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中国民俗文化赏析 > 第三章 物质财富的创造与消费——生产民俗 > 3.4狩猎、游牧民俗 > 3.4狩猎、游牧民俗
同学们好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狩猎 游牧民俗
1 狩猎民俗
狩猎活动历史悠久
反映了人类社会远古的“生活相”
狩猎是人类古老的生产方式
从采集到狩猎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
狩猎活动丰富了人类的食物结构
增强了人类的生存能力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
形成的狩猎生产民俗
展示了人类生活环境
生活经验
生活仪式的变迁
是一部反映人与动物关系的历史大片
它波澜壮阔
震撼人心
充满智慧
在距今60万年前的山西匼河遗址中
除出土了大量的哺乳类动物化石外
还发现了可能用于狩猎的石球
表明当时已出现了狩猎经济的萌芽
在贺兰山东麓发现了数以万计的岩画
这些岩画距今
已有3000至10000年的历史
记录了远古人类放牧
狩猎
祭祀
战争
娱乐及生产
生活的场景
(2)狩猎的目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类狩猎的目的从原始的
单一的生活需求
向贸易 军事 娱乐等
多样性需求转变
最初的狩猎活动
只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需求
远古先民为了生存
攻击并制服其它动物
除获取肉类食物外
动物的皮革也是人类的第一件衣服
《礼记·礼运》中说:
昔者未有火化
食草木之实
鸟兽之肉
饮其血
茹其毛
未有丝麻
衣其羽皮
据考证北京猿人
已经会使用刮削石器与尖状石器剥取兽皮
并使用带孔骨针缝制毛皮衣服御寒
黄帝时期
我们的祖先通过“鞣”术
把“皮”变成“革”
开创了“垂裳而治”的局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类利用毛皮的技术不断进步
珍贵毛皮制品也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如今
皮草制品琳琅满目
皮草服饰更是女人冬季追求的奢华与高贵
除此之外
毛皮还可以做毡房 地毯等
①进行产品交换
满足其他需求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
剩余物品的增多
为满足更多的生活需求
在不同部族之间和不同地区之间
出现了原始的“物物交换”
除满足人们日常生活
需要的动物肉皮交易外
狩猎所获的奇特动物
及其某些副产品也成了交易的对象
比如
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毒蛇
熊胆
虎骨
麝香
牛黄
作为宠物饲养的哺乳类
鸟类
鱼类动物等
用于收藏的象牙和动物标本
用于展览和开设野生动物园的野生动物等
③成为军事训练的手段
以提高战斗力
自古以来
大型的围猎活动与练兵备战紧密相关
狩猎也成了习武练兵的重要手段
成书于战国初期的重要兵书
《司马法》中写道:
故国虽大
好战必亡
天下虽安
忘战必危
天下既平
天下大恺
春蒐秋狝
诸侯春振旅
秋治兵
所以不忘战也
意思是天下太平
国安民乐之后
为了防止“忘战必危”的情况出现
还要在春 秋两季
举行围猎以保证军队的战斗力
13世纪
成吉思汗在征服欧亚诸民族的征战途中
也曾多次进行大规模的围猎活动
不但锻炼了部队的攻击能力
而且因狩猎所获解决了
没有后勤保障的问题
从而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机动性
在欧洲人眼里
成吉思汗的骑兵部队犹如天兵天将
忽然而至 猝不及防
④满足寻求刺激与冒险的精神娱乐需要
远古人类为了生存的大胆行为
虽然会增加死于非命的可能性
但同时能获得更多更大的猎物
狩猎生产培育了人类
热衷于冒险的生物学遗产
因为狩猎活动
不但满足人类寻求刺激和冒险的需要
也使人体会到获取猎物后胜利的快感
在我国以娱乐性为目的狩猎活动
也出现很早
据《左传· 襄公四年》记载
晋悼公喜欢打猎
大臣魏绛引用《虞人之箴》劝解他说
在帝夷羿
冒于原兽
忘其国恤
而思其麀牡
意思是夏后羿就是
因为沉溺于田猎才引来杀身之祸
以此来提醒晋悼公不要玩得太嗨
免得误了国事
至现代社会
以娱乐为主要目的狩猎旅游悄然兴起
在经济发达国家
狩猎爱好者相当可观
他们视狩猎为高尚的娱乐活动
不惜耗费巨资长途跋涉进行狩猎旅游
为迎合此种需求
一些国家和地区
专门开辟天然狩猎场以事招徕
