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唐宋词鉴赏 > 二十四、陆游词 > 2.陆游《卜算子》 > 2.陆游《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下面我们讲陆游的
《卜算子·咏梅》
陆游一生酷爱梅花
一生曾经写过
一百六十多首梅花诗
他爱梅 咏梅 也以梅自喻
我们下边看他的两首
《梅花绝句》
第一首 闻道梅花坼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这首绝句显然是受了
这个柳宗元的那个
一首诗(《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海畔尖山似剑铓
春来处处割愁肠
何方(若为)化作身千亿
散上峰头望故乡
跟那首诗很有相似之处
另一首《梅花绝句》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像这样的
《梅花绝句》之类的
咏梅诗 在陆游集子里
有一百六十多首
再像这一首
雪虐风饕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这一首花中气节最高坚
后来成为人们咏梅花的
千古绝唱式的句子
梅花最令人们看重的
就是它的气节最高坚
因为在万花纷谢的
甚至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开放
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下面 我们来看这首词
《卜算子 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这首词是咏梅花的
言的却词人的心志
实际上是借梅花的品格
来自明心迹
自抒怀抱
陆游以梅花的精神自喻
借梅花表达自己凌霜傲雪
不同流俗的情操
下面我们来串讲这首词
词的上阕
写出一种寂寞愁苦的境界
写梅花受世俗的冷落
为下阕申发议论作铺垫
上阕的关健词是“寂寞”二字
下阕则重在刻画
它的志趣高洁 不同凡俗
即便遭受再大的挫伤打击
也不改其本质
而关键词是“香如故”三个字
刘永济先生曾评论说
此也作者身世之感
但借梅书写出之
上半阕所遇之世
如此堪愁
下半阕写其生平
不慕荣华而品质坚贞
如梅之耐寒
而零落成泥而香不灭也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这里首先点明
梅花开的时和地
写梅花所居非地 所遇非时
驿外断桥边
梅花流离沦落 所居非地
驿是驿站
古代官府在各地设一些驿站
安置一些官员
出差的官员
住宿 吃饭
以及传递公文
往往驿站里要养一些马匹
或者一些安排一些车子
就它的作用现在既有
邮电局的作用
又有招待所的作用
甚至还有这个管交通的
这样的作用
驿外 驿站的外面
断桥边上有一株梅花
寂寞开无主
因为这个梅花长在断桥边
断桥就不能通行的桥
桥不能通行
就没有多少人来往
所以梅花只好独自开
没有人来欣赏它
开无主 既为谁开
也有无人赏识之意
梅花开在荒凉的环境里
寂寞地开放着
既没有人爱护它
也没有人来赏识它
寂寞开无主
这一点如果是
以梅花自喻的角度来讲
作者报国有心
却请缨无路
也有寂寞与无主的悲哀
故写梅也是写自己
从中可以见出词人的不遇之慨
陆游一生除掉那八个月
在南郑前线之外
一生他的报国理想
始终没有实现的机会
甚至他在诗中发出了
报国欲死无战场
这样的激愤的声音
跟这个梅花始终不遇一样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着风和雨
梅花开的就不是个地方
它在断桥边上
再加上又赶上黄昏的时分
到黄昏 人们都归家了
而在又有风和雨的黄昏
备受风雨的摧残
它不但所生非地
也所遇非时
突出梅花遭遇的不幸
这里的风雨象征一种阻力
对梅花来说也是一种考验
更著风和雨
陆游坚持收复国土的主张
一直遭受投降派党羽的不断打击
面对这种打击
对词人来说也是严峻的考验
他曾经因为力说张浚用兵等罪名
遭受弹劾
所以晚年闲置家乡二十多年
词的下片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下阕寓意于物 借梅以言志
可看作是作者心情的自白
梅花比一般的花开得早
我们习惯于梅花分两种
最早的是腊梅
它先春而开
春天还没有来
腊梅花就先开了
在我们江南一带
这个阴历的腊月下旬
阴历的腊月就开始开
而一般都是黄颜色
甚至下大雪的天都开
另外一部分是春梅
就是春天开
这个南方北方好像都有
我在北京这里很少见到腊梅
