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机械原理 >  第二章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  2.4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  2.4.2机构的自由度计算(上)

返回《机械原理》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2.4.2机构的自由度计算(上)在线视频

2.4.2机构的自由度计算(上)

下一节:2.4.3机构的自由度计算(下)

返回《机械原理》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2.4.2机构的自由度计算(上)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按照运动确定性条件

我们知道一个机构要让它的运动是确定的

我们需要保证原动件的数目等于机构的自由度

原动件是我们施加的

独立的输入运动的数目

那么只要我们计算出机构的自由度的数目

我们就知道我们未来设计的这样的机械装置

需要几个独立的输入

比如我们用电机驱动

我们就可以知道

我们需要几台电机来驱动这个机械装置

因此接下来的内容

我们将重点探讨一个机构的自由度

是如何进行计算

探讨机构的自由度计算

还得从构件的自由度说起

组成平面机构的构件

如果我们把它放在一个二维坐标平面内来看

这个构件它到底拥有几个自由度

前面我们说过一个构件在空间

拥有六个独立运动

也就是六个自由度

当这个构件的运动从空间

被限制到一个二维平面之后

那么它的自由度已经减少了三个

也就是我们认为在二维平面内独立运动的数目

相对于空间的独立运动数目减少了一半

它拥有三个独立运动

哪三个独立运动呢

我们在坐标系内来看

分别是沿着X轴方向的平动

沿着Y轴方向的平动

以及绕着Z轴的转动

这三个独立运动构成

所以我们说一个平面构件

如果没有任何限制和约束

它拥有三个自由度

但是实际机构我们不可能让每一个构件

没有任何限制和约束

总会通过引入运动副来施加约束

一个低副的引入

到底会对机构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我们具体来分析

平面低副

通常有转动副和移动副两种类型

我们先看一下转动副

它如何施加约束

如何影响了构件的自由度

当我们把一个构件

通过转动副连接到固定坐标系上面

我们再来观察这个构件它的运动

在没有连接前

它拥有三个独立的运动分量

但是当我们用转动副连接到机架之后

它的三个运动分量中间的两个已经没有了

哪两个消失了

沿着X轴方向的平动和沿着Y轴方向的平动

被限制了

它只有绕着Z轴方向的回转运动

这一个独立分量

也就是说这个构件保留了一个回转的自由度

其余的两个自由度被转动副约束了

我们再来看平面低副的另外一种形态移动副

在一个活动构件没有通过移动副

连接到机架上的时候

它仍然在二维平面内拥有三个独立运动

我们称为三个自由度

但是当这个构件通过移动副连接到导轨上

而这个导轨是与机架相连的一个固定的构件

我们再来观察这个活动构件它所剩的独立运动

假设我们这个构件

通过移动副连接到X轴方向的导轨

那么这个构件连接后所剩的独立运动

就只有沿着导轨方向

也就是X方向的平动

Y方向的平动被约束了

绕着Z方向的转动也被约束了

当然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

我们可以让这个构件在Y方向向上运动

似乎可以

但是它向上运动的结果会产生什么后果

那就是活动构件和机架之间的接触没有了

而我们知道运动副它的定义上是两个构件接触

形成可动的连接

这个叫运动副

如果两个构件已经脱离接触

没有任何关系

那么这个运动副也就消失了

所以我们必须保证运动副的连接

在运动过程中间不能发生改变

因此移动副连接的两个构件

在运动方向的垂直方向是不能有相对运动

同样如果我们绕着Z轴回转运动

那么会发生什么情形

两个构件仍然能保持接触

但是它的接触形态发生了变化

由平面的接触变成了点线的接触

平面接触是平面低副的一种

我们称为移动副

而点线接触已经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

平面的高副

当一个构件在运动过程中

它和另外一个构件的连接关系

运动形态都会发生变化

运动副的类型都会发生变化

那么这样的机构在我们的实际应用中间

是很少会发生这种情况

所以我们仍然认为

这个构件通过移动副连接到导轨上之后

它不能绕Z轴转动

也不能沿着运动方向的垂直方向去运动

分析了低副的两种形态

我们再来看一下高副

平面的高副

它带来了几个约束

自由度又减少了几个

当我们把一个构件通过高副连接到机架上之后

我们再来分析这个构件它所剩的独立运动

它可以沿着接触点的切线方向去运动

在图中就是X方向的平动

也可以绕着接触点作回转运动

也就是绕Z轴方向的运动

那么沿着Y轴方向的平动哪去了

被高副约束了

当我们一定要让这个构件沿着Y方向平动的话

向下是不能运动的

而向上的运动

会导致这两个构件的接触部位产生分离

运动副也就不复存在

因此我们要保证这两个构件

在运动中始终保持接触

那么它可能的独立运动

就只有沿X轴方向的平动和绕着接触点

也就是绕着Z轴的回转运动这两个独立运动

所以我们说高副引入了一个约束

保留了两个自由度

总结前面的三种情况

我们来看一下

一个机构

我们说它是由构件和运动副组成的

假设一个机构有n个活动构件

我们注意

这里是不含机架的

为什么不含机架呢

因为机架已经被约束死了

它没有自由度了

所以我们要从活动构件这个范围内把它排除掉

我们数出一个机构中有多少个构件

减去机架之后

假设我们还有n个活动构件组成了的机构

如果这n个活动构件

每一个构件都能够

独立的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的运动

那么它总共有多少自由度呢

每一个有3个自由度

那么n个活动构件就有3n个自由度

而实际的机构

构件与构件之间总是有连接关系的

通过什么连接 运动副

而运动副必然会带来约束

使得自由度减少

机械原理课程列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1 概述

-1.2 课程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1.2课程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1.3 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1.3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1.4 课程学习的方法和要点

