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巴蜀文化 >  第二章 考古篇 >  2.5:三星堆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 >  2.5三星堆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

返回《巴蜀文化》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2.5三星堆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在线视频

2.5三星堆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

下一节:3.1.1禹兴西羌 导江巴蜀(上)

返回《巴蜀文化》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2.5三星堆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讲到这里呢

我要附带讨论一个问题

也是在考古学界

和历史学界讨论比较多的

这个问题是什么呢

就说三星堆目前发现的这两个坑

它的性质

是不是就是我们所说的祭祀呢

因为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和意见

除了祭祀坑说以外

还有窖藏

说它是埋藏东西的

还有说它是墓葬

那么最新颖的说法呢

是说它是灭国的宝器

被掩埋到这个坑里面

或者是失灵的灵物

掩埋到这个坑里面

后两种说法呢

都是跟古蜀文明本身

内部的王朝更替联系在一起

那么从目前的情况看

这个讨论还在继续

力主祭祀说

是因为当中出现了大量的祭器

还有很多火焚的痕迹

它是燔燎这一个习俗的

非常有可能的一个现象

但是有一个问题在于

如果每一次祭祀

我们都要用这么大量的国家财富

那么这个祭祀坑

会仅仅只有这两个吗

是只有这一次性的祭祀吗

在后来的考古发现当中

大概是在1989年前后

在三星堆又发现了更小型的祭祀坑

这个坑里面出土物体不多

但是呢 它的性质也是用来祭祀

这个发现支持了祭祀坑这个说法

窖藏说我个人以为说不通

为什么呢

因为这些器物都被砸碎

经过了火焚

如果是人为地要保留这些物品

没有必要把它砸碎

没有必要人为地破坏以后再加以火焚

墓葬说一度引起大家的关注

但是墓葬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在于

三星堆虽然发现有一些

骨骼的残渣

但是经过中外考古学家的鉴定

里面没有发现人骨

而墓葬一定是要有人骨的

最后的两个说法很有意思

如果说真是灭国宝器掩埋说

那就说当外族入侵的时候

将会把这个国家的镇国之宝

通通把它消灭掉

扫庭犁穴

那么第二种说法

它可以是内部斗争的产物

比方说他认为这些先朝先君的

使用的这些祭器失灵了

那么它也可能把它弃之不用

这两种说法最近呢

应该说讨论也比较多

随着金沙遗址的发现

我们发现它应该是

跟内部斗争的关系可能更加密切

这是我附带要讨论的

一个三星堆祭祀坑的问题

接下来我还想讲一讲

我们怎么去认识三星堆

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

著名的学者李学勤先生

他曾经讲过一段话 我非常认同

他说呢 三星堆考古的重大发现

它的价值我们现在

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估量

因为三星堆的发现

从某种意义上讲

它是跟世界级的著名发现

可以相比拟的

比方李先生讲到的跟尼尼微

跟这个克里特都是可以作比较的

所以李学勤先生认为

我们应该站在一个世界史的高度

来认识三星堆

认识三星堆文明的产生

这里呢 我想也谈一谈我的一些意见

首先我认为

三星堆是在中国的大地上

产生的青铜文明

它跟我们的中原文明之间

有密切的联系

通过玉器 陶器

还有有一些青铜器

尤其是青铜的容器可以看到

在中原文明体系当中

可以找到相似的东西

所以呢它受中原文明的影响

是完全有可能的

我们还要注意一个问题

就是蜀在文献记载里面

在商代的时候甲骨文里面就有蜀字

那么在周代

来自蜀国的军队

还参加了周武王的伐纣

那就说明蜀地的这个古文明

跟中原文明之间

的确是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这是不可否认的一个方面

但是另一个方面

我要谈到的是

三星堆有它的独特的文化现象

独特的文化特征

比方我们总结一下

它有哪些文明因素

我们可以放到世界文明体系当中去寻找呢

权杖 以权杖代表权力

这应该是它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

第二 对黄金制品的推崇

我们知道呢

中国古代虽然有黄金的制品

但总的来讲

比欧亚各古代民族讲要少得多

我们更多的是用青铜

玉器来表达我们对财富

对礼制 对等级等等的表现

而黄金呢

来自西方的文明因素当中