好像北大未名湖边上
那有一点
据说这个北京植物园也有
因为我很少腊梅开的季节
到北京植物园去
我没有看到过
春梅较多 北京也多
我们清华园里
也有一种叫榆叶梅
但是前不久
我在清华大学讲这首词的时候
旁听我课的一个
学植物学的一位成年人提示我
春梅跟腊梅
根本不是一个品种
甚至也不是
按照植物学的分类
(门 纲 目) 科 属 种
它们都不相同
都不属于同一大类
不属于同一个(科 属 种)
腊梅属于腊梅纲
腊梅这个腊梅科
而春梅属于蔷薇科
春梅更多的跟桃 杏 梨
这些果树很相似
所以春梅也是能结果的
我们经常喜欢吃九制话梅
就是用春梅结的果子来制作的
我们江南梅雨季节
经常雨很多
那个梅雨季节
成熟的也就是春梅结的果子
那个叫梅 跟腊梅
实际不是一回事
我们想 陆游这里
讲咏梅 更多的咏的是腊梅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梅花先春而开
即使我们广义的春梅
也比其它的花开得早
往年春节一过之后不久
我要回清华来上课的时候
我们南京的梅花山
就有很多人去看梅花了
那就是早开的春梅
因为春梅千姿百态
各种颜色都有
也特别好看
腊梅基本都是黄颜色的
无意苦争春
等到百花盛开的时候
到了春分 清明的时候
各种花都盛开
梅花都落了
不但腊梅早就落了
就是春梅也差不多要零落了
无意苦争春
不跟春天的那些百花来相争
一任群芳妒
令各种花妒忌它
它其它的花而开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梅花尽管遭到群芳的妒忌
也遭到风雨的摧残
以致发展到零落成泥碾作尘
梅花落在地下
被车轮等等碾作尘土
但是它的香却不变
香仍然如故
其形虽逝 其香永存
这清香
向我们昭示了一种
不屈的意志和不变的节操
和永恒的精神
正像卓人月《古今词统》里
就说 末句想见尽节
写出了梅花的气节的高坚
正像陆游那个花中气节最高坚
正是咏梅花的绝句
词的最后两句
借梅花来表现自己的操守
即便是历尽磨难
群芳妒嫉
甚至粉身碎骨
也不改其本质的芳香
留得芳香在人间
从中我们不难看到
作者的身世与人格的投影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的梅花
正是诗人一生对恶势力
不懈的抗争精神
和对理想坚贞不渝的形象写照
以上用的是拟人的手法
诗人赋予梅花
以人的感情色彩
像寂寞 像愁 像无意 像苦争
这些都不是花的感情
而是人的感情
都不是花木能够感受到的
而是梅花身上寄托着诗人
强烈的感情和意志
最后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两句
又具有拟物的特点
诗人用梅花的特性
来比喻个人的品格和高尚
节操的坚贞与爱国之心的
至死不逝
《卜算子》运用象征的手法
和比拟的手法十分成功
诗人通过拟人和拟物
创造出梅花的形象
也是诗人自己的崇高形象
但是陆游毕竟是封建文人
这里也有孤芳自赏
与寂寞忧伤的悲凉情调
我的导师唐圭璋先生
在《唐宋词简释》里说
此首咏梅 取神不取貌
梅之高格劲节 皆能显志
起言梅花开之处
驿外断桥 不在乎玉堂金屋
寂寞自开 不同乎浮花浪蕊
次言梅开之时 又是黄昏
又是风雨交加
梅之遭遇如此
故惟有独自生愁耳
下片 说明不与群芳争春之意
零落两句
更揭出梅之真性 深刻无匹
咏梅即以自喻
与东坡咏鸿同意
东坡 放翁 固皆忠忱郁勃
念念不忘君国之人也
咏物词贵在不离不即
做到托物寄意 物我相融
陆游此词不雕镂梅花的形貌
而重在摄取其神韵
借以自我写照
是咏梅的上乘之作
同学们知道不知道
我国古代的咏物诗词
咏花是较多的
在咏花的诗词当中
几乎将近一半是咏梅花
所以梅花成为中国的国花
是理所当然
在梅花身上
不仅仅是它的漂亮
特别是腊梅
它并不特别漂亮
但是它因为先春而开
傲霜斗雪
这种精神 这种气节
寄托我们中华民族
特别是中华民族的
知识分子的一种气节 气节
我感觉到这首词
还是有一个小毛病的
同学们想一下
我说的这个是不是有点道理
这首词的开头
讲驿外断桥边
这个梅花长的地方
是在驿站外面的断桥边上
断桥就是没有人来往的地方
断桥边也更没有多少车辆可以到
既然叫零落成泥碾作尘
用什么碾
碾不是弄个滚子来把它碾碾
而是车轮子
既然断桥边 人迹罕至
哪来的车轮子碾作尘
所以这里逻辑上是有一点
不够照应的
互相有一点矛盾
这一点供同学们参考
不一定正确
古往今来
咏梅的作品很多
要写出新意不容易
这里介绍我自己写的
一首咏梅诗
《咏梅·有感于逆境成才》
它是有一年我们江苏的一些诗人
画家和书法家
合起来一起做一个咏花的挂历
十二个月
十二个月用各个月的
代表性的花
做这个 画一幅
画家画一幅画
诗人写一首诗
