2.7 燃烧的平衡产物
--全平衡(选修)
--水煤气反应的平衡
--压力影响
-2.8 应用
--例题
--烟气再循环
-2.9 小结
--小结
-第二章 燃烧与热化学--第二章作业
-3.1 传质概述
-3.2 传质理论基础
-3.3 传质应用实例
-3.4 小结
-第三章 传质引论--第三章作业
-4.1 概述
--概述
-4.2 总包反应与基元反应
-4.3 基元反应速率
--其他基元反应
-4.4 多步反应机理的反应速率
--净生成率
--稳态近似
--单分子反应机理
--部分平衡
-4.5 简化机理(选修)
--简化机理(选修)
-4.6 催化和非均相反应(选修)
-4.7 小结
--小结
-第四章 化学动力学--第四章作业
-5.1 概述
--概述
-5.2 H2-O2系统
--H2-O2系统
-5.3 一氧化碳的氧化
--一氧化碳的氧化
-5.4 高链烷烃的氧化
--三步机理
--八步机理
-5.5 甲烷燃烧
--复杂机理和起源
--甲烷燃烧动力学
--高温反应途径分析
--低温反应途径分析
-5.6 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的危害
-5.7 小结
--小结
-第五章 一些重要的化学机理--第五章作业
-6.1 概述
--6.1 概述
-6.2 定压-定质量反应器
-6.3 定容-定质量反应器
-6.4 全混流反应器
-6.5 柱塞流反应器
-6.6 燃烧系统建模中的应用及小结
-第六章 反应系统化学与热分析的耦合--第六章作业
-7.1 概述和总质量守恒
-7.2 组分质量守恒
-7.3 多组分扩散(选修)
-7.4 动量守恒方程(选修)
-7.5 能量守恒方程-质量通量表达形式
-7.6 守恒标量的概念-混合物分数定义
-第七章 反应流的简化守恒方程--第七章作业
-8.1 概述及物理描述
-8.2 层流火焰分析
-8.3 影响火焰速度和火焰厚度的因素
-8.4 熄火、可燃性和点火
-8.5 火焰稳定及小结
-第八章 层流预混火焰--第八章作业
-9.1 概述
--概述
-9.2 无反应的恒定密度层流射流
--物理描述
--求解
--两个例子
-9.3 射流火焰的物理描述
-9.4 简化理论描述
--概述
--守恒标量
--状态关系式
-9.5 不同几何形状燃烧器的火焰长度
--两个例子
-9.6 碳烟的形成和分解
--碳烟的形成和分解
-9.7 对冲火焰(选修)
--对冲火焰(选修)
-9.8 小结
--小结
-第九章 层流非预混火焰--第九章作业
-10.1 概述
--概述
-10.2 液滴蒸发的简单模型
--基本假设
--气相分析
--气液界面能量平衡
--液滴寿命
-10.3 液滴燃烧的简化模型
--假设
--温度分布
--液滴表面能量守恒
--火焰面处能量守恒
--例题
--扩展到对流条件
-10.4 一维蒸发控制燃烧
--物理模型和假设
--总守恒方程
--例题
-10.5 小结
--小结
-第十章 液滴的蒸发与燃烧--第十章作业
-11.1 概述及燃煤锅炉
-11.2 非均相反应
-11.3 单颗粒碳的燃烧-单膜模型
-11.4 单颗粒碳的燃烧-双膜模型
-11.5 颗粒燃烧速度
-11.6 煤的热解及燃烧
-第十一章 固体燃烧--第十一章作业
-12.1 概述
--概述
-12.2 湍流现象与描述
--湍流的现象与描述
-12.3 湍流尺度
--湍流尺度
-12.4 湍流模型
-12.5 湍流预混火焰
--湍流火焰速度
--层流火焰折皱模式
--火焰稳定
-12.6 湍流非预混火焰
--射流火焰
--火焰长度
-12.7 湍流燃烧小结
--湍流燃烧小结
-课程总结
--课程总结
新疆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教授、博导,煤清洁燃烧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能源和能源相关的环境问题,包括燃烧理论与技术、洁净煤燃烧技术、燃烧排放及其污染物协同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尤其集中在细颗粒物的生成与控制,固体燃料、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等热能技术等方面。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颗粒物形成与控制、二氧化硫的形成与控制和氮氧化物的形成与控制方面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方面已经形成一定的特色。 主持重大科研项目4项,近年共发表相关的研究论文50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获得各种奖励10多次。开设的《燃烧理论》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清华大学科研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清洁煤燃烧基础、燃烧动力学与稳定性控制、颗粒流与颗粒动力学、细颗粒控制技术、新能源材料火焰合成技术等。主持完成或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项,航天五院科研项目5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课题1项。共同完成剑桥大学出版社学术专著一部,发表SCI收录论文120余篇、H-指数26,发表于能源类顶尖刊物Prog. Eng. Combust. Sci.及物理类顶级刊物Phys. Rev. Lett.、J. Fluid Mech.、Combust. Flame、Apply. Phys. Lett.等,获授权发明专利15余项,获中国电力科技一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