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经典与思考——人文清华大师面对面 > 第四单元 伦理学:万俊人 > 4.3.3【讲座】万俊人:正义为何如此脆弱? > 2.正义为何如此脆弱
返回《经典与思考——人文清华大师面对面》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正义的脆弱性表现在什么地方
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
正义作为一个普遍的社会原则和规范
或者用我的话说是秩序
它对所有人都是有效的
都是有约束的
因此它是绝对的没有例外的
无条件的
任何人
只要你生活在社会群体中间
就不得以任何理由例外于
正义原则和规范的约束
但另外一方面
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个体来说
承诺和遵守正义
的规范或者原则要求
却又是有条件的
每一个人都在心里说
只有当所有的别人
都如此这般做的时候
我才会这般如此的做
每个人都瞪着眼睛看别人
如果你这么做了
那我就这么做
你不做我也不做
因此每一个人都希望
是自己进入正义约束的最后的一个人
所以
用著名的哲学家康德的话说
正义的要求本身是绝对命令
是无条件的律令
然而正义的践行
就每一个行为者来说
却是有条件的假言命题
在逻辑上表示就是
当且仅当别人也这么做的时候
我才这样做
那么这就出现
两个最严重的问题
一个就是我刚才说的电信诈骗案
那个情形所表现出来的
有少数人例外于正义原则的约束
那么对一个社会来说
如果有一部分人
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国际社会
如果有一部分人能够例外于
这一原则和约束
那么其他的人就会群起效仿之
逻辑上是
一个例外实际上等于所有的例外
也就是无例外的例外
那么这一原则就普遍失效
不能约束任何人
第二个就是正义
我们刚才说权利与义务的对等
如果当这两者之间出现
脱节脱离的时候
问题就很严重
就会导致不义甚至反正义
比如说一个社会上如果出现
不正义反正义的行为
得不到应有的惩处
或者一个大义的行为得不到
应有的奖赏
那么这个社会的正义
是不可能普遍盛行开来的
所以这两个方面构成了我所谓的
正义的脆弱性
所以你经常看到
由于正义原则应用的范围不同
他们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表现形式
有的地方秩序良好
那么正义得到彰显
很多地方就不是这样
于是乎人的秩序就趋于紊乱
最极端的情况就是出现
诸如像911恐怖主义的行为
因为当一些人
觉得自己受到不义的待遇
而得不到应有的伸张的时候
他就会采取极端的形式
所以由此看来
正义其实是有不同类型不同表现
我理解正义至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
看出不同的正义
这就是说苏轼在
《题西林壁》那首七绝里面谈到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是力图跳出三界外
不在五行中
比如我从历史的角度看
正义至少可以分为
古代正义和现代正义
一般的说
古人的正义是比较直接的
甚至是直接付诸于行动
这就是金庸小说经常描绘的
你要是杀了我师父我就杀你师娘
你要杀了我的师兄我就杀你师妹
江湖上就这样直接的行动
那么这种直接的行动正义
它诉诸的基本要素有三个
一个是力量
行走江湖必须有一身好功夫
像我等是不可能了
第二是要有很好的行为技术
比如说你虽然像我的力量不行
但是如果我握有葵花宝典
依然可以独步江湖
就是技术
第三就是计谋
我不能跟你正面冲突
但是我可以使各种各样的计谋
我借力打力
我同样可以达到复仇的目的
古代人的正义
基本上就是这种直接性的特点
这就是圣经旧约里讲的
以眼还眼 以牙还牙
但是现代正义
或者现代社会的正义它就不一样
在今天的社会
你要揍了我一拳
我再揍你一拳
咱们两个同样都是犯罪
对不对
比如你不小心开车撞了我
那我开车去撞你们家人
这行吗不行
今天的这个在现代社会里
随着社会公共化结构的复杂化
正义也呈现中介化的特征
也就是说
今天正义的实现
必须借助于第三者
当然古代社会也有
比如包公
铡美案也是但是那不是普遍的
在今天的社会必须借助于第三者
借助于公正的中介机构
所以你要伤了我
我必须到派出所公安局去
我报案我控诉
然后通过公正的司法机构
给予你相应的惩罚
给予我相应的补偿
达到正义的目的
当然
直接的正义和间接的正义
不是截然两分的
有的时候
借助于中介的正义
常常不能够得到非常充分的实现
这是时有发生的事情
好多年前
我在美国看过一部电视剧
叫做黑暗的公正
