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唐宋词鉴赏 >  五、南唐词(上) >  1.南唐史与南唐词 >  1. 南唐史与南唐词

返回《唐宋词鉴赏》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1. 南唐史与南唐词在线视频

下一节:2.冯延巳《鹊踏枝》

返回《唐宋词鉴赏》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1. 南唐史与南唐词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同学们

欢迎大家走进我们清华大学

唐宋词鉴赏的课堂

今天我们用三节课的时间

讲南唐词

南唐 我们先是第一节课

讲冯延巳和李璟的词

在讲他们两个人的词之前

首先从历史的角度

说说南唐这个国家

大家知道

唐王朝灭亡之后

出现了五代和十国

其中除了北汉是一个

少数民族政权

中原地带是五代

就是梁 唐 晋 汉 周

历史学家分别把它们称为

后梁 后唐(后晋) 后汉 后周

这样这个分五代

其它的十国

在十国当中南唐

是一个较大的国家

它跨了江苏省的大部分

安徽省的大部分

和江西省的全部

后期还包括福建省的一部分

这个最多的时候达到36个州

它这个演进的构成

大体的情况是这样的

当朱温篡夺了唐朝的政权

建立梁

各地的一些割据一方的

一些节度使不愿意服从他

其中住在扬州的

当时担任淮南节度使的

杨行密就建立了吴这个政权

当时这个政权的都城在扬州

这里是刚才看到的是一幅

那个示意图

这个是中国古代历史

地图集里的

比较精密的

画的一幅南唐的图

但是看的效果反而不如

刚才那个看得清楚

杨行密建国之后

他手下一个重要的大臣

叫徐温

杨行密收养了一个儿子叫李升

这个李升被他收养之后

杨行密其他的一些儿子

很容不下他

后来就说 徐温

就把这个小孩子给你吧

就给 跟徐温做养子

这个李升改名就叫徐知诰

徐温当时在杨行密去世之后

杨行密的儿子即位

做了国王

但实际上大权都掌握在

徐温手里

当徐温去世之后

这个国家的政权

主要掌握在徐知诰手里

徐知诰后来干脆

就废掉了吴国的那个傀儡皇帝

又把都城从扬州迁到金陵

也就是现在的南京

这就建立了历史上的唐

也就是南唐

因为继北方

后来五代时期有一个后唐

再加上前面有个唐王朝

历史上称建都在南京的这个唐

叫南唐

他自己 自己号称是唐宪宗

一个被杀掉的儿子的后人

因为这个儿子被唐宪宗杀掉

所以他只好隐居在民间

所以他说是这个儿子的后代

这样一来他自己给自己改名

叫李昪

这个李昪就是我们下面

看到的这幅图

李昪生了一个儿子叫李璟

这就是后来的南唐的

第二个皇帝 又叫中主

又叫元宗

元宗后来寿命也不长

只活到四十多岁

又传给自己的儿子叫李煜

这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

被称为后主

后主 后主就是李煜

南唐的历史只有三十几年

但是因为它实际上

在这个之前的吴王朝

政权也掌握在李家手里

实际上的历史跟整个五代的

53年基本相终始

这是南唐的简单的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下面我们要讲南唐的几位词人

这里一个是中主时期的宰相

冯延巳

再一个中主李璟

以及后主李煜

尽管人数来讲不多

南唐词人就这三位

而且中主的作品数量很少

他们的数量

人少 词的数量也不多

但是成就却很高

对北宋词坛也有较大的影响

所以南唐词在中国词史上

倒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特别是后主李煜

我们后面

专门要以两节课的时间

