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唐宋词鉴赏 >  四、花间词(下) >  1.韦庄简介 >  1.韦庄简介

返回《唐宋词鉴赏》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1.韦庄简介在线视频

下一节:2.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返回《唐宋词鉴赏》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1.韦庄简介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欢迎大家

走进我们清华大学

唐宋词鉴赏的课堂

和我们清华学子

一起学习唐宋词

今天我们继续讲花间词

讲花间词人韦庄

和鹿虔扆的词

首先我们讲花间词

当中的别调韦庄词

韦庄被称为花间别调

就是他的词跟花间词人

多数词的风格并不一样

韦庄字端己

京兆杜陵人

也就是现在的陕西西安人

虽因他出生于世家大族

但是到唐末五代之际

他的家族早已衰落

他早年的经历也不可详考

我查了夏承焘先生

编的《唐宋词人年谱》

其中的《韦端己年谱》

夏先生认为在四十五六岁之前

韦庄的身世基本不可考

一直到后来四十五六岁之后

他的经历才比较清晰

僖宗广明元年

韦庄在长安应举

当时黄巢的起义军攻进长安

他身陷乱军之中

两年之后 韦庄逃出长安

寓居到洛阳

写出了著名的长诗《秦妇吟》

其中有内库烧为锦绣灰

天街踏尽公卿骨

这样的名句

《秦妇吟》这首诗

在当时影响很大 人人皆知

因此人称他是《秦妇吟》秀才

但是很奇怪

在韦庄的诗词集里

却没有这首诗

后来人们只能见到

很多作品里面

很多文章里面

经常会提到《秦妇吟》

但是《秦妇吟》的原作

我们却看不到了

一直到一百年前

敦煌莫高窟的

那个藏经洞被发现

《秦妇吟》再重新见天日

而且现在的

我的一个老乡叫徐俊

现在在中华书局

出的一本关于敦煌出土的诗集

整理的一个稿子里面

竟然《秦妇吟》

有四五个不同的版本

四五个不同的版本

可见因为版本之多

正说明当时流传之广

究竟为什么《秦妇吟》

甚至都没有收入韦庄的诗词集

这是一个谜

是作者不愿意作品流传

还是其它什么原因

黄巢起义以后

韦庄又到处漂泊

一直到昭宗的景福二年

他再次入京应试

又一次落第

第二年 年约59岁的韦庄

才考中进士

被授校书郎之职

同志们要知道

唐代的进士考试

虽然很荣耀

但是录取的名额非常有限

最少的是一年只取个位数

很少的人

最多的是唐高宗

也就是武则天的丈夫

做皇帝的时候

最多的一年只取59个(咸亨四年录取79人)

