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民俗文化赏析 >  第三章 物质财富的创造与消费——生产民俗 >  3.2农业民俗(上) >  3.2农业民俗(上)

返回《中国民俗文化赏析》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3.2农业民俗(上) 在线视频

下一节:课程讨论

返回《中国民俗文化赏析》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3.2农业民俗(上) 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大家好

本次课我们来学习农业民俗

农业民俗是伴随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生活

而产生的文化现象

是农民在长期的观察和生产实践活动中

逐步形成的文化产物

是生产民俗的核心内容

追溯中国的民俗文化之源

根植于农业

各类民俗文化

如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划分

重大节日的确定

以及中华民族传统的饮食结构特点

大都源于农业生产

农业文化曾经覆盖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是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主干成分

也是构建

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

农业民俗除了农业生产本身的规律和技术

还包括由此而产生的民间生活方式

行为习俗 文化传承

以及农人的爱好和文化心态

农业民俗既是生产经验的总结

又是指导生产的手段

具有明显的传承性

因此这类民俗涵盖农业生产的全过程

具体包括七个方面

一是农业耕作的时序 节令习俗

这部分习俗主要以农谚的形式

存活在当今生活中

对农业生产起着指导和训诫的作用

虽然农业生产在不同地区各有差异

但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

都是与自然时序 节令相适应的

也就是不违农时 因地制宜

其中 传统的二十四节气

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意义

农历二十四节气同学们还能记住多少呢

下面这首流传于江南一带的二十四节气歌谣

生动地展现了当地农事耕作活动的场景

充分表现了人们依据二十四节气

通过节候 气象 雨雪 地温 湿度

各种生态 物象的变化来掌握农时

进行耕 播 种 耘 管

收 藏 售 加工等活动

此外 在我国历史上

有岁时记 风土记 农家月令等古籍

记载了农民在一年内约定俗成的耕作习俗

从备耕 播种 防灾 田间管理

到植树造林 收获 储藏

都有季节和周期规律可循

庄稼不等人 季节不饶人

农事一定要不违农时

否则就会遭到失败

第二类农业民俗是占天象 测农事的习俗

我国自古以农业立国

人们十分重视自然力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因为 天气的好坏直接影响农事的收成

关系国计民生

农业生产适应天象 气候的变化规律

是保证农业丰收的重要条件之一

全国普遍流行在除夕

或大年初一清晨看天气 风云

从而占卜一年的旱涝 晴雨习俗

尤其是我国北方

属于麦黍农耕文化区

在广阔的平原和高原地带

对雨水的需求和渴盼成为文化的重要内容

五谷丰登 风调雨顺

成为农业民俗乞求的终极目标

如河南农谚

“立春晴一日 农夫不费力”

陕西农谚

“元旦 宜晴不宜阴

是日宜雪 必兆旱”

