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经典与思考——人文清华大师面对面 >  第三单元 社会学:李强 >  3.3.7【讲座】观众提问 >  观众提问

返回《经典与思考——人文清华大师面对面》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观众提问在线视频

观众提问

下一节:1.社会学学科的起源及其发展

返回《经典与思考——人文清华大师面对面》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观众提问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国家一直倡导城镇化然后市场化

然后就是大概的意思就是说

让农民到城市里面去然后变成市民

但是就是如果从流动的方向来说

应该算是一种单向的流动

但是我们就是这么些年

然后也有一些城市的人

然后就积极往农村去

然后就怎么看待那个城市人流动到农村去

城市流到农村

明白了

这个同学确实提出一个思路

就是未来的中国

我们既然有城镇化

既然农民他们大部分人会进城

那么我们是不是也有可能

城乡要素来交换

也是有这种可能性

目前在这方面

我觉得从政策方面看在思考

还没有

从来没有从法律政策方面

提出一个明确的说是城里人

也可以到农村去变成城市居民

当然因为你变成城市居民

因为我们农村的土地所有权

叫做集体所有制

所以这个轻易变不过去

因为你在城市里面

你不占有农村土地的

当然有个别情况下我见过

就是叫做荣誉村民

有的村长挺聪明的

就是说有一些城里人

也能把知识带到农村去

把技术带到农村去

于是全体居民投票

大家一致说接纳某一个人为荣誉村民

我见过这种案例

但是从我们法律制度层次上来说

还是移不过去的

因为你移过去以后

马上就有一问题

分不分宅基地

这个一般是很困难的

因为农民是有土地的。

第二 有没有承包土地

这就更复杂了

所以制度上目前我们

还没有这样一种制度体系

老师您好

就是刚才您提到

一个北上广深承担着很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就是中小城市

它们实际上是无法提供

必要的那些职业

假如说这些大学生

他们也希望改善中国这样一个情况

那他们应该何去何从

确实我觉得

我在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

也感到是很困惑

因为我们小城市

虽然就是说我们一再提

就是要发展中小城市

推进中小城市

并且国家在政策上来说

户籍比较放开的才是中小城市

就是你大城市

现在总的来说还是比较严格的

但中小城市是比较希望人们去的

但恰恰比较希望人们去的中小城市呢

吸纳力不足

所以实际上我也在思考

可能跟我们国家的这样一种

财税制度有关系

就是我们的这个

就是大家知道

我们国税地税分开以后

国税拿大头

当然国税拿大头以后

它是为了再分配的使得分配合理性

但是于是国税就由各省来申请

各省都申请大项目

结果发现这个资金往往被大城市拿去

比如说全国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

那么中央说上大项目

那么上大项目

往往省会那肯定是集中建设

所以我就感到

资金慢慢流

真的要流到那个小城市去的时候

是比较困难的

所以我相信像这种建设

就完全还真是得靠政策调整了

但是现在还有一个难题呢

就是人才去不去

其实一个地方发展最核心还是人才

资金当然重要

但是没有人

资金也起不了作用

所以我感到就是

它是个互动的结果

反正现在呢是一个恶性循环

越没有吸引力人们就越流出

越流出的结果就越没有吸引力

所以现在产生的

确实是值得思考一个问题

我是来自农村

然后我十八岁之前也一直生长在农村

就是说我感觉现代化的过程

或者是城镇化的过程

其实更多的是伴随着乡村的没落

可能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但是你会发现

它其实现在这里它没有那种

它没有达到那种城市的繁华

它也失去了它原本的淳朴和宁静

所以我就想问问您

您怎么看待这种

就是大多数人他也会觉得

现代化的过程

其实伴随的是乡村的没落了

我觉得这个同学

确实也提出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就是我们怎么来看待农村发展

现在这个事情上呢

我们在不同阶段提出过好多

中科院也提出过好多想法

比如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等等好多想法

那么我们要理解就是说

城镇化是个大趋势

这一点可能是所谓现代化潮流嘛

浩浩荡荡没有人能阻挡得了

而且人们追求城市美好生活

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但是对我们中国人来说