书法家再把这首诗题到画上
出成十二个月的挂历
我们连出了好几年
其中有一年
一月份的咏梅花是我写的
我写的这首诗
因为有感于逆境成才
咏梅
熬肝沥血铸伟辞
华髮青灯亦情痴
腊梅若开三春后
岂逊桃李子满枝
因为经过许多政治运动
特别是文化革命之后
有一部分在逆境中成长的人
取得了许多成就
所以人们常常歌颂逆境成才
大家其实不知道
如果在顺境中
这些人有可能更能成才
改革开放三十年
更能说明这种 这个结果
腊梅若开三春后
岂逊桃李子满枝
这两句抓住
腊梅因为开在寒冬冰雪之中
所以常常不能结果
据说腊梅
是能结出那个小果子的
但是那个果子通常不能吃
不像春天的梅花
不像桃李杏这些可以
结出大大的丰硕的果子来
腊梅如果也在三春之后开
它不是也可以跟桃李一样
能子满枝吗
后一句是借用了
杜牧的诗中的意思
这里再介绍一首
明朝高启写的《梅花九首》
琼姿只合在瑶台
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
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
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
东风愁寂几回开
这一首七律诗
咏梅花写得是很不错的
-1.什么是词
--1.什么是词
-2.词的起源
--2.词的起源
-3.词的南方文学特性
-4.词律常识
--4.词的格律
-一、绪论 --5.第一讲作业
-1.敦煌曲子词《菩萨蛮》
--1.敦煌曲子词
-2.李白《菩萨蛮》《忆秦娥》
--李白《菩萨蛮》
--李白《忆秦娥》
-3.刘禹锡《忆江南》
-4.白居易《长相思》
-二、唐词--5.第二讲作业
-1.花间词总论
--1.花间词总论
-2.温庭筠《菩萨蛮》
-3.温庭筠《梦江南》《更漏子》
-三、花间词(上)--4.第三讲作业
-1.韦庄简介
--1.韦庄简介
-2.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3.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4.鹿虔扆《临江仙》
-四、花间词(下)--5.第四讲作业
-1.南唐史与南唐词
-2.冯延巳《鹊踏枝》
-3.李璟《浣溪沙》
-五、南唐词(上)--4.第五讲作业
-1.李煜词综述
--1.李煜词综述
-2.李煜《清平乐》
-3.李煜《乌夜啼》
-4.李煜《浪淘沙》
-六、南唐词(中)--5. 第六讲作业
-1.李煜《虞美人》
-2.李煜《浪淘沙》
-3.李煜词小结
--3.李煜词小结
-七、南唐词(下)--4.第七讲作业
-1.宋史概说(一)
-2.宋史概说(二)
-3.宋词兴盛的原因
-4.宋词概况
--4.宋词概况
-5.范仲淹《渔家傲》(一)
-6.范仲淹《渔家傲》(二)
-八、宋词概说--7.第八讲作业
-1.柳永概说
--1.柳永概说
-2.《凤栖梧》
--2.《凤栖梧》
-3.《八声甘州》
--3.《八声甘州》
-4.《雨霖铃》(一)
-5.《 雨霖铃》(二)
-九、柳永词--6.第九讲作业
-1.晏殊概说
--1.晏殊概说
-2.晏殊《浣溪沙》
-3.晏殊《蝶恋花》
-4.欧阳修概说
--4.欧阳修概说
-5.欧阳修《踏莎行》
-6.欧阳修《蝶恋花》
-十、晏欧词(上)--7.第十讲作业
-1.王安石《桂枝香》(一)
-2.王安石《桂枝香》(二)
-3.晏几道《临江仙》
-4.晏几道《鹧鸪天》
-十一、晏欧词(下)--5.第十一讲作业
-1.苏轼在词史上的地位
-2.苏轼《沁园春》(一)
-3.苏轼《沁园春》(二)
-4.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二、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上)--5.第十二讲作业
-1.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2.苏轼《水调歌头》
-3.苏轼《蝶恋花》
-十三、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下)--4.第十三讲作业
-1.乌台诗案(一)
-2.乌台诗案(二)
-3.苏轼《卜算子》
-4.苏轼《水龙吟》
-十四、苏轼黄州词(上)--5.第十四讲作业
-1.苏轼《定风波》
-2.苏轼《念奴娇》
-3.苏轼《临江仙》
-十五、苏轼黄州词(下)--4.第十五讲作业
-1.黄庭坚概说
--1.黄庭坚概说
-2.黄庭坚《水调歌头》
-3.秦观概说
--3.秦观概说