(3)狩猎生产的时序节令习俗
狩猎生产的时序节令习俗
是对狩猎生产经验的总结
由于自然条件
动物生活习性
狩猎目的不同
狩猎生产的时序节令习俗也不同
《左传·隐公五年》记载
故春蒐夏苗
秋狝冬狩
皆于农隙以讲事也
意思是说狩猎的时间要选在农闲时
春天猎取没有怀胎的禽兽
夏季猎取残害庄稼的禽兽
秋天捕杀伤害家禽的野兽
冬季采取围猎的形式
不加区分猎杀所有野兽
显然这种狩猎活动的时令选择
与目的是服务于农业生产和畜牧业生产的
4至7月是野兽 鸟类的繁殖期
一般不打猎
十一月 十二月 一月 二月 万物凋零
动物膘肥
毒虫冬眠
是狩猎的最佳时期
比如
在我国东北地区入冬捕熊 猎虎
霜降后捕貂
雪天捕鼠
入冬后
熊进洞冬眠就容易捕杀
霜降后
貂全身夏毛脱净
冬毛换齐
绒毛厚密
毛皮皮质最好
至今宰杀貂的最好时节仍是在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
(4)狩猎的方式
狩猎的方式
按组织形式分为
大型的围猎和小型的个体狩猎
大型的围猎活动组织周密
分工明确
目的多样
一般在王
地方首领
氏族首领的带领下完成
个体狩猎缺乏组织性
目的是满足生活需要
狩猎的方式按使用的工具有
用投掷工具砸
用网套 套马杆套
用夹子夹 鞭子抽
用弓箭 枪支射等
“布鲁”是蒙古族喜爱的狩猎投掷工具
既能投得很远
命中率又高
至今投掷布鲁
已成了蒙古族的传统游戏
1963年考古工作者
在大同盆地的峙峪遗址中
发现了距今2.8万年前的一件石镞
这是我国境内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石镞
表明当时这里的人已开始使用弓箭狩猎
除此之外
狩猎方法还有使用猎鹰 猎犬 骏马等方法
居住在新疆的柯尔克孜族
与鹰有着亲密的关系
千百年来
他们居住的地方被称为“猎鹰之乡”
在没有枪支的岁月里
人们驯服凶猛的雄鹰为自己捕猎
一只好的猎鹰可以养活一家人
(5)狩猎生产中的信仰民俗
①祭拜的神灵
狩猎民族所创造的信仰
既源于狩猎生产
又服务于狩猎生活
在信仰主体方面
狩猎民族与农业民族有着相当大的区别
狩猎民族所祭拜的主神不是土地 龙王
而是火神 山神 猎神
他们占验的不是农事的丰欠
而是猎物的多寡
在蒙古人心中掌管猎物的神叫
“玛纳罕神”
在祭祀时要咏颂赞美
猎物生存的蒙古的高山
希望“玛纳罕神”能保佑他们
在这些山林里获得更多的猎物
鄂伦春族认为万物有灵
猎人在进山行猎时要在山口处
叩拜山神“白那恰”
以祈求狩猎顺利
出猎当中捕获的第一只猎物
要敬献给“白那恰”
②狩猎中的禁忌
禁忌是人们对神圣的
不洁的
危险的事物
所持态度而形成的某种禁制
危险和具有惩罚
作用是禁忌的两个主要特征
狩猎民俗中的禁忌有很多
下面我们介绍鄂伦春族和蒙古族
狩猎生产中的一些禁忌
鄂伦春族的禁忌有
出猎之前不能说能捕获几只野兽
因为这样将一无所获
狩猎期间不能唱歌跳舞或大声喧哗
因为这样会触怒山神
不打狐狸 獾子 黄鼠狼
因为他们身上有仙气
惹怒了他们将会有不幸发生等等
蒙古族的狩猎禁忌有
忌讳说出具体出发时间
猎场
猎物名称
不打幼小动物
有孕和哺乳中的母兽
忌讳独吞猎物
认为上苍之福不能独享
(6)人类之殇—从为生存
而狩猎到为生存而不能狩猎
森林是人类成长的摇篮
当人类从森林中走出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趋于进步
直至今天的现代文明
时过境迁
今非昔比
由于气候灾变
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
人类对动物的大量猎杀
以及人类活动对动物栖息地
环境的严重破坏
许多动物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
为了保护野生动物
2003年8月10日根河市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的猎人走出森林
下山接受了生态移民
我国最后的“狩猎部落”结束了狩猎生产
非洲目前生活着约50万头大象
近年来
由于非法盗猎和走私猖獗
非洲象大量减少
据国际野生动物基金会的统计显示
全球每年至少有两万头大象被猎杀
以满足全球对象牙这种
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费需求
人类的“越界”行为
不但使自己逐渐失去了狩猎对象
失去了共同生活的伙伴
也把人类自身推入危险境地
具体表现在疾病增多
繁衍能力下降
体质退化
免疫系统削弱等方面
2 游牧生产民俗
(1)生产特点和牧场的选择
农业生产的特点是春耕 夏锄 秋收 冬闲
生产场所固定
游牧业则与此不同
要一年四季连续进行
在我国北方游牧地区
