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巴蜀文化 >  第六章 文学篇 >  6.2:草堂千秋 杜甫入蜀 >  6.2.4细读《又呈吴郎》

返回《巴蜀文化》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6.2.4细读《又呈吴郎》在线视频

6.2.4细读《又呈吴郎》

下一节:6.3.1眉州山水与苏轼的人生轨迹

返回《巴蜀文化》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6.2.4细读《又呈吴郎》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我们举一首诗为例

来体会一下杜甫的巴蜀诗作

这首诗叫做《又呈吴郎》

它是杜甫作在夔州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说

堂前扑枣任西邻

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

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

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

正思戎马泪盈巾

夔州啊是杜诗创作

中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

夔州诗中间的这一首

《又呈吴郎》这一首七言律诗呢

其实是很生活化的一首小诗

用我们今天的眼光去看

它很像杜甫给这个吴郎

他的一个亲戚

给这个吴姓的亲戚写的一个便条

那么这首诗的背景是这样的

杜甫在夔州前后住了将近两年

在夔州的时候他曾经搬过一次家

原来的房子就给了吴姓亲戚

吴郎住

吴郎就成了杜甫旧居的新的主人

杜甫搬出去以后

有一次很偶然地发现

他忘记交代一件事情

于是就写了这首诗给吴郎

因为过去呢杜甫曾经给

吴郎写过诗叫《呈吴郎》

那么再一次地给吴郎

写诗就叫《又呈吴郎》

我们今天呢

不妨把它看成杜甫用七言律诗这样的形式

写了一个便条

交代了一件事

什么事呢

杜甫说

堂前扑枣任西邻

无食无儿一妇人

我们那个院子里面有一颗枣树

枣子成熟的时候

你要让西边的邻居

任由她来打枣子

因为呢她是一个很值得同情的

需要关照的

一个孤苦伶仃的女子

无食无儿

没有孩子

没人养活

那么让她打我们这个院子里

那颗枣树上的枣子

打枣干什么呢

用枣子呢来顶替粮食

这样小的一件事情

杜甫为什么要专门写一首诗

交代给吴郎呢

而且很用心很用力

写得千回百折

非常的费心思

我们往下看

第二联

第二联呢是非常动人的一联

首联呢只说

这是一个无食无儿的贫穷妇女

可能还是个老年妇女

那么第二联说

不为困穷宁有此

只缘恐惧转须亲

上句是从西邻这个

妇女的角度去说的

如果她不是活不下去了

生存不下去了

她哪里会在乎邻居家这么几颗枣

要去忝着脸去向邻居讨枣子

那么最动人的在对句

下句只缘恐惧转须亲

这个恐惧一词呢

我们不妨理解得稍稍的宽泛一点

人穷气短

心慌气短向邻居讨要

这么一点当粮食的枣子来苟延残喘

所以她去要枣子的时候

心情是战战兢兢的

希望你 体谅她的这种恐惧

她的这种恐慌之态

你对她呢反而要亲切

因为只缘呢

因为她恐惧

你反而要对她亲切

这就叫只缘恐惧转须亲

不要让她觉得她是在接受施舍

这真是一个特别的有仁爱情怀的杜甫

一个细腻的杜甫

而且是一个在中国的大地上呢

率领着家人一步一步地走去

颠沛流离

吃过许多苦的杜甫

他也曾经沦落到困窘

沦落到向别人求告

看别人眼色的境地

如果没有这样的体验呢

杜甫恐怕很难这么动人地

这么贴近地

去叮嘱吴郎

