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民俗文化赏析 >  第五章 五味俱全的生活——饮食民俗 >  5.8 中国茶俗文化 >  5.8 中国茶俗文化

返回《中国民俗文化赏析》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5.8 中国茶俗文化在线视频

5.8 中国茶俗文化

下一节:课程讨论

返回《中国民俗文化赏析》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5.8 中国茶俗文化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好

今天我们来学习

中国的茶俗文化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

受历史文化 地理环境

民族风情的影响

各民族地区在沏茶方法

饮茶方式上各不相同

饮茶习俗多姿多彩

这些茶礼习俗

不单是民俗传承发展的反映

更是深厚人文思想的折射

首先我们来了解

汉民族的清饮

汉民族的方式主要是品茶 喝茶

重在赏资 察色 闻香 辨味

其工夫在慢饮 细品 静悟茶韵

正所谓

“三口方知真味 三番才能动心”

意在清凉解渴

状若连饮带咽

汉族饮茶大多推崇清饮

认为清饮能保持茶的“纯粹”

体现茶的“本色”

首先我们去成都了解一下喝盖碗茶的习俗

盖碗茶盛于清代

在汉民族居住的大部分地区

都有喝盖碗茶的习俗

而在我国的西南地区的一些大中城市

尤其是成都最为流行

就连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来成都访问时

也喝过盖碗茶

可见其美名远扬

饮盖碗茶一般有五道程序

一是净具

用温水将茶碗 碗盖 碗托清洗干净

二是置茶

将3-5克的绿茶或花茶

红茶 沱茶放入茶碗中

三是沏茶

用滚开的沸水冲茶至茶碗口沿

盖好碗盖

四是闻香

待冲泡5分钟左右

茶汁浸润茶汤时

则用右手提起茶托

左手掀盖

随即闻香舒腑

五是品饮

用左手握住碗托

右手提碗抵盖

倾碗将茶汤徐徐送入口中

品味润喉 提神消烦

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接下来我们去广州吃早茶

广东人早晨去茶楼喝茶是一种传统

无论是家人或朋友聚议

总爱去茶楼

泡上一壶茶

要上两件点心

美名"一盅两件"

如此品茶尝点

润喉充饥 风味横生

广东人品茶大都一日早 中 晚三次

但早茶最为讲究

饮早茶的风气也最盛

由于饮早茶是连喝茶带吃饭

因此当地人称饮早茶为吃早茶

时至今日

广州的茶楼包括专业茶楼

和宾馆茶楼

数以千计

饮茶既有普通式的自斟自饮

也有潮汕的式功夫茶

精美点心的款式品种少则五六十种

多则上百种

饮茶已是广州平民百姓生活中

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接下来我们一起去喝北京的大碗茶

大碗茶是中国特色茶文化之一

风靡于解放时期的老北京

茶有两种

一种是煎茶

即把茶叶投入开水直接煎熬

还有一种是特有的成茶

是由大碗盛有煮好的茶

加盖上玻璃等待过路口渴的行人

大碗茶多用大壶冲泡

或大桶装茶

大碗畅饮 热气腾腾

提神解渴 好生自然

这种清茶一碗 随便饮喝

无须做作的喝茶方式

虽然比较粗犷

颇有“野味”

但它随意

不用楼 堂 馆 所

摆设也很简便

一张桌子 几张条木凳

若干只粗瓷大碗就可以了

因此

它常以茶摊或茶亭的形式出现

主要为过往客人解渴小憩

大碗茶由于贴近社会

贴近生活 贴近百姓

自然受到人们的称道

即便是生活条件

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的今天

大碗茶仍然不失为

一种重要的饮茶方式

最后我们再领略一些

更有特色的少数民族茶俗

藏胞饮酥油茶之习俗

始于盛唐时期

当客人被让座到藏式方桌边时

主人便拿过一只木碗放到客人面前

主人提起酥油茶壶

摇晃几下

给客人倒满酥油茶

但客人不可以马上喝

而是应先和主人聊天

等主人再次提起

酥油茶壶站到客人面前时

客人才可以端起碗来喝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

咸奶茶是其日常生活最喜欢的

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

斟茶时

用的茶碗不能有裂纹

需完整无缺

不然会认为不吉利

倒茶时

壶嘴或着是勺头要向北向里

不能向南向外

因为他们相信福从里来 福朝外流

茶不可倒得太满

也不能只倒一半

维吾尔族的奶茶与香茶

客自远方来

所行茶礼是

入账后

女主人先在地上铺一块白布作席

摆上烤羊肉 馕 奶油 蜂蜜 苹果等食物

再将奶茶烧开

为客人斟上一碗

而后主客边喝茶 边进食 边叙旧

席间

女主人需在一旁不断的续茶劝食

当客人不在想喝时

只需在续茶时右手五指分开

轻轻盖在茶碗上

就意思表达为

“谢谢 不用再添了”