江南地区

还有结合阴晴占验讲季节农事

种植 收获等方面的歌谣

从中也可透露出一些农事耕作活动的习俗

例如 江苏有岁朝看风云

以卜农事的习俗

流传 岁朝东北风 五禾大熟

岁朝西北风 大水害农功

这些习俗不一定绝对正确

但其中确实包含一定的科学因素

它是农民多年经验的汇集

是智慧和心血的结晶

在我国传统社会科学不发达的情况下

这些预测习俗一直对农业生产起着指导作用

第三类农业民俗是

卜农事丰歉 祈福 禳灾的习俗

以农立国

重视农业收成的观念

形成我国古代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

人们对臆想中的自然力怀着敬畏的感情

常常认为农业的丰歉与否

和超自然力相关

因此 历代统治者和农民在年关转换时刻

都有一系列占卜农事丰歉

祈求免除灾害 避祸得福的习俗

尽管这类习俗有不同程度的不科学成分

但它所反映的民俗心理 却是共同的

例如

我国各地普遍流行在

正月二十五举行盼丰收的填仓节

所谓填仓

意思是填满谷仓

添仓节在各地的过节方法不尽相同

但不管哪种形式

都寄托了人们盼望来年粮食丰收的良好愿望

有些地方

添仓节这天要象征性地

往粮仓里添加粮食

方法是在院子里或打谷场上

用芦灰洒出圆形

或方形的粮仓 粮囤形状

或者用秫秸搭个仓库

然后放些五谷杂粮或金钱进去

象征五谷丰登

有些地方则在添仓节这一天

用糕面做成各种动植物形状的灯盏

灯盏盛满麻油

到晚上点燃祭祀

灯和登谐音

糕和高谐音

寓意五谷丰登 粮仓升高

还有的地方则在添仓节这一天

吃春饼 煎饼和饺子

并把这些食物投入到粮仓

名曰填仓 添仓

又如 棉区棉农在元宵节看灯芯

盼棉花丰收

广东除夕把盐米放在灶上

用碗盖起来

看米的聚散 占卜丰歉

陕西农民在冬至向巴山看雪占验来岁年景

南方用水占卜年成好坏等等

这些习俗所提供的猜天信息

直接涉及当地农业收成好坏

因此 也就自然形成朴素的

虽不科学却又是合理的求福

免灾的心理希求

人们通过这类习俗

希望借助超自然神灵的庇佑获得幸福

或对危害人类的自然灾害的恶神

予以禳解或消除

这是在我国农业经济条件下

所产生的民俗文化的基本内涵

也是我国农业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好的 本次课就到这里

下次课我们继续介绍其余四类农业民俗

同学们再见

中国民俗文化赏析课程列表:

第一章 群体行为取向的传承——民俗概述

-1.1民俗的概念

--1.1民俗的概念

--课程讨论

-1.1民俗的概念--作业

-1.2民俗的分类

--1.2民俗的分类

--课程讨论

-1.2民俗的分类--作业

-1.3民俗的社会功能

--1.3民俗的社会功能

--课程讨论

-1.3民俗的社会功能--作业

-1.4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1.4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课程讨论

-1.4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作业

-课程讨论

-章节测试

第二章 生命的旅程——人生仪礼民俗

-2.1人生仪礼的含义与功能

--2.1人生仪礼的含义与功能

--课程讨论

-2.1人生仪礼的含义与功能--作业

-2.2人生仪礼民俗的特征

--2.2人生仪礼民俗的特征

--课程讨论

-2.2人生仪礼民俗的特征--作业

-2.3诞生仪礼:生命的期许和祝愿

--2.3诞生仪礼:生命的期许和祝愿

--课程讨论

-2.3诞生仪礼:生命的期许和祝愿--作业

-2.4成年仪礼:跨入社会的门槛(上)

--2.4成年礼:跨入社会的门槛(上)

--课程讨论

-2.4成年仪礼:跨入社会的门槛(上)--作业

-2.5成年仪礼:跨入社会的门槛(下)

--2.5成年礼:跨入社会的门槛(下)

--课程讨论

-2.5成年仪礼:跨入社会的门槛(下)--作业

-2.6婚姻仪礼:合二姓之好(上)

--2.6婚姻仪礼:合二姓之好(上)

--课程讨论

-2.6婚姻仪礼:合二姓之好(上)--作业

-2.7婚姻仪礼:合二姓之好(下)

--2.7婚姻仪礼:合二姓之好(下)

--课程讨论

-2.7婚姻仪礼:合二姓之好(下)--作业

-2.8丧葬仪礼:谢幕的挽歌(上)

--2.8丧葬仪礼:谢幕的挽歌(上)

-2.8丧葬仪礼:谢幕的挽歌(上)--作业

-2.9丧葬仪礼:谢幕的挽歌(下)

--2.9丧葬仪礼:谢幕的挽歌(下)

--课程讨论

-2.9丧葬仪礼:谢幕的挽歌(下)--作业

-章节测试

第三章 物质财富的创造与消费——生产民俗

-3.1生产民俗的概念与特征

--3.1生产民俗的概念与特征

--课程讨论

-3.1生产民俗的概念与特征--作业

-3.2农业民俗(上)

--3.2农业民俗(上)

--课程讨论

-3.2农业民俗(上)--作业

-3.3农业民俗(下)

--3.3农业民俗(下)

