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病理学 >  第十五章 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  PPT >  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返回《病理学》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在线视频

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引起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常见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可通过以下途径入侵中枢神经系统:血源性感染:是感染的主要途径,如脓毒血症的栓子随血流运行到脑;局部扩散:如颅骨开放性骨折、乳突炎、中耳炎等;直接感染:开放性创伤可继发感染,医学处置(如腰椎穿刺)可引起病原微生物感染;经神经感染:一些病毒如狂犬病病毒沿周围神经上行,单纯性疱疹病毒可沿嗅神经、三叉神经入侵中枢神经系统而引发疾病。

一、细菌性疾病

颅内常见的细菌性感染为脑膜炎(meningitis)和脑脓肿(brain abscess)。脑膜炎一般有三种:化脓性脑膜炎(多为细菌引起)、淋巴细胞性脑膜炎(一般为病毒感染所致)和慢性脑膜炎(可由结核杆菌、梅毒螺旋体、布鲁斯杆菌和真菌等引起)。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的致病菌因患者年龄而异,新生儿及婴幼儿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杆菌、B族链球菌和流感杆菌,脑膜炎球菌感染则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肺炎球菌感染常见于幼儿和老年人。下面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为例叙述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多为散发,冬春季可引起流行。患者多为儿童及青少年。临床可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斑)、脑膜刺激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中毒性休克。

病因及发病机制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主要致病菌为脑膜炎球菌(meningococcus),该菌存在于患者及带菌者的鼻咽部,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大多数人感染后仅引起局部轻度炎症,成为健康带菌者,仅有少数人由于各种原因,机体抵抗力下降,细菌经上呼吸道黏膜侵入血流,在血中繁殖,引起菌血症或败血症,约2%~3%患者因抵抗力低下,细菌到达脑(脊)膜引起脑脊髓膜炎。

病理变化

肉眼观,脑(脊)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蛛网膜下腔充满灰黄色脓性渗出物,覆盖于脑沟、脑回,在病变较轻部位,脓性渗出物沿血管分布,软脑膜略带浑浊。由于炎性渗出物的阻塞,脑脊液循环出现障碍,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脑室扩张。

镜下,蛛网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蛛网膜下腔增宽,其中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浆液、淋巴细胞及纤维蛋白渗出。用革兰氏染色,细胞内外均可查见致病菌。脑实质一般不受累,病变严重者,脑膜血管可发生脉管炎和血栓形成。

临床病理联系

除发热等全身症状外,常伴下列神经系统症状:

1.脑膜刺激症状  炎症累及脊髓神经根周围的蛛网膜、软脑膜及软脊膜,致使神经根通过椎间孔时受压,当颈部或背部肌肉运动时引起疼痛,导致痉挛,称为颈项强直。颈项强直是颈部肌肉对上述情况产生的一种保护性痉挛状态。在婴幼儿,由于腰背部肌肉发生保护性痉挛可引起角弓反张(opisthotonus)的体征。此外Kernig征(屈髋伸膝征)阳性,是由于腰骶节段神经后根受炎症波及而受压,当屈髋伸膝时,坐骨神经受到牵引,腰神经根受压疼痛而出现的体征。

2.颅内压升高症状  表现为剧烈的头痛、喷射性呕吐、小儿前囟饱满等症状及体征。这是由于脑膜血管充血,蛛网膜下腔渗出物堆积,蛛网膜颗粒因脓汁阻塞而影响脑脊液吸收所致。如伴有脑水肿,则颅内压升高更显著。

3.颅神经麻痹  由于基底部脑膜炎累及自该处出颅的Ⅲ、Ⅳ、Ⅴ、Ⅵ和Ⅶ对颅神经,因而引起相应的神经麻痹症状。

4.脑脊液变化  表现为压力升高,混浊不清,含大量脓细胞,蛋白含量增高,糖量减少,经涂片和培养检查可找到病原体。脑脊液检查是本病诊断的一个重要证据。

结局和并发症

经及时治疗和抗生素的应用,大多数患者都能痊愈,病死率由过去的70%下降到5%以下。如得不到及时治疗,病变可由急性转为慢性,并可出现下列后遗症:①脑积水:由于脑膜粘连,脑脊液循环障碍所致;②颅神经麻痹:如耳聋、斜视、视力障碍、面神经瘫痪等;③脑缺血和脑梗死:脑底脉管炎导致血管腔阻塞,引起相应部位的脑缺血和脑梗死。