白族的三道茶

三道茶是云南大理白族

招待嘉宾的一种独特的饮茶方式

第一道茶

称“清苦之茶”

寓意是“创业 必先吃苦”

第二道茶称“甜茶”

寓意“苦尽甘来”

第三道茶

称“回味茶”

白族人家

无论是逢年过节 生辰寿诞 男婚女嫁

还是亲朋好友的登门造访

主人都会以“

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款待宾客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最古老的茶食擂茶

擂茶

又名三生汤

就是把茶叶 芝麻 花生等原料

放进擂钵里研磨后冲开水喝的养生茶饮

据说擂茶有解毒的功效

既可作食用 又可作药用

既可解渴 又可充饥

擂茶源于汉朝时的中原地区

于明清时期盛于长江及岭南地区

因此擂茶在中国华南六省都有分布

保留擂茶古朴习俗的地方有

湖南的桃源 临澧 安化 桃江

益阳 凤凰 常德等地

广东省的揭西 清远 英德

陆河 惠来 五华等地

江西省的赣县 石城 兴国

于都 瑞金等地

福建省的将乐 泰宁 宁化等地

广西的贺州黄姚 公会 八步等地

台湾的新竹 苗粟等地

同学们关于饮茶的习俗

今天就讲到这里

谢谢大家

中国民俗文化赏析课程列表:

第一章 群体行为取向的传承——民俗概述

-1.1民俗的概念

--1.1民俗的概念

--课程讨论

-1.1民俗的概念--作业

-1.2民俗的分类

--1.2民俗的分类

--课程讨论

-1.2民俗的分类--作业

-1.3民俗的社会功能

--1.3民俗的社会功能

--课程讨论

-1.3民俗的社会功能--作业

-1.4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1.4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课程讨论

-1.4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作业

-课程讨论

-章节测试

第二章 生命的旅程——人生仪礼民俗

-2.1人生仪礼的含义与功能

--2.1人生仪礼的含义与功能

--课程讨论

-2.1人生仪礼的含义与功能--作业

-2.2人生仪礼民俗的特征

--2.2人生仪礼民俗的特征

--课程讨论

-2.2人生仪礼民俗的特征--作业

-2.3诞生仪礼:生命的期许和祝愿

--2.3诞生仪礼:生命的期许和祝愿

--课程讨论

-2.3诞生仪礼:生命的期许和祝愿--作业

-2.4成年仪礼:跨入社会的门槛(上)

--2.4成年礼:跨入社会的门槛(上)

--课程讨论

-2.4成年仪礼:跨入社会的门槛(上)--作业

-2.5成年仪礼:跨入社会的门槛(下)

--2.5成年礼:跨入社会的门槛(下)

--课程讨论

-2.5成年仪礼:跨入社会的门槛(下)--作业

-2.6婚姻仪礼:合二姓之好(上)

--2.6婚姻仪礼:合二姓之好(上)

--课程讨论

-2.6婚姻仪礼:合二姓之好(上)--作业

-2.7婚姻仪礼:合二姓之好(下)

--2.7婚姻仪礼:合二姓之好(下)

--课程讨论

-2.7婚姻仪礼:合二姓之好(下)--作业

-2.8丧葬仪礼:谢幕的挽歌(上)

--2.8丧葬仪礼:谢幕的挽歌(上)

-2.8丧葬仪礼:谢幕的挽歌(上)--作业

-2.9丧葬仪礼:谢幕的挽歌(下)

--2.9丧葬仪礼:谢幕的挽歌(下)

--课程讨论

-2.9丧葬仪礼:谢幕的挽歌(下)--作业

-章节测试

第三章 物质财富的创造与消费——生产民俗

-3.1生产民俗的概念与特征

--3.1生产民俗的概念与特征

--课程讨论

-3.1生产民俗的概念与特征--作业

-3.2农业民俗(上)

--3.2农业民俗(上)

--课程讨论

-3.2农业民俗(上)--作业

-3.3农业民俗(下)

