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第2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  2.3.1戊戌维新运动 >  2.3.1戊戌维新运动

返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2.3.1戊戌维新运动在线视频

2.3.1戊戌维新运动

下一节:2.3.2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返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2.3.1戊戌维新运动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从19世纪70年代至1898年这30多年间

由于洋务运动的推动及其后续影响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开始陆续出现

这些企业主要是由一些官僚 地主 买办

和商人投资而来

同时在通商口岸也出现了一些新式的

商业和手工业或者原有的手工业企业

采用了新的技术和管理方式

这样中国就出现了一个新兴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他们既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打击

又受到中国的封建主义的压制和摧残

新兴的民族工商业举步维艰

民族资产阶级迫切希望中国独立富强

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顺利发展

提供条件 而洋务派 洋务运动

由于其自身的阶级局限

没能提供这样的条件

而甲午战争的惨败《马关条约》的签订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

一大批中国的志士仁人把挽救国家危亡

摆脱民族苦难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

他们接二连三地发出了必须迅速学习西方

仿行西法的急切呼声

断言西方一切政皆出于学

唯有西方才是“致治之本 富强之由”

也就是说不但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而且要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

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人们逐步达成要救国只有维新

要维新只有学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共识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

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迅速传播

逐步形成变法维新的思潮

进而发展成一场变法维新的政治运动

站在救亡图存 变法维新思潮前列的

是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严复等

代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知识分子

他们采取了以下手段宣传维新思想和主张

一 向皇帝上书

维新派的领袖康有为早在

1888年就第一次上书光绪帝

提出变成法 通下情 慎左右等三项建议

此后又多次向光绪帝上书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

1895年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

所共同发起的“公车上书”

二 著书立说

如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梁启超的《变法通义》谭嗣同的《仁学》

严复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等

这些著作无不表达他们为国为民

谋求生路的理想和愿望

三 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

如康有为向光绪帝进呈了《日本变政考》

《俄彼得变政记》 《波兰分灭记》等书

四 办学会

1895-98短短三年之间

全国各地创立各种以学习研讨西学

及变法维新为主的学会达30多个

其中著名的有

1895年11月成立于上海的强学会

1898年2月成立于长沙的南学会

1898年4月成立于北京的保国会

五 设学堂

康有为1890年后就在广州设万木草堂

聚徒讲学 培养变法骨干

维新派创立的另外一个著名学堂

是依托于长沙岳麓书院的时务学堂

六办报纸

维新派出版的致力于传播西学

和维新思想的报纸近20家

影响最大的有梁启超任主笔的上海《时务报》

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

和湖南的《湘报》等

其中《时务报》在全国各地的

发行点达到100多处

总之 维新派以各种方式宣传变法主张

制造维新舆论 培养变法骨干

组织革新力量 他们的重点是争取光绪帝

及其周边的帝党官员的支持

希望通过他们自上而下地推行变法主张

对于维新派在中国思想界掀起的波澜

当权者实际上存有着矛盾的心态

一方面甲午战争的惨败让他们认识到

只有通过维新改革

才能挽救危机四伏的朝廷

另一方面 在变法是由谁来变

怎样变以及怎么变的问题上

双方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和争论

封建守旧派及反对改变

封建政治制度的洋务派

甚至斥责维新思想是“异端邪说”

指责康梁是“名教罪人” “士林败类”

守旧派和维新派之间 围绕着要不要变法

要不要设立议院 实行君主立宪制

要不要废除八股文 改革科举制

等重要问题展开论战

这场论战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

和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通过论战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

在中国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

戊戌变法运动的序幕随之拉开

1897年冬 德国出兵强占胶州湾

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在严重的民族危机的激发下

维新派加紧活动

1898年初康有为上书光绪帝

指出形势迫在眉睫 如果再不变法

不但国亡民危 就是皇帝想做老百姓

都要做不成了

1898年6月10日光绪帝令翁同龢

起草《明定国是诏》送呈慈禧审阅

得到批准 并于次日正式颁布宣示变革决心

百日维新由此开始

在百日维新期间 维新派通过光绪帝

颁布了数百道变法诏令

涉及人事 文化教育 政治 经济 社会

等方方面面 主要内容如下

这些改革诏令的颁布

旨在开放一定程度的言论 出版 结社自由

使资产阶级享受一定的政治权利

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但是在光绪帝发布的这些新政诏令中

并未包括维新派多次提出的开国会等政治主张

因此这些政令和措施并未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

是一种十分温和的而且不彻底的改革方案

但是即便如此

新政诏令还是触动了守旧派的利益

和守旧知识分子的传统信条

受到了中央各级守旧官僚的抵制

在地方巡抚中 除了热心变法的

湖南巡抚陈宝箴认真执行变法政策外

其余地方督抚多处于观望状态

并未大力推行

聚集在慈禧太后身边的守旧势力

经过密谋策划

于1898年9月21日发动政变

慈禧太后以训政之名 重新垂帘听政

并囚光绪帝于中南海瀛台

同时下令搜捕维新人士

康有为 梁启超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则拒绝了梁启超

要他一起逃亡的建议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采自

凤凰大视野 回望梁启超

当中的纪录片 视频

仅仅推行了103天的维新变法

就这样在守旧势力的绞杀下

悲剧性地失败了 史称“百日维新”

