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唐宋词鉴赏 > 六、南唐词(中) > 3.李煜《乌夜啼》 > 3.李煜《乌夜啼》
《乌夜啼》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一首仍然是写离愁的
关于这首词的写作年代
学术界是有争议的
很多人认为这首词是
写于李后主被俘北上之后
我不太赞成
同志们注意看这样的几个字眼
无言独上西楼
既称西楼 显然也有东楼在
这跟李后主晚年的生活不一致
晚年他就被囚禁在一个小楼里头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就是这个小楼
哪来的还东楼 西楼
还南楼 北楼
没有那么多楼
只有早期他做到皇帝
虽然是割据一方的小朝廷
但毕竟是皇宫
肯定有许多亭台楼阁
另外后面第三句写到
梧桐深院锁清秋
可见这个院子还是很大的
称深院
跟他晚年生活的那个境遇
也不顶一致
尽管这首词也是写离别之愁
但是恐怕更多的是怀念
被做了人质的弟弟李从善
写这样兄弟分离之愁
而不是写被俘虏
跟后期的作品那种愁的深度
也是大不一样的
大不一样的
下面我们简单的串讲一下
本篇所写的时间
是一个秋天的月初上的
从西楼 深院看
是他晚年的小楼并不相同
应该是前期的作品
所写的人物是作者自己
但是词情凄婉 哀哀欲绝
尤其后几句更是千古以来
写离愁的极好的形象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正是上弦月的时候
没有话独自到小楼上
这个时候因为夜静
又独自营造了一个
孤单寂寞的心境
正是可以自己独自想事情 想人
无言独上西楼
在无言的情态中
独自一人走上西楼
并不是无所言
而是无人所共言
这个独 跟无言
也是互相照应的
月如钩正是上弦之月
大家知道
我们这里一般的时候
初二或者初三
上个月如果月大的话
往往初三才能见月
上个月月小 二十九天
要到初三才能见月
月大 往往初二就能见到月亮
但是最早的是一个月牙
弯弯的像镰刀似的
一开始很不明亮的月亮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这里的锁清秋
写深秋季节
深秋季节所处的环境氛围
无言独上是寂寞
梧桐深院也是寂寞
锁清秋更是寂寞
在这里寂寞之情的叠加
写出自己孤单
为整个词抒发离别之愁
形成了很好的氛围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词人别出心裁的写出了
这首词的后一半
这首词的艺术价值
很重要的在它的下片
而不在它的上片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三句
包括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都是写离愁
写得极精辟的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用愁这个东西
说不清 道不明
剪不断 理还乱
自己的头绪很多
忧愁的事情不仅仅是一样
有很多事
当李后主做皇帝的时候
这时候南唐
我前面用了风雨飘摇
这四个字
南唐的政权岌岌可危
随时可能垮台
他今天是万人之上的皇帝
明天就可能是囚徒
甚至死在战火之中
自己的命运也是朝不保夕的
所以这种忧愁
再加弟弟被扣在北宋
不放回来
所以是一种剪不断 理还乱
像一堆乱丝乱麻一样
没有个头绪
这个乱丝乱麻上的忧愁 是离愁
他故意把主题缩小
写离别之愁
最后写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是一种独特而真切的感受
是心之深处所感到的滋味
读后使人自然地
结合自身的体验
而产生一种认同之感
剪不断 理还乱 以丝来喻愁
丝也是跟思念的思
思想的思 也是同音的
在这里既是离愁
写意是思念离别之人
在这里可以讲是写思念他
出使北方不能回来的弟弟
把纠缠于心中难以名状
排遣不去的惆怅之情感情化
就像那个剪不断 理还乱的
乱丝一般
这里是写的极好的名句
同学们说到这里我得讲几句
大家今后绝不要仅仅崇拜那些
用一些冷辟的典故
用一些生涩的字
乃至用一些异体字 难认的字
好像越高深
我们越值得崇拜
不是那么回事
有一些人用许多典故
用多了 用的并不一定贴切
有的典故常常用错了
有的东西有些人故意显弄学问
来表示自己高深
实际上往往他的意境
艺术性并不一定很高
我特别崇拜李后主和李清照
往往用一些非常通俗的字眼
基本不用典故
或者用一些极浅显的典故
人人都听得懂的
但是把人人心中都有
人人笔下都无的
这种感情写出来
你像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这种写的极精辟极好
既恰到好处
我也是诗人 我也是词人
我知道写诗填词的甘苦
写一首打油诗
写一首应景的作品并不难
再写一首遵循格律 对仗工稳
也合辙押韵的
这些也不难
但是把人人心中都有
人人笔下都无的这种情感
写出来 写到这种份上
不单我们这些诗人词人做不到
古往今来能做到的人
能像李后主这样的人
屈指可数 为数极少
这里剪不断 理还乱
像这种字眼
真正是千古绝唱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大家听出来这是邓丽君所唱
把它诠释得非常好
-1.什么是词
--1.什么是词
-2.词的起源
--2.词的起源
-3.词的南方文学特性
-4.词律常识
--4.词的格律
-一、绪论 --5.第一讲作业
-1.敦煌曲子词《菩萨蛮》
--1.敦煌曲子词
-2.李白《菩萨蛮》《忆秦娥》
--李白《菩萨蛮》
--李白《忆秦娥》
-3.刘禹锡《忆江南》
-4.白居易《长相思》
-二、唐词--5.第二讲作业
-1.花间词总论
--1.花间词总论
-2.温庭筠《菩萨蛮》
-3.温庭筠《梦江南》《更漏子》
-三、花间词(上)--4.第三讲作业
-1.韦庄简介
--1.韦庄简介
-2.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3.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4.鹿虔扆《临江仙》
-四、花间词(下)--5.第四讲作业
-1.南唐史与南唐词
-2.冯延巳《鹊踏枝》
-3.李璟《浣溪沙》
-五、南唐词(上)--4.第五讲作业
-1.李煜词综述
--1.李煜词综述
-2.李煜《清平乐》
-3.李煜《乌夜啼》
-4.李煜《浪淘沙》
-六、南唐词(中)--5. 第六讲作业
-1.李煜《虞美人》
-2.李煜《浪淘沙》
-3.李煜词小结
--3.李煜词小结
