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唐宋词鉴赏 > 十八、贺铸词 > 4.贺铸《青玉案》 > 4.贺铸《青玉案》
青玉案 横塘路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
但目送 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院 琐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这首词有没有本事
也就是说
它是不是一首爱情词
是不是贺铸在追寻某个女子
而又有所失恋的而写作的
这一点
学术界一直争议不休
有的认为是一首爱情词
如果从字面上看
也确实很像
如果确实如此的话
某种意义上
对贺铸的人品是有影响的
同学们想
如果是他的妻子去世之前
他就追了另外的女子
那用今天的话
就是追求一种婚外情
那么显然对他的人品有影响
如果是妻子去世之后
追求婚外情
那么按道理讲
按照法律是合法的
他妻子去世了
他爱上别的女子 完全合法
但是我们刚刚读过那首《鹧鸪天》
他对死去的妻子
那么一往情深
妻子刚刚去世不久
你就爱上了别的女子
这一点对人品也有所打折
虽然合法但不合情
不合情
另外我的导师
读硕士生时候的导师
喻朝刚先生
解读这首词的时候
他把它解释为一首悼亡词
也是悼念死去妻子的
那么凌波不过
但目送芳尘去
就解读为妻子
这个死去离别自己而去
这样解读也可以
但是一般学术界并不都认可
所以我们苦于
把它作爱情诗词
或者是悼亡诗词
当然悼亡词本身也是一件爱情诗词
爱情诗词可以宽泛一点
悼亡诗词就是指只能是悼念
已经逝去的妻子或者小妾
我这次备课的时候
特别是读了
缪钺先生的《灵谿词说》当中
论贺铸词
反复的琢磨
为什么前人一再强调
贺铸的词受《离骚》的
受《离骚》诗的影响
受楚辞体的影响
我倒觉得
楚辞一个重要的特点
就是用美人香草作比
来比喻忠贞
用一些恶草来比喻坏的恶势力
如果是这样
这首词是不是
不是一首爱情词
而是因为贺铸这个人
脾气性格很刚直
对社会上的许多恶势力
疾恶如仇
这种性格使他做不上高官
也做不上美官
但是另一方面
也表现了他人格的高尚
如果从这个意义上
这首词是一首类似《离骚》式的作品
如果那样理解
就完全是另一个角度了
跟他的妻子的去世
就没有任何关系了
这一点供同学们参考
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还很肤浅
是以往从来没有这么想过
这一次想了
还没有想透
欢迎同学们跟我一起
沿着这个思路
我们再深入的探讨下去
当然也欢迎
不赞成这个观点的同学
对我们提出批评指正
凌波不过横塘路
但目送 芳尘去
这首词从字面上是写一个女子
凌波出于曹植的《洛神赋》
凌波微步 罗袜生尘
这里用指女子的步履轻盈
曹植写《洛神赋》是有背景的
当时经过官渡之战
曹操击败了袁绍
俘虏了袁绍的儿媳妇
所以用到凌波微步
罗袜生尘这样的句子
凌波在这里
就代指步履轻盈的女子
不过横塘路
横塘是贺铸的住处
龚明之的《中吴纪闻》就说
铸有小筑
在姑苏盘门外十余里
地名横塘 方回往来其间
不过横塘路
这个女子在这里飘逸而去
并不来到我的这个住所
望着女子从住所那面的路上
姗姗远去 没有过来
感到非常怅惘
但目送 芳尘去
芳尘 因为女子身上
常常搽着香粉和一些香水
所以走过之后
卷起的尘土都有某种香味
锦瑟华年谁与度
锦瑟华年大家指青春时代
李商隐的《锦瑟》诗
是大家所熟悉的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锦瑟华年谁与度
这女子和谁一起度过青春年华
青春华年 无人与度
回环蕴蓄
把主人翁幽居独处的失望
寂寞之状刻画得维妙维肖
联系作者的身世
可以看出这些话
是深有感慨的
同学们设想
如果这是一首《离骚》体的诗
就写出了自己
壮年不得志的一种状态
而不是纯粹的爱情上失意
他的妻子跟他感情还是很好的
彩笔新题断肠句
这里又用到一个典故
《南史·江淹传》
江淹少时很有才华
后来梦中将所用的五色笔
归还了原主郭璞
尔后为诗 绝无美句
时人谓之才尽
这里涉及到两个典故
一个是江淹梦笔的典故
一个是江郎才尽的典故
都是跟江淹有关
他年轻的时候
得到郭璞赠送的五色笔
然后才思猛进
后来又梦见郭璞把五色笔要走了
也就是这里词中所说的彩笔
要走之后 就江郎才尽
写不出好诗来
写不出好文章
彩笔新题断肠句
贺铸的这首词
还是写得极有文才的
甚至江淹即使写得
得到郭璞的五色笔的时候