来讲李后主的词

下面我们首先说说冯延巳

我们今天要讲他的《鹊踏枝》

这首词

在讲这首词之前

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

冯延巳的生平

和他在词史上的地位

冯延巳

一名延嗣 字正中

广陵人 也就是今天江苏扬州人

他是南唐的著名词人

他在中主没有做皇帝之前

还在庐山一带的时候

就跟从李璟

所以后来李璟做皇帝之后

他两度为相

历史上 史书上

基本对冯延巳的人品评价不高

他的政治见解和政治才干

也相对比较平庸

这点学术界有所争议

二十年前

我才调到东南大学不久

我们创办了一个刊物

叫《中华词学》

当中曾经发表了

一位朋友的论文

就是讨论冯延巳的人品

他是不赞成历史学家们

过于贬低冯延巳的人品的

当然了 目前还没有完全

扭转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现在一般人认为

他在政治上才干很平庸

人品也不算很高

但是他多才多艺

能诗能文 工书善辩

特别他的词的创作最为著名

他的词集叫《阳春录》

也有的称为《阳春集》

冯延巳的词

有一个很重要的

与众不同的

他虽然贵为宰相

当时金陵盛时 内外无事

他的朋友经常宴集

写一些风花雪月

写相思离别

这样的乐府新词

让那些歌妓舞女们

依照诗句来歌之

所以娱宾而遣兴也

这里陈世修的《阳春集序》

当中就说

观其思深辞丽韵律调新

真清奇飘逸之才也

这点对他的评价

说的是不错的 不错的

冯煦在《四印斋刻本阳春集序》

当中也说

南唐起于江左 祖尚声律

二祖倡于上 翁和于下

遂为词家渊丛

翁俯仰身世 所怀万端

缪悠其词 若显若晦

揆之六义 比兴为多

这里的翁就是指冯延巳

又说翁具才略

不能有所匡救

危苦烦乱之中

郁不能自达者

一于词发之

其忧生念乱 意内而言外

迹之唐五季之交

韩致尧之于诗 翁之于词

其义一也

韩致尧就是韩偓

李商隐是韩偓的姨父

韩偓曾经做过晚唐

最末时候的皇帝的宰相

唐朝末年的宰相

但是因为皇帝都是傀儡

他这个宰相日子也不好过

冯延巳对词

他是一个割据一方的

小朝廷的宰相

南唐前后经过烈主

中主 后主

烈主就是李昪

李昪做皇帝的时候

他是握有重权

另外也是较有能力的

中主跟后主都不是一个

很有作为的皇帝

南唐的这个地位

就不是很巩固

经常受到北方

来自北方

先是后周

后是这个北宋

这些对它的强敌压境

有几次北(后)周的军队

一直打到南京的江北面

要威胁南京城

中主甚至随时准备下台

传位给儿子

但是最后没有

没有直接传位

而且北(后)周说我们要的不是你

皇帝下台的问题

所以在冯延巳

做宰相的这段时间

虽然论地位来说

他的身份很贵重

两度做宰相

但是因为南唐这个政权

在风雨飘摇之中

所以冯延巳的词当中

他经常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是确实把家国之愁

打并到作品里面

冯延巳的词写得很俊秀

所以刘熙载《艺概》里就说

冯延巳词 晏同叔得其俊

欧阳永叔得其深

晏同叔是晏殊

欧阳永叔是欧阳修

晏殊学到他俊逸的一面

欧阳修学到他深沉的一面

也就是冯延巳的词

看起来很俊秀

但是思想内容又很沉郁

又很顿挫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

就这样评论他说

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

而堂庑特大

开北宋一代风气

正中是冯延巳

冯延巳的词

虽然也是跳不出自己的时代

也就是五代的风格

但是堂庑特大

就是境界特别开阔

以至于能开北宋的一代风气

北宋的词大部分是在花间

和南唐词的影响下而出现的

只有像苏轼

