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课程知识点:唐宋词鉴赏 >  三十、姜夔、史达祖词 >  2.姜夔《踏莎行》 >  2.姜夔《踏莎行》

返回《唐宋词鉴赏》慕课在线视频课程列表

2.姜夔《踏莎行》在线视频

2.姜夔《踏莎行》

下一节:3.姜夔《长亭怨慢》

返回《唐宋词鉴赏》慕课在线视频列表

2.姜夔《踏莎行》课程教案、知识点、字幕

下面我们看他的两首代表作

一是《踏莎行》

一是《长亭怨慢》

先看《踏莎行》

《踏莎行》姜夔

燕燕轻盈 莺莺娇软

分明又向华胥见

夜长争得薄情知

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 别时针线

离魂暗逐郎行远

淮南皓月冷千山

冥冥归去无人管

这首词它的写作背景

我们可以精确的说到

它哪年 哪月 哪一天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

淳熙十四年的元旦

也就是春节

姜夔当时从沔州

也就是今天的汉阳

东去湖州

途过金陵的时候

梦见远别的恋人

写下这首情真意切

感人殊深的怀人之作

是那年的春节日写的

姜夔年轻的时候

经常往来于江淮间

曾经热恋合肥的一位

擅弹琵琶的歌女

二十年极不能忘情

词集中为此女所作

将近二十篇

大约占他的全部词作的

四分之一左右

我们今天

看到姜夔的词八十几首

有二十多篇

是跟这个女子有关的

可见得姜夔对这女子用情之深

下面我们串讲这首词

首先看词前的一段小序

自沔东来 丁未元日

至金陵江上 感梦而作

沔东就是宋代的州名

今天的湖北汉阳

丁未是宋孝宗淳熙十四年

元日就是元旦

农历正月初一

大家现在有一个误解

以为元旦是阳历的1月1号

这个词 元旦这个词

被称为阳历的1月1号

是后来很晚之后的事情

原来元旦就是指春节

金陵就是现在的江苏南京

当时姜夔的船

停在南京的江边

正好赶上过年

夜里却做梦

梦见这个相好的女子

入自己的梦中

下面我们看词的上片

燕燕轻盈 莺莺娇软

分明又向华胥见

夜长争得薄情知

春初早被相思染

词的上片交代自己这个梦中

梦见这个相好的女子

写梦中相见的

迷离恍惚的情景

燕燕轻盈 莺莺娇软

分明又向华胥见

这里的莺燕是借指那位女子

苏轼的一首词(诗)