各项维新举措除京师大学堂

也就是今天北京大学的前身

被保留了下来之外 其余大都被废除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

发动的这场扼杀维新变法的政变

史称“戊戌政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列表:

开篇的话&上编综述

-开篇的话

--开篇的话

-上编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html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二、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课程习题一

第1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html

-1.1.1军事侵略

--军事侵略

-1.1.2政治控制

--政治控制

-1.1.3经济掠夺

--经济掠夺

-1.1.4文化渗透

--文化渗透

-1.2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html

-1.2.1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1.2.2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1.3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html

-1.3.1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1.3.2民族意识的觉醒

--民族意识的觉醒

-本章师生问答(Q&A)

--本章Q&A

--课程习题二

第2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2.1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html

-2.1.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2.1.2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2.1.2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2.2洋务运动的兴衰

--html

-2.2.1洋务事业的兴办

--2.2.1洋务事业的兴办

-2.2.2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2.2.2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2.3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html

-2.3.1戊戌维新运动

--2.3.1戊戌维新运动

-2.3.2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2.3.2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本章师生问答(Q&A)

--本章Q&A

--课程习题三

第3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3.1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html

-3.1.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3.1.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3.1.3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3.1.4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3.2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html

-3.2.1封建帝制的覆灭

--封建帝制的覆灭

-3.2.2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的建立

-3.3辛亥革命的失败

--html

-3.3.1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3.3.2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本章师生问答(Q&A)

--清末新政得失谈;再论革命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纪念辛亥革命的意义

--课程习题四

--第一次阶段测试

中编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引言

--引言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html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

--(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html

-(一)外国垄断资本的在华扩张

--(一)外国垄断资本的在华扩张

-(二)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经济

--(二)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经济

-(三)中国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三)中国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状况及其艰难处境

--(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状况及其艰难处境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

--html

-(一)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一)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二)两种基本的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

--(二)两种基本的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

--课程习题五

第4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4.1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html

-4.1.1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4.1.2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4.1.3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2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html

-4.2.1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4.2.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4.2.3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意义

-4.3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html

-4.3.1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4.3.2实行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

--实行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

-本章师生问答(Q&A)

--Q&A

--课程习题六

第5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5.1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html

-5.1.1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5.1.2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5.1.3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Video

-5.2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html

-5.2.1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Video

-5.2.2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Video

-5.2.3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Video

-本章师生问答(Q&A)

--Video

--课程习题七

第6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引言

--引言

-6.1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html

-6.1.1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和实施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和实施

-6.1.2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6.2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6.2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6.2.1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6.2.1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6.2.2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6.2.2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6.2.3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6.2.3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6.2.4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6.2.4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6.3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6.3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6.3.1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6.3.1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6.3.2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6.3.2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6.4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6.4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6.4.1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6.4.1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6.4.2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6.4.2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6.4.3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6.4.3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6.4.4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6.4.4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6.4.5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

--6.4.5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

-6.4.6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6.4.6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6.5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html

-6.5.1抗日战争的胜利

--6.5.1抗日战争的胜利

-6.5.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6.5.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6.5.3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6.5.3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课程师生问答( Q&A )

--课程师生问答( Q&A )

--课程习题八

第7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7.1从争取和平到进行自卫战争

--html

-7.1.1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7.1.2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7.2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之中

--html

-7.2.1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7.2.2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7.2.3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7.3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html

-7.3.1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7.3.2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7.3.3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7.3.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7.4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html

-7.4.1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7.4.2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7.4.3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本章师生问答(Q&A)

--本章师生问答(Q&A)

--课程习题九

--第二次阶段测试

下编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下编综述 导言

--html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课程习题十

第8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8.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html

-8.1.1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

--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

-8.1.2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8.1.2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8.2 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html

-8.2.1 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8.2.1 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8.2.2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8.3 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html

-8.3.1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8.3.2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8.3.3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8.3.4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本章课程问答Q&A

--本章Q&A

--课程习题十一

第9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9.1 良好的开局

--html

-9.1.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9.1.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9.1.2 早期探索的进展

--9.1.2 早期探索的进展

-9.2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html

-9.2.1“大跃进”及其纠正

--9.2.1“大跃进”及其纠正

-9.2.2“文化大革命”及其结束

--9.2.2“文化大革命”及其结束

-9.2.3严重的曲折与深刻的教训

--9.2.3严重的曲折与深刻的教训

-9.3 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html

-9.3.1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9.3.1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9.3.2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教育、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9.3.2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教育、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9.3.3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9.3.3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9.3.4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9.3.4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本章师生问答Q&A

--本章师生问答Q&A

--课程习题十二

第10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结束的话

-10.1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html

-10.1.1伟大的历史转折

--伟大的历史转折

-10.1.2改革开放的起步

--改革开放的起步

-10.1.3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

--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

-10.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html

-10.2.1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0.2.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

-10.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

-10.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

--html

-10.3.1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

--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

-10.3.2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10.3.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

-10.4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html

-10.4.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确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确定

-10.4.2不断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不断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10.4.3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10.5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html

-10.5.1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10.5.2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10.5.3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

--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

-10.5.4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结束的话

--结束的话

--课程习题十三

--第三次阶段测试

2.3.1戊戌维新运动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