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唐宋词鉴赏 >  三十一、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上) >  3.吴文英《八声甘州》 >  3.吴文英《八声甘州》

返回《唐宋词鉴赏》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3.吴文英《八声甘州》在线视频

3.吴文英《八声甘州》

下一节:4.刘辰翁《柳梢青》

返回《唐宋词鉴赏》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3.吴文英《八声甘州》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下面我们讲吴文英的另一首词

《八声甘州》

灵岩陪庾幕诸公游

《八声甘州》

灵岩陪庾幕诸公游 吴文英

渺空烟四远 是何年

青天坠长星 幻苍崖云树

名娃金屋 残霸宫城

箭径酸风射眼 腻水染花腥

时靸双鸳响 廊叶秋声

宫里吴王沉醉 倩五湖倦客

独钓醒醒 问苍波无语

华髮奈山青

水涵空 阑杆高处

送乱鸦斜日落渔汀

连呼酒 上琴台去

秋与云平

这是吴文英的另一首名作

这首词

全篇以一个“幻”字为眼目

借吴越争霸的往事

以它写满眼的兴亡

一腔悲慨之感

本词有副标题

叫陪庾幕诸公游灵岩

庾幕是指提举常平仓的

官衙当中的幕友西宾

词人自家便是这幕宾之一

灵岩山在苏州西南

木渎镇的西北

以吴王夫差的遗迹而负盛名

这里有吴王夫差

为西施造的馆娃宫

这是下面

现在的灵岩山的一些照片

我四十五年前

曾经游过灵岩山

有一次出差到苏州

我们那位老师是吴江人

一个青年老师

跟我一起去游灵岩

当时到木渎镇上去游灵岩山

下面我们来串讲这首词

渺空烟四远 是何年

青天坠长星

作者开头就是

站在灵岩山山顶上

灵岩山虽然海拔并不算很高

但是因为周围是平原地带

倒是显得非常高峻峭拔

所以渺空烟四远

词人站在灵岩山顶 纵目远望

空烟杳渺 环望无垠

是何年 青天坠长星

如此遥远难名的空间相伴的

也是一种荒古难名的时间

有传说这个灵岩山是当年

从天上掉下来的

是坠下来的长星

是一颗天文巨星落到地球上

当然实际上是自然界的

真正的宇宙当中

任何一颗星落到地面

大概除掉一些陨石之外

其他的任何一颗

能称得上星的

哪怕是一些流星

恐怕都不只灵岩山这么大

当然 我国的古代的诗人

对天文学的知识

没有我们这么大

我前几天跟清华的学生

讲到这首词我引到

我奶奶那时候经常

我们小时候跟我们说

说宝宝你别看天上的这个星

那么一点点

要落到地面上

比碗口还要大

我奶奶的天文学知识

就是认为星星虽然小

落到地面上比碗口还大

她不知道

什么样的碗

也没有天上一颗星那么大

由此坠星 幻化出

种种的景象与事相

幻苍崖云树 名娃金屋

残霸宫城

幻化出苍崖古木 云霭烟霞

更幻化出美人的藏娇的金屋

霸主盘踞中的宫城

相传当年夫差在造馆娃宫

就造在这个灵岩山上

灵岩山曾经是皇宫的一部分

曾经是西施的住所

曾经是非常辉煌

非常富丽的这个

馆娃宫的所在地

箭径酸风射眼 腻水染花腥

箭径又叫采香径

相传是吴王宫女采集香料之处

因水直如箭 所以又称箭径

酸风射眼来自于

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

(东关)酸风射眸子的说法

眸子就是眼睛 就是酸风射眼

腻水染花腥

宫中的脂粉流出宫外

以至溪流里都为之粉腻

语出杜牧的《阿房宫赋》

渭流涨腻 弃脂水也

杜牧的《阿房宫赋》非常杰出

特别是这一个赋的结尾

警告历代的封建统治者

如果不接受前人的教训

自己也会步秦始皇等人的覆辙

但是历史上究竟

有没有个阿房宫

现在西安人还搞了一个

阿房宫遗址

我也同样听陕西省考古队的

一个行家说

阿房宫大概只是在历史上

在图纸上存在过