叫《张子野八十五岁闻买妾

述古令作诗》

其中有诗人老去莺莺在

公子归来燕燕忙

这样的句子

这里的燕燕轻盈 莺莺娇软

借用了苏轼的词中的意思

跟这位女子的名字

未必有关

开头用燕燕莺莺

字面上往日的情人

从称呼中间流露出一种

卿卿我我的缠绵情意

分明又向华胥见

华胥是梦境

是指古代传说中的国名

《列子·黄帝》篇有

黄帝昼寝而梦

游于华胥氏之国

故词写好梦

分明又向华胥见 夜有所梦

乃是就是日有所思的缘故

燕燕轻盈 莺莺娇软

也是写这个女子

娇娆的那个形态

她的形态出现在自己的梦中

夜长争得薄情知

春初早被相思染

(夜长)争得应该理解为怎得

这两句通过梦中情人的自述

体贴对方的相思之情

她含情脉脉地说道

在这迢迢的春夜中

薄情人 这是作者词人自称

你知道我绵绵无尽的

相思之苦吗

言下大有换我心 为你心

始知相忆深的意味

染 这个“染”字用得很精妙

春初早被相思染

跟辛弃疾《鹧鸪天》当中

春风不染白髭须的用法

有相似之处

词的下片

别后书辞 别时针线

离魂暗逐郎行远

淮南皓月冷千山

冥冥归去无人管

别后书辞 别时针线

这里是倒装的

实际上有别时针线在前

别后书辞在后

离别的时候写这个女子

为自己做的许多针线

像补衣服

缝一些什么东西

后来又写了许多信

词的下片是写梦后相思

写情深入骨

离魂暗逐郎行远

他们分别之后

写寄来书信

检阅犹新

别时针线写情人

为自己做的衣服仍有遗香

更何况时隔多年

竟然在这一年的春节

这位女子魂灵还来到我的梦中

离魂暗逐郎行远

这两句虽仅写物件

而不直接言情 且情至之语

紧接上片梦见之事

写伊人之情

离魂暗逐郎行远

郎行是郎边的意思

当时的熟语

写她甚至连魂魄也脱离躯体

追逐我来到远方

比之韦应物的《木兰花》

千山万水不曾行

魂梦欲教何处觅

更多一层深情

古人认为人是有魂的

古代还有

一个戏剧就叫《倩女离魂》

那是元代人的了

离魂暗逐郎行远

郎行 郎那边

魂魄飞越千山万水

寻觅情郎的结果却是

最后导致淮南皓月冷千山

冥冥归去无人管

冥冥是暗沉沉的样子

因为淮南在指合肥

合肥到金陵的江面上

要经过许许多多

重重叠叠的山

这一带山不是很高

但山却很多 却很多

像一过南京向北面

我们这里就有老山

再加上还有像醉翁亭所在的

那些全椒县(当作滁县)境内的

那些重重叠叠的山

这些山不很高

但是却是很多的

当时一梦醒来

就想到女子从金陵回到合肥去

要跨过千山万水

尽管这一段在今天

坐火车 坐高速公路(汽车)

