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经典与思考——人文清华大师面对面 > 第六单元 礼学:彭林 > 6.7【讲座】彭林:礼乐教化与君子风范 > Video
返回《经典与思考——人文清华大师面对面》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好 最后我们一定要结束了
我们讲朱镕基学长
他的教授系主任告诫他要做人
这个人是指完人
那么在《论语》里面
孔子对这个有回答的
子路 孔子一个学生叫子路
他向老师请教
老师 什么叫成人
这个成人跟我们今天不一样
它是道德学问都成就了的人
就是我这个人的一生
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写的人呢
孔子一段话太棒了
若就是如果
如果你身上具有臧武仲的知
智慧
这是鲁国的一个很智慧的有名的人
你具备了他的知
又具备了公绰之不欲
这个公绰也是鲁国人
这个人没有私欲
廉洁清正 品德高尚
这个你也具备
你还具备卞庄子的勇
卞庄子是鲁国勇敢闻名的
比如说齐国准备去打
一听 卞庄子守在那里
都吓得不敢打
这个人以勇敢闻名
那么还有冉求的艺
就是这个人的学问
这四个东西
只要有里面一个
你都是鲁国的名人
可是孔子讲
一个完人
把四个都加在一起还不够
还要加上礼乐
这才是一个完美的人
好 我们看看这段话
钱穆先生有一个解释
成人好比是说全人
你兼有这四子之长
那么你的智慧足以穷理
你的廉足以养心
你的勇足以力行
艺足以泛应
能回答各种问题
然后呢 节之以礼
你身上有礼节的
所有的东西都有分寸
和之以乐
乐是你的心态 是平和的
那么这样德成于内
文见于外
是内外兼修达到一个境界
那么你材全德备
浑然不见一善成名之迹
它浑然一体
其为人也 就成了
所以我们清华的同学
学习学得非常好
好多理工科同学业余喜欢学文
我遇到好多这样的同学
我在课上有一个
哪个系的
就是理工科一个系
他那个学甲骨文学到
我的研究生听了都很吃惊
热能系有一个学生
小篆他全能写
我上课
我后来索性把他叫台上了
我说这个字怎么写
他马上就写出来
非常好
但是还有没有进步的空间呢
礼乐
礼乐使你高雅
使你的道德
用一种很优雅的方式把它混成一团
能够显露在外
所以我们 很重要
大家记住这一段话
所以钱穆先生四九年
没有跟蒋介石到台湾
他到了香港
办了一个新雅书院
他就说这个书院里面
他办校的一个最高的原则
要达到孔子这段话里面讲的
德智体能都有
还要加上礼乐
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
我们评价一个人
无非是身和心
很简单就这两个东西
礼自外作
我们跟外面学习 会了
乐由中出
我和谐了
我唱出来的东西都不一样
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我们现在开会经常讲
各位前贤
有的说是各位大德
德是什么
就是得到真知的人
是有德之人
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所以我们这么高的
一个层面上去理解
为什么中华是礼仪之邦
我们都清楚
内外兼修
好了
我讲到这里我是很希望
所有的同学如果有所收获
出了这个会场
这个礼就在你身上体现出来
为什么
知行合一
知了不行等于不知
我们清华的校训叫
行胜于言
《礼记》上讲
君子不以辞尽人
天下有道则行有枝叶
天下无道则辞有枝叶
下面孔颖达有一个解释
天下有道 人人都是君子
体现在行为上
像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
人人都实践在自己身上
天下无道
一个比一个会说
他的口水吐沫
成了这棵树的枝叶
我们清华说的行胜于言
我的理解就是把我们求得的真知
要体现出来付之于行动
作为一个实践者
好 在结束之今天讲演之前
我举两个清华人懂礼的小故事
大家听了就知道
我们清华的前辈不仅学问好
而且知礼懂礼行礼
我们现在很自豪
我们有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
