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第8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8.3.3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在农业合作化运动迅速发展的同时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也开始积极推进
中国资产阶级有两个部分
即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
对他们采取了不同的政策
对官僚资产阶级即中国的大资产阶级
是把他们作为敌人
在政治上推翻他们的统治
在经济上没收他们的资本
民族资产阶级
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仍然具有两面性
他们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
又有拥护宪法
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对民族资产阶级 是把他们作为朋友
在团结他们的同时
用和平的方法改造他们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就是要把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
并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赎买政策
什么是赎买呢
就是在过渡时期中
工人阶级为了本阶级及全体人民的长远利益
争取对资产阶级分子及其企业进行和平改造
因而在一定时期内付出一定的代价
为了和平地废除资本主义所有制
工人阶级必须自觉地
忍受一个时期的一定的剥削
这种剥削的性质和一般意义的
资本主义剥削的性质是不同的
因而把它叫做对资产阶级的赎买
采取这样的政策
既可以在一定时期
利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积极作用
如增加产品供应
扩大商品流通 维持工人就业
为国家提供税收等
又有利于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
并减少他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
在中共中央酝酿并提出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过程中
1953年2月 毛泽东提出
对民族资产阶级 可以采取赎买的办法
同年春 统战部长李维汉在武汉
南京 上海等地调查后
向中央提出了关于
《资本主义工业中的公私关系问题》的报告
提出 国家资本主义是
我们利用和限制工业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是我们改造资本主义工业
使它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主要形式
同年6月 政治局会议确定
经过国家资本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业的方针
随后又确定对私营商业也搞国家资本主义
同年9月 毛泽东在同民主党派
和工商界人士谈话时明确指出
国家资本主义是
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
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
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
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
它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的区别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企业仍由资本家经营
它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通过订立合同等办法
在企业外部建立这样那样的联系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公私合营
实施公私合营以后
原来的资本主义企业
同社会主义经济的联系
已经深入到企业内部的生产领域
社会主义经济已经具有决定意义的作用了
新中国成立初期 着重发展的是加工订货
经销代销等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1954年1月
随着中央政府财经委员会意见的出台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起来
开始时 主要是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在这种合营企业中
公方代表已经居于领导地位
企业利润采取“四马分肥”的办法
即分为国家所得税 企业公积金
工人福利费 股金红利四个部分
1955年 合营工业产值
已接近全部私营工业产值的一半
北京 上海 天津的一些行业先后实行
全行业公私合营
这时
国家对资本家原有的生产资料进行清理估价
以核实私股股额
在合营期间
每年发给资本家5%的股息
这就叫定股定息
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
这些企业基本上已经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
除资本家领取定息以外
同国营企业已经没有原则的区别
1956年1月
北京市首先在全市范围内
完成全行业公私合营
到这年年底
全国私营工商业主的绝大多数
都走上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道路
经过国家资本主义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意味着国家对资本家采取和平赎买的政策
对资产阶级进行赎买
这是马克思 恩格斯提出的设想
十月革命后
列宁打算对“文明的资本家”采取这种做法
但俄国资产阶级不接受
中国共产党把这种设想付诸实施并取得成功
资产阶级中的绝大多数人
公开表示接受这样的方案
所有制改造刚一付诸实施
资本家们就争先恐后地
甚至是敲锣打鼓地
把他们的工厂企业统统送给了政府
结果 原来计划要10到15年
才应当完成的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计划
转瞬之间就轻松实现了
在赎买政策的实施过程中
资本家先后共获得人民币32.5亿元
超过了其原来所有的资产总额
在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时候
国家为资本家安排了工作
许多人担负一定的领导职务
这既有利于发挥他们在经营管理方面的特长
可以为使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创造条件
国家还安排他们进行学习
和组织他们到各地参观访问
帮助他们了解国内外形势
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命运
许多原工商业者提高了觉悟
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合社会主义制度
为国家建设事业作出了贡献
火柴大王刘鸿生说
“企业合营以后 国家给了5厘定息
国家的赎买政策 已经是太宽大了
我还有什么舍不得呢
我在北京参加工商界第一届执委会时
曾听到毛主席关于工商业者
要认识社会发展规律
掌握自己命运的教导 你想想
我能违反社会发展规律
叫子孙再走资本主义的回头路吗 ”
钢铁巨擘胡子昂说
“放弃剥削 不怕共产 前路那样光明
一张选票 一个饭碗 安排如此周到 ”
正如邓小平所指出
“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是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最光辉的胜利之一
这个胜利的取得
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工人阶级
执行了毛泽东同志
根据我国情况制定的马克思主义政策
同时
资本家阶级中的进步分子
和大多数人在接受改造方面
也起了有益的配合作用 ”
-开篇的话
--开篇的话
-上编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html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二、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课程习题一
-1.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html
-1.1.1军事侵略
--军事侵略
-1.1.2政治控制
--政治控制
-1.1.3经济掠夺
--经济掠夺
-1.1.4文化渗透
--文化渗透
-1.2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html
-1.2.1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1.2.2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1.3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html
-1.3.1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1.3.2民族意识的觉醒
--民族意识的觉醒
-本章师生问答(Q&A)
--本章Q&A
--课程习题二
-2.1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html
-2.1.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2.1.2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2.2洋务运动的兴衰
--html
-2.2.1洋务事业的兴办
-2.2.2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2.3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html
-2.3.1戊戌维新运动
-2.3.2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本章师生问答(Q&A)
--本章Q&A
--课程习题三
-3.1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html
-3.1.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3.1.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3.1.3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3.1.4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3.2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html
-3.2.1封建帝制的覆灭
--封建帝制的覆灭
-3.2.2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的建立
-3.3辛亥革命的失败
--html
-3.3.1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3.3.2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本章师生问答(Q&A)
--清末新政得失谈;再论革命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纪念辛亥革命的意义
--课程习题四
--第一次阶段测试
-引言
--引言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html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html
-(一)外国垄断资本的在华扩张
-(二)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经济
-(三)中国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状况及其艰难处境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
--html
-(一)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二)两种基本的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
--课程习题五
-4.1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html
