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PPP理论与实践 > 第七讲 杨永恒:PPP发展环境指数分析 > 第三节 指标来源和编制方法 > 第三节 指标来源和编制方法
那么关于指标选择呢
我给大家简单的分享一下
因为考虑到这个指标的
一个权威性和可获得性的问题
我们主要还是使用了
官方统计年鉴或者权威机构发布的一些数据
这样一来呢可以让我们指标
让我们数据呢更具有公信力
那另外也具有可获得性包括可比性
事实上呢我们在甄选指标时候也发现了
虽然有很多指标
从指标的内涵
包括对这个指数一些贡献上讲非常好
但由于这个指标
他在现在这个
公开的数据里面很难找到的
包括像很多这种调查数据
像他在某种上能够比我们的
这种统计数据更好的反映一些
地方的倾向
包括刚才讲的
地方政府发展PPP的意愿
实际上如果我们能够直接去
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地方官员
对PPP的看法可以更加直观的
容易的获得这方面信息
但有一些数据呢
从那个采集的角度工作量太大
而且呢这个数据的可获得性
也不是那么理想
所以呢我们最后还是选择使用一些
公开这些数据来替代
另外有些指标呢可能在地市一级呢
可能不一定具备
大家也知道我们国家的统计指标
在国家层面可相比较健全的
在省级层面呢也比较好
但很多指标在地市一级的话
就相对来说就完备性呢
包括数据资料就比较差了
所以可能我们在这个整个指标体系里边
某些指标虽然设计进去了
但由于在地市一级没有相关指标
所以我们就使用了省级指标来替代
就换句话说在某个指标上面
这个省的指标就是
这个省里面所有地级市他的指标
所以这样呢最后我们选择了用
33个指标作为我们这一次
在评估地方政府的
PPP发展环境的一个最终的指标体系
那这个是我们指标体系的一个列表
给大家简单分享一下
因为有些指标在刚才已经给大家做了一些介绍
你比如说政府治理我们选了三个维度
就说三个二级指标
一个政府信誉社会安定跟PPP的经验
那么政府信誉呢这个指标呢
有三个具体指标构成
比如财政透明度
就是反映了政府他的一种运作的
一种公开透明情况
这实际上也是在某种意义上讲
来反映政府的信誉问题
那这个我们主要使用了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发布了一个财政透明度的报告
那么他每年会发布一个报告
这个报告呢在国内也是
具有很好的一个公信力
那么地方政府呢也比较看重这个指标
那么行政诉讼发生率呢
这个主要反映了政府
他的一些行政行为
跟行政相对人之间
在多大程度上可能发生的争议
那实际上也是反映了一个政府信誉问题
这个主要来源是
公开的统计资料包括中国法律年鉴
那么还有腐败发生率
这实际上也是一个反映
地方政府信誉的一个很重要指标
腐败问题呢实际上也是
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
腐败越少的话
那么意味着各个地方政府的一种运行呢
更加清廉更加透明
那么对社会安定呢
这个我们主要是用了这个
刑事案件发生率和意外事故发生率
这个指标呢主要是审计指标
因为在地市级没有
所以我们把这个审计指标作为呢
地市指标的一个替代
关于PPP经验
那么我们主要用了
各个地方在历史上曾经
引入PPP的项目的一个数量和金额
来反映当地是不是具备
运营和管理PPP的一些相关的经验积累
那这个我们主要用了
世界银行的一个官方网站
那么世界银行实际上统计呢
从1990年以来全国各地方
他的一个PPP项目的一个应用情况
那我记得是一共是有1800多个项目
分布在全国各个省都有
各个省呢在这个各个地区在使用
PPP项目的时候呢
他的使用的一个基本情况呢
包括项目数量呢
实际上在某种上也反映
当地是不是在PPP方面有足够的经验积累
财政保障呢刚才我讲到了
是三个方面一个是财政汲取能力
财政自给率和地方债务水平
而这些指标都是用公开的统计年鉴
还有一些公开的数据库
经过综合计算最后呢形成的一些数据
营商环境呢也是主要使用的是这个
公开的统计年鉴
在这个PPP里面大家看到了
我们包括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发展水平制度环境区域开放程度
那么这些数据呢
都有比较好的一些数据来源
而且呢也是
社会上比较公认的一些指标
发展需求呢我使用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来代表未来当地在这种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一些
可能的一些发展的潜力
这个发展潜力因为大家知道
固定资产里面很多是我们的基础设施项目
实际上也反映的问题未来
这地方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潜力
那基础设施建设潜力大的话
