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第6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6.4.1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  6.4.1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返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6.4.1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在线视频

6.4.1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下一节:6.4.2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返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6.4.1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如何坚持抗战 争取抗战的胜利

这是必须首先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国共产党确信 只有动员和依靠群众

才能坚持抗战

并使抗战的胜利成为人民的胜利

与国民党实行的片面抗战路线不同

中国共产党一开始

就主张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即人民战争的路线

这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的存在

“就是一切中国问题的关键所在”

1937年8月

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

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

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日本是东方的头号帝国主义强国

中国是东方的半殖民地弱国

中国的军力和经济力都落后于日本

那么 作为弱国的中国为什么能够

和怎样才能够打败作为强国的日本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

必须懂得 “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

但不是决定的因素

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

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

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

根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

抗日战争的实际

毛泽东强调 “兵民是胜利之本 ”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

存在于民众之中”

他认为 只要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

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

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

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

为了实行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

即人民战争的路线 洛川会议指出

必须实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

全国人民的总动员

必须改革政治机构

给人民以充分的抗日民主权利

并适当改善工农大众的生活

会议强调

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在敌人后方

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

在国民党统治区放手发动

抗日的群众运动

在中国 农民是人民群众的主体

进行人民战争 首先和主要的

就是要发动和组织广大的农民

深入敌后 开展游击战争和群众工作

创建抗日民主政权

逐步把落后的农村建设成为先进的革命阵地

中国共产党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敌后农村

在新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条件下

继续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抗日战争是一场弱国对强国的战争

战争的基本走势究竟怎样

应当坚持什么样的战略方针

这是必须作出回答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

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就一直有人说

中国的武器不如人 战必败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

由于日军的大举进攻

国民党军队在军事上的严重失利

“再战必亡”的“亡国论”又出现了

在一部分人中产生了严重的悲观失望情绪

与此同时 “速胜论”的观点也有相当市场

国民党内一部分人幻想依靠外援

迅速取得胜利

1938年春

一些人产生了盲目乐观的“速胜论”

对抗日战争的长期性艰巨性缺乏精神准备

与“亡国论”和“速胜论”相比

在全民族抗战的阵营中

很多人也认为中国的抗战将会持久地进行

并且相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

蒋介石也曾讲过“持久战”

但是 他所讲的“持久战”

基本上是一种单纯军事上的指导方针

想仅仅依靠军队和政府的行为取得胜利

缺乏广泛的政治动员和全民抗战的群众基础

可见 人们对持久战的理解大相径庭

不少人对中日两国的实际情况

对这场战争的发展规律

普遍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分析

对战争的结局缺乏冷静的思考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对中日战争的持久性有着深刻的思考

早在1936年7月

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中

就已经提出了坚持持久抗战的各项方针

全民族抗战初期

面对国民党军队的连连失利

毛泽东始终坚持认为

最后的胜负要在持久战中去解决

1937年7月

朱德在《实行对日抗战》一文中说

“抗战将是一个持久的 艰苦的抗战

这就需要我们动员与集中

全国一切人力 智力 财力与物力 全力以赴

因此 动员民众 武装民众

给民众以充分的救国抗日的自由

这是争取胜利的最必要的条件 ”

洛川会议后 张闻天 周恩来 刘少奇

彭德怀等相继发表文章

论述抗日战争的持久性

以及实行持久战和争取抗战胜利的

条件 方法等问题

1938年5月至6月间

毛泽东在进行大量的理论研究

和总结全民族抗战开始以来

10个月的经验的基础上

集中全党智慧 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

发表了《论持久战》的长篇讲演

系统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

这是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

最重要的军事论著 在《论持久战》中

毛泽东全面分析了中日战争所处的时代

和中日双方的基本特点

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

论证了中国能够也必须

经过持久抗战取得胜利的客观根据

进一步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给予

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和

争取抗战胜利的争取道路

毛泽东首先科学分析了

中日战争所处的时代特点 战争的性质

中日双方的力量对比

指出 中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

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

一方面 日本是一个帝国主义的强国

其战争力量虽强

但它发动的侵略战争是

退步的 野蛮的 失道寡助

得不到国际的同情与援助

同时 它又是一个小国 军力 财力

物力都经不起长期战争

中国的国力虽然比较弱

但是 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的

正义的 得道多助

能够得到世界上的最广泛的同情与支持

特别是中国已经有了代表

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

在政治上成熟的中国共产党

及其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和人民军队

这是进步因素的代表

而且中国是一个大国 地大人多

能够支持长期战争

所有这些特点 “规定了和规定着

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

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

毛泽东还科学地预测了

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

即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

战略相持 战略反攻三个阶段

其中 战略相持阶段

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

最关键的阶段 只要坚持持久抗战

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将在这个阶段中

获得转弱为强的力量

毛泽东阐明的持久战战略思想

回答了人们最关心

而一时又看不清楚的问题 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和坚持抗战

争取抗战胜利必须实行的战略方针

使人们对战争的发展进程

和前途有了一个清晰的理解

大大提高了坚持抗战的信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列表:

