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党的十九大精神概论 > 第七讲: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 >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 >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
我们再来看第三个问题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战略安排
十九大报告
将2020年到2050年这三十年,
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
再奋斗十五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按照原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表是
2050年前后。
十九大将此目标提前到了2035年,
提前了十五年。
这是一种与时俱进的调整,
也是中国发展态势良好的一种体现。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后,
中国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
十九大报告对此的回答是:
“到那时,
我国经济实力、
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
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人民平等参与、
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基本建成,
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基本实现;
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
国家软实力显著增强,
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
人民生活更为宽裕,
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
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
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第二个阶段,
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
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
再奋斗十五年,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个目标非常重要,
目前已经写入了
最新修订的宪法宣誓誓词。
2018年2月24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
对宪法宣誓制度作出修订,
新的誓词共75个字,
内容为:
“我宣誓:
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
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恪尽职守、廉洁奉公,
接受人民监督,
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我们知道啊,
2018年3月17日,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第五次全体会议上,
习近平同志全票当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在会议议程完成后,
举行了宪法宣誓仪式,
这也是宪法宣誓制度实行以来,
首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
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我们来看看当时的场景:
现在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习近平宣誓
请宣誓
我宣誓
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维护宪法权威
履行法定职责
忠于祖国 忠于人民,
恪尽职守 廉洁奉公
接受人民监督
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宣誓人 习近平
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后,
中国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
十九大报告对此的回答是:
“到那时,
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社会文明、
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
领先的国家,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我国人民将享有
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这里,
“五大文明”的提法
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
一般认为,
“几大建设”的主要成果
就是“几大文明”:
经济建设的主要成果是物质文明,
政治建设的主要成果是政治文明,
文化建设的主要成果是精神文明……
这里讲的是“主要成果”
而非“成果”,
因为前后两者
并不是完全一一对应的关系。
例如啊,
经济建设不仅创造物质文明,
而且也创造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等。
但是,
经济建设主要创造的是物质文明。
十九大召开之前,
中央文献就“建设”而言
提的是“五大建设”,
而就“文明”而言
提的是“三大文明”,
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而十九大报告
在三大文明的基础上
增加了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提法,
从而使“五大建设”
与“五大文明”统一了起来。
在这里,
社会文明主要是社会建设的成果,
生态文明
主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2017年3月28日,
我曾经写过一份
《关于中央文献若干提法的建言》,
提了五条建言,
其中一条是
“建议将社会建设的主要成果
概括为‘社会主义民生文明’”。
当时我的理由之一是
“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和关键,
以‘民生’命名这种文明合情合理”。
之所以没有建议叫“社会文明”,
是因为:
“社会”一词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狭义的社会是与经济、政治、
文化、生态等领域相并列的;
而广义的社会
则不仅包括狭义的社会,
而且还包括经济、政治、
文化、生态等领域。
如果命名为“社会文明”,
担心一些人将其理解为
广义的社会文明,
从而产生误解和混乱。
当然,这只是我的建议。
现在已经确定,
就叫“社会文明”。
那么我们就统一称其为“社会文明”,
但是需要清楚,
这里的“社会文明”是就狭义而言的
而不是就广义而言的。
它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相并列的,
而不是将它们包含在内的。
除了“社会文明”这种提法,
“生态文明”进入五大文明
也是一个理论创新。
“生态文明”这种提法早已有之。
但是,
将其与其他四大文明相并列,
形成“五大文明”这种提法,
十九大报告是第一次。
需要说明的是,
在学术界,
对于“生态文明”这个概念
有两种不同的理解。
第一种是将“生态文明”
理解为一种文明的形态,
其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商业文明、信息文明等相并列;
第二种是将“生态文明”
理解为一种文明的要素,
其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等相并列。
显而易见,
十九大报告所提的“生态文明”
是就其后者而言的。
还需要指出的是,
2050年中国的愿景中有
“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样的话,
这句话中的“世界民族之林”
往往被一些人说成是
“世界优秀民族之林”
或者“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很早以前,
我自己就常常听到这种说法。
但是,近些年来,
这种说法销声匿迹了。
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因为啊,
世界上的各个民族
不应该有优秀不优秀、
先进不先进之分。
说“世界优秀民族之林”
或者“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实际上是一种“政治不正确”。
我们平时在讲话或者撰文时,
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作为教育界的一员,
大家肯定都很关心,
到第二个一百年目标实现的时候,
中国的教育会是什么样的。
这个问题我说了不算,
我们来听听十九大期间
教育部陈宝生部长是怎么说的:
您好 我是新加坡联合早报的记者
我这边的一个问题是
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里面
勾勒出了‘第二个一百年’目标
然后就说了
2049年要实现怎么样的中国
请各位部长就是设想一下
在你们各自负责的领域
目前负责的领域
具体领域教育 住房
到了2049年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谢谢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展望未来是一门艺术
当然它也能展现我们的信心和预期
就教育来说
到2049年建国100周年的时候
会是个什么样子呢
我心目中的2049年的中国教育
恐怕有这么几个特征……
第一 2049年,
中国教育
将稳稳地立于世界教育的中心
引领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
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 到那个时候
中国的标准将成为世界的标准
这是我想的一个想法
第二点 就是到那个时候
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人们最向往的
留学目的国
将有各国愿意和中华文化
实现交流融合
学习交流中国发展经验
这样的有识之士
学生 老师来中国交流
在交流融合中实现共同进步
我还想到那个时候
世界教育发展的规则
中国有更大的发言权
尽到自己的努力
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智慧
第四点就是
中国版的教材 汉语发音的教材
能够走向世界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2049
至于我们国家的人民 当时的人民
都能够使自己的受教育权益
得到完全的维护
受教育的美好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
都能够向着
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迈进
这就是我2049 我的想法
谢谢
十九大报告将2020到2050
这三十年划分为两大阶段,
社会上一些人往往称其为“两步走”。
我认为啊,这种叫法不太合适,
因为它容易与既有的
“三步走”发展战略产生混乱。
如果一定要称其为“两步走”,
那我们也要明白这里的“两步走”
不是“三步走”中的任何两步,
而是对“第三步”的一种调整,
是对原定的第三步的提速和升级。
我认为啊,应该将其称为“两阶段”,
从而与“三步走”区别开来,
以免发生混乱。
“两阶段”是对“三步走”
发展战略的发展和完善,
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同时啊,我们每个人也应该想想,
我们自己的“两阶段”
分别是什么呢?