四大导师里面第一把交椅是王国维
要他做院长 他不做
我只做学问
王国维在学术界是山里面的泰山
星星里面的北斗
是泰斗
郭沫若说要讲到国学
首先要属王国维
我们至今不敢望其项背
像个耸入云霄的高山
我们不能想象
王国维到清华来
就是因为清华的人懂礼
一开始推荐王国维
校长就给他写了一封信
请王先生到我们这里来执教
一个礼拜多少节课
我给你的薪金是多少
后来吴宓一听
国学研究院的这个主任
王国维是有学问的
有身份的人
我们怎么能一封信
就把他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绝对不行
这样人家要生气的
那怎么办 信都寄出去了
吴宓很聪明
校长您亲自写封信
就说前面那封信
是给您打个招呼的
今天我们专门派人来聘请
吴宓是出国留学回来的
见了王国维
王国维坐那里一看就不高兴
西装革履
肯定看到我都是那一套做派
没想到这个吴宓
他身上流动的是中国文化的血
他见到王国维
整了衣服上去行大礼
现在有一些书 写得不对
说他鞠躬
鞠躬不是大礼
大礼是叩首
王国维一下子被感动了
当时决定我把城里房子卖了
我搬到清华去住
后来觉得吴宓这个人
真是一个有学问
而且也懂怎么尊重人
两个人后来关系很好
今天你到我家来了
过两天我到你家里回访
这个传为美谈
学问越高 越要谦虚
越要尊重别人
另外一个是陈寅恪
在海外留学很多年
后来回来了
回来后学生听说
我们学校来了一位教授
精通十几种语言
到他家里看他
他父亲还健在
他父亲说 同学来看你
我也一起见见吧
于是在他的客厅里
陈寅恪在正中间摆了把椅子
请他父亲坐下
前面摆了两台椅子
让学生坐下
自己站在爸爸的旁边
当时很轰动 这个事情
儿子不管你有多大的学问
你做多大的官
在爸爸面前永远是儿子
儿子要有个儿子的样子
你两个人并排而坐
人家以为是兄弟呢
他在海外这么多年
但是他内心深处
他懂中国人的规矩
站在旁边这叫侍立
同学怎么都坐着
同学是客人 待客之道
客人应该坐
所以这种传统
现在已经是依稀 仿佛
再不讲大家完全不知道了
所以大家将来出国也罢
留学也罢
要永远记住
你是中国人
你身上流淌的血是中国文化的血
走到哪里你也要让大家能感受到
你是来自于礼仪之邦的中国人
这样呢
我觉得做人做君子
这个方向就对了
好了 今天就讲到这里
谢谢大家
你看不愧是清华
我没有暗示
结果所有的人都站起来了
没有白讲
好 请坐请坐
-1.1 单元公告
--html
-1.2 邱勇:打造新人文格局
--导论
-1.2【阅读】格非:《文学的邀约》
--单元读物
-1.3.1【讲座】格非:文学时空观的演变(01)
--01
-1.3.2【讲座】格非:文学时空观的演变(02)
--02
-1.3.3【讲座】格非:文学时空观的演变(03)
--03
-1.3.4【讲座】格非:文学时空观的演变(04)
--观众问答篇
-1.4.1【访谈】格非问答录(01)
--格非问答录(上)
-1.4.2【访谈】格非问答录(02)
--格非访谈录(下)
-第一次练习
-2.2【阅读】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
--单元读物
-2.3.1【讲座】陈来:什么是传统?
--什么是传统
-2.3.2【讲座】陈来:如何看待传统?
--如何看待传统
-2.3.3【讲座】陈来:传统与现代化
--传统与现代化
-2.3.4 【讲座】陈来:传统与当代中国
--传统与当代中国
-2.3.5【讲座】现场问答
--现场问答
-2.4.1【访谈】清华国学社的“前世今生”
--01
-2.4.2【访谈】儒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奠基
--02
-2.4.3【访谈】儒家思想应追溯到孔子之前
--03
-2.4.4【访谈】儒学的来源和儒学的意义
--04
-2.4.5【访谈】陈来:“儒学就生活在你的心里”
--05
-2.4.6【访谈】儒学为社会提供价值理性
--06
-2.4.7【访谈】时代忧虑:追求成功与价值约束的分离
--07
-第二次练习
-3.2 【阅读】李强:《社会分层十讲》
--单元读物
-3.3.1 【讲座】什么是橄榄型社会结构?
