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第2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  2.3.2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  2.3.2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返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2.3.2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在线视频

2.3.2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下一节:本章Q&A

返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2.3.2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戊戌维新运动虽然昙花一现

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仍然有着

重大的历史意义

首先 戊戌维新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维新派在民族危机越来越严重的时候

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

要求通过发展资本主义来实现国家富强

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

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其次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

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它突破了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

主张以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度

虽然并未成功 其间颁布的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些措施

也未能生效 但是仍然在一定程度上

冲击了封建制度

第三 戊戌维新是一场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

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

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

批判封建君权和纲常伦理

大力宣扬自由平等社会进化的观念

有利于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

在维新派的推动下 “诗界革命”

“文体革命”“小说界革命”

“戏剧改良”“史学革命”等相继而起

形成了广泛的文化革新运动

以维新运动为起点 资产阶级新文化

开始打破封建文化独占文化阵地的局面

在教育方面 维新派主张采用

西方近代教育制度兴办新式学堂

这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京师大学堂的创设更成为

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

维新派不仅在思想启蒙和

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

而且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

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

如主张革除吸食鸦片及

妇女缠足等恶俗陋习

提出“剪辫易服”的主张

倡导讲文明重卫生等 其移风易俗

开启社会新风的效用不可低估

最后 戊戌维新对日后的资产阶级

革命运动也产生了促进作用

尽管康梁等人后来成为坚持改良

成为革命的阻力 但是他们在戊戌维新

传播西方进步思想的努力

已经点燃了爱国民主的思想的启蒙火种

促进了大批知识分子觉醒

其中不少人后来都走上了

反清革命的道路

维新派的思想启蒙努力功不可没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

客观上是由于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经济力量还十分微弱

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

还相当狭窄 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

守旧势力还很强大

而且拼命地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

新旧力量实力对比太过悬殊

戊戌维新的失败 主观上

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

这突出的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他们在政治上不否定封建君权

只是幻想依赖光绪帝

实现自上而下的改良

逐步的实现君主立宪

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但是根本不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

在思想文化上 尽管提倡学习西学

但仍然要打孔子的旗号“托古改制”

第二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维新派虽然大声疾呼救亡图存

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

变法维新 幻想依靠与英日结盟

来抵抗俄国 而英日帝国主义

虽然表面上同情维新派

却只想趁机扩大其在华势力

并寻找它们在中国的代理人

戊戌政变之前维新派曾分别向

英 美 日等国公使求助 但都落了空

三 惧怕人民群众

维新派的多数人本身就兼有

地主 官僚 士绅的身份

与人民群众有着天然的隔膜

而他们的活动也主要局限于

官僚 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

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 甚至惧怕

乃至敌视人民群众

不能看到人民群众的力量

缺乏人民群众的支持

是戊戌维新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戊戌维新的失败与维新派缺乏

政治策略与智慧也有一定关系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

就是维新派在推动变法时

有意挑起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对立

执意从最为艰难的政治体制变革下手

进退太骤太猛

使改革与反改革处于尖锐的对抗态势

维新派的领导人康有为

虽然饱读诗书 但是在政治上却是一位

缺乏经验的“素人”

据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所记载

时任直隶总督荣禄曾问康有为

“以子之大才亦将有补救时局之术否”

康回答“非变法不能救中国也”

荣禄又问“固知法当变也

但一二百年之成法一旦能遽变乎”

康有为说“杀几个一品大员 法既变矣”

作为维新变法的领袖 总操盘手

康有为如此不知分寸 狂妄躁进 缺乏智慧

又焉能不败呢

英国人班德瑞曾这样评价道

“康有为是一位富于幻想

而无甚魄力的人 很不适宜

作一个动乱时代的领导者

很显然他被爱好西法的热心

所驱使 同时又被李提摩太的

一些无稽之谈所迷惑”

康有为自己的族弟康广仁也曾抱怨

“伯兄规模太广 志气太锐 包揽太多

同志太孤 举行太大 当此排者

忌者 挤者 谤者 盈衢塞巷

而上无权 安能有成 弟私窃深忧之”

戊戌维新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实践

竟失败得如此之快

这不但暴露了维新派自身的

局限性和软弱性

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旧中国 希望通过统治者

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必须用革命的手段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才能实现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

戊戌维新的流血失败也使一部分

有识之士看清了清政府的顽固性和腐朽性

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

我们在下一章就将学习孙中山先生

所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列表:

开篇的话&上编综述

-开篇的话

--开篇的话

-上编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html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二、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课程习题一

第1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html

-1.1.1军事侵略

--军事侵略

-1.1.2政治控制

--政治控制

-1.1.3经济掠夺

--经济掠夺

-1.1.4文化渗透

--文化渗透

-1.2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html

-1.2.1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1.2.2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1.3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html