一般只取一二十个 二十几个

总共平均

唐代每年录取的进士

也就是二十名稍多

所以当时考不取

是很不奇怪的

我们认识唐代的许多著名作家

像李白 杜甫 李贺等人

都不是进士出身

在宋代这种情况就较少见了

韦庄后来来到成都

寻得杜少陵

就是杜甫的旧居

浣花溪的故址

虽芜没已久

但是他把它修整一下

自己仍然住在浣花溪边

这里也看出

他对诗人杜甫的热爱

昭宗天复元年

韦庄再次入蜀依王建

天祐元年

王建建立前蜀的政权

蜀国的开国制度号令礼乐

多出于韦庄之手

但是好景不长

韦庄做宰相

也就是三年的功夫

最后卒于成都的花林坊

韦庄却留下了许多

优秀的诗作和词作

尤其是他的词作

关于韦庄的早年的生平

我前面讲到《韦端己年谱》里

说他四十五六岁之前

身世不可考

但是辛文房的

《唐才子传》当中

这段文字却引起我们重视

因为对我们马上要理解

《菩萨蛮》

人人尽说江南好

那首词很有帮助

说韦庄早尝寇乱

间关顿踬 携家来越中

韦庄词里多次提到江南

《唐才子传》里

它的卷里提到到越中

越中应该是现在的杭嘉湖地区

就是浙江的航嘉湖地区

他弟妹散居诸郡

西江湖南所在曾游

举目有山河之意

故淤流漂泛

寓目缘情 子期怀旧之辞

王粲伤时之制 或离群轸虎

或反袂兴悲 四愁九怨之文

一咏一觞之作 俱能感动人也

《唐才子传》里这一段

不知道依靠的材料是哪里

如果细细的研读

这对于我们理解

韦庄的词很有关系

韦庄的词数量上不如温庭筠

但是他在唐五代文学史上

在诗庄词媚

作为一种带有普遍性

群体性的创作倾向

是从花间举人开始的

但是韦庄疏朗的词风

却使《花间集》

在一片浓香腻粉之中

有缕缕清风吹过

因此他的词

被称为花间别调

韦庄词创作的主要成就

及其对词史的重要贡献

还表现在他个性化的显现

和抒情性的加强

韦庄作为花间别调

我这里讲一段小故事

是我亲身经历的

大概在1985年左右

当时我研究生毕业

到江苏古籍出版社担任编辑

出版社安排我协助

唐圭璋老师

编《唐宋词鉴赏辞典》

唐老是主编

我是责任编辑

因为当时唐老已年近90

身体也不是很好

所以体力较弱

该唐老做的事情

经常由我来做

所以那时候

我经常出入唐老的家

经常一有事情

就去向唐老请教

向唐老去请示

有一次我到唐老家

唐老正在看《光明日报》 很生气

唐先生这个人

脾气好的不能再好

正像北京新闻学院的

周笃文教授说

我们词学界我们诗词界

有两个圣人

一个是北京的周振甫先生

一个是南京的唐圭璋先生

被称为诗词界的圣人

就是说明他人品特别好

唐圭璋没有多少脾气

他只有自己是一生很坎坷

但是却从不向别人发脾气

从不向家里的人发火

唐先生我在八年间看到他生气

就是这一次

他在看《光明日报》很生气

《光明日报》发表了湘潭大学

羊春秋教授的一篇文章

文章的题目叫

韦庄是花间派吗

换句话说羊春秋认为

韦庄因为风格

跟花间派的绝大多数的词人

跟温庭筠他们的词风大不一样

所以不能算花间派

他其中还又说到

唐圭璋老师也认为

韦庄不是花间派

唐先生看了这句话

非常的生气

他说韦庄是花间的

主要词人之一

怎么能说韦庄不算花间派呢

他生气之后又跟我说

步高 你写封信问问羊春秋

我在哪里说过

韦庄不是花间派的

当时其实我晓得

唐老在一本书里说过这个话

但是我看老先生

难得生这么大的气

所以我就口头应承下来

我写 我写

后来连续几天

我天天经常去

去了唐先生就问

你给羊春秋的信写了吗

我说写了

敷衍了好几次

结果大概有十天左右

我看唐先生不生气了

后来唐先生又问起

这封信的事情

我说唐老 其实你说过

韦庄不是花间派的

他说我在哪里说过

韦庄不是花间派

我说你跟潘君昭先生

一同编著的《唐宋词学论集》

由齐鲁书社出版的

那本书的第78页(应为29页)

论韦庄词(论温韦词)里就有这句话

唐先生随即拿出这本书一找

果真有这句话(他的词风与以温词为首的花间词风迥不相同)