没有真的造出过阿房宫来

历史上经常说

是项羽打进关中之后

放火烧了阿房宫

但是今天 即使从地层下面

也找不出一大片

这种被烧掉的灰烬 找不出

今天如果人们不是

把阿房宫的地址搞错了

找不出这样的灰烬

只有一个结论

就是阿房宫根本就没有存在过

对这一点

王老师没有发言权

同学们可以听一听

也可以进一步考证一下

当然 最后的定论

还要今后的考古学家

今后作出

这里用了酸 腻 腥

这些都不是

形容风和水的常用词

当时用在形容当时馆娃宫

以及西施的那种奢侈生活

时靸双鸳响 廊叶秋声

这里又用到西施的典故

相传吴王夫差筑响屧廊

西施穿着木屐在响屧廊上走过

就传出那种很清脆的音响

词人身置廊间

当日之双鸳妙响已经听不到

而廊前的木叶 酸风吹之

飒飒然别是一番滋味

能听到廊叶秋声

不禁感慨万千

上片至此幻笔无端 幻境丛叠

宫里吴王沉醉 倩五湖倦客

独钓醒醒

下片的开头换一番笔致

以议论仍归感慨

吴越争霸 越王勾践为了复仇

用美人计 派范蠡

进贡西施于夫差

吴国遂灭亡

范蠡的功成的原因

便是吴王的沉醉

成功的人往往陶醉在

自己的成功中

以至于醉生梦死

勾践当时害了吴王夫差的父亲

吴王夫差曾经是一个很有头脑

也很有进取心的人

最后打败了越国

为父亲报了仇

但是他没有想到

自己的骄奢淫逸 沉醉

又迷恋于女色

却给越国最终打败了吴国

而埋下了祸根

五湖倦客是指范蠡

范蠡因为晚年归隐五湖

成为历代知识分子

功成名就之后

归隐江湖的一个样板

他却独钓醒醒

吴王的沉醉跟范蠡的独醒

形成了强烈的对照

醒醒与沉醉对应

为昏迷不国者下一当头棒喝

问苍波无语 华髮奈山青

水涵空 阑杆高处

送乱鸦斜日落渔汀

欲问苍波 苍波无语 水似无情

久望沉思 倚着危阑 登眺澄景

看到归鸦争树

斜照沉汀

一切幻境沉思 都归于现实

只有山是青青的

连呼酒 上琴台去 秋与云平

琴台也在灵岩山

在高处 结句振爽

连呼酒 一派豪气

拿上点酒 到古琴台上去

这里秋与云平

秋与云平这一句写得很奇绝

登上琴台的最高处

直近云霄

而顿觉得秋和云在同等的高度

这一句想落天外

云有多高 秋就有多高

写得旷远高明

又低徊宛转

沈义父《乐府指迷》

曾经称呼梦窗

深得清真之妙

其失在用事下语太晦

人不可晓

但是这一首

用的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典故

而且因为写灵岩山

用吴王夫差跟西施的典故

是理所当然 一点也不晦涩

杨慎的《词品》就说

尹君焕序梦窗词云

求词于吾宋 前有清真

后有梦窗 此非焕之言

四海之公言也

大家注意

杨慎的这一段话

引的尹焕的话

这一段话是对梦窗词的最高评价

整个两宋词坛上

就是周邦彦跟吴文英

两家作为当家的

其实两个文人

就其内容来讲

都不是太可取

没有多高的地位

就艺术上都非常追琢 雕琢

讲究典丽 雕缋满眼

非常讲究辞藻 讲究深情

这一点他们有相似之处

而且两个人都能自创一些词牌

现在在某些词牌的创作上

他们是几乎

甚至有独一份的

周邦彦自创了很多词牌

像那个铃珑四犯 花犯等等

还跨了不同的宫调去创作

形成了一种特别的美感

他的像《兰陵王·柳》等

一些作品 也是千古绝唱

但是比较起来

他们的作品

正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

评周邦彦词

创调之才高而创意之才少

我认为是公正的

把这句话对评论移赠吴梦窗

也基本符合

郑骞的《成府谈词》

有一段话讲得很精辟

梦窗词为倚声变调

梦窗以前 未有如是雕琢者

凡一种文体至极盛将衰时

多以雕镂刻划为工

词函有宋末年 已渐老熟

正合有此一格

以结三百余年之局

这一段话我用红颜色表示

确实太精辟了

宋代的词发展到吴梦窗

最雕琢

内容也相对的最贫乏

所以往往有人极力来推崇他

而也同样有相当多的人

极力来贬低他

贬低和推崇都是有道理

道理就在于

你重的是他的艺术性