Black Justice
这部电视剧讲的情况非常有意思
就是主审的法官
他经常在法庭上
主持各种刑事案件
各种案件的审判
但是大家知道美国的审判是
审判团最后投票决定
他了解整个案情的始终详情
然而他经常发现
审判团投票最后
确立的审判是不公正的
于是乎他每到夜幕降临
自己就扮成大侠
他去替天行道
有的人特别是一些富人
能够请到很好的律师给自己开脱
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辛普森案件
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按中国的刑侦标准来说
是完全可以定他的罪的
但是按照美国的标准
由于他取证
不符合美国的取证标准
所以辛普森被判无罪
尽管他杀掉了他的前妻
和前妻的男朋友
但实际上他得不到法律的惩处
这个法官他就是
每当遇见类似于辛普森案件的事件
他就开始自己干
晚上他就去把那些该受处置的人
给他惩处
直到有一天
他的这种做法被发现
那么他自己也受到惩罚
因为他违背了现代正义的法律
这个片子给人很多的启示
就是现代正义
一般我们把他称之为制度的正义
或者制度化的正义
由于它的中介化复杂化
所以常常出现两种很典型的状况
一种状况是什么呢
就是正义的惩罚
不能够得到及时的兑现
这大家很好理解
有的案子拖很久
几年甚至十几年
有的甚至判不了
所以并不是说
所有的非正义的行为
能够得到及时的惩处
那些受到非正义或者不正义
伤害的人能够得到及时的补偿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现代的中介化了的正义
不如古代社会的直接的正义来的痛快
那个只要我判定是你杀了我师父
我关进深山老林拜师学艺
直到我的功夫能战胜你了
我就挑战上门
实现我的正义
但这个现代社会不行
所以这是为什么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
出现很多不可能用单一标准
来判断分析和定论的事件
比如中东战争
比如说以色列或者犹太民族
与阿拉伯民族之间长期的积怨
比如说现在我们大家很熟悉的
欧洲的难民问题
更不用说恐怖主义
当然在我的价值判断中
恐怖主义是绝对的恶
但关键是你不可能下判断就完了
你得考虑它是怎么发生的
它的根源在什么地方
恐怖主义常常发生在
两个力量不对等
甚至非常悬殊的行为主体之间
说实话如果我估摸着能够
跟你打个平手
我绝对不会干那种事情
关键在这个地方
所以正义的脆弱性
是我们在生活中处处可以观察到
因为你不能及时兑现
给我们的印象是
这个社会的正义得不到彰显
得不到实现
还有一种情况
就是正义得不到充分的实现
什么叫充分的实现呢
受到非正义伤害的人觉得
这个补偿是不够的
或者那些行不义之事的人
他觉得你的处罚太重了
加之现代法律或者司法制度的复杂性
为了确保最终审判的公正
使得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
-1.1 单元公告
--html
-1.2 邱勇:打造新人文格局
--导论
-1.2【阅读】格非:《文学的邀约》
--单元读物
-1.3.1【讲座】格非:文学时空观的演变(01)
--01
-1.3.2【讲座】格非:文学时空观的演变(02)
--02
-1.3.3【讲座】格非:文学时空观的演变(03)
--03
-1.3.4【讲座】格非:文学时空观的演变(04)
--观众问答篇
-1.4.1【访谈】格非问答录(01)
--格非问答录(上)
-1.4.2【访谈】格非问答录(02)
--格非访谈录(下)
-第一次练习
-2.2【阅读】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
--单元读物
-2.3.1【讲座】陈来:什么是传统?
--什么是传统
-2.3.2【讲座】陈来:如何看待传统?
--如何看待传统
-2.3.3【讲座】陈来:传统与现代化
--传统与现代化
-2.3.4 【讲座】陈来:传统与当代中国
--传统与当代中国
-2.3.5【讲座】现场问答
--现场问答
-2.4.1【访谈】清华国学社的“前世今生”
--01
-2.4.2【访谈】儒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奠基
--02
-2.4.3【访谈】儒家思想应追溯到孔子之前
--03
-2.4.4【访谈】儒学的来源和儒学的意义
--04
-2.4.5【访谈】陈来:“儒学就生活在你的心里”
--05
-2.4.6【访谈】儒学为社会提供价值理性
--06
-2.4.7【访谈】时代忧虑:追求成功与价值约束的分离
--07
-第二次练习
-3.2 【阅读】李强:《社会分层十讲》
--单元读物
-3.3.1 【讲座】什么是橄榄型社会结构?