写得最得意之作
也难以跟这首《青玉案》相比
这里词人富有才华
刚刚写好
抒发相思之苦的佳词美句
令人想起江淹的有一首诗
叫《休上人怨别》
当中就有日暮碧云合
佳人殊未来
这样的诗句
后面想到
词中碧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新题断肠句
就又相联系
这首词的最后三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这是这首词写的新警之句
也是整个贺铸的词作中
最为人们广为传诵之作
试问一句以闲愁单独提问
闲愁有多少呢
他用三个比喻来作答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三个喻体
本身都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事物
一经词人提炼加工 采入词中
倒又变得十分新鲜
他这里说的春草
是烟雾笼罩的春草
而且有一川之多
川是平野
我们经常用一马平川
一川烟草 一马平川
到处都是烟雾笼罩的草
这是一个仲春时候的景物
到清明左右
青草都发芽了
都已经长得很茂盛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写柳絮是晚春的景象
晚春时候 杨花飘拂
吹得到处都是
满城都是杨花
我们清华的同学
只要杨花飘飞的时候
到近春园的那个荒岛周围
大家去看
也就是当年朱自清
写《荷塘月色》的那个地方
大家看
因为周围到处都是垂杨
等到柳絮一飘飞的时候
那个荒岛周围的
四面的河塘里面
全都是被杨花覆盖
因为那时候荷叶还没有长出来
到处 河面上全是杨花
我在清华已经第七年了
每年到杨花飘飞的季节
都看到这种
这个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的那种景象
在清华园里都能感受到
梅子黄时雨
梅雨季节
在我的家乡扬中
或者长江中下游一带
每年初夏的时候
北方的冷空气
跟南方的带着水汽的热空气
在长江下游一带会合
所以我们江南那一带
这个阴雨连绵
有的年代要有十多天
也有的年份像1998年
差不多就前后
连续将近一个月
每天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有的时候
特别是第二度黄梅的那一年(1998)
那一年第二度黄梅 下大雨
苏州的街上都能行船
我们把屋檐下伸出一个脸盆
很快就接满一盆水
那个雨简直是倾盆而下
梅雨季节
生在江南的人
感受是很深的
这里形容自己的愁多
仿佛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和梅雨季节的淅淅沥沥的
不断地雨
用这三句来形容愁的多
这里跨过了仲春晚春和初夏
三个节令
把风雨阴晴 城内野外
天上地下各种情况
叫你觉得愁情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遮天漫地 茫茫无边
辨不清 拂不去也躲不开
这些景物
不仅各自都非常典型
而且在这里
又以团体的力量
来共同形容主人翁的闲愁
所以写得极为感人
据载当时人们读了这首词
都非常佩服
而且给作者
送了一个贺梅子的称号
贺梅子是一个雅号
这首《青玉案》
实际上是借怀恋美人
以抒发自己幽居穷处的苦闷
如果是这样
就带有许多离骚的风味了
其寄托深厚
自然而不露痕迹
词对那种怅惘 迷茫的
愁闷心境的描写又十分出色
所以受到人们的激赏
这首词形象鲜明 意境优美
以至于同时代的诗人
黄庭坚称赞
解道江南断肠句
只今惟有贺方回
黄庭坚也是词人
他也有词作 下节课
下面我们也就要
讲到黄庭坚的词
词作比喻的新巧贴切
又丰富多姿
把抽象的感情
化为形象的景物
以增加感染力
这首词作比喻的新巧贴切
罗大经的《鹤林玉露》
在论述这首词的时候说
诗家有以山喻愁者
杜少陵云 忧端如山来
澒洞不可掇
赵嘏云 夕阳楼上山重叠
未抵闲愁一倍多
也有用水来喻愁的
像李颀云 请量东海水
看取浅深愁
李后主也说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秦少游甚至说
落红万点愁如海
贺铸却说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以三者比喻愁之多也
尤为新奇 兼兴中有比
意味深长
我的导师唐圭璋先生
论这首词
说了一段很精辟的话
他说这首为幽居怀人之作
写境极为岑寂