他说这篇文章

是潘先生执笔写的

我粗粗的看 没有细细的看

我实际上不很赞成这种观点

这句话严格讲

也不代表我的观点

但是既写在我署名的书上

人家引用是完全对的

人家没引用错

只是原来我审稿不太严

赶紧 步高 你写封信

向羊春秋道歉

我说用不着道歉

不管怎么 一定要道歉

他说尽管羊春秋比我年轻

我们批评错了人 一定要道歉

我说没有批评错

我没有写信去责怪羊春秋

我当时就有一个粗略的感觉

回去我又查对了一下

确实那本书上有这样的话

同志们 我在这里

讲这样一个小故事

要向同志们说明两个问题

第一 韦庄的词风

跟多数花间派词人的词风

确实有较大的差异

以至于像羊春秋先生为代表的

一部分学者

都认为韦庄

甚至不能算花间派

可见他差异较大

这是其一

第二个我讲这个小故事

也有意向同学们说

像唐圭璋先生这样的词学泰斗

是二十世纪中国的

三大最著名的词学家之一

他一但发现自己批评错了别人

赶紧要写信去道歉

现在我们的学者

还有这种谦虚谨慎的

这种态度吗

所以老一辈学者这种精神

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所以当唐先生故去的时候

我们《南京日报》留了半版

要我写一篇回忆唐老的文章

其中我就讲到这一个小故事

讲到这个小故事

可见唐老虚怀若谷

一旦发现自己的错误

及时的纠正

而且及时的要向别人去道歉

这种大学者这种精神

也值得我们学习

我多次说过这样的话

唐先生的学问不可及

唐先生的人品更不可及

我们习惯称唐圭璋老师

称唐先生

而不称老师

所以这一点 这个小故事

希望同学们能牢牢的记住

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里

就说端己词清艳绝伦

初月芙蓉春月柳

使人想见风度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也说

韦端己词 似直而纡

似达而郁 最为词中胜境

况周颐也说

韦文靖词与温方城齐名

熏香掬艳 眩目醉心

尤能运密入疏 寓浓于淡

花间群贤 殆鲜其匹

就是花间的那些词人

很难比得上韦庄

王国维也讲

端己词深语秀

虽规模不及后主 正中

就是李后主 冯延巳

要在飞卿之上

观昔人颜谢优劣论可知矣

王国维《人间词话》又说

弦上黄莺语 端己语也

其词品似之

韦端己之词 骨秀也

“骨秀”两个字

是对韦庄词很好的评价

它看起来非常清秀 绮丽

但是 却骨秀

唐宋词鉴赏课程列表:

一、绪论

-1.什么是词

--1.什么是词

-2.词的起源

--2.词的起源

-3.词的南方文学特性

--3.词的南方文学特性

-4.词律常识

--4.词的格律

-一、绪论 --5.第一讲作业

二、唐词

-1.敦煌曲子词《菩萨蛮》

--1.敦煌曲子词

-2.李白《菩萨蛮》《忆秦娥》

--李白《菩萨蛮》

--李白《忆秦娥》

-3.刘禹锡《忆江南》

--3.刘禹锡《忆江南》

-4.白居易《长相思》

--4.白居易《长相思》

-二、唐词--5.第二讲作业

三、花间词(上)

-1.花间词总论

--1.花间词总论

-2.温庭筠《菩萨蛮》

--2.温庭筠《菩萨蛮》

-3.温庭筠《梦江南》《更漏子》

--3.温庭筠《梦江南》《更漏子》

-三、花间词(上)--4.第三讲作业

四、花间词(下)

-1.韦庄简介

--1.韦庄简介

-2.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2.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3.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3.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4.鹿虔扆《临江仙》

--4.鹿虔扆《临江仙》

-四、花间词(下)--5.第四讲作业

五、南唐词(上)

-1.南唐史与南唐词

--1. 南唐史与南唐词

-2.冯延巳《鹊踏枝》

--2.冯延巳《鹊踏枝》

-3.李璟《浣溪沙》

--3.李璟《浣溪沙》

-五、南唐词(上)--4.第五讲作业

六、南唐词(中)

-1.李煜词综述

--1.李煜词综述

-2.李煜《清平乐》

--2.李煜《清平乐》

-3.李煜《乌夜啼》

--3.李煜《乌夜啼》

-4.李煜《浪淘沙》

--4.李煜《浪淘沙》

-六、南唐词(中)--5. 第六讲作业

七、南唐词(下)

-1.李煜《虞美人》

--1.李煜《虞美人》

-2.李煜《浪淘沙》

--2.李煜《浪淘沙》

-3.李煜词小结

--3.李煜词小结

-七、南唐词(下)--4.第七讲作业

八、宋词概说

-1.宋史概说(一)

--1.宋史概说(一)

-2.宋史概说(二)

--2.宋史概说(二)

-3.宋词兴盛的原因

--3.宋词兴盛的原因

-4.宋词概况

--4.宋词概况

-5.范仲淹《渔家傲》(一)

--5.范仲淹《渔家傲》(一)

-6.范仲淹《渔家傲》(二)

--6.范仲淹《渔家傲》(二)