--3.3农业民俗(下)

--课程讨论

-3.3农业民俗(下)--作业

-3.4狩猎、游牧民俗

--3.4狩猎、游牧民俗

--课程讨论

-3.4狩猎、游牧民俗--作业

-3.5中国渔业民俗

--3.5中国渔业民俗

--课程讨论

-3.5中国渔业民俗--作业

-3.6中国工匠民俗

-- 3.6中国工匠民俗

--课程讨论

-3.6中国工匠民俗--作业

-3.7中国商业民俗

--3.7中国商业民俗

--课程讨论

-3.7中国商业民俗--作业

-章节测试

第四章 张驰有度的生活节律——岁时节日民俗

-4.1岁时节日的形成

--4.1岁时节日的形成

--课程讨论

-4.1岁时节日的形成--作业

-4.2岁时节日的发展与演变

--4.2岁时节日的发展与演变

--课程讨论

-4.2岁时节日的发展与演变--作业

-4.3岁时节日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

--4.3岁时节日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

--课程讨论

-4.3岁时节日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作业

-4.4中国岁时节日的民俗特点

--4.4中国岁时节日的民俗特点

--课程讨论

-4.4中国岁时节日的民俗特点--作业

-4.5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上)

--4.5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上)

--课程讨论

-4.5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上)--作业

-4.6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下)

--4.6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下)

--课程讨论

-4.6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下)--作业

-4.7元宵节——千门开锁万灯明

--4.7元宵节——千门开锁万灯明

--课程讨论

-4.7元宵节——千门开锁万灯明--作业

-4.8清明——寒食东风御杨柳

--4.8清明——寒食东风御杨柳

--课程讨论

-4.8清明——寒食东风御杨柳--作业

-4.9端午节——但祈蒲酒话升平(上)

--4.9端午节——但祈蒲酒话升平(上)

--课程讨论

-4.9端午节——但祈蒲酒话升平(上)--作业

-4.10端午节——但祈蒲酒话升平(下)

--4.10端午节——但祈蒲酒话升平(下)

--课程讨论

-4.10端午节——但祈蒲酒话升平(下)--作业

-4.11中秋节——月到中秋分外明

--4.11中秋节——月到中秋分外明

--课程讨论

-4.11中秋节——月到中秋分外明--作业

-4.12重阳节——人生易老天难老

--4.12重阳节——人生易老天难老

--课程讨论

-4.12重阳节——人生易老天难老--作业

-课程讨论

-章节测试

第五章 五味俱全的生活——饮食民俗

-5.1 饮食民俗的含义与形成原因

--5.1 饮食民俗的含义与形成原因

--课程讨论

-5.1 饮食民俗的含义与形成原因--作业

-5.2 饮食民俗的构成与特征

--5.2 饮食民俗的构成与特征

--课程讨论

-5.2 饮食民俗的构成与特征--作业

-5.3 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饮食民俗文化

--5.3 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饮食民俗文化

--课程讨论

-5.3 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饮食民俗文化--作业

-5.4长江下游地区饮食民俗文化

--5.4长江下游地区饮食民俗文化

--课程讨论

-5.4长江下游地区饮食民俗文化--作业

-5.5长江中上游地区饮食习俗

--5.5长江中上游地区饮食习俗

--课程讨论

-5.5长江中上游地区饮食习俗--作业

-5.6 岭南地区饮食民俗文化

--5.6 岭南地区饮食民俗文化

--课程讨论

-5.6 岭南地区饮食民俗文化--作业

-5.7 中国酒俗文化

--5.7 中国酒俗文化

--课程讨论

-5.7 中国酒俗文化--作业

-5.8 中国茶俗文化

--5.8 中国茶俗文化

--课程讨论

-5.8 中国茶俗文化--作业

-课程讨论

-章节测试

第六章 华美背后的文化意蕴——服饰民俗

-6.1影响服饰民俗的主要因素

--6.1影响服饰民俗的主要因素

--课程讨论

-6.1影响服饰民俗的主要因素--作业

-6.2中国服饰民俗的文化内涵

--6.2中国服饰民俗的文化内涵

--课程讨论

-6.2中国服饰民俗的文化内涵--作业

-6.3中国服饰形制的奠基——先秦时期(上)

--6.3中国服饰形制的奠基——先秦时期(上)

--课程讨论

-6.3中国服饰形制的奠基——先秦时期(上)--作业

-6.4中国服饰形制的奠基——先秦时期(下)

