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第4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 4.1.1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同学们 欢迎回来
在上周的中编综述中我们说到
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
新中国成立以前的这个时期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中国人民
同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矛盾
这堂课 让我们从这个时期的开端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说起
费正清曾把中国的近代史形象的比喻成
“两出巨型戏剧” 第一出是中西之间的文化对抗
第二出是这场对抗导引中国在一场
最巨大的革命中所发生的基本变化
并由此而把中国近代史理解为
“最广义的文化冲突” 纵观中国近代史
从鸦片战争后 中国的一些仁人志士
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
就开始了努力向西方学习
探寻救国图强的道路
中国先后经历了求器物变革 如洋务运动
求制度变革 如戊戌维新运动
和辛亥革命的艰难探索历程
然而戊戌维新百日即遭扼杀
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的果实
在三个月后便被袁世凯所窃取
中国随之进入到了黑暗的北洋军阀统治时代
军阀的专制统治和割据
纷争乃至混战 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灾难
经济遭到极大破坏
文化领域 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
如辛亥革命的老革命家吴玉章所回忆
“辛亥革命给长期黑暗无际的中国带来了一线光明
当时人们是多么的欢欣鼓舞啊
但是 转瞬之间 袁世凯窃取国柄
把中国重新投入黑暗的深渊
人们的痛苦和失望 真是达到了极点
因此有的便走上了自杀的道路 ”
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经过深刻的反思认识到
以往少数先觉者的救国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少
是因为中国国民对之
“若观对岸之火 熟视无所容心”
因此 “欲图根本之救亡”
必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
只有求思想文化上的根本性的变革
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
所以他们决心发动一场新的启蒙运动
以期廓清蒙昧 启发理智
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
即蒙昧状态中解放出来
这场运动后来被称为新文化运动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
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最先倡导并吹响思想启蒙号角的
是后来被誉为进步思想界的明星
“五四运动的总司令”的陈独秀
1915年9月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场
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
向传统的封建思想 道德
文化 宣战的新文化运动
一年后 《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
1917年1月 爱国民主主义者
教育家 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他上任伊始 即对保留着浓厚封建教育传统
和陈腐校风的北京大学进行一系列
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
他提出“循‘思想自由’原则 取兼容并包主义”
聘请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
并延揽了一批具有新思想
提倡新文化的新派人物执教北大
实行民主办学 鼓励学术研究
出版刊物和开展社团活动
这些改革的实施 培育了北大一代新风
特别是《新青年》编辑部也随陈独秀
任教北大而由上海迁至北京 李大钊
鲁迅 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干将
参加了编辑部并成为主要撰稿人
这使得新文化运动运动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五四运动之前的新文化运动
主要有三大基本内容
一是提倡民主和科学
反对专制和迷信盲从
二是提倡个性解放
反对封建礼教
三是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实行文学革命
新文化运动提出的两大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
也就是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
如陈独秀后来所总结的 “要拥护那德先生
便不得不反对孔教 礼法 贞节 旧伦理
旧政治 要拥护那赛先生
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
旧宗教 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
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
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
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
那么 陈独秀所谓民主和
科学的具体涵义究竟是什么呢
民主 既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制度
也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
科学 则有广狭二义
狭义的是指自然科学而言
广义是指社会科学而言 陈独秀强调要用
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
不过 詹姆士的实用主义
柏格森的创造进化论和罗素的新唯实主义
这类用某些自然科学成果装饰起来的
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体系
当时在陈独秀心目中也被认为是科学
所以陈独秀提倡民主和科学
是为了实现在中国“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
即西方式的资产阶级现代国家这个目标
孔学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进入民国时期 北洋军阀政府
仍然把孔学当做宗教教条一样强迫人民去信奉
严重地束缚了人民的思想
压制了民族的生机和创造力
新文化运动在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的指引下
向封建主义思想文化发起前所未有的猛烈攻击
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
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
在众多的领域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浪潮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把攻击的矛头
集中地指向了孔学 孔教
新文化运动思想家们以进化论观点
和个性解放思想为主要武器
认为孔子所提倡的
是“封建时代之道德 礼教 生活 政治”
与“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的目标不相适应
他们怒斥三纲五常是“奴隶的道德”
忠孝节义是“吃人的礼教” 坚定地表示
“对于与此新社会 新国家 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
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 猛勇之决心
否则不塞不流 不止不行 ”
总之 旧的封建伦理与新的共和制度是不相容的
拥护共和国体就必须反对封建伦理
新制度与旧文化之间绝无调和的余地
陈独秀并将这一认识称为“吾人最后之觉悟”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 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 反对迷信盲从
是切中时弊的 正因为如此
这两个口号在当时即获得了人们的广泛的赞同
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事实上 当封建主义还在政治和
社会生活中占据支配地位的时候
对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提倡
在客观上仍然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这些启蒙思想家
是敢于向两千年来神圣不可侵犯的
封建礼教进行自觉挑战的第一批不妥协的战士
第二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并没有因为
批判孔学就否定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
首先 他们指出 孔学并不等于全部国学
“非孔学之小 实国学范围之大也”
其次 他们并没有否定孔学的历史作用
李大钊说 “孔子于其生存之时代
确足为其社会之中枢 确足为其时代之圣哲
其说亦确足代表其社会其时代之道德”
再次 他们也没有把孔学说得一无是处
陈独秀就说过“孔学优点 仆未尝不服膺”
这样的话 他们批判孔学
是为了指明它在根本上已经不适于现代生活
是为了反对孔学对人们的思想禁锢
是为了动摇孔学的绝对权威的地位
从而使人们敢于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
去进行独立思考 以求得“真实合理的信仰”
第三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社会上
掀起了一股生机勃勃的思想解放的潮流
这股潮流冲决了禁锢思想的闸门
而这个闸门一旦被打开
各种新思潮的涌流就不仅不可避免
而且是无法遏制的了
这就为适合中国社会需要的新思潮
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第一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判孔学
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