很多是使用黄金的

再一个就是这种高大的青铜制作的

它们或者是像

人像 神像 面具

像这样的一些传统

我们如果在中原文明体系当中去寻找

相对比较稀少

但如果我们把我们的目光

放到欧亚文明

这个大的体系当中去寻找的话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

跟三星堆相似的因素

我们可以看到

西亚 中亚地区

像青铜权杖

高大的青铜像

包括青铜神树

还包括对黄金面具的

它的这种推崇和喜爱

我们可以在周边的别的区域

尤其是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

在这个中亚 西亚的文明体系当中

看到很多这样的因素

所以我们不能不提到一个问题

三星堆文明它是本土产生的文明

但是当中有没有外来文化因素的影响

我曾经在1986年发掘了三星堆以后

89年 三年以后我写过一篇论文

谈到三星堆跟西亚文明的联系

现在这个观点我仍然坚持

我认为三星堆

它在我们本土文化形成的

这个坚实的基础之上

还有丰富的外来文明的因素

这一点我们不可忽略

我们今天去认识三星堆

考古学已经提供给我们

非常好的一些基础

只是这些基础呢

还不能完全地解答

古蜀文明的方方面面

我们还有很多细节不是很清楚

比方从三星堆到金沙

到十二桥到船棺葬

这个系统当中

我们还有很多这些王朝更替

人群迁徙这样的一些问题

还没有充足的考古材料来支持它

但是至少我们可以看到

古蜀文明在中国西南地区的诞生和发展

它的自成体系

它跟中原文明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同时呢 它又跟我们中亚 西亚地区

欧亚文明体系之间

或许也有这种文化交流

是我们认识三星堆必须站在的高度

我还想说 三星堆文明的发现

敲响了探索古蜀文明的一个进军号

那么在三星堆文明探索的过程当中

我们已经发现文献材料跟考古材料

从不同的层面

提供给我们很多新的思维

所以过去我们认为

考古材料跟文献材料

好比是一个车的两个轮子

好比是一只鸟的两只巨大的翅膀

它会推动我们的认识向前进步

这个很有道理

那么今天我们对古蜀文明的探源呢

应该说才刚刚起步

从这些年开始

三星堆考古还不断地在推进

我们对古蜀文明探索的进程

也在不断地延伸

比方说 在三星堆的都城里面

我们已经发现了多道城墙

发现了有可能是大型宫殿的遗址

这个房屋非常巨大

现在我们在三星堆

也发现了很多手工业的制作的场所

唯一我们现在需要寻找的

就是三星堆有没有像我们殷墟那样的王陵

理论上讲 这么多的蜀王

它的祭祀如此地丰厚

那么它的墓葬的埋葬也一定是相当可观

这些随葬品的总量 数量 等级

我想应该跟祭祀坑可以相媲美

但是迄今为止

我们还没有在三星堆发现

王 甚至贵族级别的墓葬

因此我们还有很多期待

讲到这里呢

我记起四川大学考古系的创始人

我们考古专业的创始人

著名的考古学家冯汉骥先生

他在1964年带着川大的师生

在三星堆进行考古调查的时候

到了三星堆北面的

一些高台密布的地方

他用他手上的竹杖

敲打着地面说

这里有这么密集的古遗址分布

这一定是古蜀王国的王都所在

我认为今天三星堆考古的发现

已经可以证明这就是三星堆

它是古蜀王国的王都所在

未来我们还可以期待在三星堆

金沙还会取得新的考古发现

对我们去探索古蜀文明的源头

去了解古蜀文明的面貌

都将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巴蜀文化课程列表:

第一章:导论 —— 巴蜀文化的悠久历程与风格特色

-1.1:巴蜀文化的定义和时空范围

--1.1巴蜀文化的定义和时空范围

-1.2:巴蜀历史文化的辉煌历程

--1.2巴蜀历史文化的辉煌历程

-1.3:巴蜀文化的风格特色

--1.3巴蜀文化的风格特色

-第一章测试

第二章 考古篇

-2.1:大地春雷 三星初现

--2.1大地春雷 三星初现

-2.2:石破天惊 祭坑出土

--2.2.1 石破天惊 祭坑出土(上)

--2.2.2石破天惊 祭坑出土(中)

--2.2.3石破天惊 祭坑出土(下)

-2.3:华章再续 金沙辉煌

--2.3华章再续 金沙辉煌

-2.4:源远流长 船棺壮美

--2.4源远流长 船棺壮美

-2.5:三星堆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

--2.5三星堆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

-第二章测验

第三章 水利篇

-3.1:禹兴西羌 导江巴蜀

--3.1.1禹兴西羌 导江巴蜀(上)

--1.2禹兴西羌 导江巴蜀(下)

-3.2:道法自然 水润天府

--3.2.1道法自然 水润天府(上)

--3.2.2道法自然 水润天府(下)

-3.3:道法自然 垂范宇内

--3.3道法自然 垂范宇内

-第三章测验

第四章 蜀道篇

-4.1:石牛粪金 五丁开路

--4.1.1“蜀道”二字首次出现在三国蜀汉时期

--4.1.2蜀道是古蜀人开拓进取精神的重要体现

--4.1.3蜀道是世界陆地交通史上的“活化石”