-八、宋词概说--7.第八讲作业

九、柳永词

-1.柳永概说

--1.柳永概说

-2.《凤栖梧》

--2.《凤栖梧》

-3.《八声甘州》

--3.《八声甘州》

-4.《雨霖铃》(一)

--4.《雨霖铃》(一)

-5.《 雨霖铃》(二)

--5.《 雨霖铃》(二)

-九、柳永词--6.第九讲作业

十、晏欧词(上)

-1.晏殊概说

--1.晏殊概说

-2.晏殊《浣溪沙》

--2.晏殊《浣溪沙》

-3.晏殊《蝶恋花》

--3.晏殊《蝶恋花》

-4.欧阳修概说

--4.欧阳修概说

-5.欧阳修《踏莎行》

--5.欧阳修《踏莎行》

-6.欧阳修《蝶恋花》

--6.欧阳修《蝶恋花》

-十、晏欧词(上)--7.第十讲作业

十一、晏欧词(下)

-1.王安石《桂枝香》(一)

--1.王安石《桂枝香》(一)

-2.王安石《桂枝香》(二)

--2.王安石《桂枝香》(二)

-3.晏几道《临江仙》

--3.晏几道《临江仙》

-4.晏几道《鹧鸪天》

--4.晏几道《鹧鸪天》

-十一、晏欧词(下)--5.第十一讲作业

十二、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上)

-1.苏轼在词史上的地位

--1.苏轼在词史上的地位

-2.苏轼《沁园春》(一)

--2.苏轼《沁园春》(一)

-3.苏轼《沁园春》(二)

--3.苏轼《沁园春》(二)

-4.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4.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二、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上)--5.第十二讲作业

十三、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下)

-1.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1.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2.苏轼《水调歌头》

--2.苏轼《水调歌头》

-3.苏轼《蝶恋花》

--3.苏轼《蝶恋花》

-十三、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下)--4.第十三讲作业

十四、苏轼黄州词(上)

-1.乌台诗案(一)

--1.乌台诗案(一)

-2.乌台诗案(二)

--2.乌台诗案(二)

-3.苏轼《卜算子》

--3.苏轼《卜算子》

-4.苏轼《水龙吟》

--4.苏轼《水龙吟》

-十四、苏轼黄州词(上)--5.第十四讲作业

十五、苏轼黄州词(下)

-1.苏轼《定风波》

--1.苏轼《定风波》

-2.苏轼《念奴娇》

--2.苏轼《念奴娇》

-3.苏轼《临江仙》

--3.苏轼《临江仙》

-十五、苏轼黄州词(下)--4.第十五讲作业

十六、秦观与苏门词人(上)

-1.黄庭坚概说

--1.黄庭坚概说

-2.黄庭坚《水调歌头》

--2.黄庭坚《水调歌头》

-3.秦观概说

--3.秦观概说

-4.秦观《满庭芳》

--4.秦观《满庭芳》

-十六、秦观与苏门词人(上)--5.第十六讲作业

十七、秦观与苏门词人(下)

-1.秦观《鹊桥仙》

--1.秦观《鹊桥仙》

-2.秦观《踏莎行》

--2.秦观《踏莎行》

-3.秦观《浣溪沙》

--3.秦观《浣溪沙》

-十七、秦观与苏门词人(下)--4.第十七讲作业

十八、贺铸词

-1.贺铸概说

--1.贺铸概说

-2.贺铸《鹧鸪天》

--2.贺铸《鹧鸪天》

-3.悼亡诗词补充

--3.悼亡诗词补充

-4.贺铸《青玉案》

--4.贺铸《青玉案》

-十八、贺铸词--5.第十八讲作业

十九、周邦彦词

-1.周邦彦概说

--1.周邦彦概说

-2.周邦彦《兰陵王》

--2.周邦彦《兰陵王》

-3.周邦彦《满庭芳》

--3.周邦彦《满庭芳》

-4.周邦彦《蝶恋花》

--4.周邦彦《蝶恋花》

-十九、周邦彦词--5.第十九讲作业

二十、南渡词人(上)