而中心之穷愁郁勃
并见言外
至笔墨之清丽飞动
尤妙绝一世
起句凌波 芳尘用《洛神赋》
美人不来 竟日凝伫
已写出惆怅之情 锦瑟华年
用李义山诗
因人不来 故伤无人共度
“谁与”二字 藉问唤起
与只有二字相照应
外则月桥花院
内则琐窗朱户
皆无人共度
只有春花慰藉
其孤寂可知
换头句另从对方说起
仍用《洛神赋》
言人去冉冉 杳无信息
彩笔一句
自述相思之苦
人既不来 信又不闻
故惟有自题自解耳
满纸幽伤
同是得力于楚骚者
试问一句
又藉问唤起
以下三句 以景作结
写江南景色如画 真绝唱也
唐先生理解这首词
也是觉得他得力于楚骚
看来这是历代名家的共识
我们对这首词
理解还似乎不很透
欢迎同学们提出批评指正
好 这个关于这首词
缪钺先生也说
贺铸这首词
真是深得楚骚遗韵者
藉美人香草之辞
以发抒其所志不遂
孤寂自守
追求理想的远慕遐思
好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谢谢大家 谢谢
-1.什么是词
--1.什么是词
-2.词的起源
--2.词的起源
-3.词的南方文学特性
-4.词律常识
--4.词的格律
-一、绪论 --5.第一讲作业
-1.敦煌曲子词《菩萨蛮》
--1.敦煌曲子词
-2.李白《菩萨蛮》《忆秦娥》
--李白《菩萨蛮》
--李白《忆秦娥》
-3.刘禹锡《忆江南》
-4.白居易《长相思》
-二、唐词--5.第二讲作业
-1.花间词总论
--1.花间词总论
-2.温庭筠《菩萨蛮》
-3.温庭筠《梦江南》《更漏子》
-三、花间词(上)--4.第三讲作业
-1.韦庄简介
--1.韦庄简介
-2.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3.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4.鹿虔扆《临江仙》
-四、花间词(下)--5.第四讲作业
-1.南唐史与南唐词
-2.冯延巳《鹊踏枝》
-3.李璟《浣溪沙》
-五、南唐词(上)--4.第五讲作业
-1.李煜词综述
--1.李煜词综述
-2.李煜《清平乐》
-3.李煜《乌夜啼》
-4.李煜《浪淘沙》
-六、南唐词(中)--5. 第六讲作业
-1.李煜《虞美人》
-2.李煜《浪淘沙》
-3.李煜词小结
--3.李煜词小结
-七、南唐词(下)--4.第七讲作业
-1.宋史概说(一)
-2.宋史概说(二)
-3.宋词兴盛的原因
-4.宋词概况
--4.宋词概况
-5.范仲淹《渔家傲》(一)
-6.范仲淹《渔家傲》(二)
-八、宋词概说--7.第八讲作业
-1.柳永概说
--1.柳永概说
-2.《凤栖梧》
--2.《凤栖梧》
-3.《八声甘州》
--3.《八声甘州》
-4.《雨霖铃》(一)
-5.《 雨霖铃》(二)
-九、柳永词--6.第九讲作业
-1.晏殊概说
--1.晏殊概说
-2.晏殊《浣溪沙》
-3.晏殊《蝶恋花》
-4.欧阳修概说
--4.欧阳修概说
-5.欧阳修《踏莎行》
-6.欧阳修《蝶恋花》
-十、晏欧词(上)--7.第十讲作业
-1.王安石《桂枝香》(一)
-2.王安石《桂枝香》(二)
-3.晏几道《临江仙》
-4.晏几道《鹧鸪天》
-十一、晏欧词(下)--5.第十一讲作业
-1.苏轼在词史上的地位
-2.苏轼《沁园春》(一)
-3.苏轼《沁园春》(二)
-4.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二、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上)--5.第十二讲作业
-1.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2.苏轼《水调歌头》
-3.苏轼《蝶恋花》
-十三、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下)--4.第十三讲作业
-1.乌台诗案(一)
-2.乌台诗案(二)
-3.苏轼《卜算子》
-4.苏轼《水龙吟》
-十四、苏轼黄州词(上)--5.第十四讲作业
-1.苏轼《定风波》
-2.苏轼《念奴娇》
-3.苏轼《临江仙》
-十五、苏轼黄州词(下)--4.第十五讲作业
-1.黄庭坚概说
--1.黄庭坚概说
-2.黄庭坚《水调歌头》
-3.秦观概说
--3.秦观概说
-4.秦观《满庭芳》
-十六、秦观与苏门词人(上)--5.第十六讲作业
-1.秦观《鹊桥仙》
-2.秦观《踏莎行》
-3.秦观《浣溪沙》