以及苏派的一些豪放词人

不受花间和冯延巳

或者李后主词的影响

当然也不能绝对不受

受影响不是很大

冯延巳的词

空间境界比较阔大

常常以大境来写柔情

这就是刚才我们说王国维

说他堂庑特大

比如他的《更漏子》里就有

将远恨 上高楼 寒江天外流

像《鹊踏枝》当中

有楼上春寒山四面

写的是男女相思离别之愁

但是却境界非常开阔

空间阔大

另外冯延巳善于用层深的手法

把苦闷相思

表现得一层深似一层

比如他另一首《鹊踏枝》

当中有泪眼问花花不语

隔墙飞过秋千去

这些就是一层深似一层

写的是男女之情

却写得很有深度 很有深度

一层深过一层

在情景的配置上

他还善于用逆向的配置方法

就把客观的景物的情感

指向与主观情感的性质

常常相反配置

这是我们用现代西方

文艺理论的观点

来认识冯延巳的词而提出的

唐宋词鉴赏课程列表:

一、绪论

-1.什么是词

--1.什么是词

-2.词的起源

--2.词的起源

-3.词的南方文学特性

--3.词的南方文学特性

-4.词律常识

--4.词的格律

-一、绪论 --5.第一讲作业

二、唐词

-1.敦煌曲子词《菩萨蛮》

--1.敦煌曲子词

-2.李白《菩萨蛮》《忆秦娥》

--李白《菩萨蛮》

--李白《忆秦娥》

-3.刘禹锡《忆江南》

--3.刘禹锡《忆江南》

-4.白居易《长相思》

--4.白居易《长相思》

-二、唐词--5.第二讲作业

三、花间词(上)

-1.花间词总论

--1.花间词总论

-2.温庭筠《菩萨蛮》

--2.温庭筠《菩萨蛮》

-3.温庭筠《梦江南》《更漏子》

--3.温庭筠《梦江南》《更漏子》

-三、花间词(上)--4.第三讲作业

四、花间词(下)

-1.韦庄简介

--1.韦庄简介

-2.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2.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3.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3.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4.鹿虔扆《临江仙》

--4.鹿虔扆《临江仙》

-四、花间词(下)--5.第四讲作业

五、南唐词(上)

-1.南唐史与南唐词

--1. 南唐史与南唐词

-2.冯延巳《鹊踏枝》

--2.冯延巳《鹊踏枝》

-3.李璟《浣溪沙》

--3.李璟《浣溪沙》

-五、南唐词(上)--4.第五讲作业

六、南唐词(中)

-1.李煜词综述

--1.李煜词综述

-2.李煜《清平乐》

--2.李煜《清平乐》

-3.李煜《乌夜啼》

--3.李煜《乌夜啼》

-4.李煜《浪淘沙》

--4.李煜《浪淘沙》

-六、南唐词(中)--5. 第六讲作业

七、南唐词(下)

-1.李煜《虞美人》

--1.李煜《虞美人》

-2.李煜《浪淘沙》

--2.李煜《浪淘沙》

-3.李煜词小结

--3.李煜词小结

-七、南唐词(下)--4.第七讲作业

八、宋词概说

-1.宋史概说(一)

--1.宋史概说(一)

-2.宋史概说(二)

--2.宋史概说(二)

-3.宋词兴盛的原因

--3.宋词兴盛的原因

-4.宋词概况

--4.宋词概况

-5.范仲淹《渔家傲》(一)

--5.范仲淹《渔家傲》(一)

-6.范仲淹《渔家傲》(二)

--6.范仲淹《渔家傲》(二)

-八、宋词概说--7.第八讲作业

九、柳永词

-1.柳永概说

--1.柳永概说

-2.《凤栖梧》

--2.《凤栖梧》

-3.《八声甘州》

--3.《八声甘州》

-4.《雨霖铃》(一)

--4.《雨霖铃》(一)

-5.《 雨霖铃》(二)

--5.《 雨霖铃》(二)

-九、柳永词--6.第九讲作业

十、晏欧词(上)