-七、南唐词(下)--4.第七讲作业
-1.宋史概说(一)
-2.宋史概说(二)
-3.宋词兴盛的原因
-4.宋词概况
--4.宋词概况
-5.范仲淹《渔家傲》(一)
-6.范仲淹《渔家傲》(二)
-八、宋词概说--7.第八讲作业
-1.柳永概说
--1.柳永概说
-2.《凤栖梧》
--2.《凤栖梧》
-3.《八声甘州》
--3.《八声甘州》
-4.《雨霖铃》(一)
-5.《 雨霖铃》(二)
-九、柳永词--6.第九讲作业
-1.晏殊概说
--1.晏殊概说
-2.晏殊《浣溪沙》
-3.晏殊《蝶恋花》
-4.欧阳修概说
--4.欧阳修概说
-5.欧阳修《踏莎行》
-6.欧阳修《蝶恋花》
-十、晏欧词(上)--7.第十讲作业
-1.王安石《桂枝香》(一)
-2.王安石《桂枝香》(二)
-3.晏几道《临江仙》
-4.晏几道《鹧鸪天》
-十一、晏欧词(下)--5.第十一讲作业
-1.苏轼在词史上的地位
-2.苏轼《沁园春》(一)
-3.苏轼《沁园春》(二)
-4.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二、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上)--5.第十二讲作业
-1.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2.苏轼《水调歌头》
-3.苏轼《蝶恋花》
-十三、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下)--4.第十三讲作业
-1.乌台诗案(一)
-2.乌台诗案(二)
-3.苏轼《卜算子》
-4.苏轼《水龙吟》
-十四、苏轼黄州词(上)--5.第十四讲作业
-1.苏轼《定风波》
-2.苏轼《念奴娇》
-3.苏轼《临江仙》
-十五、苏轼黄州词(下)--4.第十五讲作业
-1.黄庭坚概说
--1.黄庭坚概说
-2.黄庭坚《水调歌头》
-3.秦观概说
--3.秦观概说
-4.秦观《满庭芳》
-十六、秦观与苏门词人(上)--5.第十六讲作业
-1.秦观《鹊桥仙》
-2.秦观《踏莎行》
-3.秦观《浣溪沙》
-十七、秦观与苏门词人(下)--4.第十七讲作业
-1.贺铸概说
--1.贺铸概说
-2.贺铸《鹧鸪天》
-3.悼亡诗词补充
--3.悼亡诗词补充
-4.贺铸《青玉案》
-十八、贺铸词--5.第十八讲作业
-1.周邦彦概说
--1.周邦彦概说
-2.周邦彦《兰陵王》
-3.周邦彦《满庭芳》
-4.周邦彦《蝶恋花》
-十九、周邦彦词--5.第十九讲作业
-1.南渡词人综述
--1.南渡词人综述
-2.陈与义《临江仙》
-3.朱敦儒《相见欢》
-二十、南渡词人(上)--4.第二十讲作业
-1.李纲《苏武令》
-2.张元干《贺新郎》
-3.岳飞《满江红》
-4.岳飞《满江红》真伪考
-二十一、南渡词人(下)--5.第二十一讲作业
-1.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一)
-2.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二)
-3.李清照《如梦令》
-4.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二十二、李清照词(上)--5.第二十二讲作业
-1.李清照《永遇乐》
-2.李清照《武陵春》
-3.李清照《声声慢》(一)
-4.李清照《声声慢》(二)
-5.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二十三、李清照词(下)--6.第二十三讲作业
-1.陆游词概说
--1.陆游词概说
-2.陆游《卜算子》
-3.陆游《秋波媚》
-4.陆游《钗头凤》
-5.陆游《诉衷情》
-二十四、陆游词--6.第二十四讲作业
-1.张孝祥《念奴娇》
-2.张孝祥《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3.张孝祥《六州歌头》
-4.张孝祥《西江月》(满载一船秋色)
-二十五、张孝祥词--5.第二十五讲作业
-1.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艺术特色
-2.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4.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二十六、辛弃疾词(上)--5.第二十六讲习题
-1.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2.辛弃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3.辛弃疾《念奴娇》(野棠花落)
-4.辛弃疾《贺新郎》(绿树听鹈鴂)
-二十七、辛弃疾词(中)--5.第二十七讲习题
-1.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2.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3.辛弃疾《祝英台近》(宝钗分)
-二十八、辛弃疾词(下)--4.第二十八讲习题
-1.辛派词人概说
--1.辛派词人概说
-2.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3.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4.程珌《水调歌头》(天地本无际)
-二十九、辛派词人--5.第二十九讲作业
-1.姜夔概说
--1.姜夔概说
-2.姜夔《踏莎行》
-3.姜夔《长亭怨慢》
--html
-4.史达祖《双双燕》
-三十、姜夔、史达祖词--5.第三十讲作业
-1.吴文英概说
--1.吴文英概说
-2.吴文英《风入松》
-3.吴文英《八声甘州》
-4.刘辰翁《柳梢青》
-三十一、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上)--5.第三十一讲作业
-1.文天祥《沁园春》(一)
-2.文天祥《沁园春》(二)
--Video
-3.蒋捷《一剪梅》
-4.张炎《解连环》、结束语
-三十二、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下)--5.第三十二讲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