我们确实从来不要忽视农村

不要忽视农业

因为我们这个国家

超巨型人口社会

那么我们需要一个

巨大的粮食和农作物的生产

我们知道有些小国

他们确实农产品完全靠进口

但这件事情对我们中国人来说

是不可能的

我们中国人不可能说

我依靠国际农业市场来养活我们自己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我觉得就是说我们确实

在推进城市发展的同时

必须要关注农村的发展

那么怎么关注呢

我觉得有这么几个要点吧

第一个

我们现在比较强调叫做城乡一体化

我自己也见过很多成功的

城乡一体化的范例

举个例子吧

比如说

我给学生讲那个案例

或者有时候带学生调研

去个地方叫蔡家洼

其实就在就在北京

蔡家洼一听它就是个村庄

蔡家洼因为有个王书记

他非常精彩的实现城乡一体化

其实就是京藏高速

第一个出口出去就是蔡家洼

就是他引进了几条生产线

所以他已经把那个地方

建设成为一个

现代产业体系了

但是它同时也是一个农业示范的基地

农业也做得很好

所以像这种城乡一体化的案例呢

确实我见过一些

我觉得都是值得思考的

做的不错的

第二种可能性

其实我感到就是说

就是现代交通的发展

使得城乡一体化是可能的

就是大家知道

农村建设非常好

所以现在有些地方啊

农民骑着那个

他们叫电驴子了

那个电摩托车

基本上四十分钟就进城打工了

所以其实呢我估计在北京上班

恐怕也得半小时四十分钟

这都算是很近的地方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

我们在提就近城镇化的时候

发现了这样一种途径

就是城乡兼顾的

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第三点就是关于农村建设

其实农村有很大的优势

为什么呢

它有资源 有土地

所以我发现有很多农村带头人

把农村建设得很好

所以我倒感到就是说

农村的城镇化的另一个方面

就是虽然确实有你说的这个问题

就是城镇化人们净流出

导致了农村的凋敝

农村越来越没有人去

但是同时我们确实也看到了

国内有很多的范例

就是把农村建设得非常好

像比较有名的像华西村

像河南刘庄像北京的韩村河等等

那么所有这些就预示着

就是说可能事在人为

还是要看一个村庄的组织能力

就是村庄确实如果思路对

如果有带头人能够带领村民

大家共同努力

还是能够建设成一个美好的村庄

今天因为时间关系

我们讲课就先到这里了

我们的人文清华讲坛

我们已经今天是第三次

那么在此我也祝愿

清华人文讲坛越办越好

好 谢谢大家

经典与思考——人文清华大师面对面课程列表:

导论

-1.1 单元公告

--html

-1.2 邱勇:打造新人文格局

--导论

第一单元 文学:格非

-1.2【阅读】格非:《文学的邀约》

--单元读物

-1.3.1【讲座】格非:文学时空观的演变(01)

--01

-1.3.2【讲座】格非:文学时空观的演变(02)

--02

-1.3.3【讲座】格非:文学时空观的演变(03)

--03

-1.3.4【讲座】格非:文学时空观的演变(04)

--观众问答篇

-1.4.1【访谈】格非问答录(01)

--格非问答录(上)

-1.4.2【访谈】格非问答录(02)

--格非访谈录(下)

-第一次练习

第二单元 国学:陈来

-2.2【阅读】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

--单元读物

-2.3.1【讲座】陈来:什么是传统?

--什么是传统

-2.3.2【讲座】陈来:如何看待传统?

--如何看待传统

-2.3.3【讲座】陈来:传统与现代化

--传统与现代化

-2.3.4 【讲座】陈来:传统与当代中国

--传统与当代中国

-2.3.5【讲座】现场问答

--现场问答

-2.4.1【访谈】清华国学社的“前世今生”

--01

-2.4.2【访谈】儒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奠基

--02

-2.4.3【访谈】儒家思想应追溯到孔子之前

--03

-2.4.4【访谈】儒学的来源和儒学的意义

--04

-2.4.5【访谈】陈来:“儒学就生活在你的心里”

--05

-2.4.6【访谈】儒学为社会提供价值理性

--06

-2.4.7【访谈】时代忧虑:追求成功与价值约束的分离

--07

-第二次练习

第三单元 社会学:李强

-3.2 【阅读】李强:《社会分层十讲》

--单元读物

-3.3.1 【讲座】什么是橄榄型社会结构?

--1.什么是橄榄型社会结构?

-3.3.2【讲座】中国目前是怎样的社会结构?

--2.中国目前是怎样的社会结构?

-3.3.3【讲座】中国现在的社会结构有什么问题?

--3.中国现在的社会结构有什么问题?

-3.3.4【讲座】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需要什么条件?

