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经典与思考——人文清华大师面对面 > 第二单元 国学:陈来 > 2.4.4【访谈】儒学的来源和儒学的意义 > 04
返回《经典与思考——人文清华大师面对面》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那您找到这个儒字的来源了吗
因为这个儒字
以前人的讲法
是孔子以前的这个古文里边
没有这个儒字
《论语》里边
也只一处讲到这个儒字
就是说让他的学生
说你要做君子儒
不要做小人儒
但是儒是个什么意思
不知道
我们近代人就猜吧
章太炎
他就写一个文章叫《原儒》
说儒这边是一个需字
需的上头是一个雨
所以这个看起来
这个字
古代应该是一个法术
一个法师
他会求雨
应该是这么一个人
那这样一来讲
儒的根源 来源
就变成一种法事
能够求雨的法事
那么后来
还有一些学者
也附和他的这种讲法
有个学者叫胡适
他就有另外一种推测
他说你看《说文解字》
汉代编的这个字典
对这个儒的解释
就是说 儒 柔也
柔和的柔 柔也
然后说 术士之称
它是一种术士
但是他说的术士
不是一定是那个求雨的术士
就是你传承一种思想
那就是有一种术
那叫道术
就是你有一种道术的人
就是可以叫术士
那回过来讲
这个胡适讲
说你看这个柔也
为什么是柔呢
柔软的柔
对 他就推测
说孔子因为他长在宋国
而且
如果从他那个族裔上来讲
他是殷人
因为宋是殷人
后来居住分封的地方
所以他的祖先
上面几百年
他应该是殷人
殷商因为是被西周所取代了
所以他就推测了这么一个故事
他说很可能是这样
就是周武王伐纣克商
建立了西周
那原来那些殷人
就成了俘虏了
那俘虏
他这些俘虏里边
有一些有知识的人
他相当于殷人原来的教士
就是跟中世纪的那个教士一样
他有知识
给他们传播一些知识
另外这个
对他们做一些教导教化等等
教士教师一样的
那么这些人他们身为俘虏
俘虏就表示他的身份就低了
就比较柔
另外
他们这个周代
看他们有知识
就还利用他们的知识
继续做一些知识的工作
他说这个大概就是儒的来源
一方面他有一些知识
帮人家做一些知识性的工作
你比如说古代很讲这个礼
礼节的礼
它是礼节的仪式
那么每一种活动
都要有礼仪的仪式
那么这个仪式的进行
它是要有一个专门的知识
他说你看古代的儒家
因为儒家从前也有一种说法
就是说儒家在孔子的时代
他就是懂得这个礼事
会帮人做这个礼事
他说大概那个时候
这些人懂得这个
所以周朝还用他们
但是他们因为是俘虏
所以他们就很柔
很柔顺 很服从
他这么推儒这个字
那来推这个儒的身份跟(来源)
等于就涉及到儒家思想的来源
其实这些讲法都站不住
就是我们从今天来讲
最古老的就是《尚书》
因为《尚书》是从《尧典》开始的
就是从尧舜禹
禹(后面)才是夏
夏商周
夏之前还有尧和舜
我们看现在这个《尚书》
里面记载的思想
应该说那里边很多种思想
应该就是孔子思想的一种来源
你比如说重视礼
同时重视德
就是道德的德
重视孝
就是孝顺父母的孝
那这些思想
应该说都是孔子思想的来源
而且孔子
我们也知道
孔子活的时候
他经常做梦梦见周公
直到晚年
他晚年梦不见周公了以后
他就很焦虑
他说我可能快死了
因为我现在梦不到周公了
所以他也是有志于恢复周礼
这正好说明
他真正的那个思想
最直接的一个来源
是周代的文化
那周的文化从哪里来
孔子那时候也讲了
周因于殷礼
殷因于夏礼
因是因袭的因
就是继承
所以儒家的文化思想
它是要有一个传承
-1.1 单元公告
--html
-1.2 邱勇:打造新人文格局
--导论
-1.2【阅读】格非:《文学的邀约》
--单元读物
-1.3.1【讲座】格非:文学时空观的演变(01)
--01
-1.3.2【讲座】格非:文学时空观的演变(02)
--02
-1.3.3【讲座】格非:文学时空观的演变(03)
--03
-1.3.4【讲座】格非:文学时空观的演变(04)
--观众问答篇
-1.4.1【访谈】格非问答录(01)
--格非问答录(上)
-1.4.2【访谈】格非问答录(02)
--格非访谈录(下)
-第一次练习
-2.2【阅读】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
--单元读物
-2.3.1【讲座】陈来:什么是传统?
--什么是传统
-2.3.2【讲座】陈来:如何看待传统?