第三联

更有意思了

值得我们细细地咀嚼一下

在这个地方

更看出了杜甫的细心

他那个千回百折的这样的一个表达

他说即防远客虽多事

便插疏篱却甚真

上句从那个老年妇女

无食无儿的妇女的角度去写的

远客指吴郎

她呢防范吴郎

换了主人来了远客

这是她多事

多事呢

我们可以理解为多心

就是我们今天人常说的

你想得太多了

那么这个妇女不来打枣了

她是防范你这个新来的远客

这是她想得太多了

什么意思呢

这句话是有潜台词的

就是你吴郎是个好人

你也是一样非常仁爱的

对穷人非常好的人

她不来是她多心了

但是请看下句

很有意思

便插疏篱却甚真

读到这个地方

我们才明白呀

杜甫为什么要写这个便条给吴郎

到这个地方把所有的细节补足了

显然已经搬家出去的

杜甫偶然经过他的旧居

然后就发现自己忘记交代一件事情

这个后果很严重

因为杜甫原来住在这里的时候啊

他和西邻之间

一定是没有围墙的没有隔断

这样就方便西邻的

这个无食无儿的穷妇女

随时过来打枣呀

借东西呀也方便杜家人

帮助这个可怜的老年妇女

那么吴郎住进去以后

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心

当然可能是完全不知情

发现自家跟邻居连一个界限都没有

所以就在自己家和

西邻之间做了一个篱笆墙

杜甫经过的时候

看到这个篱笆墙

心想糟了

这个篱笆墙就是一个隔断

有了这个隔断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呢

邻居那个穷苦的妇女不敢来打枣子了

换了主人了

于是杜甫明白了自己

忘记交代了这么重要的一件事

所以 专门写了这首诗来给吴郎

但是这首诗很难写

我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如果换作我们自己

我们面对这样的情境

这个话怎么说

别人住进去了

已经换了主人了

我们却去指手画脚地对他说

你为什么要插上一个篱笆墙

西边的邻居不能来打枣了

她是一个穷人

你应该帮助穷人

那么吴郎一定是不痛快的

就是天下的好人

都让你一个人做尽了

难道我就不关心穷人

我就不够仁爱吗

但是这件事一定要说

要告诉吴郎去关照西邻

而且还不能让吴郎不痛快

我们看杜甫说得真精彩啊

即防远客虽多事

便插疏篱却甚真

把铺垫全做足了

话说得真好

她不来打枣是她多心了

是她防范你这个远客

潜台词是你是好人但是呢

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

稀稀疏疏地插了点篱笆条

看上去

却是很像是真的

像真的什么呢

像真的把邻里界限划开了

不让她来打枣了

这是一个误会

绕了这么多的圈子

是说呢你在无心之中插的篱笆条

造成了误会

看上去像真的分了界限

那么这样说话呀

吴郎只要是一个道德

水准能够达标的人

能够及格的人

他不仅不会有丝毫的不愉快呀

而且他一定会

高高兴兴地把这件事处理好

或者把墙拆了

或者专门到西邻那去打一个招呼

请这个贫苦的邻居继续来打枣

那么杜甫呢帮助

西邻的目的就达到了

所以第三联比第二联

还要用心

还要曲折

还要照顾吴郎的

心态照顾他的自尊

同时也更好地达到了

帮助弱势者的目的

帮助穷邻居的目的

那么我们看尾联

尾联呢体现了杜甫诗的重要特点

就是个案上升到共性

从一件小事一家的苦难

上升到家国多难

拉开一个宏大的背景

尾联说

已诉征求贫到骨

正思戎马泪盈巾

这是从那个首联的

无食无儿一妇人那写起

首尾照应

和第一联相互呼应

那么说那个西邻妇女

过去我在这个地方的时候

她跟我谈起她的困境

征求贫到骨

官府对她的横征暴敛

让她一穷到骨

这样一个孤独贫穷的老年妇女

对她横征暴敛征什么呢

她不可能上前线当兵