那么这个地方引入PPP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城市化潜力主要是城镇化率
这个数据也是比较公认的
来反映城市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当然由于城镇化率呢他是一个
反正的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那们我们这里面呢做了个处理
就拿这个城镇化率呀
跟这种平均水平的差距来反映
这个平均水平主要是全国平均水平
用这种差距呢来反映
当地在城镇化发展当中
还有的这种空间有多大
当然我们也可以把这个
某个地方的城镇化率呢
跟全国最高水平来对比
做一个参照性设定一个参照性
来反映相对与参照性的差距
通过这个差距呢来揭示
当地在未来城镇化发展当中还有多大的潜力
那么这种潜力越大的地方
他就采用PPP的可能性呢就会越大
因为他有足够的这种基础设施建设这种压力
最后是发展意愿
发展意愿主要反映了
当地呢在多大程度上能够
愿意用PPP的模式来建设基础设施
那这里面我主要用了这个
财政部和发改委的相关库的一种入库情况
那包括财政部的入库项目数
财政部的入库项目规模
还有PPP在发改委的那种
推介项目数和推介项目金额
但这里也面临一个问题
因为大家看到了我们的指标啊
他是来自与不同的统计口径
而且指标这种单位
也包括指标的这种量纲都是不一样的
那么怎么样对这些指标进行合成呢
这也是个挑战
就是关键涉及到这个
指标的合成方法的问题
前面我给大家讲到了你比如说人均GDP
反映一个地方经济水平
它的单位是元人民币元
那么大概是比如说几万元
这个量纲是以万为单位的
那么还有一些是比例指标
你比如城镇化率50%
它实际上是一个比例指标
那这些指标怎么把它加起来怎么合成
因为它不同指标它单位一样量纲也不一样
如果直接相加的话
可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所以因此呢我们就采用了一个比较常用的方法
这里我们也借鉴了
国际上一些知名的排名机构他们的方法论
你比如说像世界经济论坛有WEF
还有瑞士洛桑国际发展学院叫IMD
他每年都会编制全球竞争力报告
然后我们就利用同样的方法
来对我们的这些33个指标
进行了处理就是合成指数
第一步我们先对所有指标进行标准化
这里主要采用了叫Z-score
就拿它的值减去均值除以标准差
就得出一个标准分
我们叫Z-score标准分
那这样一来的话
所有的指标它的分值
就变成了一个相对于平均水平的一个程度
比如过过说就处理完的一个分值是1的话
就相当于它比平均水平高一个标准差
那这样一来所有的指标
它的单位都是一个标准差
那么这样再相加的话呢
这个所以的指标单位就是一致的了
所以呢我们第一步呢
先采用了这种Z-score标准化方法
对所有原始指标
进行了一个无量纲化处理
然后呢得到标准分
这样一来各个指标就将近会进加重了
这是第一个标准化处理
那第二个设计到的就是加权的问题
因为这里面我们有四个维度构成
每个维度下又有不同指标
那么到底哪个指标权重更高
这是面临的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实际上也是所有的指数编制当中
在方法论上一个挑战
那这里面呢我们也做了一个基本假设
原则上呢就在同一指标里面
就同一个维度下的同一个指标
我们采用了等权重进行加权
这里有个初步的假设就是
因为我们找不出那个权重
一定高一些那个低一些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呢
那么等权重法可能是一个
最能接受的一个方法
当然如果说我们有明确的一些理论支持
或者一些其他一些证据证明
某个指标权重比其他权重的高的话
那么我们可以做一些调整
但在没有这些信息情况下
我们这里采用了一个叫等权重法进行加权
那么加完权以后呢就合成了数据
我们把它就还原到0到100分
那这里面我们就用到一个叫归一化处理
那么这也是在标准化处理当中
对原始指标处理的很重的一个方法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公式
在进行归一化处理的时候
我们把这个最小值设为40分
最大的值设为100分
那在设这个值的时候呢
我们也基本考虑
就是考虑到这里面如果说
最低值太低的话
后可能会拉大这个相关的差距
所以我们在这里面把最低值呢设为了40分
这里面有个公式叫归一化的公式
就是拿它的这个原始值
减去这个数列里面的最低值
然后除以它的一个级差
什么叫级差就是最大值减最小值
就是公式里面所展示出来的
那通过这个公式
我们最后就可以把所有的最后个数值
或者是指标的一个分值
就还原到了40分到100之间
那这是什么含义呢
就对于一个指标或者一个指数来说
40分就代表最低水平
100分就代表最高水平
所以大家可以看啊
我拿这个图给大家做个总结
这个图里面大家会看到