-1.晏殊概说

--1.晏殊概说

-2.晏殊《浣溪沙》

--2.晏殊《浣溪沙》

-3.晏殊《蝶恋花》

--3.晏殊《蝶恋花》

-4.欧阳修概说

--4.欧阳修概说

-5.欧阳修《踏莎行》

--5.欧阳修《踏莎行》

-6.欧阳修《蝶恋花》

--6.欧阳修《蝶恋花》

-十、晏欧词(上)--7.第十讲作业

十一、晏欧词(下)

-1.王安石《桂枝香》(一)

--1.王安石《桂枝香》(一)

-2.王安石《桂枝香》(二)

--2.王安石《桂枝香》(二)

-3.晏几道《临江仙》

--3.晏几道《临江仙》

-4.晏几道《鹧鸪天》

--4.晏几道《鹧鸪天》

-十一、晏欧词(下)--5.第十一讲作业

十二、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上)

-1.苏轼在词史上的地位

--1.苏轼在词史上的地位

-2.苏轼《沁园春》(一)

--2.苏轼《沁园春》(一)

-3.苏轼《沁园春》(二)

--3.苏轼《沁园春》(二)

-4.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4.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二、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上)--5.第十二讲作业

十三、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下)

-1.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1.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2.苏轼《水调歌头》

--2.苏轼《水调歌头》

-3.苏轼《蝶恋花》

--3.苏轼《蝶恋花》

-十三、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下)--4.第十三讲作业

十四、苏轼黄州词(上)

-1.乌台诗案(一)

--1.乌台诗案(一)

-2.乌台诗案(二)

--2.乌台诗案(二)

-3.苏轼《卜算子》

--3.苏轼《卜算子》

-4.苏轼《水龙吟》

--4.苏轼《水龙吟》

-十四、苏轼黄州词(上)--5.第十四讲作业

十五、苏轼黄州词(下)

-1.苏轼《定风波》

--1.苏轼《定风波》

-2.苏轼《念奴娇》

--2.苏轼《念奴娇》

-3.苏轼《临江仙》

--3.苏轼《临江仙》

-十五、苏轼黄州词(下)--4.第十五讲作业

十六、秦观与苏门词人(上)

-1.黄庭坚概说

--1.黄庭坚概说

-2.黄庭坚《水调歌头》

--2.黄庭坚《水调歌头》

-3.秦观概说

--3.秦观概说

-4.秦观《满庭芳》

--4.秦观《满庭芳》

-十六、秦观与苏门词人(上)--5.第十六讲作业

十七、秦观与苏门词人(下)

-1.秦观《鹊桥仙》

--1.秦观《鹊桥仙》

-2.秦观《踏莎行》

--2.秦观《踏莎行》

-3.秦观《浣溪沙》

--3.秦观《浣溪沙》

-十七、秦观与苏门词人(下)--4.第十七讲作业

十八、贺铸词

-1.贺铸概说

--1.贺铸概说

-2.贺铸《鹧鸪天》

--2.贺铸《鹧鸪天》

-3.悼亡诗词补充

--3.悼亡诗词补充

-4.贺铸《青玉案》

--4.贺铸《青玉案》

-十八、贺铸词--5.第十八讲作业

十九、周邦彦词

-1.周邦彦概说

--1.周邦彦概说

-2.周邦彦《兰陵王》

--2.周邦彦《兰陵王》

-3.周邦彦《满庭芳》

--3.周邦彦《满庭芳》

-4.周邦彦《蝶恋花》

--4.周邦彦《蝶恋花》

-十九、周邦彦词--5.第十九讲作业

二十、南渡词人(上)

-1.南渡词人综述

--1.南渡词人综述

-2.陈与义《临江仙》

--2.陈与义《临江仙》

-3.朱敦儒《相见欢》

--3.朱敦儒《相见欢》

-二十、南渡词人(上)--4.第二十讲作业

二十一、南渡词人(下)