-1.3.1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1.3.2民族意识的觉醒

--民族意识的觉醒

-本章师生问答(Q&A)

--本章Q&A

--课程习题二

第2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2.1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html

-2.1.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2.1.2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2.1.2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2.2洋务运动的兴衰

--html

-2.2.1洋务事业的兴办

--2.2.1洋务事业的兴办

-2.2.2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2.2.2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2.3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html

-2.3.1戊戌维新运动

--2.3.1戊戌维新运动

-2.3.2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2.3.2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本章师生问答(Q&A)

--本章Q&A

--课程习题三

第3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3.1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html

-3.1.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3.1.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3.1.3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3.1.4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3.2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html

-3.2.1封建帝制的覆灭

--封建帝制的覆灭

-3.2.2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的建立

-3.3辛亥革命的失败

--html

-3.3.1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3.3.2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本章师生问答(Q&A)

--清末新政得失谈;再论革命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纪念辛亥革命的意义

--课程习题四

--第一次阶段测试

中编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引言

--引言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html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

--(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html

-(一)外国垄断资本的在华扩张

--(一)外国垄断资本的在华扩张

-(二)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经济

--(二)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经济

-(三)中国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三)中国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状况及其艰难处境

--(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状况及其艰难处境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

--html

-(一)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一)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二)两种基本的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

--(二)两种基本的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

--课程习题五

第4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4.1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html

-4.1.1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4.1.2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4.1.3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2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html

-4.2.1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4.2.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4.2.3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意义

-4.3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html

-4.3.1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4.3.2实行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

--实行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

-本章师生问答(Q&A)

--Q&A

--课程习题六

第5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5.1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html

-5.1.1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5.1.2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5.1.3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Video

-5.2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html

-5.2.1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Video

-5.2.2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Video

-5.2.3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Video

-本章师生问答(Q&A)

--Video

--课程习题七

第6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引言

--引言

-6.1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html

-6.1.1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和实施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和实施

-6.1.2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6.2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6.2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6.2.1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6.2.1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6.2.2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6.2.2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6.2.3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6.2.3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6.2.4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6.2.4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6.3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6.3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6.3.1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6.3.1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6.3.2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6.3.2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6.4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6.4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6.4.1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6.4.1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6.4.2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6.4.2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6.4.3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6.4.3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6.4.4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6.4.4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6.4.5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

--6.4.5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

-6.4.6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6.4.6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6.5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html

-6.5.1抗日战争的胜利

--6.5.1抗日战争的胜利

-6.5.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6.5.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6.5.3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6.5.3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课程师生问答( Q&A )

--课程师生问答( Q&A )

--课程习题八

第7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7.1从争取和平到进行自卫战争

--html

-7.1.1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7.1.2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7.2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之中

--html

-7.2.1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7.2.2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7.2.3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7.3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html

-7.3.1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7.3.2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7.3.3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7.3.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7.4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html

-7.4.1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7.4.2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7.4.3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本章师生问答(Q&A)

--本章师生问答(Q&A)

--课程习题九

--第二次阶段测试

下编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下编综述 导言

--html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课程习题十

第8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8.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html

-8.1.1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

--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

-8.1.2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8.1.2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8.2 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html

-8.2.1 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8.2.1 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8.2.2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8.3 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html

-8.3.1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8.3.2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8.3.3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8.3.4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本章课程问答Q&A

--本章Q&A

--课程习题十一

第9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9.1 良好的开局

--html

-9.1.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9.1.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9.1.2 早期探索的进展

--9.1.2 早期探索的进展

-9.2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html

-9.2.1“大跃进”及其纠正

--9.2.1“大跃进”及其纠正

-9.2.2“文化大革命”及其结束

--9.2.2“文化大革命”及其结束

-9.2.3严重的曲折与深刻的教训

--9.2.3严重的曲折与深刻的教训

-9.3 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html

-9.3.1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9.3.1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9.3.2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教育、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9.3.2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教育、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9.3.3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9.3.3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9.3.4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9.3.4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本章师生问答Q&A

--本章师生问答Q&A

--课程习题十二

第10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结束的话

-10.1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html

-10.1.1伟大的历史转折

--伟大的历史转折

-10.1.2改革开放的起步

--改革开放的起步

-10.1.3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

--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

-10.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html

-10.2.1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0.2.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

-10.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

-10.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

--html

-10.3.1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

--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

-10.3.2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10.3.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

-10.4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html

-10.4.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确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确定

-10.4.2不断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不断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10.4.3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10.5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html

-10.5.1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10.5.2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10.5.3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

--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

-10.5.4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结束的话

--结束的话

--课程习题十三

--第三次阶段测试

2.3.2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