-4.1.1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4.1.2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4.1.3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2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html
-4.2.1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4.2.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4.2.3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意义
-4.3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html
-4.3.1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4.3.2实行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
-本章师生问答(Q&A)
--Q&A
--课程习题六
-5.1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html
-5.1.1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5.1.2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5.1.3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Video
-5.2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html
-5.2.1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Video
-5.2.2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Video
-5.2.3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Video
-本章师生问答(Q&A)
--Video
--课程习题七
-引言
--引言
-6.1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html
-6.1.1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和实施
-6.1.2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6.2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6.2.1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6.2.2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6.2.3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6.2.4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6.3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6.3.1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6.3.2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6.4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6.4.1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6.4.2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6.4.3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6.4.4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6.4.5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
-6.4.6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6.5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html
-6.5.1抗日战争的胜利
-6.5.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6.5.3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课程师生问答( Q&A )
--课程习题八
-7.1从争取和平到进行自卫战争
--html
-7.1.1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7.1.2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7.2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之中
--html
-7.2.1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7.2.2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7.2.3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7.3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html
-7.3.1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7.3.2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7.3.3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7.3.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7.4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html
-7.4.1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7.4.2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7.4.3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本章师生问答(Q&A)
--课程习题九
--第二次阶段测试
-下编综述 导言
--html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课程习题十
-8.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html
-8.1.1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
-8.1.2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8.2 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html
-8.2.1 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8.2.2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8.3 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html
-8.3.1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8.3.2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8.3.3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8.3.4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本章课程问答Q&A
--本章Q&A
--课程习题十一
-9.1 良好的开局
--html
-9.1.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9.1.2 早期探索的进展
-9.2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html
-9.2.1“大跃进”及其纠正
-9.2.2“文化大革命”及其结束
-9.2.3严重的曲折与深刻的教训
-9.3 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html
-9.3.1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9.3.1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9.3.2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教育、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9.3.2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教育、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9.3.3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9.3.4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本章师生问答Q&A
--课程习题十二
-10.1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html
-10.1.1伟大的历史转折
--伟大的历史转折
-10.1.2改革开放的起步
--改革开放的起步
-10.1.3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
-10.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html
-10.2.1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0.2.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
-10.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
-10.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
--html
-10.3.1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
-10.3.2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10.3.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
-10.4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html
-10.4.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确定
-10.4.2不断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10.4.3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10.5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html
-10.5.1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10.5.2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10.5.3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
-10.5.4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结束的话
--结束的话
--课程习题十三
--第三次阶段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