甚至不能像《石壕吏》

里面的那个老太太啊

到前线去煮饭

但是 虽然她是一个

无食无儿的孤苦妇人

她却是一户人家呀

在战争年代呢

唐王朝对百姓征收的

赋税是非常重的

百姓要负的劳役也很多

压力是很大的

你虽然不能去当兵

但是你作为一户百姓

你对国家就有义务

向前线送粮食修桥修路

你要承担所有的责任

你要交税

如果你没有劳动力

你不能去送粮不能去挖战壕

那么你要拿出钱来

让官府替你花钱雇人

代替你尽义务

所以呢在这样的盘剥之下

这一个无依无靠的

老年妇女就被盘剥得一贫到骨

非常悲惨

那么 她被盘剥得

一贫到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杜甫终究是杜甫

他把这个原因归结到了战乱

归结到了叛军

因为战争没有结束

国家在不停地打仗

所以就造成了百姓深重的灾难

这个妇女

每次说到战乱

说到战争

她的眼泪就无法止住

那么尾联

既补足了无食无儿一妇人的形象

这是用意之一

同时又进一步打动吴郎

这个女子太可怜太需要帮助

这是二

更重要的是

一下子拉开了一个大背景

万方多难

国家不得安宁

所以百姓没有一天的好日子过

这就是杜甫

我们读杜诗

读到的是悲悯

同情

细腻

关怀

杜甫在他的诗中传递给我们的

不仅是悲天悯人

仁心至性

而且温厚婉转百折千回呀

前人说

仁义之人

其言蔼如

一个温厚的人

一个儒者

一个真正的有仁爱之心的人

他的情感是深厚的

是关怀的

悲天悯人的

他的情感的表达

他的诗的语言也是像

杜甫这样温和的

细腻的同情的

曲折的

于细腻之处

见深仁大爱

这就是杜甫的巴蜀诗

巴蜀文化课程列表:

第一章:导论 —— 巴蜀文化的悠久历程与风格特色

-1.1:巴蜀文化的定义和时空范围

--1.1巴蜀文化的定义和时空范围

-1.2:巴蜀历史文化的辉煌历程

--1.2巴蜀历史文化的辉煌历程

-1.3:巴蜀文化的风格特色

--1.3巴蜀文化的风格特色

-第一章测试

第二章 考古篇

-2.1:大地春雷 三星初现

--2.1大地春雷 三星初现

-2.2:石破天惊 祭坑出土

--2.2.1 石破天惊 祭坑出土(上)

--2.2.2石破天惊 祭坑出土(中)

--2.2.3石破天惊 祭坑出土(下)

-2.3:华章再续 金沙辉煌

--2.3华章再续 金沙辉煌

-2.4:源远流长 船棺壮美

--2.4源远流长 船棺壮美

-2.5:三星堆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

--2.5三星堆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

-第二章测验

第三章 水利篇

-3.1:禹兴西羌 导江巴蜀

--3.1.1禹兴西羌 导江巴蜀(上)

--1.2禹兴西羌 导江巴蜀(下)

-3.2:道法自然 水润天府

--3.2.1道法自然 水润天府(上)

--3.2.2道法自然 水润天府(下)

-3.3:道法自然 垂范宇内

--3.3道法自然 垂范宇内

-第三章测验

第四章 蜀道篇

-4.1:石牛粪金 五丁开路

--4.1.1“蜀道”二字首次出现在三国蜀汉时期

--4.1.2蜀道是古蜀人开拓进取精神的重要体现

--4.1.3蜀道是世界陆地交通史上的“活化石”

-4.2:商旅辐辏 秦蜀要冲

--4.2.1蜀道是南北两个“天府之国”联系的纽带

--4.2.2唐宋时期蜀道城市带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4.2.3蜀道是中华民族实现统一复兴的战略要道

-4.3:文宗赋圣 蜀道留芳

--4.3.1“蜀道”是巴蜀文化名人出川的通道

--4.3.2蜀道是“自古诗人例到蜀”的通道

--4.3.3蜀道是中华文明对外传播的“文道”