-4.秦观《满庭芳》
-十六、秦观与苏门词人(上)--5.第十六讲作业
-1.秦观《鹊桥仙》
-2.秦观《踏莎行》
-3.秦观《浣溪沙》
-十七、秦观与苏门词人(下)--4.第十七讲作业
-1.贺铸概说
--1.贺铸概说
-2.贺铸《鹧鸪天》
-3.悼亡诗词补充
--3.悼亡诗词补充
-4.贺铸《青玉案》
-十八、贺铸词--5.第十八讲作业
-1.周邦彦概说
--1.周邦彦概说
-2.周邦彦《兰陵王》
-3.周邦彦《满庭芳》
-4.周邦彦《蝶恋花》
-十九、周邦彦词--5.第十九讲作业
-1.南渡词人综述
--1.南渡词人综述
-2.陈与义《临江仙》
-3.朱敦儒《相见欢》
-二十、南渡词人(上)--4.第二十讲作业
-1.李纲《苏武令》
-2.张元干《贺新郎》
-3.岳飞《满江红》
-4.岳飞《满江红》真伪考
-二十一、南渡词人(下)--5.第二十一讲作业
-1.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一)
-2.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二)
-3.李清照《如梦令》
-4.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二十二、李清照词(上)--5.第二十二讲作业
-1.李清照《永遇乐》
-2.李清照《武陵春》
-3.李清照《声声慢》(一)
-4.李清照《声声慢》(二)
-5.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二十三、李清照词(下)--6.第二十三讲作业
-1.陆游词概说
--1.陆游词概说
-2.陆游《卜算子》
-3.陆游《秋波媚》
-4.陆游《钗头凤》
-5.陆游《诉衷情》
-二十四、陆游词--6.第二十四讲作业
-1.张孝祥《念奴娇》
-2.张孝祥《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3.张孝祥《六州歌头》
-4.张孝祥《西江月》(满载一船秋色)
-二十五、张孝祥词--5.第二十五讲作业
-1.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艺术特色
-2.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4.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二十六、辛弃疾词(上)--5.第二十六讲习题
-1.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2.辛弃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3.辛弃疾《念奴娇》(野棠花落)
-4.辛弃疾《贺新郎》(绿树听鹈鴂)
-二十七、辛弃疾词(中)--5.第二十七讲习题
-1.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2.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3.辛弃疾《祝英台近》(宝钗分)
-二十八、辛弃疾词(下)--4.第二十八讲习题
-1.辛派词人概说
--1.辛派词人概说
-2.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3.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4.程珌《水调歌头》(天地本无际)
-二十九、辛派词人--5.第二十九讲作业
-1.姜夔概说
--1.姜夔概说
-2.姜夔《踏莎行》
-3.姜夔《长亭怨慢》
--html
-4.史达祖《双双燕》
-三十、姜夔、史达祖词--5.第三十讲作业
-1.吴文英概说
--1.吴文英概说
-2.吴文英《风入松》
-3.吴文英《八声甘州》
-4.刘辰翁《柳梢青》
-三十一、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上)--5.第三十一讲作业
-1.文天祥《沁园春》(一)
-2.文天祥《沁园春》(二)
--Video
-3.蒋捷《一剪梅》
-4.张炎《解连环》、结束语
-三十二、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下)--5.第三十二讲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