-1.南渡词人综述

--1.南渡词人综述

-2.陈与义《临江仙》

--2.陈与义《临江仙》

-3.朱敦儒《相见欢》

--3.朱敦儒《相见欢》

-二十、南渡词人(上)--4.第二十讲作业

二十一、南渡词人(下)

-1.李纲《苏武令》

--1.李纲《苏武令》

-2.张元干《贺新郎》

--2.张元干《贺新郎》

-3.岳飞《满江红》

--3.岳飞《满江红》

-4.岳飞《满江红》真伪考

--4.岳飞《满江红》真伪考

-二十一、南渡词人(下)--5.第二十一讲作业

二十二、李清照词(上)

-1.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一)

--1.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一)

-2.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二)

--2.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二)

-3.李清照《如梦令》

--3.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4.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4.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二十二、李清照词(上)--5.第二十二讲作业

二十三、李清照词(下)

-1.李清照《永遇乐》

--1.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2.李清照《武陵春》

--2.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3.李清照《声声慢》(一)

--3.李清照《声声慢》(一)

-4.李清照《声声慢》(二)

--4.李清照《声声慢》(二)

-5.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5.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二十三、李清照词(下)--6.第二十三讲作业

二十四、陆游词

-1.陆游词概说

--1.陆游词概说

-2.陆游《卜算子》

--2.陆游《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3.陆游《秋波媚》

--3.陆游《秋波媚》

-4.陆游《钗头凤》

--4.陆游《钗头凤》

-5.陆游《诉衷情》

--5.陆游《诉衷情》

-二十四、陆游词--6.第二十四讲作业

二十五、张孝祥词

-1.张孝祥《念奴娇》

--1.张孝祥《念奴娇》

-2.张孝祥《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2.张孝祥《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3.张孝祥《六州歌头》

--3.张孝祥《六州歌头》

-4.张孝祥《西江月》(满载一船秋色)

--4.张孝祥《西江月》(满载一船秋色)

-二十五、张孝祥词--5.第二十五讲作业

二十六、辛弃疾词(上)

-1.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艺术特色

--1.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艺术特色

-2.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3.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4.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4.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二十六、辛弃疾词(上)--5.第二十六讲习题

二十七、辛弃疾词(中)

-1.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1.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2.辛弃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2.辛弃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3.辛弃疾《念奴娇》(野棠花落)

--3.辛弃疾《念奴娇》(野棠花落)

-4.辛弃疾《贺新郎》(绿树听鹈鴂)

--4.辛弃疾《贺新郎》(绿树听鹈鴂)

-二十七、辛弃疾词(中)--5.第二十七讲习题

二十八、辛弃疾词(下)

-1.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1.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2.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2.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3.辛弃疾《祝英台近》(宝钗分)

--3.辛弃疾《祝英台近》(宝钗分)

-二十八、辛弃疾词(下)--4.第二十八讲习题

二十九、辛派词人

-1.辛派词人概说

--1.辛派词人概说

-2.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2.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3.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3.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4.程珌《水调歌头》(天地本无际)

--4.程珌《水调歌头》(天地本无际)

-二十九、辛派词人--5.第二十九讲作业

三十、姜夔、史达祖词

-1.姜夔概说

--1.姜夔概说

-2.姜夔《踏莎行》

--2.姜夔《踏莎行》

-3.姜夔《长亭怨慢》

--3.姜夔《长亭怨慢》

--html

-4.史达祖《双双燕》

--4.史达祖《双双燕》

-三十、姜夔、史达祖词--5.第三十讲作业

三十一、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上)

-1.吴文英概说

--1.吴文英概说

-2.吴文英《风入松》

--2.吴文英《风入松》

-3.吴文英《八声甘州》

--3.吴文英《八声甘州》

-4.刘辰翁《柳梢青》

--4.刘辰翁《柳梢青》

-三十一、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上)--5.第三十一讲作业

三十二、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下)

-1.文天祥《沁园春》(一)

--1.文天祥《沁园春》(一)

-2.文天祥《沁园春》(二)

--Video

-3.蒋捷《一剪梅》

--3.蒋捷《一剪梅》

-4.张炎《解连环》、结束语

--4.张炎《解连环》、结束语

-三十二、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下)--5.第三十二讲作业

1.韦庄简介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