但是 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所以从根本上说 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
去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第二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
而没有揭示根本改造中国现存的
基本社会制度的必要性
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
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
依靠有限的宣传手段
要根本改造由这种社会环境产生的思想
所造成的国民性 是不可能的
第三 新文化运动的许多领导人物
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
在思想方法上也存在着形式主义的片面倾向
他们倾向于把传统与现代
中国与西方绝对的对立起来
表现为在某些问题上否定中国的一切
而肯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
忽视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特殊性
不善于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加以区别
而把复杂的文化现象作简单化的处理
缺乏科学的分析和批判能力 等等
这种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
也影响了这个运动后来的发展
事实上 在当时的先进分子中
有的人在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时
就已经开始对它有所怀疑和保留了
比如 李大钊在 1916年5月
就说过 “代议政治虽今犹在试验之中
其良其否 难以确知 其存其易 亦未可测”
毛泽东在 1917 年 8 月也说过
东方思想固不切于实际生活
“西方思想亦未必尽是 几多之部分
亦应与东方思想同时改造”
先进分子之所以对资本主义
持某种程度的怀疑和保留的态度 是因为
第一 在帝国主义时代
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矛盾
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了出来
陈独秀指出 “自竞争人权之说兴
机械资本之用广 其害遂演而日深
政治之不平等 一变而为社会之不平等
君主贵族之专制 一变而为资本家之压制
此近世文明之缺点 无容讳言者也 ”
第二 1914 年至 1918 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以极端的形式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
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 李大钊讲到
“此次战争 使欧洲文明之权威大生疑念
欧人自己亦对其文明之真价
不得不加以反省 ”中国人是否应当
对欧美文明亦步亦趋 当然成为问题了
第三 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屡遭失败的事实
更使他们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在中国的可行性产生了极大的疑问
经过向西方的学习 中国虽然建立了一个“民国”
实际上仍然是封建式的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
虽然资本主义经济有了某种发展
实际上中国经济却日益滑向了殖民地化的道路
正如毛泽东后来所说的
人们看到 “国家的情况一天天坏
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
怀疑产生了 增长了 发展了”
新文化运动左翼人士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怀疑
推动着他们去探索挽救危亡的新途径
为他们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合宜的土壤
后来 新文化运动就发展 分化为了两个潮流
一部分人 如李大钊等 继承了其科学和民主的精神
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加以改造
另一部分人(如胡适等)
则沿着资产阶级的道路继续走下去了
-开篇的话
--开篇的话
-上编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html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二、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课程习题一
-1.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html
-1.1.1军事侵略
--军事侵略
-1.1.2政治控制
--政治控制
-1.1.3经济掠夺
--经济掠夺
-1.1.4文化渗透
--文化渗透
-1.2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html
-1.2.1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1.2.2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1.3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html
-1.3.1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1.3.2民族意识的觉醒
--民族意识的觉醒
-本章师生问答(Q&A)
--本章Q&A
--课程习题二
-2.1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html
-2.1.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2.1.2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2.2洋务运动的兴衰
--html
-2.2.1洋务事业的兴办
-2.2.2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2.3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html
-2.3.1戊戌维新运动
-2.3.2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本章师生问答(Q&A)
--本章Q&A
--课程习题三
-3.1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html
-3.1.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3.1.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3.1.3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3.1.4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3.2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html
-3.2.1封建帝制的覆灭
--封建帝制的覆灭
-3.2.2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的建立
-3.3辛亥革命的失败
--html
-3.3.1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3.3.2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本章师生问答(Q&A)
--清末新政得失谈;再论革命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纪念辛亥革命的意义
--课程习题四
--第一次阶段测试
-引言
--引言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html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html
-(一)外国垄断资本的在华扩张
-(二)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经济
-(三)中国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状况及其艰难处境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
--html
-(一)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二)两种基本的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
--课程习题五
-4.1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html
-4.1.1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4.1.2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4.1.3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2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html
-4.2.1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4.2.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4.2.3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意义
-4.3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html
-4.3.1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4.3.2实行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
-本章师生问答(Q&A)
--Q&A
--课程习题六
-5.1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html
-5.1.1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5.1.2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5.1.3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Video