还是重他思想性

就思想性来讲 吴梦窗也好

周清真也好

都没有太多的可取之处

但是就艺术来讲

他们把词的艺术发展到顶点

确实有很多值得推崇的地方

郑骞又有一段话

凡称赞梦窗 碧山等人者

都是解人以自充内行 吓唬读者

其情可鄙 其事可恶

常州派之流毒一至于斯

我很赞成郑骞的这一段话

凡是那种标榜吴梦窗的词

和碧山 就是王沂孙的词

我这个《唐宋词鉴赏》当中

没有选王沂孙

王沂孙 他后来投降了元朝

还做了元朝人的学官

有人谅解他的认为

他做的是学官

不是政府官员

但是学官也是官

而他偏偏在宋朝

并没有做过官

所以我认为把王沂孙归入宋朝

是不顶妥当的

尽管这种做法是我们老祖宗以来

像那个什么

都是像《词综》啊

以及这些宋人词的选本里

常常是包括王沂孙的

我不很赞成

再加上你要说他人品有多高

他既然没有做宋朝的官

做了元朝的官

要说人品有多高 也谈不上

他这一点

跟那个什么钱谦益 龚鼎孳 吴梅村

投降清朝不是也是差不多吗

差不多 我们一方面在

骂钱谦益 骂龚鼎孳的时候

另一方面却歌颂王沂孙

没这个道理

称赞吴梦窗的人

实际上常常很多人是标榜自己

意思是你们

对吴梦窗的词都看不大懂

只有我看得懂

在标榜吴梦窗的同时

也抬高了自己

这就有点像谢灵运

认为天下的才能总共一石

曹植一个人占了八斗

天下其他的所有人

加起来一斗

我自己

谢灵运自己一个人一斗

看起来是抬高了曹植

实际上抬高了自己

抬高了自己

所以关于这个吴梦窗的词

我们就说到这里

我们一分为二地看他

在艺术上

他还是有许多值得肯定之处

但用典太多 太晦涩

但是内容上

值得可肯定的不是很多

唐宋词鉴赏课程列表:

一、绪论

-1.什么是词

--1.什么是词

-2.词的起源

--2.词的起源

-3.词的南方文学特性

--3.词的南方文学特性

-4.词律常识

--4.词的格律

-一、绪论 --5.第一讲作业

二、唐词

-1.敦煌曲子词《菩萨蛮》

--1.敦煌曲子词

-2.李白《菩萨蛮》《忆秦娥》

--李白《菩萨蛮》

--李白《忆秦娥》

-3.刘禹锡《忆江南》

--3.刘禹锡《忆江南》

-4.白居易《长相思》

--4.白居易《长相思》

-二、唐词--5.第二讲作业

三、花间词(上)

-1.花间词总论

--1.花间词总论

-2.温庭筠《菩萨蛮》

--2.温庭筠《菩萨蛮》

-3.温庭筠《梦江南》《更漏子》

--3.温庭筠《梦江南》《更漏子》

-三、花间词(上)--4.第三讲作业

四、花间词(下)

-1.韦庄简介

--1.韦庄简介

-2.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2.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3.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3.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4.鹿虔扆《临江仙》

--4.鹿虔扆《临江仙》

-四、花间词(下)--5.第四讲作业

五、南唐词(上)

-1.南唐史与南唐词

--1. 南唐史与南唐词

-2.冯延巳《鹊踏枝》

--2.冯延巳《鹊踏枝》

-3.李璟《浣溪沙》

--3.李璟《浣溪沙》

-五、南唐词(上)--4.第五讲作业

六、南唐词(中)

-1.李煜词综述

--1.李煜词综述

-2.李煜《清平乐》

--2.李煜《清平乐》

-3.李煜《乌夜啼》

--3.李煜《乌夜啼》

-4.李煜《浪淘沙》

--4.李煜《浪淘沙》

-六、南唐词(中)--5. 第六讲作业

七、南唐词(下)

-1.李煜《虞美人》

--1.李煜《虞美人》

-2.李煜《浪淘沙》

--2.李煜《浪淘沙》

-3.李煜词小结

--3.李煜词小结

-七、南唐词(下)--4.第七讲作业

八、宋词概说

-1.宋史概说(一)

--1.宋史概说(一)