牧民为了适应高寒干旱的气候条件
逐水草而居
迁徙是生产生活的常态
游牧生产要根据
各个季节的气候特点和牲畜的膘情
选择不同的游牧营地
春季对牲畜来说是最为严酷的季节
经过寒冷 枯草 多雪的冬季
牲畜膘情大为下降
抵抗能力减弱
营地要选择可以
避免风雪灾害的草场
夏天为了增加牲畜的肉膘
选择山阴 山丘 山间平川的细嫩草场
秋季为了增加牲畜的油膘
要选择草质好 凉爽的草场
以增强牲畜的耐寒能力
冬季为了保护牲畜
安全度过严寒而漫长的冬季
要选择山阳地带
要特别注意牲畜栖息的环境
俗话说
三分饮食
七分卧地
说明冬天保膘的重要环节是牲畜的栖息地
(2)生产工具
马车 勒勒车 套马索 镰刀是蒙古族
达斡尔族牧民常用的生产工具
勒勒车又称“哈尔沁车”
“罗罗车”
“牛牛车”
“大毂轮车”等
达斡尔族工匠尤其善制此车
勒勒车结构简单
轻便
每辆车载重三 四百公斤
特别适用于草原上的交通运输
故有“草上飞”之称
-1.1民俗的概念
--1.1民俗的概念
--课程讨论
-1.1民俗的概念--作业
-1.2民俗的分类
--1.2民俗的分类
--课程讨论
-1.2民俗的分类--作业
-1.3民俗的社会功能
--课程讨论
-1.3民俗的社会功能--作业
-1.4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课程讨论
-1.4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作业
-课程讨论
-章节测试
-2.1人生仪礼的含义与功能
--课程讨论
-2.1人生仪礼的含义与功能--作业
-2.2人生仪礼民俗的特征
--课程讨论
-2.2人生仪礼民俗的特征--作业
-2.3诞生仪礼:生命的期许和祝愿
--课程讨论
-2.3诞生仪礼:生命的期许和祝愿--作业
-2.4成年仪礼:跨入社会的门槛(上)
--课程讨论
-2.4成年仪礼:跨入社会的门槛(上)--作业
-2.5成年仪礼:跨入社会的门槛(下)
--课程讨论
-2.5成年仪礼:跨入社会的门槛(下)--作业
-2.6婚姻仪礼:合二姓之好(上)
--课程讨论
-2.6婚姻仪礼:合二姓之好(上)--作业
-2.7婚姻仪礼:合二姓之好(下)
--课程讨论
-2.7婚姻仪礼:合二姓之好(下)--作业
-2.8丧葬仪礼:谢幕的挽歌(上)
-2.8丧葬仪礼:谢幕的挽歌(上)--作业
-2.9丧葬仪礼:谢幕的挽歌(下)
--课程讨论
-2.9丧葬仪礼:谢幕的挽歌(下)--作业
-章节测试
-3.1生产民俗的概念与特征
--课程讨论
-3.1生产民俗的概念与特征--作业
-3.2农业民俗(上)
--课程讨论
-3.2农业民俗(上)--作业
-3.3农业民俗(下)
--课程讨论
-3.3农业民俗(下)--作业
-3.4狩猎、游牧民俗
--课程讨论
-3.4狩猎、游牧民俗--作业
-3.5中国渔业民俗
--课程讨论
-3.5中国渔业民俗--作业
-3.6中国工匠民俗
-- 3.6中国工匠民俗
--课程讨论
-3.6中国工匠民俗--作业
-3.7中国商业民俗
--课程讨论
-3.7中国商业民俗--作业
-章节测试
-4.1岁时节日的形成
--课程讨论
-4.1岁时节日的形成--作业
-4.2岁时节日的发展与演变
--课程讨论
-4.2岁时节日的发展与演变--作业
-4.3岁时节日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
--课程讨论
-4.3岁时节日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作业
-4.4中国岁时节日的民俗特点
--课程讨论
-4.4中国岁时节日的民俗特点--作业
-4.5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上)
--课程讨论
-4.5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上)--作业
-4.6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下)
--课程讨论
-4.6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下)--作业
-4.7元宵节——千门开锁万灯明
--课程讨论
-4.7元宵节——千门开锁万灯明--作业
-4.8清明——寒食东风御杨柳
--课程讨论
-4.8清明——寒食东风御杨柳--作业
-4.9端午节——但祈蒲酒话升平(上)
--课程讨论
-4.9端午节——但祈蒲酒话升平(上)--作业
-4.10端午节——但祈蒲酒话升平(下)
--课程讨论
-4.10端午节——但祈蒲酒话升平(下)--作业