都只要一个小时左右

就能到了

坐火车有高铁

也只要一个小时左右

甚至一个小时都不到

坐公共汽车

长途汽车也就一个多小时

但是过去

人要通过这一段路

却是很不方便的

在不多几年之前

三五年之前

在通合肥 这个武汉的

那一段铁路没有造成之前

我们到合肥去要坐火车

还要先绕到蚌埠

然后再跨过来 再回过来

从另一条铁路上坐到合肥去

也是很费劲的

淮南两句也化用了

杜甫的《梦李白》诗

魂来枫林青 魂返关塞黑

写恋人离魂远从淮南而来

飞越皓月千山

梦醒后则离魂又返归幽深

昏暗的远方

冥冥归去无人管

大家注意

这里用一个“冷”字

点染离魂冒着寒夜冷月

大家春节的时候

天气还是相当寒冷的

去追寻情郎的热情

跟这个冷形成强烈的对比

冥冥归去无人管 三字

表现出词人对恋人

孤独无依处境的怜爱和关切

说实话 姜夔真是

深于情痴于情的

以梦醒想到这女子的魂灵

要回到合肥去的经历

一路上无人相伴

都为她考虑到了

确实是深于情的人

实质上是痴于情

末两句写梦醒之后

深情想象魂魄归去的情况

在一片明月光下

淮南千山是如此清冷

她这样独自归去无人照管

一种惜玉怜香之情

一种深切的惭愧负疚之感

洋溢于字里行间 感人至深

以至于王国维说

白石之词 余所最爱者

亦仅二语 淮南皓月冷千山

冥冥归去无人管

这两句也确实是这首词

写得最好的句子

也是姜夔词当中

最脍炙人口的著作

但是这几年

我教这首词

倒感觉到这两句是有点漏洞的

我说出来供同学们参考

未必大家一定要听从我的

这里逻辑上有漏洞

因为前面丁未元日

是大年初一

同学们想一想

大年初一有月亮吗

不论哪个月 只要初一

一定没得月亮

不论晴天还是下雨天

它绝对没得月亮

哪来的淮南皓月呢

皓月是明亮的月光

明亮的月光

往往是十五前后的

十四 十五 十六这几天

明亮都可以称皓月

或者勉强一点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都还能说是皓月

初一哪来的皓月呢

再加上前面讲淮南皓月冷千山

后面又称冥冥归去无人管

冥冥跟皓月也是矛盾的

(后面)这一点是我们清华的学生

提出来的

我觉得这一首词

也可能姜夔写的时候

并不是像我们这样所考虑的

他可能另有所指

但是即使他是有点缺点的

我们认为 正像我经常说的

有缺点的凤凰 还是凤凰

没有缺点的苍蝇还是苍蝇

有些词 虽然挑不出什么

押韵 平仄 对仗

以致是用词造语上面有明显的缺点

但是写得非常平庸

思想平庸 立意平庸

这个措词修辞也都平庸

都用一些平庸的

甚至陈词滥调的

即使挑不出毛病

事实上就是最大的毛病

这首词即使有这个缺点

它仍然是一首佳作

这首词从艺术上来说

虽然短小

但是写得纡徐曲折

意境极为凄婉

感情极为深厚

含蓄而多不尽之意

构思新奇 耐人寻味

唐宋词鉴赏课程列表:

一、绪论

-1.什么是词

--1.什么是词

-2.词的起源

--2.词的起源

-3.词的南方文学特性

--3.词的南方文学特性

-4.词律常识

--4.词的格律

-一、绪论 --5.第一讲作业

二、唐词

-1.敦煌曲子词《菩萨蛮》

--1.敦煌曲子词

-2.李白《菩萨蛮》《忆秦娥》

--李白《菩萨蛮》

--李白《忆秦娥》

-3.刘禹锡《忆江南》

--3.刘禹锡《忆江南》

-4.白居易《长相思》

--4.白居易《长相思》

-二、唐词--5.第二讲作业

三、花间词(上)

-1.花间词总论

--1.花间词总论

-2.温庭筠《菩萨蛮》

--2.温庭筠《菩萨蛮》

-3.温庭筠《梦江南》《更漏子》

--3.温庭筠《梦江南》《更漏子》

-三、花间词(上)--4.第三讲作业

四、花间词(下)

-1.韦庄简介

--1.韦庄简介

-2.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2.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3.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3.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4.鹿虔扆《临江仙》

--4.鹿虔扆《临江仙》

-四、花间词(下)--5.第四讲作业

五、南唐词(上)

-1.南唐史与南唐词

--1. 南唐史与南唐词

-2.冯延巳《鹊踏枝》

--2.冯延巳《鹊踏枝》

-3.李璟《浣溪沙》

--3.李璟《浣溪沙》

-五、南唐词(上)--4.第五讲作业

六、南唐词(中)

-1.李煜词综述

--1.李煜词综述

-2.李煜《清平乐》

--2.李煜《清平乐》

-3.李煜《乌夜啼》

--3.李煜《乌夜啼》

-4.李煜《浪淘沙》

--4.李煜《浪淘沙》

-六、南唐词(中)--5. 第六讲作业

七、南唐词(下)

-1.李煜《虞美人》

--1.李煜《虞美人》

-2.李煜《浪淘沙》

--2.李煜《浪淘沙》

-3.李煜词小结

--3.李煜词小结

-七、南唐词(下)--4.第七讲作业

八、宋词概说

-1.宋史概说(一)

--1.宋史概说(一)

-2.宋史概说(二)

--2.宋史概说(二)

-3.宋词兴盛的原因

--3.宋词兴盛的原因

-4.宋词概况

--4.宋词概况

-5.范仲淹《渔家傲》(一)

--5.范仲淹《渔家傲》(一)

-6.范仲淹《渔家傲》(二)

--6.范仲淹《渔家傲》(二)

-八、宋词概说--7.第八讲作业

九、柳永词

-1.柳永概说

--1.柳永概说

-2.《凤栖梧》

--2.《凤栖梧》

-3.《八声甘州》

--3.《八声甘州》

-4.《雨霖铃》(一)

--4.《雨霖铃》(一)

-5.《 雨霖铃》(二)

--5.《 雨霖铃》(二)

-九、柳永词--6.第九讲作业

十、晏欧词(上)