--如何看待传统
-2.3.3【讲座】陈来:传统与现代化
--传统与现代化
-2.3.4 【讲座】陈来:传统与当代中国
--传统与当代中国
-2.3.5【讲座】现场问答
--现场问答
-2.4.1【访谈】清华国学社的“前世今生”
--01
-2.4.2【访谈】儒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奠基
--02
-2.4.3【访谈】儒家思想应追溯到孔子之前
--03
-2.4.4【访谈】儒学的来源和儒学的意义
--04
-2.4.5【访谈】陈来:“儒学就生活在你的心里”
--05
-2.4.6【访谈】儒学为社会提供价值理性
--06
-2.4.7【访谈】时代忧虑:追求成功与价值约束的分离
--07
-第二次练习
-3.2 【阅读】李强:《社会分层十讲》
--单元读物
-3.3.1 【讲座】什么是橄榄型社会结构?
-3.3.2【讲座】中国目前是怎样的社会结构?
-3.3.3【讲座】中国现在的社会结构有什么问题?
-3.3.4【讲座】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需要什么条件?
-3.3.5【讲座】如何推进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
-3.3.6【讲座】中国离橄榄型社会还有多远?
-3.3.7【讲座】观众提问
--观众提问
-3.4.1【访谈】社会学学科的起源及其发展
-3.4.2【访谈】李强与社会学的第一次接触
-3.4.3【访谈】社会学研究强调尊重事实
-3.4.4【访谈】从社会结构研究到关注底层社会
-3.4.5【访谈】最基础的研究是社区研究
-3.4.6【访谈】社会学三大问
--6.社会学三大问
-第三次练习
-4.2【阅读】万俊人:《正义二十讲》
--单元读物
-4.3.1【讲座】引言
--0
-4.3.2【讲座】万俊人:何为正义?
--1.何为正义
-4.3.3【讲座】万俊人:正义为何如此脆弱?
-4.3.4【讲座】万俊人:正义如何不再脆弱?
-4.3.5【讲座】万俊人:正义的远景(上)
-4.3.6【讲座】万俊人:正义的远景(下)
-4.3.7【讲座】问答环节
--6.问答环节
-4.4.1【访谈】 伦理学家的启蒙:国学与西学
--01
-4.4.2【访谈】 贵族的学问和穷人的学问
--02
-4.4.3【访谈】 从伦理学到政治哲学
--03
-4.4.4【访谈】 清华哲学系的复建
--04
-4.4.5【访谈】 伦理学的范畴与伦理学家的使命
--05
-4.4.6【访谈】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
--06
-第四次练习
-5.2.1本期简介
-5.2.2 郝景芳:现实与虚构(上)
--02
-5.2.3 郝景芳:现实与虚构(下)
--03
-5.2.4 李强、格非、郝景芳对谈(上)
--01
-5.2.5 李强、格非、郝景芳对谈(中)
--02
-5.2.6 李强、格非、郝景芳对谈(下)
--Video
-5.2.7 问答环节
--07
-6.2【阅读】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
--html
-6.3 【讲座】彭林:走出半人时代
--01
-6.4【讲座】彭林:人之所以为人 礼义也
--02
-6.5【讲座】彭林:礼乐人生
--03
-6.6【讲座】彭林:《芈月传》婚礼中的错误
--Video
-6.7【讲座】彭林:礼乐教化与君子风范
--Video
-6.8【讲座】问答环节
--Video
-6.9【访谈】彭林:与传统文化结缘
--01
-6.10【访谈】彭林:“陪我度过不堪回首的日子”
--02
-6.11【访谈】彭林:命运的大转折
--03
-6.12【访谈】彭林:礼乐双修走出半人时代
--04
-6.13【访谈】彭林:君子风范
--Video
-6.14【访谈】彭林:礼的缺失与重建
--Video
-第五次练习
-7.2【阅读】汪晖:《颠倒》
--html
-7.3【讲座】汪晖:人文学科的诞生
--Video
-7.4【讲座】汪晖:两个“脱离” 当代人文学科的重构
--Video
-7.5【讲座】汪晖:从东西/文明之争到科学/人文之辨
--Video
-7.6【讲座】汪晖:两场论战与知识问题
--Video
-7.7【讲座】汪晖:当代人文学科的挑战
--Video
-7.8【讲座】观众提问
--Video
-7.9【访谈】汪晖:思想史研究
--Video
-7.10【访谈】汪晖:鲁迅和我
--Video
-7.11【访谈】汪晖:我为什么要研究二十世纪
--Video
-7.12【访谈】汪晖:我和《读书》
--Video
-7.13【访谈】汪晖:谈谈知识分子
--Video
-7.14【访谈】汪晖:人文学科的兴起
--Video
-7.15【访谈】汪晖:人文学科的当代挑战
--Video
-7.16【访谈】我爱问汪晖
--Video
-单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