-3.3.2【讲座】中国目前是怎样的社会结构?
-3.3.3【讲座】中国现在的社会结构有什么问题?
-3.3.4【讲座】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需要什么条件?
-3.3.5【讲座】如何推进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
-3.3.6【讲座】中国离橄榄型社会还有多远?
-3.3.7【讲座】观众提问
--观众提问
-3.4.1【访谈】社会学学科的起源及其发展
-3.4.2【访谈】李强与社会学的第一次接触
-3.4.3【访谈】社会学研究强调尊重事实
-3.4.4【访谈】从社会结构研究到关注底层社会
-3.4.5【访谈】最基础的研究是社区研究
-3.4.6【访谈】社会学三大问
--6.社会学三大问
-第三次练习
-4.2【阅读】万俊人:《正义二十讲》
--单元读物
-4.3.1【讲座】引言
--0
-4.3.2【讲座】万俊人:何为正义?
--1.何为正义
-4.3.3【讲座】万俊人:正义为何如此脆弱?
-4.3.4【讲座】万俊人:正义如何不再脆弱?
-4.3.5【讲座】万俊人:正义的远景(上)
-4.3.6【讲座】万俊人:正义的远景(下)
-4.3.7【讲座】问答环节
--6.问答环节
-4.4.1【访谈】 伦理学家的启蒙:国学与西学
--01
-4.4.2【访谈】 贵族的学问和穷人的学问
--02
-4.4.3【访谈】 从伦理学到政治哲学
--03
-4.4.4【访谈】 清华哲学系的复建
--04
-4.4.5【访谈】 伦理学的范畴与伦理学家的使命
--05
-4.4.6【访谈】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
--06
-第四次练习
-5.2.1本期简介
-5.2.2 郝景芳:现实与虚构(上)
--02
-5.2.3 郝景芳:现实与虚构(下)
--03
-5.2.4 李强、格非、郝景芳对谈(上)
--01
-5.2.5 李强、格非、郝景芳对谈(中)
--02
-5.2.6 李强、格非、郝景芳对谈(下)
--Video
-5.2.7 问答环节
--07
-6.2【阅读】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
--html
-6.3 【讲座】彭林:走出半人时代
--01
-6.4【讲座】彭林:人之所以为人 礼义也
--02
-6.5【讲座】彭林:礼乐人生
--03
-6.6【讲座】彭林:《芈月传》婚礼中的错误
--Video
-6.7【讲座】彭林:礼乐教化与君子风范
--Video
-6.8【讲座】问答环节
--Video
-6.9【访谈】彭林:与传统文化结缘
--01
-6.10【访谈】彭林:“陪我度过不堪回首的日子”
--02
-6.11【访谈】彭林:命运的大转折
--03
-6.12【访谈】彭林:礼乐双修走出半人时代
--04
-6.13【访谈】彭林:君子风范
--Video
-6.14【访谈】彭林:礼的缺失与重建
--Video
-第五次练习
-7.2【阅读】汪晖:《颠倒》
--html
-7.3【讲座】汪晖:人文学科的诞生
--Video
-7.4【讲座】汪晖:两个“脱离” 当代人文学科的重构
--Video
-7.5【讲座】汪晖:从东西/文明之争到科学/人文之辨
--Video
-7.6【讲座】汪晖:两场论战与知识问题
--Video
-7.7【讲座】汪晖:当代人文学科的挑战
--Video
-7.8【讲座】观众提问
--Video
-7.9【访谈】汪晖:思想史研究
--Video
-7.10【访谈】汪晖:鲁迅和我
--Video
-7.11【访谈】汪晖:我为什么要研究二十世纪
--Video
-7.12【访谈】汪晖:我和《读书》
--Video
-7.13【访谈】汪晖:谈谈知识分子
--Video
-7.14【访谈】汪晖:人文学科的兴起
--Video
-7.15【访谈】汪晖:人文学科的当代挑战
--Video
-7.16【访谈】我爱问汪晖
--Video
-单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