-1.晏殊概说

--1.晏殊概说

-2.晏殊《浣溪沙》

--2.晏殊《浣溪沙》

-3.晏殊《蝶恋花》

--3.晏殊《蝶恋花》

-4.欧阳修概说

--4.欧阳修概说

-5.欧阳修《踏莎行》

--5.欧阳修《踏莎行》

-6.欧阳修《蝶恋花》

--6.欧阳修《蝶恋花》

-十、晏欧词(上)--7.第十讲作业

十一、晏欧词(下)

-1.王安石《桂枝香》(一)

--1.王安石《桂枝香》(一)

-2.王安石《桂枝香》(二)

--2.王安石《桂枝香》(二)

-3.晏几道《临江仙》

--3.晏几道《临江仙》

-4.晏几道《鹧鸪天》

--4.晏几道《鹧鸪天》

-十一、晏欧词(下)--5.第十一讲作业

十二、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上)

-1.苏轼在词史上的地位

--1.苏轼在词史上的地位

-2.苏轼《沁园春》(一)

--2.苏轼《沁园春》(一)

-3.苏轼《沁园春》(二)

--3.苏轼《沁园春》(二)

-4.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4.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二、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上)--5.第十二讲作业

十三、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下)

-1.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1.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2.苏轼《水调歌头》

--2.苏轼《水调歌头》

-3.苏轼《蝶恋花》

--3.苏轼《蝶恋花》

-十三、苏轼密州及其他词(下)--4.第十三讲作业

十四、苏轼黄州词(上)

-1.乌台诗案(一)

--1.乌台诗案(一)

-2.乌台诗案(二)

--2.乌台诗案(二)

-3.苏轼《卜算子》

--3.苏轼《卜算子》

-4.苏轼《水龙吟》

--4.苏轼《水龙吟》

-十四、苏轼黄州词(上)--5.第十四讲作业

十五、苏轼黄州词(下)

-1.苏轼《定风波》

--1.苏轼《定风波》

-2.苏轼《念奴娇》

--2.苏轼《念奴娇》

-3.苏轼《临江仙》

--3.苏轼《临江仙》

-十五、苏轼黄州词(下)--4.第十五讲作业

十六、秦观与苏门词人(上)

-1.黄庭坚概说

--1.黄庭坚概说

-2.黄庭坚《水调歌头》

--2.黄庭坚《水调歌头》

-3.秦观概说

--3.秦观概说

-4.秦观《满庭芳》

--4.秦观《满庭芳》

-十六、秦观与苏门词人(上)--5.第十六讲作业

十七、秦观与苏门词人(下)

-1.秦观《鹊桥仙》

--1.秦观《鹊桥仙》

-2.秦观《踏莎行》

--2.秦观《踏莎行》

-3.秦观《浣溪沙》

--3.秦观《浣溪沙》

-十七、秦观与苏门词人(下)--4.第十七讲作业

十八、贺铸词

-1.贺铸概说

--1.贺铸概说

-2.贺铸《鹧鸪天》

--2.贺铸《鹧鸪天》

-3.悼亡诗词补充

--3.悼亡诗词补充

-4.贺铸《青玉案》

--4.贺铸《青玉案》

-十八、贺铸词--5.第十八讲作业

十九、周邦彦词

-1.周邦彦概说

--1.周邦彦概说

-2.周邦彦《兰陵王》

--2.周邦彦《兰陵王》

-3.周邦彦《满庭芳》

--3.周邦彦《满庭芳》

-4.周邦彦《蝶恋花》

--4.周邦彦《蝶恋花》

-十九、周邦彦词--5.第十九讲作业

二十、南渡词人(上)

-1.南渡词人综述

--1.南渡词人综述

-2.陈与义《临江仙》

--2.陈与义《临江仙》

-3.朱敦儒《相见欢》

--3.朱敦儒《相见欢》

-二十、南渡词人(上)--4.第二十讲作业

二十一、南渡词人(下)

-1.李纲《苏武令》

--1.李纲《苏武令》

-2.张元干《贺新郎》

--2.张元干《贺新郎》

-3.岳飞《满江红》

--3.岳飞《满江红》

-4.岳飞《满江红》真伪考

--4.岳飞《满江红》真伪考

-二十一、南渡词人(下)--5.第二十一讲作业

二十二、李清照词(上)