-- 6.4中国服饰形制的奠基——先秦时期(下)

--课程讨论

-6.4中国服饰形制的奠基——先秦时期(下)--作业

-6.5中国传统服饰的定型——秦汉时期

--6.5中国传统服饰的定型——秦汉时期

--课程讨论

-6.5中国传统服饰的定型——秦汉时期--作业

-6.6中国传统服饰的变异与丰富——魏晋南北朝时期

--6.6中国传统服饰的变异与丰富——魏晋南北朝时期

--课程讨论

-6.6中国传统服饰的变异与丰富——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业

-6.7中国传统服饰的多元化——隋唐时期

--6.7中国传统服饰的多元化——隋唐时期

--课程讨论

-6.7中国传统服饰的多元化——隋唐时期--作业

-6.8中国传统服饰的分水岭——宋元时期

--6.8中国传统服饰的分水岭——宋元时期

--课程讨论

-6.8中国传统服饰的分水岭——宋元时期--作业

-6.9中国传统服饰的正统与变异——明清时期

--6.9中国传统服饰的正统与变异——明清时期

--课程讨论

-6.9中国传统服饰的正统与变异——明清时期--作业

-6.10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创新——近现代时期

--6.10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创新——近现代时期

--课程讨论

-6.10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创新——近现代时期--作业

-课程讨论

-章节测试

第七章 多姿多彩的家园——居住建筑民俗

-7.1 居住建筑民俗的形成

--7.1 居住建筑民俗的形成

--课程讨论

-7.1 居住建筑民俗的形成--作业

-7.2 居住建筑民俗的文化内涵

--7.2 居住建筑民俗的文化内涵

--课程讨论

-7.2 居住建筑民俗的文化内涵--作业

-7.3 民居建筑的结构形式

--7.3 民居建筑的结构形式

--课程讨论

-7.3 民居建筑的结构形式--作业

-7.4北方民居建筑

--7.4北方民居建筑

--课程讨论

-7.4北方民居建筑--作业

-7.5南方居住建筑

--7.5南方居住建筑

--课程讨论

-7.5南方居住建筑--作业

-7.6其他特色民居建筑

--7.6其他特色民居建筑

--课程讨论

-7.6其他特色民居建筑--作业

-课程讨论

-章节测试

第八章 路途中的平安祈愿——交通民俗

-8.1交通民俗的产生及其特点

--8.1交通民俗的产生及其特点

--课程讨论

-8.1交通民俗的产生及其特点--作业

-8.2交通民俗的主要类型

--8.2交通民俗的主要类型

--课程讨论

-8.2交通民俗的主要类型--作业

-8.3影响交通民俗的因素

--8.3影响交通民俗的因素

--课程讨论

-8.3影响交通民俗的因素--作业

-8.4陆路交通民俗

--8.4陆路交通民俗

--课程讨论

-8.4陆路交通民俗--作业

-8.5水路交通民俗

--8.5水路交通民俗

--课程讨论

-8.5水路交通民俗--作业

-章节测试

第九章 注入生活的快乐元素——游艺民俗

-9.1游艺民俗概述和特点

--9.1游艺民俗概述和特点

--课程讨论

-9.1游艺民俗概述和特点--作业

-9.2游艺民俗的分类(上)

--9.2游艺民俗的分类(上)

--课程讨论

-9.2游艺民俗的分类(上)--作业

-9.3游艺民俗的分类(中)

--9.3游艺民俗的分类(中)

--课程讨论

-9.3游艺民俗的分类(中)--作业

-9.4游艺民俗的分类(下)

--9.4游艺民俗的分类(下)

--课程讨论

-9.4游艺民俗的分类(下)--作业

-9.5特色游艺活动

--9.5特色游艺活动

--课程讨论

-9.5特色游艺活动--作业

-课程讨论

-章节测试

第十章 敬天地,泣鬼神——中国民间信仰

-10.1民间信仰的含义及特征

--10.1民间信仰的含义及特征

--课程讨论

-10.1民间信仰的含义及特征--作业

-10.2民间信仰的对象(上)

--10.2民间信仰的对象(上)

--课程讨论

-10.2民间信仰的对象(上)--作业

-10.3民间信仰的对象(下)

--10.3民间信仰的对象(下)

--课程讨论

-10.3民间信仰的对象(下)--作业

-章节测试

5.8 中国茶俗文化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