我们从两个口径拿到数据
一个是统计年鉴公开数据
那么另外一个是一些调研数据
包括一些官方网站的一些数据
也包括些权威机构的报告中数据
把它提炼出来相关的指标数据
最后我们在收集起这个33个指标的基础上
按照刚才所说的这种标准化方法
对所有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就形成了一种无量纲的一个数值
然后呢最后进行加权
就得出了33个指标的一个分值
这样一来我们既可以对
每个单一指标进行排序
你比如说刚才讲到了城市化率
我们可以对所有的
200多个地市级以上城市进行排名
那么我们也可以对某一个方面
比如说地方政府PPP发展意愿
我们对这个方面所谓的二级指标
要把它合成一个分值
可以来反映不同地方政府
在这种PPP发展意愿上的差异
或者谁高谁低
那么我们也可以对四个维度进行排名
你比如说政府治理水平
我们实际上合成以后
从三级指标到二级指标
到一级指标合成完以后呢
就可以把200多个城市的一种政府治理能力
治理水平的分值可以排出来
那最后呢我们把它合成一个终极指标
就最后的PPP发展环境指数
好 这就关于这个PPP的一个理论
和方法的一个介绍
好 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
-第一节 现代国家治理中的政府和市场
-第二节 公共服务市场化提供机制
-第三节 如何理解PPP的实质内涵
-第四节 我国PPP发展的独特性
-第五节 促进PPP健康发展中的政府决策(1)
-第六节 促进PPP健康发展中的政府决策(2)
-第一讲 杨永恒:PPP与现代国家治理--本章习题
-第一节 PPP的定义和起源
-第二节 PPP在中国的发展
-第三节 PPP基本流程和运作方式
-第四节 PPP的核心要点
-第五节 PPP投资合理回报机制
-第二讲 韩志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概述--本章习题
-第一节 基本概念及其主要特征的界定
-第二节 提高基础设施运作效率的路径
-第三节 解决政府和市场失灵的路径选择
-第四节 PPP概念的提出
-第五节 第一代PPP模式
-第六节 第二代PPP模式
-第七节 第三代PPP模式
-第三讲 李开孟:PPP模式的理念创新及实施策略-上--本章习题
-第一节 PPP模式的作用边界及条件
-第二节 三代PPP模式的演变
-第三节 三代PPP发展的局限性
-第四节 推动PPP模式转换的对策措施
-第五节 我国PPP如何落地
-第四讲 李开孟:PPP模式的理念创新及实施策略-下--本章习题
-第一节 PPP和项目融资的概念
-第二节 PPP立法要点解读
-第三节 PPP四大核心原则
-第四节 建议学习PPP的路径
-第五节 PPP风险管理
-第六节 PPP合同结构及完工风险要点
-第七节 运营期风险动态调节机制及影子价格
-第八节 PPP付费机制及要点练习
-第九节 PPP的人才需求与学习启发
-第五讲 王守清:PPP框架与风险管理--本章习题
-第一节 经典案例分享(一)
-第二节 经典案例分享(二)
-第三节 失败案例分享
-第四节 谁来做
--第四节 谁来做
-第五节 怎么做(一)
-第六节 怎么做(二)
-第七节 怎么做(三)
-第八节 怎么算
--第八节 怎么算
-第六讲 王盈盈:PPP典型案例和实施流程--本章习题
-第一节 编制背景:我国PPP应用现状
-第二节 PPP发展环境指数:内涵和评价框架
-第三节 指标来源和编制方法
-第四节 PPP发展环境指数的主要结果和诊断功能
-第五节 PPP发展环境指数的启示
-第七讲 杨永恒:PPP发展环境指数分析--本章习题
-第一节 PPP中4个相互关联核心原则(上)
-第二节 PPP中4个相互关联核心原则 (下)
-第三节 PPP核心概念与操作要点(上)
-第四节 PPP核心概念与操作要点(下)
-第五节 PPP人才需求与学习路径
-第八讲 王守请:PPP核心原则与运作要点--本章习题
-第一节 PPP实务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 实施机构及实施方案目录
-第三节 项目概况与运作模式
-第四节 风险分配方案与交易结构
-第五节 合同体系与监管体系
-第六节 社会资本选择与财务测算
-第七节 政府承诺事项与实施工作计划
-第九讲 王盈盈:实施方案编制要点--本章习题
-第一节 财务基本概念与八份报表
-第二节 八张报表的关系与附加表
-第三节 基本假设
--第三节 基本假设
-第四节 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第五节 折旧与摊销表/还本付息表
-第六节 成本表/收入及税金表/现金流量表
-第七节 敏感性分析及VFM评价
-第十讲 王盈盈:财务测算要点--本章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