暴发性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是暴发性脑脊髓膜炎的一种类型,多见于儿童。起病急,病情凶险,主要表现为周围循环衰竭、休克和皮肤大片紫癜,而脑膜病变相对轻微。患者常伴双侧肾上腺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称为沃-弗综合征(Warterhouse-Friederichsen syndrome),其发生机制是大量内毒素释放所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情凶险,患者常在短期内因严重败血症而死亡。

二、病毒性疾病

病毒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性疾病的病毒种类很多,一些DNA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肠源性病毒(小型RNA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ECHO病毒等,虫媒病毒:如乙型脑炎病毒、森林脑炎病毒等,狂犬病病毒等是常见的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毒。本节主要介绍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是由乙型脑炎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多在夏秋季流行,儿童患病率高于成人,尤以10岁以下儿童多见,约占乙型脑炎的50%~70%。此病起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嗜睡、抽搐、昏迷等症状。

病因及传染途径

乙型脑炎病毒为RNA病毒,其传播媒介为蚊(在我国主要为三节吻库蚊)。在自然界,其病毒循环规律为:动物-蚊-动物,牛、马、猪等隐性感染率颇高,成为人类乙型脑炎的传染源和宿主。带病毒的蚊叮人吸血时,病毒可侵入人体,先在局部血管内皮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繁殖,入血后引起短暂的病毒血症。病毒能否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取决于机体免疫功能和血-脑屏障功能状态,一般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血-脑屏障功能不健全时,病毒可以侵入中枢神经系统而发病。

病理变化

病变广泛累及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灰质,以大脑皮质、基底核、视丘最为严重;小脑皮质、延髓及脑桥次之;脊髓病变最轻,常仅限于颈段脊髓。

肉眼观,脑膜充血、脑实质水肿、脑回变宽、脑沟窄而浅;切面脑实质可见粟粒或针尖大的半透明软化灶,境界清楚,弥散分布或聚集成群。

镜下,可出现如下病变:

1.血管变化和炎症反应  脑实质内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周围间隙增宽,炎细胞围绕血管周围间隙形成血管套现象,渗出的炎细胞以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为主,仅在早期可有少数中性粒细胞。脑组织水肿,有时可见环状出血。

2.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病毒在神经细胞内繁殖,导致细胞损伤,表现为细胞肿胀,尼氏小体消失,胞质出现空泡,核偏位,可见卫星现象和噬神经细胞现象。

3.软化灶形成  灶性神经组织坏死、液化形成筛网状软化灶,对于本病的诊断有一定的特征性意义。病灶呈圆形或卵圆形,散在分布,边界较清楚。

4.胶质细胞增生  小胶质细胞增生明显,形成胶质细胞结节。多位于小血管旁或坏死的神经细胞附近。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也可增生。

临床病理联系

嗜睡和昏迷是本病最早出现和主要的症状,此为神经细胞广泛受累所致。如颅神经受损则导致相应的麻痹症状。脑内血管扩张充血、血流淤滞、内皮细胞受损可使血管通透性增高,引起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患者出现头痛、呕吐。严重者出现脑疝(brain hernia),其中小脑扁桃体疝可导致延髓呼吸中枢受压,患者可因呼吸骤停而致死。因脑膜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临床上可出现脑膜刺激症状。

本病经治疗,患者多数在急性期后痊愈。病变较重者可出现痴呆、语言障碍、肢体瘫痪、颅神经麻痹等后遗症。


返回《病理学》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病理学课程列表:

第一章 导学

-第一节 病理学绪论

--病理学绪论

-第二节 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第三节 如何学好病理学

--如何学好病理学

-练习题

-PPT

第二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第一节 细胞、组织的适应

--细胞、组织的适应

-第二节 损伤的原因与机制

--损伤的原因及机制

-第三节 变性

--变性

-第四节 坏死

--坏死

-第五节 凋亡

--凋亡

-练习题

-PPT

第三章 损伤的修复

-再生与修复

-练习题

-PPT

第四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一节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二节 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

-第三节 栓塞

--栓塞

-第四节 梗死

--梗死

-练习题

-PPT

第五章 炎症

-第一节 炎症概述

--炎症概述

-第二节 急性炎症

--急性炎症

-第三节 急性炎症的类型

--急性炎症的类型

-第四节 慢性炎症

--慢性炎症

-第五节 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第六节 炎症的经过和结局

--炎症的经过和结局

-练习题

-PPT

第六章 肿瘤

-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和一般形态

--肿瘤的概念和一般形态

-第二节 肿瘤的生长

--肿瘤的生长

-第三节 肿瘤的扩散

--肿瘤的扩散

-第四节 肿瘤的命名与举例

--肿瘤的命名与举例

-第五节 恶性上皮性肿瘤举例

--恶性上皮性肿瘤

-第六节 间叶组织肿瘤举例

--间叶组织肿瘤举例

-第七节 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

--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练习题

-PPT

第七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

-第二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

-第三节 高血压病的类型和病理变化

--高血压病的类型和病理变化

-第四节 动脉瘤的病理变化

--动脉瘤的病理变化

-第五节 风湿病的基本病理变化

--风湿病的基本病理变化

-第六节 各器官的风湿病理变化

--各器官的风湿病理变化

-第七节 感染性内膜炎的病理变化

--感染性内膜炎的病理变化

-第八节 慢性心瓣膜病的病理变化

--慢性心瓣膜病的病理变化

-第九节 心肌病的病理变化

--心肌病的病理变化

-第十节 心肌炎的病理变化

--心肌炎的病理变化

-第十一节 心包炎的病理变化

--心包炎的病理变化

-第十二节 心脏肿瘤的病理变化

--心脏肿瘤的病理变化

-练习题

-PPT

第八章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二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第三节 肺炎

--肺炎

-第四节 肺尘埃沉着病

--肺尘埃沉着病

-第五节 肺癌

--肺癌

-练习题

-PPT

第九章 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节 消化系统炎症性病变

--消化系统炎症性病变

-第二节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

-第三节 肝硬化病因及发病机制

--肝硬化病因及发病机制

-第四节 肝硬化病理改变

--肝硬化病理改变

-第五节 肝硬化临床病理联系

--肝硬化临床病理联系

-第六节 消化系统肿瘤

--消化系统肿瘤

-练习题

-PPT

第十章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第一节 淋巴组织非肿瘤性病变

--淋巴组织非肿瘤性病变

-第二节 非霍奇金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第三节 霍奇金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

-练习题

-PPT

第十一章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节 肾脏结构和基本功能

--肾脏结构和基本功能

-第二节 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第三节 肾小球肾炎的基本病变和病理学分类

--肾小球肾炎的基本病变和病理学分类

-第四节 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

--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

-第五节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一)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一)

-第六节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二)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二)

-第七节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三)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三)

-练习题

-PPT

第十二章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第一节 子宫颈疾病

--子宫颈疾病

-第二节 子宫体疾病

--子宫体疾病

-第三节 滋养层细胞疾病

--滋养层细胞疾病

-第四节 乳腺疾病

--乳腺疾病

-练习题

-PPT

第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甲状腺癌

-练习题

-PPT

第十四章 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练习题

-PPT

第十五章 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第一节 结核病

--结核病

-第二节 肺结核病

--肺结核病

-第三节 肺外结核病

--肺外结核病

-第四节 伤寒

--伤寒

-第五节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

-第六节 梅毒

--梅毒

-第七节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第八节 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

-练习题

-PPT

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