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 > 4.《论语》导读 > 孔子的学习之道 > 妥建清第四节:孔子的学习之道1
今天我们主要讲
《论语》中孔子学习之道
我们知道 孔子十五有志于学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
最终三十岁学有所成
由此
孔子的成功是有赖于
其自我坚持不懈地努力的
如 学如不及 犹恐失之
此种有赖自我的努力
而非借助于神启或神佑
等神秘主义方式成就自我
显然是与耶稣
穆罕默德等宗教圣人相区别的
《论语》中孔子也多次地提及
并非是生而知之
而是通过多闻多见的方式
获得知识的
如
孔子在此强调
其异于那种无知而造作之人的
地方在于多闻 多见
多闻 多见在他看来是仅次于
生而知之的
不仅如此
孔子强调学习还要求多问
那么《论语》中
孔子是如何强调问的
怎样的问才是恰当呢
孔子曾借评价孔文子之语
道出了学习的一个不二法门
那就是要多问
而 不耻下问
现今已成为一个频繁的惯性话语
经常使用于各种语境当中
而且因向不如自己的人发问
也成为美德 代代相传
成为学习者虚心好学的优良传统
但是值得反思的是
此种 不耻下问 之 问
到底是明知故问还是无知故问
倘若是明知故问
显然失去问的意义和价值
也谈不上一种美德传统
倒是表现出发问者的虚伪
恐怕这种 不耻下问
是不值得鼓励与肯定的
倘若是无知故问
那么如何才能保证问的质量呢
诚然 no silly question
没有愚蠢的问题
但现实情景中
如此发问
让人质疑发问的质量的同时
怎样问 问什么都成为问题
所以 无论是明知故问
还是无知故问
实际上表现的都是
发问者的恶德而非美德
难道《论语》中
孔子评价的孔文子的话有错
难道我们一直奉为优良学风传统的
不耻下问 竟然是错的
倘若真是如此
无论是在逻辑意义的层面
还是情感接受的层面
都是我们难以承受之重
其实
放下我们的 傲慢与偏见
恢复我们的 理智与情感
我们来仔细的研究一下
《论语》中孔子的发问
以此来消除各种误解
孔子在此强调的 不耻下问
并非是处于一种明知
或无知的二元对立状态
其实他是在强调
它既是一种知 又是一种无知
换言之 就是一种
知又不知的中间性状态
只有通过这样的发问
才能使无知消除
使知进一步显豁
达到理想的状态
而《论语》中孔子也正是
通过此种介于
知又不知的中间性的发问
才成全其知识美德的传统的
《论语》和《史记》中都曾记载过
孔子幼年的背景文化状况
所谓 吾少也贱 故多能鄙事
尽管 孔子幼年的学习环境
不如人意
但是孔子却能
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告诸往而知来者
举一隅而以三隅反
最终不断有所斩获
尤其是孔子在学习过程中
那种介于知又不知的中间性的发问
使得孔子最终成就了自我
-周易的作者
-周易的人生观
-周易的道德观
-周易的对话
-1.《周易》导读--测试题
-老子其人
-《道德经》这本书
-上善若水
-反者道之动
-2.《道德经》导读--测试题
-庄子其人其书
-庄子的思想
-3.《庄子》导读--测试题
-《论语》与《对话录》
-孔子的历史形象
-孔子“仁”的思想
-孔子的学习之道
-4.《论语》导读--测试题
-《大学》及八条目的政治意义
-子思的《中庸》与中和精神
-《中庸的《诚之》与《慎读》
-《大学》的“近道”与中庸的“好学近乎知”
--龚建平第四节:《大学》的“近道”与中庸的“好学近乎知” 上
--龚建平第四节:《大学》的“近道”与中庸的“好学近乎知” 下
-5.《大学》《中庸》导读--测试题
-孙子其人其书上
--邓妙子第一节上
-孙子其人其书中
--邓妙子第一节中
-孙子其人其书下
--邓妙子第一节下
-用间篇上
--邓妙子第二节上
-用间篇下
--邓妙子第二节下
-谋攻篇上
--邓妙子第三节上
-谋攻篇下
--邓妙子第三节下
-军势篇上
--邓妙子第四节上
-军势篇中
--邓妙子第四节中
-军势篇下
--邓妙子第四节下
-6.《孙子兵法》导读--测试题
-墨子、墨学与《墨经》
-《墨经》的逻辑学
-《墨经》的认识论
-《墨经》的伦理学
-7.《墨经》导读--测试题
-导言及《心经》中的基本概念和思想
-《心经》解析
-《心经》与中国佛教宗派的发展和演变
-8.《心经》导读--《心经》测试题
-对理的疏解
-对欲的疏解
-理欲关系的认识
-9.朱熹理学相关著作导读--测试题
-王阳明其人
-心即是理
-知行合一
-致良知说
-10.王阳明《传习录》导读--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