-2.宋史概说(二)

--2.宋史概说(二)

-3.宋词兴盛的原因

--3.宋词兴盛的原因

-4.宋词概况

--4.宋词概况

-5.范仲淹《渔家傲》(一)

--5.范仲淹《渔家傲》(一)

-6.范仲淹《渔家傲》(二)

--6.范仲淹《渔家傲》(二)

-八、宋词概说--7.第八讲作业

九、柳永词

-1.柳永概说

--1.柳永概说

-2.《凤栖梧》

--2.《凤栖梧》

-3.《八声甘州》

--3.《八声甘州》

-4.《雨霖铃》(一)

--4.《雨霖铃》(一)

-5.《 雨霖铃》(二)

--5.《 雨霖铃》(二)

-九、柳永词--6.第九讲作业

十、晏欧词(上)

-1.晏殊概说

--1.晏殊概说

-2.晏殊《浣溪沙》

--2.晏殊《浣溪沙》

-3.晏殊《蝶恋花》

--3.晏殊《蝶恋花》

-4.欧阳修概说

--4.欧阳修概说

-5.欧阳修《踏莎行》

--5.欧阳修《踏莎行》

-6.欧阳修《蝶恋花》

--6.欧阳修《蝶恋花》

-十、晏欧词(上)--7.第十讲作业

十一、晏欧词(下)

-1.王安石《桂枝香》(一)

--1.王安石《桂枝香》(一)

-2.王安石《桂枝香》(二)

--2.王安石《桂枝香》(二)

-3.晏几道《临江仙》

--3.晏几道《临江仙》

-4.晏几道《鹧鸪天》

--4.晏几道《鹧鸪天》

-十一、晏欧词(下)--5.第十一讲作业

十二、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上)

-1.苏轼在词史上的地位

--1.苏轼在词史上的地位

-2.苏轼《沁园春》(一)

--2.苏轼《沁园春》(一)

-3.苏轼《沁园春》(二)

--3.苏轼《沁园春》(二)

-4.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4.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二、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上)--5.第十二讲作业

十三、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下)

-1.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1.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2.苏轼《水调歌头》

--2.苏轼《水调歌头》

-3.苏轼《蝶恋花》

--3.苏轼《蝶恋花》

-十三、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下)--4.第十三讲作业

十四、苏轼黄州词(上)

-1.乌台诗案(一)

--1.乌台诗案(一)

-2.乌台诗案(二)

--2.乌台诗案(二)

-3.苏轼《卜算子》

--3.苏轼《卜算子》

-4.苏轼《水龙吟》

--4.苏轼《水龙吟》

-十四、苏轼黄州词(上)--5.第十四讲作业

十五、苏轼黄州词(下)

-1.苏轼《定风波》

--1.苏轼《定风波》

-2.苏轼《念奴娇》

--2.苏轼《念奴娇》

-3.苏轼《临江仙》

--3.苏轼《临江仙》

-十五、苏轼黄州词(下)--4.第十五讲作业

十六、秦观与苏门词人(上)

-1.黄庭坚概说

--1.黄庭坚概说

-2.黄庭坚《水调歌头》

--2.黄庭坚《水调歌头》

-3.秦观概说

--3.秦观概说

-4.秦观《满庭芳》

--4.秦观《满庭芳》

-十六、秦观与苏门词人(上)--5.第十六讲作业

十七、秦观与苏门词人(下)

-1.秦观《鹊桥仙》

--1.秦观《鹊桥仙》

-2.秦观《踏莎行》

--2.秦观《踏莎行》

-3.秦观《浣溪沙》

--3.秦观《浣溪沙》

-十七、秦观与苏门词人(下)--4.第十七讲作业

十八、贺铸词

-1.贺铸概说

--1.贺铸概说

-2.贺铸《鹧鸪天》

--2.贺铸《鹧鸪天》

-3.悼亡诗词补充

--3.悼亡诗词补充

-4.贺铸《青玉案》

--4.贺铸《青玉案》

-十八、贺铸词--5.第十八讲作业

十九、周邦彦词

-1.周邦彦概说

--1.周邦彦概说

-2.周邦彦《兰陵王》

--2.周邦彦《兰陵王》

-3.周邦彦《满庭芳》

--3.周邦彦《满庭芳》

-4.周邦彦《蝶恋花》

--4.周邦彦《蝶恋花》

-十九、周邦彦词--5.第十九讲作业

二十、南渡词人(上)