-十七、秦观与苏门词人(下)--4.第十七讲作业
-1.贺铸概说
--1.贺铸概说
-2.贺铸《鹧鸪天》
-3.悼亡诗词补充
--3.悼亡诗词补充
-4.贺铸《青玉案》
-十八、贺铸词--5.第十八讲作业
-1.周邦彦概说
--1.周邦彦概说
-2.周邦彦《兰陵王》
-3.周邦彦《满庭芳》
-4.周邦彦《蝶恋花》
-十九、周邦彦词--5.第十九讲作业
-1.南渡词人综述
--1.南渡词人综述
-2.陈与义《临江仙》
-3.朱敦儒《相见欢》
-二十、南渡词人(上)--4.第二十讲作业
-1.李纲《苏武令》
-2.张元干《贺新郎》
-3.岳飞《满江红》
-4.岳飞《满江红》真伪考
-二十一、南渡词人(下)--5.第二十一讲作业
-1.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一)
-2.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二)
-3.李清照《如梦令》
-4.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二十二、李清照词(上)--5.第二十二讲作业
-1.李清照《永遇乐》
-2.李清照《武陵春》
-3.李清照《声声慢》(一)
-4.李清照《声声慢》(二)
-5.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二十三、李清照词(下)--6.第二十三讲作业
-1.陆游词概说
--1.陆游词概说
-2.陆游《卜算子》
-3.陆游《秋波媚》
-4.陆游《钗头凤》
-5.陆游《诉衷情》
-二十四、陆游词--6.第二十四讲作业
-1.张孝祥《念奴娇》
-2.张孝祥《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3.张孝祥《六州歌头》
-4.张孝祥《西江月》(满载一船秋色)
-二十五、张孝祥词--5.第二十五讲作业
-1.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艺术特色
-2.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4.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二十六、辛弃疾词(上)--5.第二十六讲习题
-1.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2.辛弃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3.辛弃疾《念奴娇》(野棠花落)
-4.辛弃疾《贺新郎》(绿树听鹈鴂)
-二十七、辛弃疾词(中)--5.第二十七讲习题
-1.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2.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3.辛弃疾《祝英台近》(宝钗分)
-二十八、辛弃疾词(下)--4.第二十八讲习题
-1.辛派词人概说
--1.辛派词人概说
-2.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3.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4.程珌《水调歌头》(天地本无际)
-二十九、辛派词人--5.第二十九讲作业
-1.姜夔概说
--1.姜夔概说
-2.姜夔《踏莎行》
-3.姜夔《长亭怨慢》
--html
-4.史达祖《双双燕》
-三十、姜夔、史达祖词--5.第三十讲作业
-1.吴文英概说
--1.吴文英概说
-2.吴文英《风入松》
-3.吴文英《八声甘州》
-4.刘辰翁《柳梢青》
-三十一、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上)--5.第三十一讲作业
-1.文天祥《沁园春》(一)
-2.文天祥《沁园春》(二)
--Video
-3.蒋捷《一剪梅》
-4.张炎《解连环》、结束语
-三十二、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下)--5.第三十二讲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