-3.3.2【讲座】中国目前是怎样的社会结构?
-3.3.3【讲座】中国现在的社会结构有什么问题?
-3.3.4【讲座】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需要什么条件?
-3.3.5【讲座】如何推进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
-3.3.6【讲座】中国离橄榄型社会还有多远?
-3.3.7【讲座】观众提问
--观众提问
-3.4.1【访谈】社会学学科的起源及其发展
-3.4.2【访谈】李强与社会学的第一次接触
-3.4.3【访谈】社会学研究强调尊重事实
-3.4.4【访谈】从社会结构研究到关注底层社会
-3.4.5【访谈】最基础的研究是社区研究
-3.4.6【访谈】社会学三大问
--6.社会学三大问
-第三次练习
-4.2【阅读】万俊人:《正义二十讲》
--单元读物
-4.3.1【讲座】引言
--0
-4.3.2【讲座】万俊人:何为正义?
--1.何为正义
-4.3.3【讲座】万俊人:正义为何如此脆弱?
-4.3.4【讲座】万俊人:正义如何不再脆弱?
-4.3.5【讲座】万俊人:正义的远景(上)
-4.3.6【讲座】万俊人:正义的远景(下)
-4.3.7【讲座】问答环节
--6.问答环节
-4.4.1【访谈】 伦理学家的启蒙:国学与西学
--01
-4.4.2【访谈】 贵族的学问和穷人的学问
--02
-4.4.3【访谈】 从伦理学到政治哲学
--03
-4.4.4【访谈】 清华哲学系的复建
--04
-4.4.5【访谈】 伦理学的范畴与伦理学家的使命
--05
-4.4.6【访谈】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
--06
-第四次练习
-5.2.1本期简介
-5.2.2 郝景芳:现实与虚构(上)
--02
-5.2.3 郝景芳:现实与虚构(下)
--03
-5.2.4 李强、格非、郝景芳对谈(上)
--01
-5.2.5 李强、格非、郝景芳对谈(中)
--02
-5.2.6 李强、格非、郝景芳对谈(下)
--Video
-5.2.7 问答环节
--07
-6.2【阅读】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
--html
-6.3 【讲座】彭林:走出半人时代
--01
-6.4【讲座】彭林:人之所以为人 礼义也
--02
-6.5【讲座】彭林:礼乐人生
--03
-6.6【讲座】彭林:《芈月传》婚礼中的错误
--Video
-6.7【讲座】彭林:礼乐教化与君子风范
--Video
-6.8【讲座】问答环节
--Video
-6.9【访谈】彭林:与传统文化结缘
--01
-6.10【访谈】彭林:“陪我度过不堪回首的日子”
--02
-6.11【访谈】彭林:命运的大转折
--03
-6.12【访谈】彭林:礼乐双修走出半人时代
--04
-6.13【访谈】彭林:君子风范
--Video
-6.14【访谈】彭林:礼的缺失与重建
--Video
-第五次练习
-7.2【阅读】汪晖:《颠倒》
--html
-7.3【讲座】汪晖:人文学科的诞生
--Video
-7.4【讲座】汪晖:两个“脱离” 当代人文学科的重构
--Video
-7.5【讲座】汪晖:从东西/文明之争到科学/人文之辨
--Video
-7.6【讲座】汪晖:两场论战与知识问题
--Video
-7.7【讲座】汪晖:当代人文学科的挑战
--Video
-7.8【讲座】观众提问
--Video
-7.9【访谈】汪晖:思想史研究
--Video
-7.10【访谈】汪晖:鲁迅和我
--Video
-7.11【访谈】汪晖:我为什么要研究二十世纪
--Video
-7.12【访谈】汪晖:我和《读书》
--Video
-7.13【访谈】汪晖:谈谈知识分子
--Video
-7.14【访谈】汪晖:人文学科的兴起
--Video
-7.15【访谈】汪晖:人文学科的当代挑战
--Video
-7.16【访谈】我爱问汪晖
--Video
-单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