开篇的话&上编综述

-开篇的话

--开篇的话

-上编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html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二、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课程习题一

第1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html

-1.1.1军事侵略

--军事侵略

-1.1.2政治控制

--政治控制

-1.1.3经济掠夺

--经济掠夺

-1.1.4文化渗透

--文化渗透

-1.2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html

-1.2.1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1.2.2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1.3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html

-1.3.1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1.3.2民族意识的觉醒

--民族意识的觉醒

-本章师生问答(Q&A)

--本章Q&A

--课程习题二

第2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2.1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html

-2.1.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2.1.2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2.1.2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2.2洋务运动的兴衰

--html

-2.2.1洋务事业的兴办

--2.2.1洋务事业的兴办

-2.2.2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2.2.2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2.3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html

-2.3.1戊戌维新运动

--2.3.1戊戌维新运动

-2.3.2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2.3.2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本章师生问答(Q&A)

--本章Q&A

--课程习题三

第3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3.1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html

-3.1.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3.1.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3.1.3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3.1.4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3.2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html

-3.2.1封建帝制的覆灭

--封建帝制的覆灭

-3.2.2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的建立

-3.3辛亥革命的失败

--html

-3.3.1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3.3.2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本章师生问答(Q&A)

--清末新政得失谈;再论革命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纪念辛亥革命的意义

--课程习题四

--第一次阶段测试

中编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引言

--引言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html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

--(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html

-(一)外国垄断资本的在华扩张

--(一)外国垄断资本的在华扩张

-(二)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经济

--(二)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经济

-(三)中国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三)中国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状况及其艰难处境

--(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状况及其艰难处境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

--html

-(一)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一)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二)两种基本的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

--(二)两种基本的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

--课程习题五

第4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4.1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html

-4.1.1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4.1.2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4.1.3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2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html

-4.2.1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4.2.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4.2.3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意义

-4.3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html

-4.3.1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4.3.2实行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

--实行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

-本章师生问答(Q&A)

--Q&A

--课程习题六

第5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5.1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html

-5.1.1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5.1.2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5.1.3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Video

-5.2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html

-5.2.1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Video

-5.2.2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Video

-5.2.3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Video

-本章师生问答(Q&A)

--Video

--课程习题七

第6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引言

--引言

-6.1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html

-6.1.1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和实施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和实施

-6.1.2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6.2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6.2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6.2.1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6.2.1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6.2.2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6.2.2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6.2.3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6.2.3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6.2.4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6.2.4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6.3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6.3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6.3.1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6.3.1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6.3.2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6.3.2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6.4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6.4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6.4.1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6.4.1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6.4.2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6.4.2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6.4.3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6.4.3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6.4.4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6.4.4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6.4.5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

--6.4.5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

-6.4.6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6.4.6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6.5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html

-6.5.1抗日战争的胜利

--6.5.1抗日战争的胜利

-6.5.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6.5.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6.5.3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6.5.3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课程师生问答( Q&A )

--课程师生问答( Q&A )

--课程习题八

第7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7.1从争取和平到进行自卫战争

--html

-7.1.1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7.1.2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7.2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之中

--html

-7.2.1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7.2.2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7.2.3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7.3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html

-7.3.1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7.3.2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7.3.3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7.3.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7.4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html

-7.4.1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7.4.2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7.4.3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本章师生问答(Q&A)

--本章师生问答(Q&A)

--课程习题九

--第二次阶段测试

下编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下编综述 导言

--html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课程习题十

第8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8.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html

-8.1.1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

--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

-8.1.2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8.1.2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8.2 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html

-8.2.1 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8.2.1 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8.2.2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8.3 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html

-8.3.1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8.3.2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8.3.3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8.3.4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本章课程问答Q&A

--本章Q&A

--课程习题十一

第9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9.1 良好的开局

--html

-9.1.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9.1.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9.1.2 早期探索的进展

--9.1.2 早期探索的进展

-9.2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html

-9.2.1“大跃进”及其纠正

--9.2.1“大跃进”及其纠正

-9.2.2“文化大革命”及其结束

--9.2.2“文化大革命”及其结束

-9.2.3严重的曲折与深刻的教训

--9.2.3严重的曲折与深刻的教训

-9.3 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html

-9.3.1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9.3.1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9.3.2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教育、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9.3.2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教育、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9.3.3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9.3.3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9.3.4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9.3.4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本章师生问答Q&A

--本章师生问答Q&A

--课程习题十二

第10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结束的话

-10.1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html

-10.1.1伟大的历史转折

--伟大的历史转折

-10.1.2改革开放的起步

--改革开放的起步

-10.1.3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

--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

-10.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html

-10.2.1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0.2.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

-10.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

-10.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

--html

-10.3.1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

--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

-10.3.2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10.3.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

-10.4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html

-10.4.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确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确定

-10.4.2不断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不断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10.4.3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10.5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html

-10.5.1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10.5.2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10.5.3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

--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

-10.5.4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结束的话

--结束的话

--课程习题十三

--第三次阶段测试

6.4.1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