-第四章测验

第五章 蜀汉篇

-5.1:锦城流芳 攻心审势

--5.1.1“攻心联”内容赏析

--5.1.2“攻心联”创作的时代背景

--5.1.3“攻心联”所反映的巴蜀历史地域性格

-5.2:蜀相千古 功盖三分

--5.2.1前《三国演义》时代诸葛亮的美誉度

--5.2.2后世君王对诸葛亮的认可

--5.2.3民间社会对诸葛亮的崇拜

--5.2.4士人阶层对诸葛亮的赞美

-第五章测验

第六章 文学篇

-6.1:峨山英秀 李白出川

--6.1.1李白入蜀

--6.1.2李白名篇《蜀道难》

-6.2:草堂千秋 杜甫入蜀

--6.2.1杜甫入蜀(上)

--6.2.2杜甫入蜀(下)

--6.2.3杜甫的巴蜀诗创作

--6.2.4细读《又呈吴郎》

-6.3:岷江赴海 苏轼壮游

--6.3.1眉州山水与苏轼的人生轨迹

--6.3.2《南行集》与苏轼的峡江诗歌

--6.3.3长江风景与苏轼的人生体验

--6.3.4苏轼的晚年诗歌

-第六章测验

第七章 蜀学篇

-7.1:蜀学的源流

--7.1.1先秦:滥觞

--7.1.2两汉:初盛

--7.1.3魏晋南北朝:持续发展

--7.1.4隋唐五代:异军突起

--7.1.5两宋:第二高峰

--7.1.6元明清初:相对低迷

--7.1.7晚清民国:第三次高峰

-7.2:蜀学的成就

--7.2.1蜀学的成就(上)

--7.2.2蜀学的成就(下)

-第七章测试

第八章 艺术篇

-8.1:高山流水 蜀琴雅音

--8.1.1左书右琴 访乐苌弘

--8.1.2巴山蜀水 琴艺流长

--8.1.3高山流水 千古知音

--8.1.4《流水》

-8.2:乐歌戏舞 川剧神韵

--8.2.1川剧的文学价值与文化底蕴

--8.2.2川剧的艺术特色与表演魅力

--8.2.3川剧代表剧目

-第八章测验

第九章 民俗篇

-9.1:海纳百川 源远流长的移民文化

--9.1.1早期巴蜀的移民

--9.1.2“湖广填四川”的由来(上)

--9.1.3“湖广填四川”的由来(下)

-9.2:亦庄亦谐 妙趣横生的方言文化

--9.2.1四川方言的渊源

--9.2.2四川方言的特点

-第九章测试

第十章 宗教篇

-10.1:鹤鸣九霄 天师创教

--10.1.1道教在巴蜀诞生的原因

--10.1.2张陵创立五斗米道

--10.1.3张鲁建立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

--10.1.4二十四治与早期道教的传播

--10.1.5《老子想尔注》的道教神学

-10.2:梵影禅心 西蜀传灯

--10.2.1佛教传入巴蜀的路线、方式与遗存

--10.2.2独树一帜的巴蜀禅学

-第十章测试

第十一章 近代篇

-11.1:文学中的“近代”和“现代”

--11.1文学中的“近代”和“现代”

-11.2:从“蜀犬吠日”到“现代天狗”

--11.2.1“天狗精神”的由来

--11.2.2“先锋”意识(上)

--11.2.3“先锋”意识(下)

-第十一章测试

第十二章 近代篇:四川保路风潮与中国制度文化现代转型

-12.1:交通现代转型与社会观念的错位

--1.交通现代转型与社会观念的错位

-12.2:清王朝对川人认知错误与保路风潮兴起

--2:清王朝对川人认知错误与保路风潮兴起

-12.3:清廷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实施一误再误与保路风潮的急剧升级

--3.清廷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实施一误再误与保路风潮的急剧升级

-12.4:朝廷与地方的隔膜和大员对人民的误解导致保路风潮转化为四川辛亥革命

--保路风潮转化为四川辛亥革命(上)

--保路风潮转化为四川辛亥革命(下)

-第十二章测试

6.2.4细读《又呈吴郎》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