-5.2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html
-5.2.1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Video
-5.2.2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Video
-5.2.3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Video
-本章师生问答(Q&A)
--Video
--课程习题七
-引言
--引言
-6.1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html
-6.1.1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和实施
-6.1.2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6.2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6.2.1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6.2.2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6.2.3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6.2.4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6.3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6.3.1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6.3.2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6.4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6.4.1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6.4.2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6.4.3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6.4.4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6.4.5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
-6.4.6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6.5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html
-6.5.1抗日战争的胜利
-6.5.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6.5.3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课程师生问答( Q&A )
--课程习题八
-7.1从争取和平到进行自卫战争
--html
-7.1.1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7.1.2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7.2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之中
--html
-7.2.1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7.2.2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7.2.3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7.3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html
-7.3.1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7.3.2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7.3.3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7.3.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7.4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html
-7.4.1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7.4.2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7.4.3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本章师生问答(Q&A)
--课程习题九
--第二次阶段测试
-下编综述 导言
--html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课程习题十
-8.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html
-8.1.1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
-8.1.2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8.2 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html
-8.2.1 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8.2.2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8.3 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html
-8.3.1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8.3.2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8.3.3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8.3.4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本章课程问答Q&A
--本章Q&A
--课程习题十一
-9.1 良好的开局
--html
-9.1.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9.1.2 早期探索的进展
-9.2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html
-9.2.1“大跃进”及其纠正
-9.2.2“文化大革命”及其结束
-9.2.3严重的曲折与深刻的教训
-9.3 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html
-9.3.1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9.3.1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9.3.2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教育、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9.3.2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教育、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9.3.3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9.3.4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本章师生问答Q&A
--课程习题十二
-10.1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html
-10.1.1伟大的历史转折
--伟大的历史转折
-10.1.2改革开放的起步
--改革开放的起步
-10.1.3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
-10.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html
-10.2.1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0.2.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
-10.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
-10.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
--html
-10.3.1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
-10.3.2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10.3.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
-10.4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html
-10.4.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确定
-10.4.2不断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10.4.3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10.5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html
-10.5.1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10.5.2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10.5.3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
-10.5.4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结束的话
--结束的话
--课程习题十三
--第三次阶段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