2035年的你将是什么样的?
2050年的你又将是什么样的呢?
“两阶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对此一些人认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尚未完成,
在这种情况下
就提出其后三十年的“两阶段”
是不是太早了。
其实不是。
对于治国理政而言,
不能一个目标完全实现之后,
才去提出下一个目标,
而是要统筹兼顾、早做安排。
这就是十九大报告中所讲的“压茬”。
这是一种战略思维。
这种战略思维用文学语言概括
就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两阶段”的提出,
实际上将原定的“三步走”
变成了“五步走”。
哪五步走呢?
第一步,从1980年到1990年,
解决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0年到2000年,
实现总体小康。
第三步,从2000年到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目标。
第四步,从2020年到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五步,从2035年到2050年,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目标。
之后继续前进。
我们知道啊,
2012年11月29日,
习近平总书记
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讲话
提到了“三个一定能实现”,
这就是:
“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一定能实现,
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一定能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一定能实现。”
前两个“一定能实现”
都有时间表,
即“两个一百年”,
而第三个“一定能实现”
至今尚无时间表。
那么,大家认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何时能够实现呢?
一些人认为,
目前已经实现了,
因为中国现在已经发展得非常好了,
这当然是一种过于乐观的看法。
还有一些人认为,
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时,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会实现。
另有一些人认为,
2050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全面建成之时,
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日。
我认为啊,
习总书记所言的“三个一定能实现”
应该是三个不尽相同
且层层递进的目标。
其中,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
最为长远,
其实现时间
肯定居于“两个一百年”之后,
而不会是2050年或者2035年,
更不可能是现在。
那么,究竟会是什么时候呢?
我认为可以按照
“两个一百年”的思路
提出“第三个一百年”,
这就是“到改革开放一百周年,
即2078年前后,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想法,
具体的情况
要以党中央今后的说法为准。
实际上,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何时能够实现,
既不是既定的,
也不是先验的,
而是取决于
我们每一个人的不懈努力。
-课程引言
--课程引言
-引言作业
-一、党的十九大报告
-二、中纪委的工作报告
-三、十九大通过的党章
-四、党中央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部署
-五、学习十九大精神需要注意的三种情形
-第一讲作业
-一、党的十九大的主题
-二、对“举什么旗”和“走什么路”的回答
-三、对“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的回答
-四、对“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的回答
-五、对“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回答
-六、关于“以什么为指导”
-七、关于十九大的主要成果
-第二讲作业
-一、几项显著的历史性成就
-二、教育方面的巨大成就
-三、历史性变革的深刻性
-四、历史性变革的辩证性
-五、诗说这五年
--五、诗说这五年
-第三讲作业
-一、关于新时代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新时代的起点是什么?
-(二)新时代的参照系是什么?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论断的依据是什么?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论断的依据是什么?
-(四)“新时代”是什么的新时代?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概念究竟是什么意思?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概念究竟是什么意思?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丰富内涵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意义
-(一)历史意义
--(一)历史意义
-(二)政治意义
--(二)政治意义
-(三)世界意义
--(三)世界意义
-第四讲作业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要矛盾论断的四次变化
-二、如何理解社会主要矛盾新论断?
-(一)为什么不再提“落后的社会生产”?
-(二)如何理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三)如何理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社会主要矛盾新论断的现实影响
-第五讲作业
-一、如何理解“伟大梦想”?
-二、从“伟大梦想”到“四个伟大”
-(一)“四个伟大”的提出
-(二)如何理解“伟大斗争”?
-(三)如何理解“伟大工程”?
-(四)如何理解“伟大事业”?
-第六讲作业
-一、什么是“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二、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
-第七讲作业
-一、经济建设方面的重大部署
-二、政治建设方面的重大部署
-三、文化建设方面的重大部署
-四、社会建设方面的重大部署
-五、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重大部署
-第八讲作业
-一、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部署
-二、关于港澳台工作的重大部署
-三、关于外交工作的重大部署
-第九讲作业
-一、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
-二、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
-(一)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二)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三)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五)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六)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七)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八)全面增强执政本领
-第十讲作业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载体
-(一)习近平同志担任总书记之前的著述
-(二)习近平同志担任总书记之后的著述
-(三)与习近平同志相关的著述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定位:“五个是”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八个明确”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八个明确”
-四、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十四条坚持”
--四、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十四条坚持”
-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和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
--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和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
-第十一讲作业
-课程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