--1.4课程学习的方法和要点

-第一章 绪论--1.4 课程学习的方法和要点

第二章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2.1机构结构分析

--2.1 机构结构分析

-2.2 机构的组成和分类

--2.2.1 机构的组成

--2.2.2 机构的分类

--2.2.3 运动链

-2.3机构运动简图

--2.3.1 机构运动简图

--2.3.2机构运动简图绘制

--2.3.3 机构运动简图示例

-2.4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2.4.1机构的自由度

--2.4.2机构的自由度计算(上)

--2.4.3机构的自由度计算(下)

-2.5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时应注意事项

--2.5.1 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时应注意事项

--2.5.2局部自由度

--2.5.3虚约束

-2.6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结构分类及结构分析

--2.6.1 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

--2.6.2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类

--2.6.3 平面机构结构分析

-2.6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结构分类及结构分析--作业

第三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3.1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3.1 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3.2用瞬心法作机构的运动分析

--3.2.1速度瞬心

--3.2.2速度瞬心位置的确定

--3.2.3用瞬心法做机构的速度分析

-3.3用图解法作机构的运动分析

--3.3.1矢量方程图解法的基本原理

--3.3.2图解矢量方程的一般方法

--3.3.3图解矢量方程解法的基础(上)

--3.3.4图解矢量方程解法的基础(下)

--3.3.5不同构件重合点间运动合成(上)

--3.3.6不同构件重合点间运动合成(下)

--3.3.7矢量方程图解法分析示例(上)

--3.3.8矢量方程图解法分析示例(下)

-3.4 瞬心法和矢量方程图解法的综合应用

--3.4.1两种方法的特点

--3.4.2两种方法结合的优势

--3.4.3两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3.4 瞬心法和矢量方程图解法的综合应用--作业

第四章 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4.1 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及应用

--4.1 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及应用

-4.2 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和应用

--4.2.1平面四杆机构相关基本概念定义

--4.2.2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

--4.2.3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类型

-4.3平面四杆机构的一些基本知识

--4.3.1平面四杆机构有曲柄的条件

--4.3.2急回运动和行程速度变化系数

--4.3.3 四杆机构的传动角和死点(上)

--4.3.4 四杆机构的传动角和死点(下)

--4.3.5 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连续性

-4.4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4.4.1 连杆机构设计的基本问题和方法

--4.4.2按连杆的预定位置设计四杆机构

--4.4.3 按两连架杆的预定对应位置设计(上)

--4.4.4按两连架杆的预定对应位置设计(下)

--4.4.5用作图法设计四杆机构

-4.4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作业

第五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5.1 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5.1 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5.2 推杆的运动规律

--5.2 推杆的运动规律

-5.3 凸轮轮廓曲线设计

--5.3 凸轮轮廓曲线设计

-5.4 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5.4.1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上)

--5.4.2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下)

-5.4 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作业

第六章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6.1 齿轮机构的特点及类型

--6.1 齿轮机构的特点及类型

-6.2 齿轮的齿廓曲线

--6.2 齿轮的齿廓曲线

-6.3 渐开线齿廓及其啮合特点

--6.3.1渐开线的形成及其特性

--6.3.2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点

-6.4 渐开线标准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和尺寸

--6.4.1渐开线标准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和尺寸

--6.4.2 齿条和内齿轮尺寸

-6.5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6.5.1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6.5.2 齿轮传动的中心距及啮合角

--6.5.3渐开线齿轮齿条传动的啮合特点

--6.5.4一对轮齿的啮合过程及连续传动条件

-6.6渐开线齿廓的切制原理与根切现象

--6.6.1 渐开线齿廓的切制原理(上)

--6.6.2 渐开线齿廓的切制原理(下)

--6.6.3渐开线齿廓的根切现象

--6.6.4 标准齿轮不发生根切时的最少齿数

-6.7变位齿轮概述

--6.7.1变位齿轮概述

--6.7.2变位齿轮的啮合传动

--6.7.3变位齿轮传动类型及特点

-6.8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6.8.1 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齿面的形成

--6.8.2 斜齿轮的基本参数与几何尺寸计算

--6.8.3一对斜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6.8.4 斜齿轮的当量齿轮与当量齿数

--6.8.5斜齿轮传动主要的优缺点

-6.9直齿锥齿轮传动

--6.9直齿锥齿轮传动

-6.10蜗杆传动

--6.10蜗杆传动

-6.10蜗杆传动--作业

第七章 齿轮系及其设计

-7.1齿轮系及其分类

--7.1齿轮系及其分类

-7.2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7.2.1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7.2.2首、末两轮转向关系的确定

-7.3周转轮系的传动比

--7.3.1周转轮系的传动比

--7.3.2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方法

-7.4复合轮系的传动比

--7.4复合轮系的传动比

-7.5轮系的功能

--7.5.1轮系的功能 (上)

--7.5.2轮系的功能 (下)

--7.5.3轮系类型的选择

-7.5轮系的功能--作业

第八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8.1概述

--8.1概述

-8.2 机械的运动方程式

--8.2.1 机械的运动方程式

--8.2.2等效力和等效力矩

--8.2.3等效质量和等效转动惯量

--8.2.4等效质量和等效转动惯量的例题

-8.3 稳定运转状态下的机械的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

--8.3.1产生周期性速度波动的原因

--8.3.2稳定运转状态下机械的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

--8.3.3速度波动调节的例题

-8.3 稳定运转状态下的机械的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作业

2.4.2机构的自由度计算(上)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