-4.11中秋节——月到中秋分外明
--课程讨论
-4.11中秋节——月到中秋分外明--作业
-4.12重阳节——人生易老天难老
--课程讨论
-4.12重阳节——人生易老天难老--作业
-课程讨论
-章节测试
-5.1 饮食民俗的含义与形成原因
--课程讨论
-5.1 饮食民俗的含义与形成原因--作业
-5.2 饮食民俗的构成与特征
--课程讨论
-5.2 饮食民俗的构成与特征--作业
-5.3 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饮食民俗文化
--课程讨论
-5.3 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饮食民俗文化--作业
-5.4长江下游地区饮食民俗文化
--课程讨论
-5.4长江下游地区饮食民俗文化--作业
-5.5长江中上游地区饮食习俗
--课程讨论
-5.5长江中上游地区饮食习俗--作业
-5.6 岭南地区饮食民俗文化
--课程讨论
-5.6 岭南地区饮食民俗文化--作业
-5.7 中国酒俗文化
--课程讨论
-5.7 中国酒俗文化--作业
-5.8 中国茶俗文化
--课程讨论
-5.8 中国茶俗文化--作业
-课程讨论
-章节测试
-6.1影响服饰民俗的主要因素
--课程讨论
-6.1影响服饰民俗的主要因素--作业
-6.2中国服饰民俗的文化内涵
--课程讨论
-6.2中国服饰民俗的文化内涵--作业
-6.3中国服饰形制的奠基——先秦时期(上)
--课程讨论
-6.3中国服饰形制的奠基——先秦时期(上)--作业
-6.4中国服饰形制的奠基——先秦时期(下)
--课程讨论
-6.4中国服饰形制的奠基——先秦时期(下)--作业
-6.5中国传统服饰的定型——秦汉时期
--课程讨论
-6.5中国传统服饰的定型——秦汉时期--作业
-6.6中国传统服饰的变异与丰富——魏晋南北朝时期
--课程讨论
-6.6中国传统服饰的变异与丰富——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业
-6.7中国传统服饰的多元化——隋唐时期
--课程讨论
-6.7中国传统服饰的多元化——隋唐时期--作业
-6.8中国传统服饰的分水岭——宋元时期
--课程讨论
-6.8中国传统服饰的分水岭——宋元时期--作业
-6.9中国传统服饰的正统与变异——明清时期
--课程讨论
-6.9中国传统服饰的正统与变异——明清时期--作业
-6.10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创新——近现代时期
--课程讨论
-6.10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创新——近现代时期--作业
-课程讨论
-章节测试
-7.1 居住建筑民俗的形成
--课程讨论
-7.1 居住建筑民俗的形成--作业
-7.2 居住建筑民俗的文化内涵
--课程讨论
-7.2 居住建筑民俗的文化内涵--作业
-7.3 民居建筑的结构形式
--课程讨论
-7.3 民居建筑的结构形式--作业
-7.4北方民居建筑
--课程讨论
-7.4北方民居建筑--作业
-7.5南方居住建筑
--课程讨论
-7.5南方居住建筑--作业
-7.6其他特色民居建筑
--课程讨论
-7.6其他特色民居建筑--作业
-课程讨论
-章节测试
-8.1交通民俗的产生及其特点
--课程讨论
-8.1交通民俗的产生及其特点--作业
-8.2交通民俗的主要类型
--课程讨论
-8.2交通民俗的主要类型--作业
-8.3影响交通民俗的因素
--课程讨论
-8.3影响交通民俗的因素--作业
-8.4陆路交通民俗
--课程讨论
-8.4陆路交通民俗--作业
-8.5水路交通民俗
--课程讨论
-8.5水路交通民俗--作业
-章节测试
-9.1游艺民俗概述和特点
--课程讨论
-9.1游艺民俗概述和特点--作业
-9.2游艺民俗的分类(上)
--课程讨论
-9.2游艺民俗的分类(上)--作业
-9.3游艺民俗的分类(中)
--课程讨论
-9.3游艺民俗的分类(中)--作业
-9.4游艺民俗的分类(下)
--课程讨论
-9.4游艺民俗的分类(下)--作业
-9.5特色游艺活动
--课程讨论
-9.5特色游艺活动--作业
-课程讨论
-章节测试
-10.1民间信仰的含义及特征
--课程讨论
-10.1民间信仰的含义及特征--作业
-10.2民间信仰的对象(上)
--课程讨论
-10.2民间信仰的对象(上)--作业
-10.3民间信仰的对象(下)
--课程讨论
-10.3民间信仰的对象(下)--作业
-章节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