-1.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一)

--1.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一)

-2.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二)

--2.李清照生平及其词的艺术成就(二)

-3.李清照《如梦令》

--3.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4.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4.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二十二、李清照词(上)--5.第二十二讲作业

二十三、李清照词(下)

-1.李清照《永遇乐》

--1.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2.李清照《武陵春》

--2.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3.李清照《声声慢》(一)

--3.李清照《声声慢》(一)

-4.李清照《声声慢》(二)

--4.李清照《声声慢》(二)

-5.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5.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二十三、李清照词(下)--6.第二十三讲作业

二十四、陆游词

-1.陆游词概说

--1.陆游词概说

-2.陆游《卜算子》

--2.陆游《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3.陆游《秋波媚》

--3.陆游《秋波媚》

-4.陆游《钗头凤》

--4.陆游《钗头凤》

-5.陆游《诉衷情》

--5.陆游《诉衷情》

-二十四、陆游词--6.第二十四讲作业

二十五、张孝祥词

-1.张孝祥《念奴娇》

--1.张孝祥《念奴娇》

-2.张孝祥《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2.张孝祥《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3.张孝祥《六州歌头》

--3.张孝祥《六州歌头》

-4.张孝祥《西江月》(满载一船秋色)

--4.张孝祥《西江月》(满载一船秋色)

-二十五、张孝祥词--5.第二十五讲作业

二十六、辛弃疾词(上)

-1.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艺术特色

--1.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艺术特色

-2.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3.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4.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4.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二十六、辛弃疾词(上)--5.第二十六讲习题

二十七、辛弃疾词(中)

-1.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1.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2.辛弃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2.辛弃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3.辛弃疾《念奴娇》(野棠花落)

--3.辛弃疾《念奴娇》(野棠花落)

-4.辛弃疾《贺新郎》(绿树听鹈鴂)

--4.辛弃疾《贺新郎》(绿树听鹈鴂)

-二十七、辛弃疾词(中)--5.第二十七讲习题

二十八、辛弃疾词(下)

-1.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1.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2.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2.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3.辛弃疾《祝英台近》(宝钗分)

--3.辛弃疾《祝英台近》(宝钗分)

-二十八、辛弃疾词(下)--4.第二十八讲习题

二十九、辛派词人

-1.辛派词人概说

--1.辛派词人概说

-2.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2.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3.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3.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4.程珌《水调歌头》(天地本无际)

--4.程珌《水调歌头》(天地本无际)

-二十九、辛派词人--5.第二十九讲作业

三十、姜夔、史达祖词

-1.姜夔概说

--1.姜夔概说

-2.姜夔《踏莎行》

--2.姜夔《踏莎行》

-3.姜夔《长亭怨慢》

--3.姜夔《长亭怨慢》

--html

-4.史达祖《双双燕》

--4.史达祖《双双燕》

-三十、姜夔、史达祖词--5.第三十讲作业

三十一、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上)

-1.吴文英概说

--1.吴文英概说

-2.吴文英《风入松》

--2.吴文英《风入松》

-3.吴文英《八声甘州》

--3.吴文英《八声甘州》

-4.刘辰翁《柳梢青》

--4.刘辰翁《柳梢青》

-三十一、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上)--5.第三十一讲作业

三十二、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下)

-1.文天祥《沁园春》(一)

--1.文天祥《沁园春》(一)

-2.文天祥《沁园春》(二)

--Video

-3.蒋捷《一剪梅》

--3.蒋捷《一剪梅》

-4.张炎《解连环》、结束语

--4.张炎《解连环》、结束语

-三十二、吴文英及宋末词人(下)--5.第三十二讲作业

2.姜夔《踏莎行》笔记与讨论

也许你还感兴趣的课程:

© 柠檬大学-慕课导航 课程版权归原始院校所有,
本网站仅通过互联网进行慕课课程索引,不提供在线课程学习和视频,请同学们点击报名到课程提供网站进行学习。