--课程讨论

-3.3农业民俗(下)--作业

-3.4狩猎、游牧民俗

--3.4狩猎、游牧民俗

--课程讨论

-3.4狩猎、游牧民俗--作业

-3.5中国渔业民俗

--3.5中国渔业民俗

--课程讨论

-3.5中国渔业民俗--作业

-3.6中国工匠民俗

-- 3.6中国工匠民俗

--课程讨论

-3.6中国工匠民俗--作业

-3.7中国商业民俗

--3.7中国商业民俗

--课程讨论

-3.7中国商业民俗--作业

-章节测试

第四章 张驰有度的生活节律——岁时节日民俗

-4.1岁时节日的形成

--4.1岁时节日的形成

--课程讨论

-4.1岁时节日的形成--作业

-4.2岁时节日的发展与演变

--4.2岁时节日的发展与演变

--课程讨论

-4.2岁时节日的发展与演变--作业

-4.3岁时节日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

--4.3岁时节日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

--课程讨论

-4.3岁时节日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作业

-4.4中国岁时节日的民俗特点

--4.4中国岁时节日的民俗特点

--课程讨论

-4.4中国岁时节日的民俗特点--作业

-4.5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上)

--4.5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上)

--课程讨论

-4.5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上)--作业

-4.6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下)

--4.6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下)

--课程讨论

-4.6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下)--作业

-4.7元宵节——千门开锁万灯明

--4.7元宵节——千门开锁万灯明

--课程讨论

-4.7元宵节——千门开锁万灯明--作业

-4.8清明——寒食东风御杨柳

--4.8清明——寒食东风御杨柳

--课程讨论

-4.8清明——寒食东风御杨柳--作业

-4.9端午节——但祈蒲酒话升平(上)

--4.9端午节——但祈蒲酒话升平(上)

--课程讨论

-4.9端午节——但祈蒲酒话升平(上)--作业

-4.10端午节——但祈蒲酒话升平(下)

--4.10端午节——但祈蒲酒话升平(下)

--课程讨论

-4.10端午节——但祈蒲酒话升平(下)--作业

-4.11中秋节——月到中秋分外明

--4.11中秋节——月到中秋分外明

--课程讨论

-4.11中秋节——月到中秋分外明--作业

-4.12重阳节——人生易老天难老

--4.12重阳节——人生易老天难老

--课程讨论

-4.12重阳节——人生易老天难老--作业

-课程讨论

-章节测试

第五章 五味俱全的生活——饮食民俗

-5.1 饮食民俗的含义与形成原因

--5.1 饮食民俗的含义与形成原因

--课程讨论

-5.1 饮食民俗的含义与形成原因--作业

-5.2 饮食民俗的构成与特征

--5.2 饮食民俗的构成与特征

--课程讨论

-5.2 饮食民俗的构成与特征--作业

-5.3 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饮食民俗文化

--5.3 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饮食民俗文化

--课程讨论

-5.3 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饮食民俗文化--作业

-5.4长江下游地区饮食民俗文化

--5.4长江下游地区饮食民俗文化

--课程讨论

-5.4长江下游地区饮食民俗文化--作业

-5.5长江中上游地区饮食习俗

--5.5长江中上游地区饮食习俗

--课程讨论

-5.5长江中上游地区饮食习俗--作业

-5.6 岭南地区饮食民俗文化

--5.6 岭南地区饮食民俗文化

--课程讨论

-5.6 岭南地区饮食民俗文化--作业

-5.7 中国酒俗文化

--5.7 中国酒俗文化

--课程讨论

-5.7 中国酒俗文化--作业

-5.8 中国茶俗文化

--5.8 中国茶俗文化

--课程讨论

-5.8 中国茶俗文化--作业

-课程讨论

-章节测试

第六章 华美背后的文化意蕴——服饰民俗

-6.1影响服饰民俗的主要因素

--6.1影响服饰民俗的主要因素

--课程讨论

-6.1影响服饰民俗的主要因素--作业

-6.2中国服饰民俗的文化内涵

--6.2中国服饰民俗的文化内涵

--课程讨论

-6.2中国服饰民俗的文化内涵--作业

-6.3中国服饰形制的奠基——先秦时期(上)

--6.3中国服饰形制的奠基——先秦时期(上)

--课程讨论

-6.3中国服饰形制的奠基——先秦时期(上)--作业

-6.4中国服饰形制的奠基——先秦时期(下)

-- 6.4中国服饰形制的奠基——先秦时期(下)