-4.2:商旅辐辏 秦蜀要冲

--4.2.1蜀道是南北两个“天府之国”联系的纽带

--4.2.2唐宋时期蜀道城市带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4.2.3蜀道是中华民族实现统一复兴的战略要道

-4.3:文宗赋圣 蜀道留芳

--4.3.1“蜀道”是巴蜀文化名人出川的通道

--4.3.2蜀道是“自古诗人例到蜀”的通道

--4.3.3蜀道是中华文明对外传播的“文道”

-第四章测验

第五章 蜀汉篇

-5.1:锦城流芳 攻心审势

--5.1.1“攻心联”内容赏析

--5.1.2“攻心联”创作的时代背景

--5.1.3“攻心联”所反映的巴蜀历史地域性格

-5.2:蜀相千古 功盖三分

--5.2.1前《三国演义》时代诸葛亮的美誉度

--5.2.2后世君王对诸葛亮的认可

--5.2.3民间社会对诸葛亮的崇拜

--5.2.4士人阶层对诸葛亮的赞美

-第五章测验

第六章 文学篇

-6.1:峨山英秀 李白出川

--6.1.1李白入蜀

--6.1.2李白名篇《蜀道难》

-6.2:草堂千秋 杜甫入蜀

--6.2.1杜甫入蜀(上)

--6.2.2杜甫入蜀(下)

--6.2.3杜甫的巴蜀诗创作

--6.2.4细读《又呈吴郎》

-6.3:岷江赴海 苏轼壮游

--6.3.1眉州山水与苏轼的人生轨迹

--6.3.2《南行集》与苏轼的峡江诗歌

--6.3.3长江风景与苏轼的人生体验

--6.3.4苏轼的晚年诗歌

-第六章测验

第七章 蜀学篇

-7.1:蜀学的源流

--7.1.1先秦:滥觞

--7.1.2两汉:初盛

--7.1.3魏晋南北朝:持续发展

--7.1.4隋唐五代:异军突起

--7.1.5两宋:第二高峰

--7.1.6元明清初:相对低迷

--7.1.7晚清民国:第三次高峰

-7.2:蜀学的成就

--7.2.1蜀学的成就(上)

--7.2.2蜀学的成就(下)

-第七章测试

第八章 艺术篇

-8.1:高山流水 蜀琴雅音

--8.1.1左书右琴 访乐苌弘

--8.1.2巴山蜀水 琴艺流长

--8.1.3高山流水 千古知音

--8.1.4《流水》

-8.2:乐歌戏舞 川剧神韵

--8.2.1川剧的文学价值与文化底蕴

--8.2.2川剧的艺术特色与表演魅力

--8.2.3川剧代表剧目

-第八章测验

第九章 民俗篇

-9.1:海纳百川 源远流长的移民文化

--9.1.1早期巴蜀的移民

--9.1.2“湖广填四川”的由来(上)

--9.1.3“湖广填四川”的由来(下)

-9.2:亦庄亦谐 妙趣横生的方言文化

--9.2.1四川方言的渊源

--9.2.2四川方言的特点

-第九章测试

第十章 宗教篇

-10.1:鹤鸣九霄 天师创教

--10.1.1道教在巴蜀诞生的原因

--10.1.2张陵创立五斗米道

--10.1.3张鲁建立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

--10.1.4二十四治与早期道教的传播

--10.1.5《老子想尔注》的道教神学

-10.2:梵影禅心 西蜀传灯

--10.2.1佛教传入巴蜀的路线、方式与遗存

--10.2.2独树一帜的巴蜀禅学

-第十章测试

第十一章 近代篇

-11.1:文学中的“近代”和“现代”

--11.1文学中的“近代”和“现代”

-11.2:从“蜀犬吠日”到“现代天狗”

--11.2.1“天狗精神”的由来

--11.2.2“先锋”意识(上)

--11.2.3“先锋”意识(下)

-第十一章测试

第十二章 近代篇:四川保路风潮与中国制度文化现代转型

-12.1:交通现代转型与社会观念的错位

--1.交通现代转型与社会观念的错位

-12.2:清王朝对川人认知错误与保路风潮兴起

--2:清王朝对川人认知错误与保路风潮兴起

-12.3:清廷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实施一误再误与保路风潮的急剧升级

--3.清廷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实施一误再误与保路风潮的急剧升级

-12.4:朝廷与地方的隔膜和大员对人民的误解导致保路风潮转化为四川辛亥革命

--保路风潮转化为四川辛亥革命(上)

--保路风潮转化为四川辛亥革命(下)

-第十二章测试

2.5三星堆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