-1.李纲《苏武令》

--1.李纲《苏武令》

-2.张元干《贺新郎》

--2.张元干《贺新郎》

-3.岳飞《满江红》

--3.岳飞《满江红》

-4.岳飞《满江红》真伪考

--4.岳飞《满江红》真伪考

-二十一、南渡词人(下)--5.第二十一讲作业

二十二、李清照词(上)

-1.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一)

--1.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一)

-2.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二)

--2.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二)

-3.李清照《如梦令》

--3.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4.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4.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二十二、李清照词(上)--5.第二十二讲作业

二十三、李清照词(下)

-1.李清照《永遇乐》

--1.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2.李清照《武陵春》

--2.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3.李清照《声声慢》(一)

--3.李清照《声声慢》(一)

-4.李清照《声声慢》(二)

--4.李清照《声声慢》(二)

-5.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5.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二十三、李清照词(下)--6.第二十三讲作业

二十四、陆游词

-1.陆游词概说

--1.陆游词概说

-2.陆游《卜算子》

--2.陆游《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3.陆游《秋波媚》

--3.陆游《秋波媚》

-4.陆游《钗头凤》

--4.陆游《钗头凤》

-5.陆游《诉衷情》

--5.陆游《诉衷情》

-二十四、陆游词--6.第二十四讲作业

二十五、张孝祥词

-1.张孝祥《念奴娇》

--1.张孝祥《念奴娇》

-2.张孝祥《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2.张孝祥《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3.张孝祥《六州歌头》

--3.张孝祥《六州歌头》

-4.张孝祥《西江月》(满载一船秋色)

--4.张孝祥《西江月》(满载一船秋色)

-二十五、张孝祥词--5.第二十五讲作业

二十六、辛弃疾词(上)

-1.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艺术特色

--1.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艺术特色

-2.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3.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4.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4.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二十六、辛弃疾词(上)--5.第二十六讲习题

二十七、辛弃疾词(中)

-1.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1.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2.辛弃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2.辛弃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3.辛弃疾《念奴娇》(野棠花落)

--3.辛弃疾《念奴娇》(野棠花落)

-4.辛弃疾《贺新郎》(绿树听鹈鴂)

--4.辛弃疾《贺新郎》(绿树听鹈鴂)

-二十七、辛弃疾词(中)--5.第二十七讲习题

二十八、辛弃疾词(下)

-1.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1.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2.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2.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3.辛弃疾《祝英台近》(宝钗分)

--3.辛弃疾《祝英台近》(宝钗分)

-二十八、辛弃疾词(下)--4.第二十八讲习题

二十九、辛派词人

-1.辛派词人概说

--1.辛派词人概说

-2.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2.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3.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3.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4.程珌《水调歌头》(天地本无际)

--4.程珌《水调歌头》(天地本无际)

-二十九、辛派词人--5.第二十九讲作业

三十、姜夔、史达祖词

-1.姜夔概说

--1.姜夔概说

-2.姜夔《踏莎行》

--2.姜夔《踏莎行》

-3.姜夔《长亭怨慢》

--3.姜夔《长亭怨慢》

--html

-4.史达祖《双双燕》

--4.史达祖《双双燕》

-三十、姜夔、史达祖词--5.第三十讲作业

三十一、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上)

-1.吴文英概说

--1.吴文英概说

-2.吴文英《风入松》

--2.吴文英《风入松》

-3.吴文英《八声甘州》

--3.吴文英《八声甘州》

-4.刘辰翁《柳梢青》

--4.刘辰翁《柳梢青》

-三十一、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上)--5.第三十一讲作业

三十二、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下)

-1.文天祥《沁园春》(一)

--1.文天祥《沁园春》(一)

-2.文天祥《沁园春》(二)

--Video

-3.蒋捷《一剪梅》

--3.蒋捷《一剪梅》

-4.张炎《解连环》、结束语

--4.张炎《解连环》、结束语

-三十二、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下)--5.第三十二讲作业

1. 南唐史与南唐词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