--课程讨论

-6.4中国服饰形制的奠基——先秦时期(下)--作业

-6.5中国传统服饰的定型——秦汉时期

--6.5中国传统服饰的定型——秦汉时期

--课程讨论

-6.5中国传统服饰的定型——秦汉时期--作业

-6.6中国传统服饰的变异与丰富——魏晋南北朝时期

--6.6中国传统服饰的变异与丰富——魏晋南北朝时期

--课程讨论

-6.6中国传统服饰的变异与丰富——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业

-6.7中国传统服饰的多元化——隋唐时期

--6.7中国传统服饰的多元化——隋唐时期

--课程讨论

-6.7中国传统服饰的多元化——隋唐时期--作业

-6.8中国传统服饰的分水岭——宋元时期

--6.8中国传统服饰的分水岭——宋元时期

--课程讨论

-6.8中国传统服饰的分水岭——宋元时期--作业

-6.9中国传统服饰的正统与变异——明清时期

--6.9中国传统服饰的正统与变异——明清时期

--课程讨论

-6.9中国传统服饰的正统与变异——明清时期--作业

-6.10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创新——近现代时期

--6.10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创新——近现代时期

--课程讨论

-6.10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创新——近现代时期--作业

-课程讨论

-章节测试

第七章 多姿多彩的家园——居住建筑民俗

-7.1 居住建筑民俗的形成

--7.1 居住建筑民俗的形成

--课程讨论

-7.1 居住建筑民俗的形成--作业

-7.2 居住建筑民俗的文化内涵

--7.2 居住建筑民俗的文化内涵

--课程讨论

-7.2 居住建筑民俗的文化内涵--作业

-7.3 民居建筑的结构形式

--7.3 民居建筑的结构形式

--课程讨论

-7.3 民居建筑的结构形式--作业

-7.4北方民居建筑

--7.4北方民居建筑

--课程讨论

-7.4北方民居建筑--作业

-7.5南方居住建筑

--7.5南方居住建筑

--课程讨论

-7.5南方居住建筑--作业

-7.6其他特色民居建筑

--7.6其他特色民居建筑

--课程讨论

-7.6其他特色民居建筑--作业

-课程讨论

-章节测试

第八章 路途中的平安祈愿——交通民俗

-8.1交通民俗的产生及其特点

--8.1交通民俗的产生及其特点

--课程讨论

-8.1交通民俗的产生及其特点--作业

-8.2交通民俗的主要类型

--8.2交通民俗的主要类型

--课程讨论

-8.2交通民俗的主要类型--作业

-8.3影响交通民俗的因素

--8.3影响交通民俗的因素

--课程讨论

-8.3影响交通民俗的因素--作业

-8.4陆路交通民俗

--8.4陆路交通民俗

--课程讨论

-8.4陆路交通民俗--作业

-8.5水路交通民俗

--8.5水路交通民俗

--课程讨论

-8.5水路交通民俗--作业

-章节测试

第九章 注入生活的快乐元素——游艺民俗

-9.1游艺民俗概述和特点

--9.1游艺民俗概述和特点

--课程讨论

-9.1游艺民俗概述和特点--作业

-9.2游艺民俗的分类(上)

--9.2游艺民俗的分类(上)

--课程讨论

-9.2游艺民俗的分类(上)--作业

-9.3游艺民俗的分类(中)

--9.3游艺民俗的分类(中)

--课程讨论

-9.3游艺民俗的分类(中)--作业

-9.4游艺民俗的分类(下)

--9.4游艺民俗的分类(下)

--课程讨论

-9.4游艺民俗的分类(下)--作业

-9.5特色游艺活动

--9.5特色游艺活动

--课程讨论

-9.5特色游艺活动--作业

-课程讨论

-章节测试

第十章 敬天地,泣鬼神——中国民间信仰

-10.1民间信仰的含义及特征

--10.1民间信仰的含义及特征

--课程讨论

-10.1民间信仰的含义及特征--作业

-10.2民间信仰的对象(上)

--10.2民间信仰的对象(上)

--课程讨论

-10.2民间信仰的对象(上)--作业

-10.3民间信仰的对象(下)

--10.3民间信仰的对象(下)

--课程讨论

-10.3民间信仰的对象(下)--作业

-章节测试

3.2农业民俗(上) 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