-1.南渡词人综述

--1.南渡词人综述

-2.陈与义《临江仙》

--2.陈与义《临江仙》

-3.朱敦儒《相见欢》

--3.朱敦儒《相见欢》

-二十、南渡词人(上)--4.第二十讲作业

二十一、南渡词人(下)

-1.李纲《苏武令》

--1.李纲《苏武令》

-2.张元干《贺新郎》

--2.张元干《贺新郎》

-3.岳飞《满江红》

--3.岳飞《满江红》

-4.岳飞《满江红》真伪考

--4.岳飞《满江红》真伪考

-二十一、南渡词人(下)--5.第二十一讲作业

二十二、李清照词(上)

-1.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一)

--1.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一)

-2.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二)

--2.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二)

-3.李清照《如梦令》

--3.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4.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4.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二十二、李清照词(上)--5.第二十二讲作业

二十三、李清照词(下)

-1.李清照《永遇乐》

--1.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2.李清照《武陵春》

--2.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3.李清照《声声慢》(一)

--3.李清照《声声慢》(一)

-4.李清照《声声慢》(二)

--4.李清照《声声慢》(二)

-5.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5.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二十三、李清照词(下)--6.第二十三讲作业

二十四、陆游词

-1.陆游词概说

--1.陆游词概说

-2.陆游《卜算子》

--2.陆游《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3.陆游《秋波媚》

--3.陆游《秋波媚》

-4.陆游《钗头凤》

--4.陆游《钗头凤》

-5.陆游《诉衷情》

--5.陆游《诉衷情》

-二十四、陆游词--6.第二十四讲作业

二十五、张孝祥词

-1.张孝祥《念奴娇》

--1.张孝祥《念奴娇》

-2.张孝祥《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2.张孝祥《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3.张孝祥《六州歌头》

--3.张孝祥《六州歌头》

-4.张孝祥《西江月》(满载一船秋色)

--4.张孝祥《西江月》(满载一船秋色)

-二十五、张孝祥词--5.第二十五讲作业

二十六、辛弃疾词(上)

-1.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艺术特色

--1.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艺术特色

-2.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3.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4.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4.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二十六、辛弃疾词(上)--5.第二十六讲习题

二十七、辛弃疾词(中)

-1.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1.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2.辛弃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2.辛弃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3.辛弃疾《念奴娇》(野棠花落)

--3.辛弃疾《念奴娇》(野棠花落)

-4.辛弃疾《贺新郎》(绿树听鹈鴂)

--4.辛弃疾《贺新郎》(绿树听鹈鴂)

-二十七、辛弃疾词(中)--5.第二十七讲习题

二十八、辛弃疾词(下)

-1.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1.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2.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2.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3.辛弃疾《祝英台近》(宝钗分)

--3.辛弃疾《祝英台近》(宝钗分)

-二十八、辛弃疾词(下)--4.第二十八讲习题

二十九、辛派词人

-1.辛派词人概说

--1.辛派词人概说

-2.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2.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3.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3.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4.程珌《水调歌头》(天地本无际)

--4.程珌《水调歌头》(天地本无际)

-二十九、辛派词人--5.第二十九讲作业

三十、姜夔、史达祖词

-1.姜夔概说

--1.姜夔概说

-2.姜夔《踏莎行》

--2.姜夔《踏莎行》

-3.姜夔《长亭怨慢》

--3.姜夔《长亭怨慢》

--html

-4.史达祖《双双燕》

--4.史达祖《双双燕》

-三十、姜夔、史达祖词--5.第三十讲作业

三十一、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上)

-1.吴文英概说

--1.吴文英概说

-2.吴文英《风入松》

--2.吴文英《风入松》

-3.吴文英《八声甘州》

--3.吴文英《八声甘州》

-4.刘辰翁《柳梢青》

--4.刘辰翁《柳梢青》

-三十一、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上)--5.第三十一讲作业

三十二、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下)

-1.文天祥《沁园春》(一)

--1.文天祥《沁园春》(一)

-2.文天祥《沁园春》(二)

--Video

-3.蒋捷《一剪梅》

--3.蒋捷《一剪梅》

-4.张炎《解连环》、结束语

--4.张炎《解连环》、结束语

-三十二、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下)--5.第三十二讲作业

3.吴文英《八声甘州》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