--4.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需要什么条件?

-3.3.5【讲座】如何推进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

--5.如何推进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

-3.3.6【讲座】中国离橄榄型社会还有多远?

--6.中国离橄榄型社会还有多远?

-3.3.7【讲座】观众提问

--观众提问

-3.4.1【访谈】社会学学科的起源及其发展

--1.社会学学科的起源及其发展

-3.4.2【访谈】李强与社会学的第一次接触

--2.李强与社会学的第一次接触

-3.4.3【访谈】社会学研究强调尊重事实

--3.社会学研究强调尊重事实

-3.4.4【访谈】从社会结构研究到关注底层社会

--4.从社会结构研究到关注底层社会

-3.4.5【访谈】最基础的研究是社区研究

--5.最基础的研究是社区研究

-3.4.6【访谈】社会学三大问

--6.社会学三大问

-第三次练习

第四单元 伦理学:万俊人

-4.2【阅读】万俊人:《正义二十讲》

--单元读物

-4.3.1【讲座】引言

--0

-4.3.2【讲座】万俊人:何为正义?

--1.何为正义

-4.3.3【讲座】万俊人:正义为何如此脆弱?

--2.正义为何如此脆弱

-4.3.4【讲座】万俊人:正义如何不再脆弱?

--3.正义如何不再脆弱

-4.3.5【讲座】万俊人:正义的远景(上)

--4.正义的远景(上)

-4.3.6【讲座】万俊人:正义的远景(下)

--5.正义的远景(下)

-4.3.7【讲座】问答环节

--6.问答环节

-4.4.1【访谈】 伦理学家的启蒙:国学与西学

--01

-4.4.2【访谈】 贵族的学问和穷人的学问

--02

-4.4.3【访谈】 从伦理学到政治哲学

--03

-4.4.4【访谈】 清华哲学系的复建

--04

-4.4.5【访谈】 伦理学的范畴与伦理学家的使命

--05

-4.4.6【访谈】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

--06

-第四次练习

第五单元 跨界对话:李强、格非、郝景芳

-5.2.1本期简介

--6.2.1本章简介

-5.2.2 郝景芳:现实与虚构(上)

--02

-5.2.3 郝景芳:现实与虚构(下)

--03

-5.2.4 李强、格非、郝景芳对谈(上)

--01

-5.2.5 李强、格非、郝景芳对谈(中)

--02

-5.2.6 李强、格非、郝景芳对谈(下)

--Video

-5.2.7 问答环节

--07

第六单元 礼学:彭林

-6.2【阅读】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

--html

-6.3 【讲座】彭林:走出半人时代

--01

-6.4【讲座】彭林:人之所以为人 礼义也

--02

-6.5【讲座】彭林:礼乐人生

--03

-6.6【讲座】彭林:《芈月传》婚礼中的错误

--Video

-6.7【讲座】彭林:礼乐教化与君子风范

--Video

-6.8【讲座】问答环节

--Video

-6.9【访谈】彭林:与传统文化结缘

--01

-6.10【访谈】彭林:“陪我度过不堪回首的日子”

--02

-6.11【访谈】彭林:命运的大转折

--03

-6.12【访谈】彭林:礼乐双修走出半人时代

--04

-6.13【访谈】彭林:君子风范

--Video

-6.14【访谈】彭林:礼的缺失与重建

--Video

-第五次练习

第七单元 汪晖

-7.2【阅读】汪晖:《颠倒》

--html

-7.3【讲座】汪晖:人文学科的诞生

--Video

-7.4【讲座】汪晖:两个“脱离” 当代人文学科的重构

--Video

-7.5【讲座】汪晖:从东西/文明之争到科学/人文之辨

--Video

-7.6【讲座】汪晖:两场论战与知识问题

--Video

-7.7【讲座】汪晖:当代人文学科的挑战

--Video

-7.8【讲座】观众提问

--Video

-7.9【访谈】汪晖:思想史研究

--Video

-7.10【访谈】汪晖:鲁迅和我

--Video

-7.11【访谈】汪晖:我为什么要研究二十世纪

--Video

-7.12【访谈】汪晖:我和《读书》

--Video

-7.13【访谈】汪晖:谈谈知识分子

--Video

-7.14【访谈】汪晖:人文学科的兴起

--Video

-7.15【访谈】汪晖:人文学科的当代挑战

--Video

-7.16【访谈】我爱问汪晖

--Video

-单元习题

观众提问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